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前辈的各种翻译版本,本文作者试图重新译写《道德经》,尽力做到“神形兼备”。
(本文作者杨义先为首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灵创团队带头人)
(一) 序
文言文的白话翻译,至少应该做到两点:神似和形似!
中华文化源于易经,成于《老子》,因此,《老子》的白话翻译就尤其重要。但是,查遍《老子》的几乎所有翻译版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即,“神似”有余,挖空心思去忠实《老子》原意;却“形似”不足,或者说干脆没考虑“形似”。好好一篇诗般优美的绝色韵文,竟然被他们翻译成了“王大娘的裹足”,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本来白话版就是给普通百姓的,如果搞得大家毫无胃口,那么,又何必要兴师动众搞翻译呢?专家们自己关着门“之乎者也”就够了嘛!
求人不如求已。本人不才,借鉴前辈的各种翻译版本,试图重新译写《道德经》,既尽力“神似”,更主要地是要竭力“形似”,即,争取使我的翻译稿像原文那样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到底结果如何,有请诸君评说。
(二) 《道德经》(普及版)
【第1章】何谓“道”?不知道!可定义之“道”,绝非真“道”;可命名之“名”,亦非本“名”。天地初之道,称为“无”;万物母之道,称为“有”。所以,道之玄妙常见于“无”,道之踪迹常见于“有”。“有”与“无”异名而同源,玄,玄之又玄,众玄之源!
【第2章】众人认定之美,便是“美”;随之,便比较出了“丑”。众人首肯之善,便是“善”,从而,诞生出了“恶”。“有”与“无”相生,“难”与“易”相成,“长”与“短”相形,“高”与“低”相比,“音”与“声”相和,“前”与“后”相随。所以,圣人处事而无为,行教而不言,因为,“道”也是这样“兴盛万物而不自大,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施予万物而不自恃,功成万物而不自居”。只有不居功,才可永恒其功!
【第3章】不崇尚贤能,百姓便不会互斗;不看重奇珍异宝,便无强盗小偷;不诱发私欲,便可使百姓憨厚。所以,圣人施政就该使百姓“心里谦卑,腹怀饱胃;血气淡化,筋强骨魁”。百姓若是无欲无求,“智者”岂能胡作非为!若施无为之治,则天下太平也。
【第4章】“道”体虚空,功用无穷;“道”深如渊,万物之源。即使“道”自挫其锐,自脱其彩,自暗其光,自掩其相,你也能在冥冥之中,感觉得到“道”的存在。“道”先于一切有形,真不知它是谁之子!
【第5章】天地不讲仁,视万物如刍狗;圣人不讲仁,视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空虚如风箱,虽然虚静,却功用无穷,且越抽风越大。与其多言误事,不如心静守虚。
【第6章】“道”体如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最根本的母体,也是天地之本源。“道”隐隐约约,绵延不绝,用之不竭。
【第7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皆因它不自顾其生,所以能长生。同理,圣人先人后已,反而能领先;置身度外,反而能长存。因为圣人无私,故反而能成全其私!
【第8章】上善若水。水滋养万物而无争,身处众人嫌弃的凹地,故水很像“道”。圣人立身谦卑,心怀谦虚,乐施仁爱,言而有信,治而守正,事而有能,适时而动。与世无争,便无结怨。
【第9章】杯既溢满,别再冲灌;刀锋之锐,不可长维;金玉满堂,不能久长;富贵而骄,灾祸自招;功成名遂,全身而退;此乃天之道。
【第10章】魂魄相守,能不分离?血气柔顺,能如婴儿?清净内心,能无瑕疵?爱国治民,真能无为?运用心智,能守静如雌?通达明白,无知能行?生之养之,生而不占有,为而不自恃,主而不宰,这才是大德。
【第11章】三十辐条合成之轮,之所以能使车辆转动,是因为轮与轴之间有间隙。陶皿之所以能盛物,是因为它中空。洞凿门窗之所以能住人,也是因其空。总之,“有”之所以能利人,是因为“无”发挥了作用!
