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正在缓慢地步入二阶文明的阶段。比如:二阶公平分析以及本博客在大量的其它议题上的二阶分析。再比如所谓的后现代时期人们对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再认识时发现,那样的口号其实不能过于宣传,因为知识的力量并不总是用来谋取人类的共利,而是更多地用于对付他人,那就属于是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二阶认识。 这里来谈一下对口是心非的二阶认识。所谓口是心非的传统意义是一个人故意说话不诚实,明明心里想的是要占便宜,但嘴上却说是要为人家好,等等。 但实际上,口是心非在人类的语言表达及较往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存在着几乎从完全不自觉到前面所提到的完全自觉地进行欺骗之间的各种不同原因促使下的各种不同自觉程度的口是心非。 当然,口是心非不一定是坏事,这因为人类对于好与坏的定义本身就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关于口是心非的好坏判断与其它很多事情好坏的判断一样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公式:骗坏人是好事,骗好人是坏事,或者为了好人的好处而骗好人也是好事,等等,那都是一阶口是心非分析已经涵括的内容。 这里要讨论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心口不一的情况。当然,这里难免要涉及到一种大家熟悉的情况,即口误(或笔误,typo)的情况。其实,弗洛依德已经注意到了口误并非完全是偶然的,但是他将口误的原因大大地简化了,而实际上的口误的原因要远比他所感兴趣的复杂得多。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尽管口误不一定都反映出人们的内心潜意识,但在某种情况下确实可能反映出内心的某种潜意识,因此,口误与这里所要探讨的口是心非之间有着一定的重叠区。 认识口是心非的一般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假定说话者故意说错话要难许多。其实,由于日常对话之不规则性,很多时候,人们可以从对方所省略的话中理解他的“真正”意思;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心有灵犀所理解的是正确的,但也有错误的时候;不过这样的情形将“口是心非”的实际表现加以了掩饰。这里要特别指出,生活日常对话中的心有灵犀式的理解往往与对话的环境情景有关,在特定的情景中,人们常不需讲得很清楚就能彼此理解。由于这个原因,人们不太容易从日常生活的对话中认识口是心非的一般表现来。 而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尤其是正规发表的文章书籍,或演讲及布道的讲稿,更能表现出人们一般情况下的口是心非的状况。当然,这里恐怕还需要剔除一大类,那就是有着硬性标准的自然科技工程类的文字。这不是说自然科技工程类的文字一定不会出现包括笔误在内的口是心非的现象,毕竟莫名奇妙语句不通的说明书也时常会有出现,但是那样的错误比较容易被识别,而且可以通过质量管理等技术性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如果要从那一类中来寻找口是心非的例子,不太容易,所以不如将其从我们所要考察的对象中剔除掉。 而文哲类的文章书籍,以及演讲布道的内容中,人们常可发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话语,而从那些文字的上下文中我们又可感受出作者在写作中是真实地相信他们所写的内容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或至少是非常安全地假设,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写彼此之间实际相互矛盾的内容时,他们都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在写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作者并没有意识到那些内容的语言表达之间的彼此相互矛盾表明,作者在写作时遇到了语言上的隐形障碍,他们以为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他们内心所想的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不足以全面清楚地表达他们内心所想的内容的,这就构成了一种不自觉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口是心非的状况。 而上述这种不自觉却是实实在在的口是心非的状况并不局限于文字表达之中,在日常口语对话中恐怕更为普遍,只不过如前所述,人们彼此之间的心有灵犀对这种口是心非给与了掩饰而已。 在单纯的文字中,人们主要是根据上下文来进行理解,虽然文字中也会含有一定的语言或文化情景,但文字中可借助的情景的调和作用已降为最小,因此那种口是心非的状况就比较容易被捕捉到;对于演讲或布道来说,因为毕竟是口头表达,人们也常常会对演讲者或布道者的“未尽之言”进行心有灵犀的解读,加上在演讲与布道时可以稍微借助一下现场的情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掩饰演讲者或布道者们的“口是心非”的状况。但是,与日常对话相比,由于演讲者或布道者是一个人面对观众进行表达,因此不但情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人们更注意从演讲者或布道者的上下文中来领会演讲或布道的内容,因此,相对于日常对话来说,就更容易被捕捉到“口是心非”的状况。 理解了人们思维表达的上述二阶口是心非的现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之间的思想表达,尤其是文字上的表达。虽然前面提到演讲或布道中因为可利用情景及非严格表达而使得人们比较可以进行心有灵犀式的理解,但是由于听演讲或布道必须是当场理解,因此那种现场的时效压力使得理解这里所讨论的二阶口是心非对于更好地听懂演讲或布道的帮助可能比读懂文哲之类的书籍文章的帮助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