偶然有人推荐这本五十年前的作品,读来感觉不坏。
关于作者,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看起来温和,她所表达的安静内省,是我所喜爱的向内自嘲和对外冷静。
看到一篇相当好的解读文章,转录如下:
【读品•诺贝尔的是与非】云也退:误读中炼制的火药
让我们来看看这块面目慈祥的“火药”的人生:1919年生在后来的伊朗境内,后来去了西南非洲的罗得西亚。1949年可能是莱辛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当时30岁的她刚刚结束了第二次婚姻,来到伦敦寻找前途,随身携带一本处女作小说手稿和一个两岁半的儿子。第二年她就鬼使神差地加入了共产党。“鬼使神差”是她自己的认定,因为其后的历史,一直到1956年赫鲁晓夫报告和苏联侵匈两大事件发生,都在向她,这位自视颇高的独立知识分子,证明这一选择的荒谬。她甚至很生气地写了一封信给苏联作协,抗议他们面对罪恶袖手旁观。
但这却是多丽丝•莱辛与其他女作家拉开差距的开始。政治,无论如何,都会让一个知识分子迅速成熟起来,并最终可能把他/她锻炼成世界上最好的作家之一——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真的想过要隐讳这一点?《金色笔记》里大段大段地描写政治,描写主角与左翼政治派别的亲疏恩怨,都是大有来历的。1952年,莱辛在苏联见到了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等人都见到过的情景:一位托尔斯泰模样的农民愤怒地向她揭露集体农庄的虚伪繁荣,让她赶紧回国去向世界说出一切。莱辛享用了斯大林提供的一桌盛宴后陷入了沉思,到那时为止,这是她经历过的最大的视觉和内心冲击——超过了那两次不快的婚姻经历。
我们可以数出一大批不幸的天才女作家:19世纪的艾米莉•狄金森害怕婚姻,一生未嫁。接着是智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以及出生于彼得堡的芬兰人伊迪丝•瑟德格兰,两人年龄相差三岁,有着同样灾难般的爱的经验——米斯特拉尔一生都在创伤中过日子,写下的情诗为她赢得了诺贝尔奖,瑟德格兰则干脆英年早逝。1963年希尔维娅•普拉思的自杀,给20世纪爱情的祭台上又刻下了一位绝代才女的名字,一本喃喃自语的《钟罩》写下了她暗无天日的内心世界。多丽丝•莱辛本来也可能成为她们中的一员,要知道,50年代连续多次的失败恋爱的经历,对她的打击绝不亚于任何人,然而,不知是否因为受过政治现实磨砺的缘故,莱辛比她们都坚忍得多。她有一个人生信条:寻求自由的女性必然要付出代价。所以她认了。她一本一本地读D.H.劳伦斯打发苦闷;她没有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放荡无行的男人(尽管那些男人可能的确如此)——若是那样她大概只能写出《钟罩》之类的二流小说——而宁愿多些反讽,自嘲,就是不扯开嗓子控诉。
女性主义运动中核心的吊诡出现了:《金色笔记》的作者被她们当作开路先锋,然而莱辛根本不想被视为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英国同行,也无心效法英伦前辈弗吉妮亚•伍尔夫絮絮叨叨而又充满诗意地发表女人对平庸生活的哀怨。波伏瓦是理论家,她的《第二性》是一纸昭告天下兼自我加冕的宣言书,莱辛何曾有这番抱负?在莱辛的世界里,女人的不幸可以解剖,但不可以用来控诉,她们必须正视自己渴望被爱的天性,并且进而接受由此可能招致的不幸。那些把安娜奉为偶像的女人们都错了!她是个失败的人,你看她的笔记里满是关于“自由女性”的申说,但实际上,她渴望的自由无非是摆脱童年教育的桎梏,随心所欲地去爱,而其结果又都是可想而知的;看看“黄色笔记”里的一则则短篇故事,那里头充满着义无反顾的爱和意料之中的背叛。
莱辛的激进大半系出误会,她并不想激励女读者对男人世界的仇恨,她至多只想表白:我走到今天,可以对你们,我的姐妹们,提出些什么忠告。正是这份诚朴为《金色笔记》注入了力量,内向的、反讽的、甚至是自乱阵脚的力量,她没有叫喊“看看你们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她只是像曾几何时的圣徒那样,褪下衣装,以自己身上的伤痕慑住他的对手。正是她对政治现实的大量提及消除了女作家中常见的无谓的阴柔,告诉人们:我的眼睛关注着世界,而不仅仅是两性对峙角逐的战场。莱辛说过,她对政治并不大感兴趣,选择入党是一种孩童时代感情的延续,当年在罗得西亚是因为结识了一批有同样文学爱好的朋友,才呼朋引伴“同去同去”的——他们都曾怀着终结万恶的白人社会的美好理想。这些都不打紧,重要的是,她的目光确实触及了人类面对的某些共同问题。