【第12章】色炫令人目盲,音杂令人耳聋,重味令胃口受伤;驰骋猎场,令人心发狂;奇珍异宝,令人行为乖张。所以,圣人之治,只求温饱,不求享乐。依此取舍。
【第13章】宠辱若惊,似大病伤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尊,得宠便受惊;辱为贱,被贱也受惊,此乃宠辱若惊。何谓大病伤身?人之所以有大病,皆因有肉身,若无肉身,大病何来?所以,若能置身度外为天下,则可以天下寄之。若能舍身爱天下,则可以天下托之。
【第14章】视而不见,叫“夷”;听而不闻,叫“希”;触而不觉,叫“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深究,故合而为“一”。这个“一”,说它光明却也混沌,说它乌黑却不昏暗;其延绵之状不可名,复归于虚幻无物;它具无形之形,无象之象,恍恍惚惚;迎面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借上古之道,驾驭当今之“有”,便知原始,此乃“道”之纲领。
【第15章】古代道高者,精通玄妙,深不可测,故只能勉强描述之。他审慎如履薄冰,迟疑如畏四邻,拘谨如串门做客,涣散如冰雪消融,敦厚如朴玉,旷达如山谷,糊涂如混沌。谁能沉淀浊水,使之慢慢变清?谁使躁动安宁,让虚静渐渐重生?能成此事者,必非私欲满盈。因为私欲不盈,故能旧弃新成。
【第16章】虚空至极,笃守静心,万物篷勃,我反复观之。芸芸万物,各自回归其根。归根叫“静”,静叫“覆命”,覆命叫“常”,知“常”叫“明”。不知“常”,胡作为,则凶;知“常”,则能包容,包容则无私,无私则能为王,为王则能统领天下。天即“道”,道恒久,永垂不朽。
【第17章】优等统治者,民不觉其存在;良等统治者,民对其亲近并赞誉;中等统治者,民觉害怕;差等统治者,被民鄙视。诚信不足的统治者,也不被信任。多给自由,少出政令,功成事遂后,老百姓只觉是自然而然。
【第18章】“道”被荒废后,才出现仁义。智慧出来后,才滋生伪诈。六亲不和,才宣导孝慈。国家昏乱,才需要忠臣。
【第19章】弃绝机智,则民众百倍获利;弃绝仁义,则回归孝慈;弃绝巧利,则盗贼灭迹。不仅要弃绝“机智”、“仁义”和“巧利”,还要让民心归属“朴素”。少私寡欲,不学则无忧。
【第20章】恭维与呵斥,相差几何?美丽与丑恶,区别很多?众人之所畏,我也害怕。无尽的惘然,笼罩着我:众人熙攘,如享国宴,如登高台览春景,而我却失魂落魄,像昏昏然还不会嘻笑的婴儿,不知所措;众人皆富足,而唯独我若有所失。我太愚钝了!众人都明明白白,独我昏昏沉沉;众人都斤斤计较,独我马马虎虎。茫茫大海,漂眇无边,众人皆有所依乘,独我愚顽卑鄙。我独异于别人,乐于依偎于自然之母。
【第21章】厚德举止,唯“道”是从;拟物观“道”,又恍又惚;恍恍惚惚,似又有象;惚惚恍恍,又似有形。幽幽冥冥,“道”中有核,其核真切,核中充实。从古至今,“道”名如初,以窥万物。据此,便知万物初生之状。而已。
【第22章】人,能受委屈,才可求全;物,能弯曲,才可伸直;地,凹陷,才能盛水。弊端浮现,才促革新。少取则多得;贪多则谜惑。因此,圣人守“道”,以标榜天下。不自顾,才能明鉴;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自夸,才能建功立业;不自大,才能长久。与世无争,则无人能与你相争。古话“曲则成全”,岂是虚构?成全者,则天下归之。
【第23章】慎颁政令,才属自然!大风不能劲吹整个早晨,暴雨难以倾盆全天。谁吹狂风?天地!谁倾暴雨?天地!尚且天地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力乎?所以,守“道”者,就认同“道”;有德者,就认同德;失道失德者,则认同失道失德。认同“道”者,“道”也悦纳他;认同“德”者,“德”便欢迎他;认同失道失德者,失道失德便也拥抱他。
【第24章】踮脚难久立,狂奔难远行。自顾者,不能明鉴;自是者,是非不清;自夸者,不能建功立业;自大者,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来说,自顾、自是、自夸、自大恰似“残汤剩饭”,令人厌恶,令有道者不屑。
