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慕容青草的博客
  哲学与信仰
网络日志正文
在上帝与魔鬼之间挣扎---第七章 如何读圣经 2011-04-18 10:38:49

本章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基本点

第二节  人类的语言

第三节  关于圣经故事与史实的初步思考

第四节  亚当夏娃与达尔文

第五节  上帝与人的交流的形式

第六节  如何看待考古学家们的异议

第七节  如何理解上帝的话

 

 

圣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一本书,“如何读圣经”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数亿人所关心的一个话题。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这个问题已经从不同的层次上做出难以计数的回答。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最具挑战性的哲学和神学的综合话题。本书这一章的目的不在于要给出一个如何读圣经的技术性的答案,而是要对这个古老的话题本身所涉及的哲 理进行行而上的分析和讨论。

 

 

第一节  问题的基本点

 

一般地,对任何一本书来说,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各自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不同的阅读技巧,当谈到如何读某本具体的书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针对该书的内容或一般性的读书心得来讨论这个问题,不会有人对“如何读书”这个问题的本身花费过多的笔墨或口舌。但是,“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却不同,这个问题本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可以引起很多争议的原则性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历史上的宗教政治原因,也有圣经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挑战的原因,而诸多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原则性的原因,那就是凡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都熟悉的一句话:圣经是上帝的话。

 

既然圣经是上帝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或至少是信仰上帝的人们对待圣经就要非常严肃,而让人听起来最严肃的说法,便是“决不能对圣经进行任何改动”,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种教规,而这样的一个“不能进行任何改动”的原则一旦确定了之后,人们就很容易为“如何读圣经”找到一个简单的回答,这就是至今在宗教界仍然相当流行的对于“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不能有半点修改。”

 

在逻辑上追求“之最”的极端思维虽然在说法上常会让人听来感到很振奋,且能塑造一种根正苗红的纯正的形象,但却往往会因其极端的特点而在实践中难以实施,成为误导。“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这个说法乍听起来非常明确,好像也非常地简单可行,但是一旦你要把这句话付诸实践,而且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付诸实践的话,马上就会遇到问题了。首先,市面上的圣经有很多不同的语言的译本,对于那些能够以不同的语言来阅读圣经的人来说,常会发现那些不同的语言版本在一些具体的内容的翻译上与按照自己的语言能力的理解来看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就算是同一种语言对原文的不同版本的翻译也会存在差异,以英语为例,市面上有很多版本的英文圣经,彼此之间在很多地方的用词遣句都会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到底应该根据那个版本来“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呢?再退一步讲,就算我们大家都同意按照某种语言的某个版本来读圣经,我们仍然会发现很难“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因为所谓的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读”那个动作所发出的声音,而在于对于文字的理解及解释,而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环境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处境中对于同一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即便大家都努力地去“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读出来的结果还是会不一样。

 

所以,依照“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这样一个逻辑演绎下去,最后只能是回到几百年前的罗马教廷那个时代的光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作为解读圣经的权威来告诉大家圣经的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所有其他的人就把他们的解释作为严格的教条来遵守,这样才能解决由“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读圣经的逻辑上的困惑。但是,历史已经否认了这个答案,对于基督徒来说应该相信上帝已经否决了这个答案。

 

 “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这一答案的被否决对于相信圣经的宗教界整体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不能要求人们“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大家就没有了一个对字面意思的完全统一的标准,那么按照一般的逻辑来说,就只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但是全世界上亿个具有不同的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读圣经的人的理解所产生的差别就可能会比较离谱。于是有些传教人员就对大家说“应该以牧师的讲解为准”。这样的说法也仍然会产生很大的问题。首先,且不说目前基督教内部就有数千个流派,就是同一流派内部的不同牧师或其他传道人士的水平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第二,如果在一个教会内部把牧师所讲的作为绝对正确的,那么就成了一个缩小了的“教皇”版本,把作为人的牧师过于抬高了,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本身就是当年罗马教廷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实,很多人不愿放弃“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这一说法除了上面提到的那种逻辑上的顺理成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找到一种自我正确的感觉。作为一个基督徒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在他人面前都希望自己按照圣经的标准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如何确认自己或他人是正确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便在基督徒的团体里,虽然大家都是基督徒,也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彼此批评对方的错误或违背圣经的地方。尤其是教牧人员,如何让大家相信自己所传讲的是来自上帝的信息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人类在复杂而难以把握的挑战面前的一种本能的社会性反应就是寻找不变的易于把握的且能使大家公认的规则,而“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简单易行的规则。在这个前提下,按照简单的逻辑推理,既然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字面意思(这里需要先假设大家所依据的字面意思都是一样的),那么只要对圣经的章节内容熟悉了,就比不熟悉的人离真理更近了,然后,既然大家所依据的都是同样的字面意思,那么只要在熟悉了圣经的章节内容之后再熟悉一些权威的神学家对圣经的解释,就基本上可以算是真理的化身了。很显然,这样的逻辑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把原本应该是用心灵诚实来敬拜上帝且谦卑地改变自己的信仰生活变成了可以按照人的智慧和毅力去努力实现的技术性工作,与人们去完成某个历史学博士学位的意思差不多了。虽然对于圣经内容的熟悉确实可以帮助基督徒更好地按照上帝的教导去做,但是我们显然不能把熟悉圣经的字面章节与一个人的正确性划等号。

 

所以,如果完全按照人类的一般逻辑来思考“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从宗教界的整体来说就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既无法要求大家都一样,又不能让大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无法按照人的逻辑来给出一个应该怎么样做的统一规范来。不过,从原则上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那么“如何读圣经”就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属人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可以在人的能力以外找到答案,这就是基督徒们所普遍熟悉的另一个关于“如何读圣经”的答案:依靠圣灵的带领。对于基督徒来说,这就是如何读圣经的基本点,也是圣经所教导的原则。

 

第二节  人类的语言

 

既然“依靠圣灵的带领”是圣经所教导的,而教会已经用圣经教导了人们上千年了,那么“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应该早就不是问题了。为什么直到今天“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还常会让普通基督徒感到困惑,让教会感到不易回答,而且“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的答案还会在宗教界和一般基督徒当中仍然很有市场呢?这是因为虽然大家都知道“依靠圣灵的带领”是一个原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确定什么时候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的,尤其是当出现不同的都自称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的人对圣经给出非常不同的解释的时候,人们就会对于到底应该如何在学习圣经的时候来遵守“依靠圣灵的带领”这个原则产生困惑了。

在这种困惑的面前,我们需要再回到“圣经是上帝的话”这个基本点。其实这句话本身的比较完整的表达应该是“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顺便提一下,我曾在不同的文章中读到有人认为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是上帝的语言,所以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是上帝的话。我不想对这样的看法多加评论,只想说希伯来语及希腊语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用来交流的语言,因此都是人的语言,而作为创造万物的上帝当然能够听得懂任何人的语言。今天持这种看法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的人们一般都能接受“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这一点。既然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给人来读的上帝的话,那么圣经内容就既包含了属灵的意义,也包含了属人的意义,就会带有人的语言所具备的很多特征,而且受到人的语言的局限。

历史上人们曾以为人类可以完全自由地用语言来表达任何人类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其实是从两个方面把人类的语言能力完美化了:1)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包罗万象的文字库;2)人类,至少是人类中聪明又努力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来用语言把一切想要表达或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其实,人们对语言的这两方面的完美化都是错误的。为了更好地回答“如何读圣经”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人的语言特点有更好的了解。

 

如果要问四维物理时空中,除了时空本身以外的最最基本而且也最最重要的存在是什么,多数人的回答可能就是光了。不但静态光子连质量都是零,在真空中光速总是一个恒量,而且任何的能量不能以超光速 传播,当然也只有光能可以按照光速传播,这就界定了一切需要由能量载体来传播的信息的传播速度的上限;爱因斯坦也正是根据光的传播特性推导出了他的相对论。《创世纪》中记载的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之后最先创造的就是光,而按照现代科学得出的大爆炸理论也认为宇宙在产生的最初的极短的时间段内也是充满了光和正反物质。在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即便是短暂地失去了光,我们都不但是寸步难行,而且世界将进入一片混乱。

 