那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投入,一种近乎绝望的疯狂状态。莱辛描写的陷入两性关系不愿退出的女人的绝望处境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表明: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表现在政治中,那些死要意识形态面子的人不承认自己的罪错,乃至不惜杀死任何肯说实话的刁民。人总在为各种理由疯狂,问题是如何打碎生产疯狂的那套机器。在莱辛作品现有的中译本中,《又来了,爱情》可能是另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在那里,65岁的女主角萨拉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卷入新一轮的爱情,寡居了30年的她,拥有安娜•沃尔夫所望尘莫及的理智,明白女人这种与生俱来的“爱的动物”能怎样一次次疯狂地跳入火坑。也许我们都爱看描写“跳火坑”的小说,也许让人涕泗交加捶胸顿足的美艳而苦命的女主角比花甲老妇有魅力得多——莱辛也许无趣,她可能想为误读了《金色笔记》的“自由女性”们再挽一道缰绳。
多丽丝•莱辛写了很多东西,《金色笔记》后还有一组五部曲长篇小说和一大批科幻类作品,那些科幻小说清晰、明快,和被女性运动拿来当武器的书大相径庭。在系列自传的第二部《走进阴影》中,她称《金色笔记》是失败的,因为即便这部她最有影响的书都没能纠正人们的思维方式。确实,任何一种道德层面的改变都极其困难,也怪莱辛的真心话说得太艺术,洋洋五十万言架构精致,效果反而是“虚晃一枪”。瑞典皇家学院的长者们本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她米寿之年降下了一道恩典,恐怕也是出于对老太太创作热情的折服——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她还出版了小说新作《劈裂》,而且还在继续写下去。昔日曾有一位与诺奖有关的瑞典官员向她许诺“你永远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我们不喜欢你”。他这有意无意的一枪足足虚晃了30年,幸得时间冲淡了一切,否则,耆耋之人还不一定经得住如此悲喜剧的刺激。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zooho/user_blog_diary.php?did=229832#sthash.b9SKFfHs.dpuf
-----------------------------------------------------------------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 《金色笔记》(ZT)
梁文道:《金色笔记》是一本大概差不多50年前出版的小说了,但是到今天,大家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很了不起、很伟大的著作,是个经典。
一个经典的构成,大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就是它能够完整地掌握一个时代的某种氛围。《金色笔记》在这方面来讲,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时代呢?至少让我们看到的是50、60年代的时候,欧洲的整个社会气氛。而这个社会气氛,是透过几个人物展现出来的。
这本书里,几个重点的人物,比如我们昨天提过的女主角伍尔夫跟她的朋友莫莉这一帮朋友,她们都曾经是最忠贞的、最坚定的共产党员。但是问题是她们经历了很多幻灭,什么幻灭呢?