【第25章】有种混沌物,先天地而生。它无声无形,却独立而不改变;周而复始不停息。它可做天地之母,我不知其名,勉强称之为“道”,名之为“大”。 “大”在飞速膨胀,膨胀至无际遥远;远至无限后,又再折返。因此,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第26章】“重”为“轻”之根,“静”乃“躁”之主。所以,君子出行,终日不离辎重,不弃“根”;虽居荣华,却能超然处静。也有万乘之主,轻慢天下。轻慢则失根,骄躁招杀身。
【第27章】善行者,不露踪迹;善言者,不留话柄;善算者,不靠工具。善锁门者,虽无门闩,也能牢不可破;善打结者,不用绳梆,便紧扣不可解。所以,圣人常善于救人,以至无人被弃;常善于救物,以至于无物被弃。这便是英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则是“善人”之鉴。不尊其师,不惜其鉴,则大愚若智。此乃奥妙所在。
【第28章】虽为刚,却静守柔,愿处天下低。愿处天下低,则守德永不离,回归于婴儿之纯态。虽能光明,却甘守暗昧,模范天下。模范天下,则恒德不失,回归于初始。虽可荣耀,却甘守羞辱,做天下之低谷。做天下之低谷,则恒德充足,回归于质朴。这种质朴之气,圣人若用之,则可为统帅,且能长治久安。
【第29章】欲取“天下”而治之,恐难如愿。“天下”乃神物,且可人治?强取,则必毁“天下”;强霸,则必失“天下”。万物,有前就有后,有缓就有急,有强就有弱,有安就有危,所以,圣人应当,别过度,弃奢侈,戒骄纵。
【第30章】以道辅佐治国者,不应穷兵黩武,否则会遭报应。兵过之处,荆棘丛生。战争之后,必随灾年。善用兵者,适可而止,只求结果,不过度逞强。取胜后,不矜持,不杀戮,不骄傲。用兵乃不得已而为之,故,虽胜别强夺。盛极必衰,因为不符合“道”。不合“道”,必然很快消亡。
【第31章】战争非吉祥之事,绝非君子工具。即使不得已而开战,也该怀恬淡之心,点到为止。胜仗后,别太自美,否则便是乐于杀人。杀人狂且能得志于天下?武器是不祥之器,被人厌恶,故有道者从不炫武。君子排位以左位为贵,军队排位则以右位为贵。吉祥之事,崇尚左;凶险之事,崇尚右。副将居左,主将居右,这也是丧礼制式。杀人众多,以悲哀待之;胜仗,宜以丧礼处之。
【第32章】“道”本来无名,它虽微小,但天下没人能臣服之。侯王若能守“道”,则万物便自然归顺。天地交合,普降甘露,不用命令,甘露便会自然均分。开国建制,名正言顺,名既已有,适可而止。知止,则可以避险。“道”比之于天下,犹如大海比之于溪谷。溪谷终将入大海。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顽强者有志。不自我迷失者,长久;死而不亡者,长寿。
【第34章】大道浩瀚,左右弥漫,生养万物,却从不发号施令,且功成而不占有。大道颐养万物,但从不做主宰。可以说它小,因为,它从无私欲;可以说它大,因为,万物都归依于它,并不为其主。“道”始终不自大,所以,才成就了其伟大。
【第35章】执守大道,则天下归之。归顺而不彼此伤害,则平安通泰。美食娱乐,令过客沉溺不前。对“道”而言,尝之无味,视之无影,听之无声,但是,却用之无穷。
【第36章】欲图敛之,故意张之;欲图弱之,故意强之;欲图废之,故意兴之;欲图取之,故意予之。此即微妙!柔弱胜刚强。鱼儿离不开水,国家离不开“道”,杀手锏不可轻易让人知晓。
【第37章】“道”常无为,却又无所不为。侯王若能守“道”,则万物便自行教化。教化催生私欲,故需用“道”来制止,使众人纯朴无欲。无欲则心静,天下将自然安定。
【第38章】德厚者,不以德自居,德在心中;德薄者,自以为守德,实则心中无德。德厚者,无需作为,却无所不为;德薄者,需要躬身理事,才能有所作为。仁厚者,虽求仁,但不刻意为之。正义者,求义,却刻意为之。上等礼者,若求礼而不得,则赤膊上阵,强行夺之。可见,失道后,才用德;失德后,才用仁;失仁后,才用义;失义后,才用礼。所以,“礼”意味着忠信淡薄,礼是祸乱之首。所谓先知者,实则以“道”为幌子,是愚昧之源。因此,大丈夫应当立身厚“道”,而非委身薄“礼”;应当行“道”之实,而非炫“道”之华。据此取舍。