如果要问在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什么是象四维时空里的光那样地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那么除了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的生命之外,应该说就是语言了。没有语言我们就与其它动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语言不但是我们彼此交往的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我们人类思维的最基本的工具。而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这一点也决定了人类既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但也同时受到语言的反制,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水平不但可以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而且对社会群体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既是人类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媒介,被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感受和描述外部的世界,它也自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人们可以完全脱离任何已知的客观存在,仅根据语言自身逻辑规则来产生新的语言,人们甚至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完全不存在的虚幻世界,然后再用影视技术将虚幻的世界展现在屏幕上,而书本上和屏幕上的虚幻世界又可以改变真实的生活。

 

比如,人们可以用“红色”,“三角形”,“雪片”来组合成“三角形的红色雪片”,然后用它描绘出虚幻的情景:天上飘下了三角形的红色雪片,并运用电脑数字技术把它用视频表现出来放到屏幕上,当人们看了以后,在生活中或日后的文学作品中就多了一种叫做“三角形的红色雪片”的物品,甚至厂商们可以用化工材料制造出这样的物品放在儿童用品商店出售。可见一些传统文化中关于语言只是表达思想描述世界进行交流的工具的看法是过于狭隘了,事实上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依赖于现实存在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又可以通过人的创作来改变世界。

 

那么人类的语言有哪些特性呢?我们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或符号学的角度或逻辑学的角度或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语言进行深入的讨论,不过在这里,我只针对语言的可翻译性及其所表现出基本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

 

人类有很多不同种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进行翻译。语言之间的可翻译性的基础主要有两点:1)语言反映客观存在的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在苹果与Apple之间建立对应的关系。2)语言记录思维及发音的符号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在Avatar和阿凡达之间建立对应的关系,不论是先有Avatar的还是先有阿凡达的,这两者之间的对应都是语言对于人们的想象思维的记录和对发音的记录的功能的综合作用结果。当然,“客观存在”一词的含义本身也是有伸缩性的,它可以表示在自然界实际存在的,在这个层次上“客观存在”一词可以用来与“虚拟的,想象的”进行对比;但是,我们也可以把人类的想象本身包括到“客观存在”当中去,这样的话,我在上面列出的作为翻译的两个基础点就合并为一个点了。

 

不过语言的翻译是一种整体上的对应,并不总是能细致到象苹果=Apple这样的在语言的最基本的元素之间的对应,也就是说并不能总是在词与词之间建立准确的一对一的翻译。这是因为从整体上说,语言表达客观存在的功能是通过语言的词汇根据常用语法组成的结构来实现的。

 

这里的结构的意思有两层:1)由常用语法决定的上下文的结构。这是说一个词汇的意思取决于它出现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比如“张三和李四在聊天,王五在一旁和面”这句话里面的“和”的第一次出现是作为一个连接词,第二次出现是作为动词,且两次的发音还可以不同,这是因为“和”的这两次出现所在的上下文环境是不同的。而这种上下文环境的形成是受到常用语法的制约的。如果我们把上面那个句子改成“张李三四天聊在,五王面在旁一和”,虽然还是原来的那几个字,但却无法表达原来的意思,而且人们也猜不出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了,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所熟悉的语法规则。

 

2)文化历史的结构。这个意思是说一个词汇的用法的形成既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也具有文化历史的偶然性,并不是天然必定的。比如,在我小时候,只知道“东西”一词是用来表示物件存在的,而今天人们常用“东东”一词来表示我们以前用“东西”来表示的内容。还有在前面那个张三李四王五的例子中,“和”字被用在那两个地方代表那两个意思且发那两个音也是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最初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当初人们用“加”字来表示“和”字,那么今天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就会用“加”而不是“和”了。当然,文字的形成虽说不是天然的必定,也有它与客观之间的一定对应及后来演绎过程中的逻辑关联。以汉字来说,它是由象形字简化而来,而所谓的象形字的形成就带有与客观外界的实物之间的一定的对应意思。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对应,因为就是对于同一实物,人们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来进行描绘,而且日后的简化及演绎组合更是在很多选择中的某种偶然性的实现。

 

上述的语言结构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由常用语法决定的上下文结构这一层意思本身就是由上述的第二层结构决定的。就以汉语来说,今天的港台的汉语语法就与中国大陆内地的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历史的原因使得各自的文化发展过程并不完全一样。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英语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既然语言对意思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词汇表达的几何堆积,而是通过各自的语句结构来实现的,那么语言之间的翻译就不可能完全是词汇之间的一一对应。

 

人类语言的结构特征本身就表明了人类语言的两个基本的局限性:1)语义的表达依赖语言结构的完整性。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说,就是不能随便断章取义;2)语义表达的粗糙性。就象语言之间的翻译不可能是在微观语言元素上的一一对应一样,语言对意思的表达往往是一定的模糊程度上实现的,无法做到完全精准。

 

既然圣经是用人的语言来写的,那么对人类语言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局限性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圣经所表达的真理。

 

第三节  关于圣经故事与史实的初步思考

前面提到了“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可能导致的逻辑上困境,其实,自近代科学产生的那天起,“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还会导致的另外一大困境便是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达尔文进化论使得这一冲突变得更为激烈,这是因为达尔文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论述与《创世纪》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的具体细节相抵触的原因。

前面提到了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其实,人们对圣经历史的记载和研究表明,圣经不但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而且是由人写成的。我们之所以说圣经是上帝的话,是因为人们相信在圣经各书的成书过程中有上帝的超自然的作为,或是作者得到来自上帝的直接启示,或是作者看到异象,或是作者得到上帝的默示,或是作者对自己或自己所信任的人在生活中所见证的上帝的作为以及自己属灵生活经历进行记录,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上帝通过作者的笔传达了属灵的信息。前面提到因为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所以圣经内容既具有属灵的特点,也具有属人的特点。既然圣经是由人写成的传递上帝的信息的经书,那么就是说圣经的写作过程中也是既具有属灵的特点,也具有属人的特点。

 

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书就会受到人的语言的局限性的影响,而由人写成的经书,也会带有人的写作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也就是会带有一些人类文化的特色,而讲故事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非常基本而且普遍的形式。故事的基本特点是带有过程和情节,这些情节可以是对于真实发生的历史过程的描述,但也不一定完全都是对真实的历史过程的描述。圣经里的很多地方都是用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传讲属灵的信息,所以我们面临着与“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基本上是一样的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我们是否应该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

 

当我们相信应该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相信应该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但是当我们不坚持要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单独地来面对“是否应该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这样的问题了,而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容易的答案就是“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

 

与“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的答案一样,“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的答案虽然简单,但是也容易带来逻辑上的困惑。我们以《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的故事为例来对这一点稍作讨论。根据《创世纪》,亚当与夏娃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妻,《创世纪》第4章的前16节记载了亚当与夏娃生下了他们的头两个孩子该隐与亚伯,该隐因为嫉妒亚伯而将亚伯杀了,上帝便把该隐放逐了。当上帝要放逐该隐的时候,该隐在对上帝的哭述中是这样说的:“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担当。 看哪,今日你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我要躲避你的面;我必在地上流离失所,遇见我的,都要杀我。”所以上帝就给该隐立了一个记号,免得遇见他的人击杀他。下面是《创世纪》第4章的第17节的内容:

 

该隐和妻子同房,她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给那城叫作以诺。 (417)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在该隐被放逐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其他的人,而且不只一个,应该是有男有女,男的使该隐害怕(该隐并没有说害怕他父亲杀他,而根据《创世纪》第4章第25节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亚当和夏娃的下一个儿子特应该是在该隐被放逐以后出生的,如果在该隐被放逐的时候亚当只有一个儿子的话,他也不会轻易杀他。如果上帝要亚当不杀该隐也只需吩咐亚当一声便可,不需要给该隐立记号),女的可以与该隐结为夫妻且为该隐生育后代。如果我们要把《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的故事完全按字面意思来当作史实的记载的话,这里的关于有其他人存在的背景描述就需要有人来发挥想象力进行解释了。但是,如果我们允许人们发挥想象力来对圣经的故事的细节进行解释的话,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可以把想象力发挥到什么范围,而我们又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把由想象力得出的结果也当作是史实。

 

