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哲学,今天有些人就会以专业哲学家或至少是哲学科班出身的身份来自夸。我们知道,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肩负着两个最基本的使命,一是传授该专业的知识,二是发展该专业的知识。今天哲学专业是如何来完成这样的使命的呢?很遗憾,在海德格尔宣称哲学死了的半个世纪之后,这个世界的主流哲学还真象海德格尔所预言的那样一片凋零,完全没有能够担负起发展哲学这个人类文明之基本学科的使命。这一点主要表现是今天主流哲学界的所谓哲学文章通常是评论为主,分析为辅,发展没有。而中文的专业哲学文章常常甚至连对具体议题的分析也基本省了,哲学文章基本上就成为了哲评文章。
所以更确切地说,今天的哲学专业实际上应该称为哲评专业,是一个培养专业哲评人员的学科。
当然,既然是哲评就免不了要对过去的理论和学科的历史有所介绍,要讲一些故事。至于理论介绍的正确与否,故事讲得如实与否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又涉及到了今天的哲学专业在传授该专业的知识这个基本使命方面的状况了。我相信,尽管今天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哲学系在所传授的知识的拣选上各有不同,但是至少在专业哲学的课堂上讲的是哲学知识而不是侃八卦这一点恐怕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问题是今天专业哲评人员用所谓正统的哲学专业名义对哲学进行了专业性的绑架的同时按照哲评这一行业的生态需要对哲学这一基本学科做了很多手术,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站在专业评论员的角度上,象球赛评论员那样地用各种不同的主义将历史上的各哲学家的思维贴上标签进行割裂。
我这里没有要一竿子把按主义贴标签的做法打死的意思。按主义贴标签确实可以帮助方便人们对于复杂的哲学理论的描述,因而也方便读者们了解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和理论。但是,按主义贴标签的做法对于哲学这门学科显然也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它的主要负面效应有两点,一是帮助哲学按照海德格尔预言的那样走向死亡,二是误导社会大众对于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要能有效地利用按主义贴标签的积极作用而又避免按主义贴标签的消极效果,我们需要尽量不把标签贴在人名上,而是贴在理论或观点上,尤其是当哲评人员误解了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人们的哲学思想的时候更不应该因着自己的误解而给他人乱贴标签。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哲评的一个特点就是给人名贴标签。
导致哲学专业演变为哲评专业的主要学术生态因素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所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很难从专业哲学的课堂上单凭听老师讲课就能学来的。其中第一个要素是深刻细致的哲学思辨能力,而第二个要素是对历史上已有的哲学理论的理解和领悟的能力。这两个要素很显然是彼此相互密切关联的。德国的哲学大家康德据说是西方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或许应该说是第一代?)给专业哲学系的学生讲课的专业哲学老师,也就是说在康德以前(包括康德在内)的哲学家们在哲学上的造诣都是一种天分或是自学成才的。康德关于培养哲学思辨能力的难点做过如下的论述:
一个不会进行哲学思辨的人是不能称自己为哲学家的。 而一个人只有通过独立地运用自己的推理的实践才能学会哲学的思辨。
说实在的,哲学怎么能够学得会呢?每个哲人都是从他人的废墟上开始他自己的建造;但是没有一样曾经被建造出的东西可以会完整地保持不变的。所以,哲学是学不来的,因为它还不存在于现实中。但是,即便我们申辩说过去的哲学已经存在,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因为学了那些哲学而声称自己是哲学家,因为他所知道的只不过是主观的历史产物而已。
相反地,一个希望能够学会哲学思辨的人,应该把所有存在的哲学体系仅仅当作是运用论理的历史以及作为他练习他的哲学能力的议题而已。