【第39章】古之得“道”者表现为:天得道,则清静;地得道,则安宁;神得道,则显灵;虚谷得道,则流水充盈;万物得道,则生长;侯王得道,则天下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若不清,则会崩溃;地若不宁,则会倾废;神若不灵,则会被弃;谷若不盈,则会枯竭;万物若不生长,则将灭绝;侯王若不正,则会垮台。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这便是王侯自称孤家、寡人、不善的原因。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本吗,是吧!所以,最高的赞誉,便是不赞誉。因此,不必争当晶莹美玉,而要甘做无华顽石。
【第40章】“道”反向而动。柔弱是“道”的功用。天下万物,生于实“有”。实“有”生于虚“无”。
【第41章】上等人听“道”后,便勤勉地遵行;中等人听“道”后,似懂非懂;下等人听“道”后,哈哈嘲笑。不被嘲笑,便不是真“道”。故《建言》说:明白“道”者,糊里糊涂;“道”中前行,像是倒退;“道”中坦途,却像崎岖小路;高德似低谷;大白若黑;德广者,却似德不足;德健者,却似怠惰;德真者,却似没有真德。最方正者,却无角;大器晚成,大音无声,大物无形状,大道隐秘于无名。只有“道”,才善于施舍,善于成就万物。
【第42章】“道”生宇宙之混沌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阳气、阴气、阴阳合气,合气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阴阳相交成合气。世人都厌恶孤、寡、不善,但是,王公却用这些恶名来自称。因此,有时减损却导致增益,增益反而导致减损。别人怎样教我,我就怎样去教别人。“逞强者不得好死”,这句老话就算是第一课吧。
【第43章】世上最软之物,能贯穿世上最硬之体。虚空之物,能够进入无缝之体。由此,我便知道“无为”确有好处。无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又有几人能明白呢!
【第44章】名望与身体,谁更亲?身体与财物,谁更贵?利益与死亡,你选谁?过贪必大损,积蓄过多必有大失。所以,知足便不受屈辱,知止便没危险,可以安享长久。
【第45章】大全若缺,其用不竭;大满若空,其用无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最善辩者,好像说话迟钝。安静胜焦躁,寒冷胜炎热。人心清静,则世道纯正。
【第46章】天下有道时,战马良驹都只用来掏粪;天下无道时,甚至连怀孕母马都得上战场。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灾,莫大于无厌贪腐。因此,以知足为满足,才能永远满足。
【第47章】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窥视窗外,便知天象。出门越远,知事越少。所以,圣人不远行,便知世间情;不用看,便懂天下事;不必躬身,便能功成。
【第48章】求知会膨胀,求道则谦卑。越来越谦,以致达到无为境界。无为,则无所不为。成事常靠无为,若过于执著,则事必不成。
【第49章】圣人无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待之;恶者,吾也善待之;以此修善。诚信者,吾信赖之;无信者,吾也信赖之;以此修信。圣人治天下,以其混沌之心,和睦待人。百姓便像婴儿那样,全神贯注于圣人的一举一动。
【第50章】芸芸众生,从生到死。天生长寿者,占三成;天生短命者,占三成;养生找死者,也占三成。为啥?养生过度!听说,善护生者,行路不遇犀虎,战场不遇敌兵。所以,犀牛无处用其角,老虎无处用其爪,敌兵无处用其枪。他不入死地,故无难。
【第51章】一切皆由道生,由德养,由物质塑其形,由器物成其态。因此,万物都要尊“道”且重“德”。尊道重德纯属自然,绝非遵令行事。所以,对万物来说,道生之,德养之,其生长、发育、成熟、养护等,都得益于“道”与“德”。生育而不占有,呵护而不把持,培养而不主宰,这便是大德。
【第52章】“道”为天下万物之母。既知其母,便知其子。既知是子,就该恪守道本,由此可终生无恙。不闻不问,不出门,则终生无灾。否则,喜闻爱问,极尽聪明之能事,那么,就无药可救了。能小中见大者,聪明;能谨守柔弱者,刚强。借“道”之光,复归其明智,不留祸患,以此传道永恒。
【第53章】我坚信,行于大路,唯惧跑偏。大道本坦途,却有国君好走歧路:朝廷腐朽,田园荒芜,粮仓空虚,穿着奢华,佩剑锋利,吃腻了佳肴,囤金积银,活脱脱一个匪首。这就违背大道了!