第四节  亚当夏娃与达尔文

根据圣经的教导,上帝创造并主宰宇宙万物,上帝是智慧的源泉。既然如此,人类的科学所认识的就是上帝的创造,科学中所蕴含的智慧就是来自上帝,而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也应该是在上帝的带领和掌控之下的。虽然科学发展的每一个具体步骤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可能存在因为人类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品德素养等各方面的缺陷所导致的错误的,但是从原则上说,能够揭示出自然的内在数学规律使卫星上天潜艇入海的科学的理论所依据的逻辑的体系应该不但是对上帝所创造的自然逻辑的反映,而且其本身就应该是来自上帝的。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在这样一个体系内产生的,虽然它并不完美,如果我们要否认它,也应该是能够从这个体系内部的逻辑上来找到它的缺陷,而不是简单地因为它与圣经的故事在某些细节上的不同。

其实,一百多年前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他的理论所产生的教会与科学界之间的强烈对撞,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于世人的信仰的影响都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的科学界除了有达尔文的理论与《创世纪》所描写的上帝创造人类的故事相抵触之外,并没有能够为人们提供什么可以调解两者之间的冲突的知识。因此,按照简单的逻辑,当时的人们似乎只有在这样的两者之间做一选择:1)相信圣经是对的,认为达尔文要么是个骗子,要么就是在他的理论的推导过程出现了严重的瑕疵以至于得出了与圣经所讲的不一样的内容;2)相信达尔文是对的,那么就要放弃相信圣经。对于那些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或者没有机会接触科学的人来说,两者之间的选择不会太难。只要教牧人员告诉他们达尔文在胡说八道或者说达尔文是邪恶的,那么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出上面的第一个选择;对于那些受过较好的教育并了解达尔文的理论而且也认同他的论理逻辑的人,如果其自身对上帝的信仰不很坚定的话,很可能就会做出上述的第二个选择;而那些既了解且无法否认达尔文的理论,但是又在自己的人生中经历了上帝的作为,无法否认圣经的真理性的人,可能就一方面既要同时接受圣经和达尔文,另一方面又无法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感到安心;也有的人很可能会是在教会里面承认圣经是对的,出了教会承认达尔文是对的。不管怎么说,那样的情形对于原本相信圣经的人们的信仰的影响是无法低估的。

 

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这一百多年里面科学的高速发展不但大大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的生成与进化发展的认识。今天人们对于进化的认识已经从达尔文那个时候的对于生物进化的认识发展到对于整个宇宙的进化的研究。

根据今天的宇宙进化论知识,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四维时空宇宙是在一百四十亿年以前在一次大爆炸中产生,产生初的极短瞬间里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极其微小的一个时空点里,大概在爆炸后的10−36秒的时候,宇宙开始急剧膨胀,至到今天宇宙仍然在继续着这个膨胀的过程,急剧的膨胀导致急剧的冷却。光是宇宙中最早产生的物质之一,而随着宇宙的急剧膨胀和冷却其它的基本粒子不断产生,而宇宙的星际便在随后的膨胀和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在距今大约五十亿年左右的时候,包括太阳与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形成了,不久以后我们的月亮就形成了,不过据说最初的时候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比现在要近得多。

地球形成之初,其表面是红热的岩浆的海洋。关于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以及海洋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有一种理论认为,地球内部蒸发出来的水分和其它一些轻量的流态物质形成了最早的大气层,然后随着地球的冷却,水蒸气开始凝聚形成云而且暴雨开始降临到地面,越来越多的降雨便形成了地面上的海洋。然后大约5亿5千万年到4亿5千万年以前,海里的鱼类及陆地的植物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形成。然后,由鱼进化到两栖动物,由两栖动物进化到爬行动物,最后由爬行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然后,作为生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人类出现在地球。

科学发展为我们提供的对于宇宙进化的认识为我们重新看待亚当夏娃的故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间的冲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人类绘画艺术的发展给了我们这样启示:看待自然并非总是离得越近看的效果越好,很多时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欣赏一幅图景,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过去把《创世纪》里面所描述的上帝用泥土造亚当的过程细节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论述的人的起源过程来进行对比,就好象是用放大镜来照着一张人面照片的局部来和那个人的真实面孔的相应局部进行比较,结果是越比越觉得两者相差太大。如果我们把《创世纪》所记载的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过程与今天科学家所描绘的宇宙进化的过程进行一下比较我们会非常惊异地发现两者之间居然有极大的雷同:

《创世纪》与宇宙进化论都告诉我们这个四维宇宙是从无产生的;《创世纪》和宇宙进化论也都告诉我们光是宇宙间最早存在的物质;《创世纪》告诉我们上帝用空间把物质分离开,宇宙进化论告诉我们今天宇宙中的空间的增长伴随着星际物体的相对离去(不过科学同时认为空间本身是一种正在增长的存在);《创世纪》和宇宙进化论都告诉我们海洋的形成发生在地球生命的产生之前;《创世纪》告诉我们地球表面先是充满了水,然后水聚集到一些地方所以陆地出现了,而宇宙进化论对于海洋的形成机理还没有一致的理论,考虑到流体的分布通常比固体要来得均匀,而地球早期的表面是红热的岩浆流体,因此其分布应该比后来因冷却而产生高山低谷之后均匀得多,如果最初地球表面形状的分布是比较均匀平缓的,那么表面的水就会到处都是,然后如果由于地壳变形而出现高低不平,那么旱地和海洋就会分离出来;《创世纪》告诉我们陆地植物比海洋生物更早被创造出来,而宇宙进化论告诉我们鱼和陆地植物大概都是在距今5亿5千万年到4亿5千万年之前出现的;《创世纪》和宇宙进化论都告诉我们鱼类出现在鸟类之前,而鸟类出现在我们今天能够见到所有家畜和野兽之前;《创世纪》和宇宙进化论还都非常一致地告诉我们,人是在所有生物中是最后出现的,而不是反过来说先有人然后再为人造些动物作玩具。

我们再来看亚当的被造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地上的尘土和上帝吹进亚当鼻子里的那口生气。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来看,形而上学地说,我们是由地上的尘土制成的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们人体所有组织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而构成我们人体的所有的元素都存在于地球之中,因而一般而论,地球上的尘土可以包含了我们人体所含有的所有元素,也就是说构成我们人体的元素是地球尘土所含有的所有元素的子集!至于说生命的本源,即便是最现代的科学也无法用无机物合成出人类的生命来,所以科学根本无法来否认有灵魂的存在,而《创世纪》所记载的上帝吹进亚当鼻子里的那口气正是把人的生命与构成人体的元素的组合区分了开来。

 

当我们站在稍微远一点的距离来对比《创世纪》与现代的宇宙进化论,我们居然可以看到如此令人惊异的一致,考虑到今天的大量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把60%的一致性就看成令人满意的成功了,那么在几千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情况下《创世纪》对于宇宙间的物体及生命的形成过程及生命体的构成物质的描述能够与现代宇宙进化论有如此一致的雷同,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看到关于上帝创造并主宰宇宙的教导与宇宙在物理规律的作用下进化的理论在原则上是不矛盾的吗?难道还不足以引导人们去深思在我们所生活的物理的世界与圣经所告诉我们的超自然的境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吗?难道还不足以唤起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们去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读圣经,如何看待圣经与圣经以外的人类文明的进展之间的关系吗?

 

如果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同时也接受现代的宇宙进化论是正确,不再是按照人的语言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创世纪》中关于上帝创造天地和亚当的故事,而是站在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待《创世纪》中关于上帝创造天地和亚当的故事与现代的宇宙进化论之间的一致性,那么就意味着当我们读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的时候就不能把每一个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如果我们不按照字面意思来把亚当夏娃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当成史实来看待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人类的祖先亚当这个人当作是在他那个时代的一批人当中的一个,只不过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洪水),只有他与夏娃的后代才流传至今。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解释前面对于《创世纪》第4章关于该隐的故事所产生的困惑了。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就面临了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判断到底哪些圣经故事的情节应该作为史实而哪些可以不作为史实。很显然,对于所有的基督徒来说,耶稣在十字架受难,然后复活,然后升天的故事一定是史实,而且相信旧约圣经的属灵真理性的人也都相信摩西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十戒一定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选择判断史实的依据呢?