实际上,康德的上述这段论述中有一个重要的遗漏,那就是对前人的哲学的领悟能力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自古就存在的问题,即便是一个大学问家或哲学大家在理解古人的一些哲学理论时都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在象古汉语这样的在语句字面解释上灵活性较大的语言环境中对古人的哲学著作的解读就尤其容易出现偏差。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一个难点,自古以来,不同的人在正确(合理)地解读他人的(哲学)文章的能力上的差异就是人们用以衡量不同人的睿智的一个重要指标。康德没有把培养这样的能力的难度同培养哲学思辨能力的难度一样提出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1)康德本人是领悟能力极高的,因此他或许会假设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在领悟前人的哲学上应该没有问题;2)在康德及之前的时代,哲学还没有成为一个提供给该学科毕业的人用以谋生的光环的专业,凡能被称为哲学家的人都具有高于常人的领悟力,因此象今天这样的由专业哲学人员缺乏领悟力而对哲学专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那个时期或许并不突出。
但是,尽管大学哲学专业的学生比普通人有更大的通过向前人学习来帮助提高自己的哲学思辨能力的机会,正如康德指出的,这样一个便利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具有高超的哲学思辨力的哲学家;同样地,尽管大学哲学专业的学生比普通人有更大的通过向前人学习来帮助提高自己的哲学领悟能力的机会,正如我们从现实的专业哲学人员在解读历史上的哲学著作时普遍出现的错误以及毫不掩饰的畏惧感中可以看到的,这种学习上的便利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具有卓越的领悟力的哲学家。
与康德所指出的学习无法成就(尽管可以帮助)具有思辨能力的哲学家的理由略有不同,学习无法成就(尽管可以帮助)具有深刻的领悟力的哲学家的原因可能主要是:1)在有限的课时中,老师所能进行详细解读的历史上的哲学理论是有限的;2)老师对历史上的哲学理论的解读受到他本人(在现有的哲学评论参考材料的帮助下)对那些理论的解读能力的局限;3)每一位哲学评论文章及哲学教科书的作者能够亲自进行第一手研读的历史上的哲学文章书籍是有限的,所以常常要借助于其它的哲学评论文章的帮助,因而他对历史上的哲学理论的解读就不但受到他自己的解读能力的限制还受到了其他的哲学评论家的解读能力的限制;4)即便是老师和哲评人员的解读都非常精准,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和阅读哲评参考时的解读还受到他自己的理解力的局限(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5)学生本人对于历史上哲学原著的理解就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6)前面这5个因素对于人类哲学知识的传授的影响力随着历史文献的数量在岁月的长流中的累积而不断上升;7)前面这6个因素的作用结果本身又通过在这6个因素影响下培养出来的一届届的学生所受到的负面作用而不断累积(也就是一个受到负面影响的学生成为老师后他会倾向于教出比他更差的学生,直到一个偶然的因素造就了一个特殊的学生)。
虽然其它具体的学科中也存在着思辨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培养的挑战,但是因为哲学的开放性使得它缺乏包括数学和艺术在内其它各个具体学科所具有的比较确定和明了的检验标准,所以思辨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培养对哲学作为一个专业来说所形成的挑战就远大于对其它具体学科的挑战。另外,专业哲学教育上的这种对于哲学解读的弱点很显然会使得专业哲学界在完成一代代地传授该专业的知识的使命。也就是说,当哲学这个学科如同其它学科一样被纳入专业教育之后,它在传授它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科进行发展方面都有先天的缺陷。
这也就使得哲学专业逐步演变为一个远比哲学学科本身更容易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哲评专业。
但是,人们或许会说,虽然由于哲学本身的特点,专业化的哲学教育的效率不如专业化的其它学科的教育效率那样高,但是有专业总比没有专业好吧。很遗憾,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哲学的普及来说,有专业或许比没有专业要好,但是对于哲学的发展来说,甚至对于精准地延承前人的哲学来说,由于上面所讨论的哲学自身的特点,有专业真的不一定会比没有专业更好。这是因为和其它任何一个专业学科一样,成为了专业的哲学界的大多数工作人员的首要的考虑是对个人的生存和事业的成就的追求,就像与黑格尔同时期但比黑格尔年长的德国著名哲学家书本华指出的那样:大学教授们所满足的是为他们自己,妻子,和孩子挣得一个具有名誉的正当的生活并在公众的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大学里的哲学,真理是处于二等地位的,而且她还必须随时站起来为其它新出现的因素腾出地方来。当然,真理不单单是在专业哲学中才会要给其它各种因素让位,但是前面提到的无法胜任准确地传授前人的哲学和及时有效地发展现有的哲学使得真理对其它因素的退让在原本以寻求真理为目标的专业哲学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以至于人们常可看到专业哲学人员彼此跟风地吹捧或攻击自己根本没有搞明白的理论,营造出学术上的皇帝新衣的奇观。