【第54章】善建,则不垮;善抱,则难脱。子孙以祭祀来延续家族香火。以德修身,则德为真;以德修家,则德有余;以德修乡,则德悠长;以德修邦,则德丰厚;以德修天下,则德普行。观德于身,便知一身;观德于家,便知一家;观德于乡,便知一乡;观德于邦,便知一邦;观德于天下,便可知天下。我就是靠此知天下。
【第55章】厚德之人,堪比婴孩:毒虫不叮,野兽不咬,猛禽不啄。婴孩筋骨柔弱,却抓握特紧;不懂男女交合,却能勃起阴茎,这是精气所致;终日嚎哭,而不哑,这是阴阳调和所致也。知道阴阳调和,就懂“道”之永恒,也就明智。身体健康,则吉祥;放情纵欲,则属逞强。盛极必衰,因为不合“道”。不合“道”,必很快死亡。
【第56章】知“道”者不言,言者不知“道”。不听,不说,不出门,收敛锋芒,摆脱纷争,暗淡其光,混同于尘埃,这便是入“道”的境界了。否则,就会有亲有疏,有利有弊,有贵有贱。可见,“道”之境界尊贵于天下。
【第57章】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以无为取天下。我咋知道呢?因为:忌讳越多,百姓越穷;民众越逐利,国家越混乱;伎俩越普遍,奇事越泛滥;法令越苛严,盗贼越猖獗。所以,圣人说:我若无为,则民自教化;我若好静,民则自正;我不扰民,民则自富;我若无欲,则民自朴。
【第58章】 施政浑然,民则纯朴;施政苛严,民则狡诈。祸乃福之所倚,福乃祸之所伏。界限在哪?其实没明确的界限,因为,正能变奇,善可变恶。这已是悬而未决的老问题了。所以,圣人正直但不害人,廉洁但不伤人,直率但不放肆,磊落而不炫耀。
【第59章】管人、奉天,务必爱惜。唯有爱惜,才能早早守“道”,故而可积厚德,故而则无往不胜,故而潜力无限,故而可以治天下。国家守“道”,则可长久。这就叫根深固本,长久永恒之道。
【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治天下,则鬼怪不灵,而且神不伤人,而且圣人也不伤人。如此两不相伤,则“德”交融,归于“道”之源。
【第61章】大国若谦卑处下,则天下慈柔如母,和谐交融。雌常以静胜雄,以静谦卑处下。故大国若对小国谦卑处下,则小国便信赖之;小国若对大国谦卑处下,则大国便信赖之。所以,谦卑使人信赖或被信赖。大国谦卑,是想兼并小国;小国谦卑,是想仰仗大国。双方要想各得其所,尤其大国要谦卑。
【第62章】“道”乃万物运行之规,善人之宝,恶人之保护伞。善言受尊重,善行可帮助他人,恶人为何要弃“道”呢?故立天子、封三公时,与其贡献财物、宝车,不如跪下献“道”。古代为何如此重“道”呢?原因是,得“道”有益,罪过可免,故天下都重“道”。
【第63章】清静无为,不做事,守恬淡。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趁容易时,解难题;从细微处,成大事。天下难事,必由易事汇聚;天下大事,必由小事组成。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图大事,却能成就大事。轻易许诺,不可信;易多必难多。 所以,圣人常忧难,却最终不难。
【第64章】安然平稳时,容易把持;未见征兆时,可从容图谋。脆弱者,易瓦解;细微者,易消散。早做预防,趁未乱之时,就要治理。合抱粗木,由小苗长成;九层高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为者,必败;强霸者,必失。所以,圣人无为,故不败;不强霸,故不失。世事,常败于即将成功之时。若始终谨慎,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求他人所不求,不看重珍稀之物;学他人所不学,纠正众人之过错。圣人只是顺应万物之自然,不敢强行为之。
【第65章】古之善于行“道”者,不是使百姓越来越精明,而是使其愚朴。民众难治,是因为智巧过多。所以,若以智治国,则国将遭殃;若以愚治国,则国将幸福,此两条乃永恒法则。常遵此法,便是大德。大德深奥,大德永远,大德逆行于潮流,直到大顺。
【第66章】江海之所以统纳百川,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故为百川之王。欲想命令他人,必须言语谦卑;欲想领导他人,必须行为谦卑。所以,圣人统治百姓时,民众不觉被压;圣人领导百姓时,民众受益。所以,天下民众乐于拥戴圣人,而不讨厌他。圣人不争,故天下没人能与其相争。
【第67章】都说“道”太大,大至无边无形。正因为大,所以才无形。若有形,则“道”早就变得渺微了。我有三宝,持守不渝。一宝是“慈”,二宝是“俭”,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因“慈”而勇敢,因“俭”而有积蓄,因“不敢为天下先”而君临天下。若舍慈而逞勇,舍俭而争蓄,舍后而抢先,那么,就死定了!慈者,战必胜,守必固。上天若想拯救你,必以慈爱来护佑你。
【第68章】真勇士,无杀气;善战者,不发怒;善胜敌者,不战而胜;善用人者,甘居下游。此乃不争之德,此乃用人之能,此乃顺天,此乃古代最高原则。
【第69章】兵法说:“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便是出兵不见阵列、上举不见手臂、紧握之物非武器,天下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会失败。两军对峙时,若旗鼓相当,则重视对手者胜。
【第70章】我之言,既易懂,也易行,但是,却没人懂,没人去行。我的言论有根据,行事有规矩,但是,有人却自以为是,根本不了解我。知我者很少,故我很珍贵。所以,圣人外表朴素,内心却很丰富。
【第71章】知道自己无知者,优!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者,差!知道这种“差”是差者,就不会差!圣人之所以不会差,是因为他知道这种“差”是差,故不差!