 

第五节  上帝与人的交流的形式

圣经是关于上帝与人的关系的教导,是一本具有强烈的超自然色彩的经典。

虽然圣经是满有超自然的奥秘的经书,却不象民间迷信或神奇传说或其它有些宗教中的经文或密典咒语那样只要开口念就行根本不需要了解其中的意思。因为圣经是对人们的心意和行为的教导,所以学习运用圣经的人一定要理解圣经的内在的含义。

 

根据圣经的教导,基督徒们相信每个基督徒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个人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基督徒可以直接向上帝祷告,上帝会聆听基督徒的祷告,而且会以上帝所选择的方式回应基督徒的祷告;2)上帝会带领基督徒从圣经中得到属灵的信息;3)上帝会在基督徒的个人生活中直接塑造基督徒的灵命,带领基督徒的人生,并给基督徒以属灵的启示。

 

不过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并不都是这样直接地与上帝的交流,还有横向的通过与人际交流而得到的来自上帝的信息和恩典。而属人的交流包括两个方面: 1)从他人那里听到的传道,分享,见证,以及分享的到的恩膏,和以教会或主内弟兄姐妹的名义所给于的各方面的帮助;2)从圣经或其他宣传福音的书籍中得到的关于上帝的恩典与教导的知识。

 

上述的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的关系和通过横向的人际关系得到的来自上帝的恩典和信息的一般性的普遍特点是:

 

1) 对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关系是要凭着信心,以心灵和诚实来感受的,当上帝的恩典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人们无法直接通过感官观察到上帝的同在,是要凭着信心来感受的,而上帝的恩典在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通过小概率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2) 一般来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感官听到上帝信息,或通过感官感受到上帝的同在。旧约时候如此,上帝通过摩西或其他的先知向以色列民传递人们可以通过听觉或文字阅读来理解的信息。当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拯救世人的时候,也是先向以色列民传播福音;在以色列民当中也只是很有限的数千或数万人亲自见过耶稣,真正成为耶稣的门徒的人就比较少了,而由耶稣挑选的使徒就更少了。在尔后的新约时期,也是通过少数的人在世界各地的宣教事工使福音由地球的一个部分传遍整个世界。

 

相信圣经的真理性的人们都相信主宰这个世界的上帝是全能的,因此上帝完全有能力让所有的人都见到上帝。所以,我们似乎可以从上帝与世人的交往之间的这样的多数人的非感官经验及由少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感官经验所得到的信息的形式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帝要求我们凭信心而不是凭感官来相信上帝并与上帝交流,而通过这一点,在所有的人当中分别出了三大类:对上帝有比较明确且一贯的信心的人,对上帝完全没有信心的人,对上帝的信心处于明确且一贯的与完全没有的之间的人。

 

很多基督徒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人类对上帝的美意的了解甚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信仰上帝,并谦卑地从宇宙的存在变化,从人生的历史经历中观察体会上帝的作为,同时也从圣经的教导及圣灵的直接带领中领悟上帝向我们传达的属灵的信息。而作为基督徒的信仰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上帝爱我们,否则我们根本无法生存;而且上帝的爱给了我们永生的盼望。

 

第六节  如何看待考古学家们的异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圣经的故事特色为世人了解圣经开辟了新的领域,那就是通过科学的考古方法来寻找圣经所描述的故事或那个时代所留下的遗迹。过去几十年里考古学家们据说在这方取得了很大成果,不过令很多相信圣经的真理性的人们感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的发现似乎不但不能证实圣经故事的真实性,却可能会表明圣经所记述的很多故事并没有真正的发生,或者说并非史实。

作为基督徒或所有相信圣经的人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考古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呢?这又回到了前面所提到的在什么范围内或什么程度上我们可以从形而上的层次来看待圣经中的故事而不把其中的一些细节作为史实这个问题。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对于圣经的真理性的相信在多少程度上依赖于圣经故事的历史实在性,又在多少程度上依赖于我们从圣经的故事中所得到的属灵的信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信仰的影响。其实这是一个在逻辑上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了减少讨论过程中的逻辑上的难点,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根据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内容明确两个基本点,然后再在这两个基本点之上进一步来探讨如何看待考古学家们所带来的关于圣经故事是否为史实的问题。

第一,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具有现实的真实基础。前面我已经提到,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会信仰圣经中所告诉我们的上帝的原因不完全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圣经是对的,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读了圣经的故事之后,觉得圣经的故事很有说服力且很感人,而是因为在很多人的人生中,当他们选择相信圣经所告诉人们的上帝之后,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这变化中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上帝的同在。

第二,圣经是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相信上帝通过圣经向我们传递了属灵的信息,对这一点的一种简单的表达就是说“圣经是上帝的话”。当然,在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的人里面不是所有的人对这句的意思的理解都一样的,甚至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前面的第一点中所提到的是因为在人生中经历了上帝的超自然的作为才信仰上帝的。有些人确实是因为听了他人的讲道之后,从字面意思上相信圣经的故事全都是史实之后才相信上帝的,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而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也不论是如何理解“圣经是上帝的话”的意思的,人们一般都能接受“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这一点,而且根据人们对圣经的成书过程的基本了解,人们也都承认圣经是由人写成的。既然上帝让传递上帝的信息的圣经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那么意味着上帝就有可能会允许圣经在写作特点及内容上带有人的特点且受到人的局限性的限制,包括对实际发生的史实的记录中或传述中与史实之间的偏差。

根据上面的第二个基本点,如果我们承认圣经是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我们就可以从属世与属灵这两个不同的层次来探讨与圣经有关的各方面的议题。接下来我们从属世的(即与科学的研究直接相关的,在科学所能解释的范围之内的)和属灵的(即超出了科学所能解释的范围之外的)这两个层面来讨论一下由考古学家们带来的对圣经的史实性的疑问可能对人们的信仰产生的影响。

1) 属世的思考

 

在属世的层面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以科学为依据的一些考古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一些圣经故事的历史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现实。尽管如此,至今为止除了前面讨论过的进化论与亚当夏娃的故事在细节上的差异之外,似乎也还没有人能够拿出非常确定的证据来否认其他的圣经故事的史实性,所以至少我们现在还不用去完全接受关于一些圣经故事缺乏历史真实性的说法。

 

不过,根据圣经是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这一点,如果圣经中的一些故事或某故事的一些情节不是史实也不是什么非常意外的事情,因为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书就可能会受到人的能力的限制,因此出现与历史的实际不同的情况在理论上应该是可能的事。我们甚至可以对圣经在成书过程中在保证史实性这一点上可能会遇到的不同程度的困难做些基本的估计。

 

现在的一些考古学家们对圣经故事的质疑点之一是关于故事的写作时间及故事作者的质疑,根据他们的考古发现,他们认为旧约圣经的一些故事的写作时间及故事作者并非之前人们所传说的是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时候由某位特定的作者所写,而应该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由若干位不同的作者所著。 如果考古学家们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而且旧约圣经的作者们当时所依据的素材是世代相传的故事的话,那么在距今25003000年前的各方面技术条件都很落后的那个年代,要想描写在他们之前的2000多年前的故事,不要说在细节上就是在故事概况上出现一些非史实的虚拟也是不奇怪的。

 

与旧约圣经所讲述的故事不同,新约圣经的故事不但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更近,而且故事的作者也都比较明确,尤其四福音是多个作者对于在他们来说是不久前发生于时间跨度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事情的记录,虽然在细节上有一些出入,但是也有很多是彼此印证的重复内容(比如,都记录了耶稣的受难与复活)。而且新约圣经中的各书信被正式策立为圣经经书的时候与各书信的写作时间之间的间隔也相对来说也不算很长。所以新约圣经与史实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不管怎么说,相信圣经的人们都需面对万一考古学家们某一天确实可以用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表明某些圣经故事或其中某些情节不是史实这种可能,因为在这种可能性面前的不同心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信仰的根基的不同。对于那些把信仰建立在前面的第一点所说的生活的切身经历的基础之上的人来说,不论考古学家们怎么说,他们既不会因为考古学的结果而动摇自己的信仰,也不一定会因此而反感科学,因为对他们来说,按照圣经的教导而行使他们感受到了上帝超自然的同在,因此,他们对圣经的相信主要是相信圣经在传递引导人们成义并给人以永生的盼望的超自然的属灵信息。

 