掌握着社会资源和大众信任的专业哲学界有足够的力量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而阻挠不具备那些社会资源和大众信任的非专业对哲学进行发展。由于上面讨论的种种因素,很显然,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专业哲学人员的哲学水平一定会比象传统上那样地没有通过专业专业训练的人员(不论是自己花费了功夫还是具有相应的天赋)的哲学水平高。而一旦真理在专业哲学界让位于其它因素之后,那么专业哲学界人员使用他们所掌握的社会力量来排挤阻挠非专业的人员对哲学的发展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虽然自康德成为西方近代史上第一代专职教导大学哲学专业的老师至今的几百年里,一些公认的哲学大家们如叔本华,黑格尔,尼采,胡塞尔,伯格森,罗素,维根斯坦,马克思等等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一定是本科生时期)直接或间接地在大学专业哲学系学习过,与其它具体专业的学科相比,专业哲学系培养专业哲学大师的效率显然是低得可怜的,这种低效率的状况本身应该是海德格尔与霍金在不同的时期宣告哲学死了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其实主流哲学的颓废并非始自海德格尔的宣告,而是自哲学成为一门学科以后一直断断续续地存在于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与海德格尔同时期的德国哲学家杰斯帕斯曾这样评论他那个时期的大学哲学:当我意识到,在那个时候,各大学里没有真正哲学,我想面对这样一个真空状态,任何一个人,哪怕他的哲学极弱以致于无法产生自己的哲学,都有权利出来讲哲学,来宣称哲学的过去和将来是什么样的。
当然也有非常强调专业哲学教育对于哲学思维的重要性的大师级人物,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就是其中的代表。黑格尔因为当初没有象他的发小加同学谢林那样从大学拿到他所心仪的哲学学位而只拿到了比哲学学位低一等语言学位(这又是专业哲学有眼不识泰山的一个典型例子),毕业后只能靠做家教维生,后来还是成了名的老友谢林和荷艼帮他在德国的名大学谋了一个哲学讲师的职位,因此他对专业哲学教育的重视除了他反复强调的专业教育对哲学教育的重要性的逻辑上的考量之外与他个人的经历或许也有一定关系。海德格尔则是从哲学系的好学生到好教授到系主任到校长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所以他重视专业哲学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恐怕也不无重大关联。但是,也就是那个强调专业哲学教育的黑格尔的“变化的目标是无”的理论为后来的尼采的虚无主义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而延承了黑格尔的“存在就是无”的理论的海德格尔则最终为专业哲学宣判了死刑。
今天从已经沦为了哲评专业的专业哲学系从来的人们的文章的一个基本的特色就是缺乏独创的新哲学思想。可以看得出,有些哲评人员并不满足于哲评的角色,确实努力地想搞点标新立异的作品出来,甚至不惜专门弄些并不适宜的新名词或老名词的新用法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但是不论他们怎么努力他们的文章就是无法在合乎逻辑与情理的前提下跳出已有的社会哲学文化的框框。在这种思想难以突破旧框框的窘境之下, 哲评文章的一个几乎是八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罗列一大堆人名,不但有历史上的人名,也没忘了罗列活着的人或者同事的人名,以此不失时机地彼此吹捧一把。但是,他们的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通常缺少的是连贯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外行人读起来会因其所覆盖的知识面广泛而感到深奥,但是对哲学有所了解的人读后很容易看出那些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内容堆积在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凑出一篇文章的篇幅来。更有甚者,有人把人们在历史上早就熟知的基本上毫无争议的理论拿出来套上所起的名字说是自己的新突破(如果是有争议的理论那么从新提出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