【第72章】民若不惧危险,则统治者大危将至。别妨害百姓安居,别破坏百姓生活。只要不压榨百姓,就不会被民众厌弃。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但却从不自我炫耀;圣人自爱,但却不自贵。故应该自知、自爱,但却不要自贵或自我炫耀。
【第73章】勇于“敢”者,则死;勇于“不敢”者,则生。虽然同为“勇”,但是,前凶后吉。被天憎恶,谁知其故?其故在于天之道:不争者,善于取胜;不言者,善于应对;不招而自来;不处心积虑者,善于谋略。道法无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74章】民若不怕死,能以死吓之?若使百姓常怕死,并处死违法者,谁还敢再为非作歹?主宰者行生杀予夺之令,刽子手行刑,就好像木匠替工头伐木。木匠精于砍伐,少有伤其手。
【第75章】民众挨饿,是因为交税太多,所以穷;民众刁钻,是因为统治者太贪,所以难治。民众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求生太难,所以不在乎生死。所以,统治者灭亡,是因为他们过于贪图永生。
【第76章】活人柔软,死尸僵硬;万物草木也如此,活时柔脆,死则枯槁。所以,坚强者,死;柔弱者,生。所以,兵强则会被消灭,木壮则会被砍伐。强大者,处于劣势;柔弱者,处于优势。
【第77章】天道犹如张弓射箭:高了,就低一点;低了,就抬一点;弓太满,就松一点;弓不足,就再拉一点;有余则损之,不足则补之。天之道就是损余补缺。但是,人之道则相反,损缺而补余。谁能奉献其“余”给天下呢?只有圣人。所以,圣人呵护而不把持,功成而不自居,低调而不彰显其贤能。
【第78章】万物柔弱莫过于水,但是,水却能攻克任何坚强者,水是无可替代的。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皆知,却没人施行。所以,圣人说:“能够替全邦受辱者,便是社稷之主;能够替全国受难者,就是天下之王。”正话反说。
【第79章】调和大怨,必留有余怨,所以,调和非上策。所以,圣人手握欠条,却不去追债。有德者,好像只保留欠条而不去追债的人;无德者,好像是搜刮苛捐杂税的打手。天道无亲疏,更是常常眷顾善人。
【第80章】国小人少,纵然有先进工具也不用;民众因怕死,而不愿远途迁居。虽有车船,却不乘坐;虽有武器,却没处存放。让百姓回归远古,结绳记事,吃好,穿好,住好,玩好。邻国居民彼此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
【第81章】真话不好听,好听无真话。善则不辩,辩则不善。专则不博,博则不专。圣人不积蓄,他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之道,为利而不为害;圣人之道,施予而不争夺。
(三) 后记
本文主要着力于三点:其一,力争保持白话稿仍为韵文;其二,尽量简洁,原始《道德经》有约5千字,此版本共有约9千字,好像是最为精练的白话版本了;其三,努力忠实原意,这主要归功于前辈专家,我只是博采众长而已。
译者简介:
杨义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教育部网络攻防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内容研究中心主任、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灵创团队创始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通信学报》主编。历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义先教授曾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IT青年人物”称号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杨义先教授自1985年起开始研究编码和密码学理论,并创建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在编码密码学、信息与网络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在网络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和纠错编码等方面获得了众多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成果。包括: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其它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技奖励。在国际权威的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准的论文300余篇。完成出版了学术专著20余部,其中包括我国在密码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责任编辑:李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