但是或许也有很多人会说,他们之所以相信上帝就是因为相信圣经的故事是史实,也就是说他们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圣经的故事是史实这一点之上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的某句话是真的,那么那句话所描述的事情一定应该是史实,既然圣经是上帝的话,而上帝的话又一定是真实的,那么圣经里的故事就必须是史实。这样用衡量人的标准来对上帝进行衡量显然是缺少基本的依据的。对这些人来说,如果上帝没有实际上在几千年前进行用尘土捏出亚当的这一操作的话,他们就不能相信有上帝;尽管在《创世纪》与现代的宇宙论之间有着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么多的一致性,只要《创世纪》的任何一个故事不是实际发生的他们就不能相信有上帝。因此他们常会对科学持有抵触甚至敌对的态度。

 

2) 属灵的理解

 

以圣经为信仰依据的人们相信上帝可以通过人类的个体的作为来对人类世界进行干预,这是人们相信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圣经具有的超自然信息的基本依据。人们之所以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是因为人们相信在圣经各书的成书过程中有上帝的超自然的作为。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真正有意义的是圣经所传递的属灵的信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不但为信仰上帝的人们的心灵及人生带来有生命力的变化,而且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文明注入了正义博爱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质。任何考古方面的质疑都不重要了,因为既然我们相信在圣经的成书和流传过程中有上帝的介入,那么即便有一天考古学家们确实可以用比较确定的科学证据表明某些圣经故事或其中某些情节不是史实,我们也完全可以从两种可能性上来加以回应。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尽管作者在写圣经故事的时候所依据的素材并不是史实,但是来自上帝的超自然的引导使得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在经书里加入了属灵的超自然的信息。而这种可能性本身也包含了虽然有些故事情节不具有史实性,但是故事的某些内容确实是来自上帝对人类的教导,比如不论考古学家们如何质疑圣经里记载的上帝在旧约时期通过摩西传给人类律法的故事是否完全有史实根据,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圣经里所记载的律法的是上帝通过圣经传给人们的,而且圣经通过对上帝传给摩西律法的过程的描述所表达的信息也是上帝通过圣经要传给人类的属灵的信息。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圣经里的故事确实发生了,但是后来上帝通过超自然的方法让人们无法通过考古的方式来证实历史曾经是那样地发生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正如我在前面第五节里所提到的,过去几千年里人类与超自然交流的历史表明,上帝要求人类对上帝的信仰主要是凭信心而不是凭感官经验。

 

第七节  如何理解上帝的话

圣经是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传递属灵信息的上帝的话, 这既是圣经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人们读圣经时的最大难点。因为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人们很容易简单地从圣经章节的基本的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圣经。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琢磨圣经里的话语,常会发现简单的字面意思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这里举两个新约圣经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一

《约翰福音》第四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耶稣路经撒玛利亚的一座名叫叙加的城市附近的一口井,有位撒玛利亚的妇女前来打水,耶稣向她要水喝,她起初不愿给,因为那时候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不来往,后来她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且到城里为耶稣作见证,使许多人信耶稣。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录了那位妇女的转变过程:

9 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10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11 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 

 12 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15 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16 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17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18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24 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25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26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约49-28

基督徒对这段故事都很熟悉。如果我们粗略地读了这个故事会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这章的第14节,耶稣向那位妇人说耶稣可以给人们永生的水,第15节那位妇人便向耶稣要永生的水,在第16节里耶稣却让她把她的丈夫叫来,似乎有些答非所问的感觉。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回味这段故事可以发现,耶稣在第16节里的回答正是在给那妇人永生的水,因为那个回答引出了后面关于那妇人的过去的对话使得那妇人信了耶稣从而得到了永生。所以整个故事的衔接非常紧凑并没有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而且15节与16节里的一要一答所表现出来的寓意正符合教会里一贯说的“我们向耶稣要永生的水,耶稣会给我们永生的水”这样的教导。

例二.

《约翰福音》第八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文士与法利赛人为了试探耶稣,拉了一个正在行淫时被抓的妇人来到耶稣面前,看耶稣怎么办,结果耶稣赦免了那位妇人的罪。原文如下:

3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他站在当中。 

 4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 

 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7 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8 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9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10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11 她说,主阿,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约83-11

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一段圣经故事,人们常用这个故事作为人人都有罪的例子,也常用它作为耶稣赦免人的罪的例子。其实,这段圣经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粗读与细读以及在不同的时期读圣经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的例子。如果我们细想一下会发现,人类的本性其实并不是说知道自己有罪就不去指责他人的罪了,人类的本性是明知自己有罪还要去责备别人的罪,甚至可以把责备或惩罚别人的罪作为自己犯更大的罪的借口。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在故事发生之前应该就知道自己犯过什么罪,他们不是还照样把那位妇人带来想要处死她吗?如果当时他们要试探的不是耶稣,而是一位普通的人,即便那人说了耶稣所说的同样的话,按照人性,恐怕那位妇女还是要被砸死,至少为了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是洁净无罪的,大家也要争相奋勇地拿起石头来砸死那位妇女。但是,在这个故事中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结果却没有那样做。这是因为当时问他们话的是耶稣。与普通人不同,首先耶稣可以超自然地知道在场的每一位都犯过哪些罪,而且耶稣可以超自然地让在场的那些人从内心感到自己的罪,使得他们因自己的罪过感而离开现场。

由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粗读圣经与细读圣经的不同。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随着灵命的成长,在不同阶段对圣经里的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同。比如,圣经常教导基督徒们要忍耐,这一点是很多初信基督的人们所不理解的,因为很多人错误地以为信了全能的上帝之后自己也就万事通顺了。但是随着灵命的成长,一个基督徒会越来越意识到忍耐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自身的灵命成长需要时间,尤其为了减除我们身心灵中的不圣洁的成分,我们的人生需要有所改变,而改变的途径往往是超出了我们自身的理解范围的,因此我们需要忍耐。一位资深的牧师在讲道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5岁的孩童,他要什么你给他什么,那么他可能最多只能再活一天;如果一个15岁的青年,他要什么你给他什么,那么他很可能活不过一个月去。这位牧师的这段话其实很有深意,我们人类自以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总希望一切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发展,其实人类常做一些自我损害的事情。一个灵命在成长中的基督徒就象一个小孩,如果事事都如己意地发生,那么他的灵命恐怕很难得到成长。

第二,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尤其是当环境中出现了自己认为是别人不对或错误的时候,更需要忍耐。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乐意饶恕人,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慈爱的上帝(尼917”。我们每个人犯了错误都希望上帝会再给自己机会,那么我们同样应该知道上帝也会给别人机会,所以对待不利的环境我们需要忍耐。总之,基督徒应该等待上帝的时间表而不是自己的时间表。

 

在本章结束之前,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本章的主题:如何读圣经。通过本章的讨论,虽然我们并没能得出一个关于如何读圣经的一般技巧,但是我们应该能够得到关于读圣经的这样一些认识:首先,作为原则,要在圣灵的带领之下读圣经。在具体的内容理解上,字面意思是重要的,离开了字面的意思我们无法理解人的语言,也就无法去理解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作为一个原则。和大家一起读圣经,分享心得,且参考在圣经解读方面的资深人士的文章书籍,听牧师讲解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圣经所传递的来自上帝的属灵的信息,但是我们却不能把某个人的解读作为绝对的权威,因为读圣经的原则是在圣灵的带领下,圣灵是唯一的权威,而我们只有用心灵和诚实去读圣经才能真正地在圣灵的带领下读好圣经。

浏览(1291) (0) 评论(1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17:32:39
欢乐颂:

不好意思,还忘了回答你所建议的长短的问题。。。其实,这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先天的缺陷,对于想读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分成几段更好,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一看连着几篇一样的马上就可能产生反感,加上博客文章是先贴的在下面,后贴的在上面这个缺陷,更加会使读者在心理上对于连续几篇相同的产生抵触。。。。。。这又是人类认知与表达能力的类似于“测不准”,“说不清”一样的问题:人类的表达方式总是不可能完美的。。。当初我刚写哲学文章是,偶尔写得长了,有人说“你写这么长有谁看呀”,于是我就写得简明扼要一些,于是同样的人说“你写得这么简单,别人怎么能懂呢?”。。。这里人们似乎忘了人类的语言表达受到空间的限制:要解释得详细,就需要写得长。。。。。。。。其实老子早就说过:广德若不足。。。谢谢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17:22:09
欢乐颂:

谢谢继续讨论(我这两天时间较多 :))。这里所涉及的逻辑其实很复杂,待我慢慢道来。。。

存在中确实有很多是我们的语言说不清的内容。。。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本身其实也是我们人类的认识缺陷的一个特例。。。不过,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个议题上,“说不清”的意义所在的逻辑层次是“超自然本身不在科学的认识范围之内,因此无法用科学的求证方式去认识”。。。但是,如果把这里的“说不清”归结为“一个没有体验的人”的话,那么从解构的思维来看,我们又需要对“体验”一词的含义进行解构了:如果我们这里的“体验”是指没有明确认识到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承认,那么你所说的“说不清”的原因是没错的。。。但是,如果这里的“体验”的意思是曾经经历并感觉到过,那么你这里把“一个没有体验”作为“说不清”的原因就有欠周到,而如果我就这么同意了你的说法就有可能会给其他读者造成误导。。。这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超自然的意义不是因为在他们的人生当中没有超自然的事件发生,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超自然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否认超自然的意义,去抵挡任何关于超自然的解释。。。。。。

再次感谢前来讨论。。。。。。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1-04-20 16:19:59
慕容兄,谢谢你的长篇回复。

我想这次我是想明白了:即由信心出发,以身心体验上帝的道。也就是说:这真的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体会用语言来表达也就是那些日常用语,即使表达得再好,对于一个没有体验的人也无法领会,因为没有体验的人只能是通过理性去了解,但是上帝的道是理性达不到的地方。其实很多网友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我现在才完全理解这个意思。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提这样的问题:-)

希望慕容兄能完成此书,但有一点请考虑,能否把一个长篇分几段post,这个长度的文章,论述又比较复杂,能坚持读下来的人可不多啊:)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10:51:41
欢乐颂:

再稍微补充一点。。。我在写这书的过程有点是“跟着感觉走”,前面的章节没有完成就开始写第七章了。。。。。。其实,从逻辑上讲,当我把前面的几章写完之后,在读这一章就更容易理解了。。。。。。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07:27:27
欢乐颂:

刚才我引用第七章的内容对你的问题作了回答,本想再离开文中的内容作些补充h回答,但是仔细想来,上面的回答其实已经足够全面了,或许有些长,但是你的问题本身所涉及的逻辑就很复杂,问题的本身deserve一个较长的和较全面的回答。。。。。。至于说圣经考古是否应该继续这个问题,我没有这个权威作出回答,但是我本人认为还是应该继续的。。。如果我们相信上帝,相信耶稣的受难与复活,就不但没有必要害怕圣经考古,而且应该相信,科学的考古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增强信心,而不是减弱信心。。。。。。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07:11:52
欢乐颂:

欢乐颂:

前一段时间去参加一位资深的牧师与一位资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关于Justice的公开讨论会,在会上发现那位资深的牧师明显在回避很多问题,当时想平时讲道因为没有人提问,所以就发挥自如,一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与他人公开讨论,就是资深的牧师也不得不避实就虚呀。。。但是,事后想来,其实这很正常,尤其是对于基督徒来说是非常正常的是。记得几年前在一次主日中听到一位牧师讲说,世人常用“你怎么这么胆小呀”作为激将法,而在做错事这一点上,基督徒不但就应该是胆小,而且也不要怕别人说你胆小。。。对于基督徒来说,很多时候有很多道理不明白,因而说话不能自圆其说其实是正常的,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不论是基督徒的信仰史还是世俗的功利史,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历史,两者之间所不同的是,尽管基督徒有说不清道理的时候,但是真正虔诚的基督徒们会坚信自己所信的上帝是真的,不论自己是否能将上帝的荣耀向世人讲清楚,而世俗的政客们则明知自己所说的是错的,也要故弄玄虚。

不过你所提的问题虽然是难题,还没有难倒我只能回避而不回答的地步,这是因为,这些问题是我在写本文时就可虑到了的问题。所以,我先来引用本文中的内容加以回答:

。。。
本书这一章的目的不在于要给出一个如何读圣经的技术性的答案,而是要对这个古老的话题本身所涉及的哲 理进行行而上的分析和讨论。

。。。
我们需要再回到“圣经是上帝的话”这个基本点。其实这句话本身的比较完整的表达应该是“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顺便提一下,我曾在不同的文章中读到有人认为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是上帝的语言,所以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是上帝的话。我不想对这样的看法多加评论,只想说希伯来语及希腊语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用来交流的语言,因此都是人的语言,而作为创造万物的上帝当然能够听得懂任何人的语言。今天持这种看法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的人们一般都能接受“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这一点。既然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给人来读的上帝的话,那么圣经内容就既包含了属灵的意义,也包含了属人的意义,就会带有人的语言所具备的很多特征,而且受到人的语言的局限。
。。。

其实,人们对圣经历史的记载和研究表明,圣经不但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而且是由人写成的。我们之所以说圣经是上帝的话,是因为人们相信在圣经各书的成书过程中有上帝的超自然的作为,或是作者得到来自上帝的直接启示,或是作者看到异象,或是作者得到上帝的默示,或是作者对自己或自己所信任的人在生活中所见证的上帝的作为以及自己属灵生活经历进行记录,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上帝通过作者的笔传达了属灵的信息。前面提到因为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所以圣经内容既具有属灵的特点,也具有属人的特点。既然圣经是由人写成的传递上帝的信息的经书,那么就是说圣经的写作过程中也是既具有属灵的特点,也具有属人的特点。

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书就会受到人的语言的局限性的影响,而由人写成的经书,也会带有人的写作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也就是会带有一些人类文化的特色,而讲故事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非常基本而且普遍的形式。故事的基本特点是带有过程和情节,这些情节可以是对于真实发生的历史过程的描述,但也不一定完全都是对真实的历史过程的描述。圣经里的很多地方都是用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传讲属灵的信息,所以我们面临着与“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圣经”基本上是一样的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我们是否应该把圣经里所有的故事中所描述的细节都作为史实来看待。
。。。
当我们站在稍微远一点的距离来对比《创世纪》与现代的宇宙进化论,我们居然可以看到如此令人惊异的一致,考虑到今天的大量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把60%的一致性就看成令人满意的成功了,那么在几千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情况下《创世纪》对于宇宙间的物体及生命的形成过程及生命体的构成物质的描述能够与现代宇宙进化论有如此一致的雷同,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看到关于上帝创造并主宰宇宙的教导与宇宙在物理规律的作用下进化的理论在原则上是不矛盾的吗?难道还不足以引导人们去深思在我们所生活的物理的世界与圣经所告诉我们的超自然的境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吗?难道还不足以唤起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们去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读圣经,如何看待圣经与圣经以外的人类文明的进展之间的关系吗?
。。。
很多基督徒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人类对上帝的美意的了解甚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信仰上帝,并谦卑地从宇宙的存在变化,从人生的历史经历中观察体会上帝的作为,同时也从圣经的教导及圣灵的直接带领中领悟上帝向我们传达的属灵的信息。而作为基督徒的信仰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上帝爱我们,否则我们根本无法生存;而且上帝的爱给了我们永生的盼望。
。。。
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对于圣经的真理性的相信在多少程度上依赖于圣经故事的历史实在性,又在多少程度上依赖于我们从圣经的故事中所得到的属灵的信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信仰的影响。其实这是一个在逻辑上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了减少讨论过程中的逻辑上的难点,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根据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内容明确两个基本点,然后再在这两个基本点之上进一步来探讨如何看待考古学家们所带来的关于圣经故事是否为史实的问题。

第一,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具有现实的真实基础。前面我已经提到,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会信仰圣经中所告诉我们的上帝的原因不完全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圣经是对的,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读了圣经的故事之后,觉得圣经的故事很有说服力且很感人,而是因为在很多人的人生中,当他们选择相信圣经所告诉人们的上帝之后,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这变化中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上帝的同在。