对欧洲的社会主义者或者左派来讲,她们的信仰总是要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最早支持列宁革命的人,后来可能要面对一次分裂,就是到底托洛斯基是不是一个叛徒?那么最早忠于斯大林的人,到了后来看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鞭尸的时候,他们又要面对一次幻灭。又或者是最近我们看到当年苏军入侵匈牙利的周年纪念,这件事在当时也在欧洲的左派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跟震动。
那么到底社会主义是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呢?它能不能够真正被实现呢?这样的一个怀疑,这样的一个心态,一直在这些欧洲的左翼身上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又能够体现整个冷战时代的气氛。
这本小说很好玩,它里面有一些部分,是大量地当时一些报纸杂志的剪接,一些剪报她就直接录进去,让我们很彻底看到那个时代的气氛。
一个人的四本日记
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经典它只是能够让我们看到某个过去、它的某些人的对那个时代的感受跟想法的话,这还不能够叫经典,真正的经典还要具备一个素质,就是它能够跨越文化跟时间去让读者觉得被打中了,让人觉得它在说一些你想说而你没说出来的事情,或者你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它启蒙了你,它启发了你。
那么这本小说《金色笔记》就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它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很好玩的,我们就来讲讲为什么这本书叫《金色笔记》吧。
是这样,简单讲,这个小说的结构不是一般的小说起承转合的起伏的结构。它的结构是这样,首先有一个自成一篇非常独立的小说,叫《自由女性》。听名字就很好玩,是一帮女性,自由的、解放的,就是伍尔夫跟她的好朋友莫莉她们的故事。然后,这个《自由女性》后面有四本笔记,一本就是《黑色笔记》,主要记录的是主人公伍尔夫的非洲经验。然后还有《红色笔记》,是她对当时她身处环境的社会局势跟政治、还有她的那帮共产党同志们的看法。《黄色笔记》纯粹是一些小说的灵感的来源,她正在计划写她第二部小说的时候,这个伍尔夫有一些构想放在里面。然后还有《蓝色笔记》,纯粹是女主人公伍尔夫的日记。
这四本日记,跟以伍尔夫自己为故事题材的《自由女性》,完全打散,分散在全书不同的部分。那么换句话说,整个书的结构是散开的。先来一段这个小说的一部分,《自由女性》的一部分,再来一段《黑色笔记》的一部分,再来一段《红色笔记》的一部分,《黄色笔记》、《蓝色笔记》,依次如下。
那么什么叫《金色笔记》呢?《金色笔记》就是最后在这些分裂的状况底下成形的一本笔记本。为什么会有这些笔记本呢?是这样的,我们昨天说到主人公伍尔夫面对一个危机,她去看当时很流行的那种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的那种跟随者。那个精神分析师,她们给她取个名字叫唐妈妈。这个唐妈妈就说你这个人现在很危险了,伍尔夫有点分裂,好象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整个人很混淆,所以才会有写作的障碍、感情的障碍,等等等等,跟儿子又相处得不大理想。
这时候怎么办?我建议你最好把你的所思所感所言所行全记录下来。而且最好分门别类,就分成刚刚我说那四个笔记本去记。为什么呢?你这样去分的时候,你就有条理了,你就能够看出来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分析一下自己了。这就好玩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就牵涉到自我是怎么形成的问题了。
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
一般的评论家谈这本书的时候,就说这个自我是分裂的。而莱辛自己也认为,她描述自我就分裂成四个笔记本。《金色笔记》就是最后,这四本笔记本她都写完、或者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终于找到一个统一的自我,可以出现了。
但是,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们今天讲日记,我们总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们觉得日记就是记录自己真实的内心的感受,这四个笔记本都有这样一个作用,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跟没有写日记习惯的人是很不一样的人。
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内在的自我,他会觉得有些事情我是不能跟人家讲的。当然现在有博客,你放博客给大家看,那不一样。但以前没有的时候,写日记,你会觉得这是我秘密,我日记是不能给人看,更不要谈像现在那样去交换了。我要把它收起来,那是一个我最内在的东西。
再假设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剥开一层又一层,剥开一层又一层,里面有个最实在的内核。但是如果你完全没有写日记的经验的话,你会发现对内在自我的这种敏感是弱很多,你甚至可能不会有这种自我。
现代人的自我是自己创造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正好反过来,不是我们用日记去记录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写日记、有日记,我们才创造了一个自我,我不要讲虚构,我们说依据某些事实条件创造了一个自我出来。
如果这个女主角她有四本笔记本,那么当然她很自然地分裂成四个自我,这四本笔记本不是她记录自己的真实的一些经历,而是她在创造四个自己。所以,《金色笔记》到最后并没有达到一个所谓的完整的统合,它不能够统合,因为它已经分裂开来。《金色笔记》只是到了最后承认这个分裂的状态,自我就是分裂的,自我是被我们创造的。我们现代人的自我其实都是被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记得我们前天讲的《裂缝》吗?远古的人类是没有自我这个概念的,自我这个概念是很现代的。而现代社会,不断在冲击以前我们那种对自我的很固定的那种想法,现在的自我总是分散的、分裂的。那么于是,我们可以说《金色笔记》讲的就是一个现代人的自我的一种命运。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zooho/user_blog_diary.php?did=229817#sthash.guUJqYow.dpu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