第二,圣经是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相信上帝通过圣经向我们传递了属灵的信息,对这一点的一种简单的表达就是说“圣经是上帝的话”。当然,在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的人里面不是所有的人对这句的意思的理解都一样的,甚至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前面的第一点中所提到的是因为在人生中经历了上帝的超自然的作为才信仰上帝的。有些人确实是因为听了他人的讲道之后,从字面意思上相信圣经的故事全都是史实之后才相信上帝的,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而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也不论是如何理解“圣经是上帝的话”的意思的,人们一般都能接受“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这一点,而且根据人们对圣经的成书过程的基本了解,人们也都承认圣经是由人写成的。既然上帝让传递上帝的信息的圣经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那么意味着上帝就有可能会允许圣经在写作特点及内容上带有人的特点且受到人的局限性的限制,包括对实际发生的史实的记录中或传述中与史实之间的偏差。
。。。
在属世的层面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以科学为依据的一些考古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一些圣经故事的历史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现实。尽管如此,至今为止除了前面讨论过的进化论与亚当夏娃的故事在细节上的差异之外,似乎也还没有人能够拿出非常确定的证据来否认其他的圣经故事的史实性,所以至少我们现在还不用去完全接受关于一些圣经故事缺乏历史真实性的说法。
。。。
与旧约圣经所讲述的故事不同,新约圣经的故事不但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更近,而且故事的作者也都比较明确,尤其四福音是多个作者对于在他们来说是不久前发生于时间跨度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事情的记录,虽然在细节上有一些出入,但是也有很多是彼此印证的重复内容(比如,都记录了耶稣的受难与复活)。而且新约圣经中的各书信被正式策立为圣经经书的时候与各书信的写作时间之间的间隔也相对来说也不算很长。所以新约圣经与史实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不管怎么说,相信圣经的人们都需面对万一考古学家们某一天确实可以用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表明某些圣经故事或其中某些情节不是史实这种可能,因为在这种可能性面前的不同心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信仰的根基的不同。对于那些把信仰建立在前面的第一点所说的生活的切身经历的基础之上的人来说,不论考古学家们怎么说,他们既不会因为考古学的结果而动摇自己的信仰,也不一定会因此而反感科学,因为对他们来说,按照圣经的教导而行使他们感受到了上帝超自然的同在,因此,他们对圣经的相信主要是相信圣经在传递引导人们成义并给人以永生的盼望的超自然的属灵信息。

但是或许也有很多人会说,他们之所以相信上帝就是因为相信圣经的故事是史实,也就是说他们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圣经的故事是史实这一点之上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的某句话是真的,那么那句话所描述的事情一定应该是史实,既然圣经是上帝的话,而上帝的话又一定是真实的,那么圣经里的故事就必须是史实。这样用衡量人的标准来对上帝进行衡量显然是缺少基本的依据的。对这些人来说,如果上帝没有实际上在几千年前进行用尘土捏出亚当的这一操作的话,他们就不能相信有上帝;尽管在《创世纪》与现代的宇宙论之间有着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么多的一致性,只要《创世纪》的任何一个故事不是实际发生的他们就不能相信有上帝。因此他们常会对科学持有抵触甚至敌对的态度。
。。。
任何考古方面的质疑都不重要了,因为既然我们相信在圣经的成书和流传过程中有上帝的介入,那么即便有一天考古学家们确实可以用比较确定的科学证据表明某些圣经故事或其中某些情节不是史实,我们也完全可以从两种可能性上来加以回应。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尽管作者在写圣经故事的时候所依据的素材并不是史实,但是来自上帝的超自然的引导使得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在经书里加入了属灵的超自然的信息。而这种可能性本身也包含了虽然有些故事情节不具有史实性,但是故事的某些内容确实是来自上帝对人类的教导,比如不论考古学家们如何质疑圣经里记载的上帝在旧约时期通过摩西传给人类律法的故事是否完全有史实根据,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圣经里所记载的律法的是上帝通过圣经传给人们的,而且圣经通过对上帝传给摩西律法的过程的描述所表达的信息也是上帝通过圣经要传给人类的属灵的信息。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圣经里的故事确实发生了,但是后来上帝通过超自然的方法让人们无法通过考古的方式来证实历史曾经是那样地发生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正如我在前面第五节里所提到的,过去几千年里人类与超自然交流的历史表明,上帝要求人类对上帝的信仰主要是凭信心而不是凭感官经验。
。。。。。。。。。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20 06:33:51
喜信弟兄:多谢鼓励。

山哥弟兄:多谢一贯支持。

欢乐颂:多谢提问。。。不过,因为你问的是难题,我需要在下面专门回答,而且回答之前要想好如何避实就虚:)
回复 | 0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1-04-19 21:19:55
慕容兄好文。欢乐颂可说是求索真理如饥似渴。。。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1-04-19 21:07:26
好吧,我去查查他们的网站,找找资料。另外我又读了一遍这篇文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慕容兄敢于自由地解释圣经,而不必拘泥于字面意义和史实考证。但在我印象中,标准的说法是《圣经》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因为是神的启示。如果慕容兄的说法成立,就会产生你在文中所提到的应该把想像力发挥到多大的问题。比如你提到: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就面临了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判断到底哪些圣经故事的情节应该作为史实而哪些可以不作为史实。很显然,对于所有的基督徒来说,耶稣在十字架受难,然后复活,然后升天的故事一定是史实,而且相信旧约圣经的属灵真理性的人也都相信摩西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十戒一定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选择判断史实的依据呢?”

如果圣经中不是所有的情节都能确定为史实(比如被将来的考古学所否定),那耶稣复活和摩西得到十戒又如何判定一定是史实呢?而且这样一来,对于圣经的考古学也就不需要继续了,因为任何“属世的思考”如果与考证产生了冲突,都可以用“属灵的理解”来解决。
回复 | 0
作者:喜信 留言时间:2011-04-19 21:03:42
慕容弟兄,一直跟读你的博客,谢谢你的分享。

读圣经并理解其真意的确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你对如何读圣经的归纳非常全面而准确,能帮助我们更有心情读好圣经。读圣经:--作为原则,要在圣灵的带领之下读圣经。在具体的内容理解上,字面意思是重要的,离开了字面的意思我们无法理解人的语言,也就无法去理解由人用人的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读”作为一个原则。和大家一起读圣经,分享心得,且参考在圣经解读方面的资深人士的文章书籍,听牧师讲解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圣经所传递的来自上帝的属灵的信息,但是我们却不能把某个人的解读作为绝对的权威,因为读圣经的原则是在圣灵的带领下,圣灵是唯一的权威,而我们只有用心灵和诚实去读圣经才能真正地在圣灵的带领下读好圣经。'

这里我有个问题,就是对圣灵的理解。圣灵是个可意会的客观存在,却不是时刻都可以体验到圣灵的带领,尤其是当尘世烦扰心境的时候。

也许用“敬神爱人”的原则去读圣经和理解圣经,并用圣经故事帮助面对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基督徒用“敬神爱人”的原则对待包括圣经在内的客体都似乎容易具体作为;虽然也需要忍耐的作为,当这样忍耐的作为成为习惯,圣灵也许有可以常常带领我们基督徒了。
慕容弟兄对这一点如何哲思?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1-04-19 16:22:51
欢乐颂:

还是和一年前你给我发email想让我告诉一些关于超自然的见证时我给你的答复一样:去教会吧,在那里你会听到很多见证的,等你真正谦卑下来之后,才可能理解超自然的意义,那时你就能够读得懂这篇文章了。另外,纽约播恩传播中心曾出版过一套“见证云集”共4本,里面有大量的对超自然的见证,你在网上可以查到他们的地址,与他们联系一下,或许可以给你寄一套去。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1-04-19 10:14:32
很高兴见到慕容兄这么快就写出了一章,有个问题:

关于信徒获得来自上帝的信息,你的叙述是:
"1) 当上帝的恩典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人们无法直接通过感官观察到上帝的同在,是要凭着信心来感受的,而上帝的恩典在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通过小概率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2) 一般来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感官听到上帝信息,或通过感官感受到上帝的同在。旧约时候如此,。。。在尔后的新约时期,也是通过少数的人在世界各地的宣教事工使福音由地球的一个部分传遍整个世界。”

关于以上内容,能不能具体一些。比如说,什么是小概率事件的上帝的恩典?在哪些人身上得到了体现?能不能给一些具体的例子。还有您认识的人中,有哪些人通过感官得到了上帝的信息。他们如何知道那些信息是来自上帝,而不是别的source?

很多见证中都提到过类似的话,但没有任何人能把这些事说得清楚,结果这些见证都成为每个人“秘而不宣”的故事,那对于非基督徒的帮助就不太了。盼慕容兄能够详尽的叙述一下。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慕容青草
来自: ny
注册日期: 2007-08-15
访问总量: 1,892,27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拆房
如何锁定人类科学
20世纪物理学
复杂情势下之最佳优先考虑
成功与别人的帮助
对抗真理的结果
旧房子的哲学
拔枯树
站与踩
哲学是公开的密码
普朗克论科学真理之传播
黑格尔论学习的过程
黑格尔论逻辑
自勉
欢迎交流
最新发布
· 莫德律与机会欲望
· 真正的功夫在低音。。。。
· 圣经经句分享
· 读经笔记
· 天空中的橘黄色球体
· 习惯性反应和惯出来的侥幸心
· 什么状况???
存档目录
2025-01-03 - 2025-01-18
2024-12-02 - 2024-12-31
2024-11-05 - 2024-11-28
2024-10-02 - 2024-10-31
2024-09-01 - 2024-09-18
2024-08-01 - 2024-08-31
2024-07-02 - 2024-07-29
2024-06-01 - 2024-06-28
2024-05-02 - 2024-05-28
2024-04-01 - 2024-04-30
2024-03-02 - 2024-03-29
2024-02-03 - 2024-02-29
2024-01-01 - 2024-01-30
2023-12-05 - 2023-12-24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29
2023-09-01 - 2023-09-29
2023-08-01 - 2023-08-31
2023-07-01 - 2023-07-31
2023-06-01 - 2023-06-30
2023-05-02 - 2023-05-29
2023-04-04 - 2023-04-29
2023-03-03 - 2023-03-29
2023-02-01 - 2023-02-28
2023-01-01 - 2023-01-30
2022-12-02 - 2022-12-31
2022-11-02 - 2022-11-23
2022-10-09 - 2022-10-31
2022-09-01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21
2022-07-02 - 2022-07-31
2022-06-15 - 2022-06-25
2022-05-06 - 2022-05-27
2022-04-07 - 2022-04-30
2022-03-03 - 2022-03-28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1 - 2022-01-30
2021-12-01 - 2021-12-29
2021-11-02 - 2021-11-29
2021-10-02 - 2021-10-29
2021-09-08 - 2021-09-30
2021-08-08 - 2021-08-31
2021-07-18 - 2021-07-26
2021-06-03 - 2021-06-27
2021-05-04 - 2021-05-29
2021-04-04 - 2021-04-28
2021-03-08 - 2021-03-27
2021-02-12 - 2021-02-28
2021-01-04 - 2021-01-28
2020-12-02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26
2020-10-06 - 2020-10-29
2020-09-01 - 2020-09-29
2020-08-06 - 2020-08-27
2020-07-02 - 2020-07-27
2020-06-07 - 2020-06-29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17 - 2020-04-30
2020-03-08 - 2020-03-20
2020-02-20 - 2020-02-24
2020-01-10 - 2020-01-31
2019-12-02 - 2019-12-31
2019-11-07 - 2019-11-30
2019-10-07 - 2019-10-30
2019-09-14 - 2019-09-26
2019-08-13 - 2019-08-21
2019-07-23 - 2019-07-29
2019-06-06 - 2019-06-23
2019-05-05 - 2019-05-25
2019-04-01 - 2019-04-22
2019-03-07 - 2019-03-29
2019-02-09 - 2019-02-27
2019-01-01 - 2019-01-2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4 - 2018-11-24
2018-10-01 - 2018-10-30
2018-09-01 - 2018-09-30
2018-08-01 - 2018-08-29
2018-07-02 - 2018-07-27
2018-06-02 - 2018-06-26
2018-05-13 - 2018-05-28
2018-04-03 - 2018-04-28
2018-03-02 - 2018-03-28
2018-02-10 - 2018-02-28
2018-01-08 - 2018-01-27
2017-12-06 - 2017-12-30
2017-11-09 - 2017-11-25
2017-10-15 - 2017-10-15
2017-09-05 - 2017-09-30
2017-08-05 - 2017-08-27
2017-07-14 - 2017-07-24
2017-06-09 - 2017-06-24
2017-05-02 - 2017-05-02
2017-04-04 - 2017-04-26
2017-03-02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7
2017-01-25 - 2017-01-30
2016-12-04 - 2016-12-31
2016-11-16 - 2016-11-23
2016-10-04 - 2016-10-27
2016-09-08 - 2016-09-29
2016-08-02 - 2016-08-31
2016-07-02 - 2016-07-27
2016-06-08 - 2016-06-30
2016-05-02 - 2016-05-22
2016-04-01 - 2016-04-13
2016-03-06 - 2016-03-31
2016-02-07 - 2016-02-23
2016-01-18 - 2016-01-18
2015-12-04 - 2015-12-30
2015-11-02 - 2015-11-27
2015-10-25 - 2015-10-29
2015-09-06 - 2015-09-24
2015-07-11 - 2015-07-25
2015-06-22 - 2015-06-22
2015-05-01 - 2015-05-29
2015-04-14 - 2015-04-14
2015-03-07 - 2015-03-22
2015-02-02 - 2015-02-21
2015-01-20 - 2015-01-20
2014-12-06 - 2014-12-06
2014-11-08 - 2014-11-24
2014-10-03 - 2014-10-20
2014-09-09 - 2014-09-27
2014-08-16 - 2014-08-16
2014-07-12 - 2014-07-25
2014-06-08 - 2014-06-14
2014-05-09 - 2014-05-16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1 - 2014-03-28
2014-02-03 - 2014-02-28
2014-01-02 - 2014-01-29
2013-12-02 - 2013-12-30
2013-11-02 - 2013-11-27
2013-10-02 - 2013-10-29
2013-09-02 - 2013-09-28
2013-08-02 - 2013-08-31
2013-07-01 - 2013-07-26
2013-06-05 - 2013-06-21
2013-05-06 - 2013-05-31
2013-04-08 - 2013-04-30
2013-03-01 - 2013-03-28
2013-02-07 - 2013-02-27
2013-01-11 - 2013-01-29
2012-12-01 - 2012-12-26
2012-11-15 - 2012-11-15
2012-10-07 - 2012-10-28
2012-09-05 - 2012-09-28
2012-08-24 - 2012-08-24
2012-07-03 - 2012-07-20
2012-06-02 - 2012-06-30
2012-05-01 - 2012-05-30
2012-04-03 - 2012-04-29
2012-03-01 - 2012-03-31
2012-02-03 - 2012-02-27
2012-01-29 - 2012-01-29
2011-12-02 - 2011-12-13
2011-11-06 - 2011-11-28
2011-10-12 - 2011-10-27
2011-09-24 - 2011-09-24
2011-08-04 - 2011-08-09
2011-07-02 - 2011-07-31
2011-06-06 - 2011-06-28
2011-05-09 - 2011-05-27
2011-04-18 - 2011-04-24
2011-03-10 - 2011-03-23
2011-02-10 - 2011-02-17
2011-01-14 - 2011-01-14
2010-11-26 - 2010-11-26
2010-10-13 - 2010-10-13
2010-09-12 - 2010-09-29
2010-08-22 - 2010-08-29
2010-07-05 - 2010-07-27
2010-06-12 - 2010-06-26
2010-05-09 - 2010-05-29
2010-04-11 - 2010-04-17
2010-03-10 - 2010-03-28
2010-02-16 - 2010-02-16
2010-01-04 - 2010-01-31
2009-12-04 - 2009-12-29
2009-11-22 - 2009-11-26
2009-06-03 - 2009-06-29
2009-05-13 - 2009-05-13
2009-02-13 - 2009-02-22
2009-01-14 - 2009-01-18
2008-12-08 - 2008-12-28
2008-11-01 - 2008-11-29
2008-10-04 - 2008-10-27
2008-09-12 - 2008-09-26
2008-08-01 - 2008-08-22
2008-07-15 - 2008-07-31
2008-06-07 - 2008-06-29
2008-05-01 - 2008-05-30
2008-04-19 - 2008-04-28
2008-02-02 - 2008-02-19
2008-01-08 - 2008-01-28
2007-11-01 - 2007-11-07
2007-10-02 - 2007-10-29
2007-09-04 - 2007-09-30
2007-08-15 - 2007-08-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