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成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称深改组)组长的消息在12月30日晚被官方公布,结果虽在意料之中,但仍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大量的转载,毕
竟在此之前,这个被赋予二次改革“顶层设计”的机构究竟由习、李二人中的哪位掌权依然存在争论。事实上,这种争论本就不复存在,毕竟这个小组的名称在十八
届三中全会已清晰的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如果说成立深改组在这轮改革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那习近平担任组长就象征他的权威已如日中天,本轮改革也必将带
有他“强烈的个人意志”。
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习近平将在随后出任更多小组的组长,这并不是因为他需要集
权,而是因为习近平需要推动深层次的改革,因为接下来的深层次改革会触及到现有的核心利益格局,打破这些利益格局必须要有强势的领导者。该人士称,中共官
方会陆续公布习近平将担任的其他各小组组长,这些小组要么是综合改革层面的,要么是事关整体改革成败的专项小组。
习近平办公室细节
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表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此时局之下,如何看待习近平的这种“政出一门”、权力集中的现状?在接下来,习会否掌握更多的实际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并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官场皆“硬骨头”的情况下借此打破旧制,真正实现“改朝换代”,重塑官场文化?
深谙“一把手”的巨大能量
在中国官场,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2002年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之后,曾在一次下乡扶贫前对自己的随从人员说了这样一番话,大意即他(习近平本
人)下乡扶贫并不用像一些官员那样特意带着钱,带着粮看望老乡,因为他知道,作为省委书记,他去了哪里,投资就会跟着去哪里。故事虽小,但是在讲述者眼
中,这着实体现出习性格和思维中的两样东西,一是对于中国官场的潜规则,他心知肚明;二是其个人浓厚的“一把手心态”。习近平应该很清晰的明白,他到哪儿
就会带去资源与权威,而所谓习近平的“一把手心态”,简而言之,就是他更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职务优势和政治威严,在体制内推行他计划中的种种措施并达到最
终目的,就是那种“作为一把手的我去了资源也会去了”的行为在以后政治生涯各个方面的重现。从另一个角度讲,今后可以从习近平兼任的各个改革小组组长,就
会清晰的明白中国改革的核心与硬骨头在哪儿。
在今天中国政治金字塔的权力分布中,习近平可谓是“五职加身”,分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面深化领导改革小组组长,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注定也会由他来担任。虽然习还兼任外事领导小组组长等职,
但无疑这五个职位将最掌握实际权力。在制度安排上达到了自毛泽东之后中共领袖个人权威的最大值。
甚至从表面上看,已经超过了当年的以手腕强硬著称的邓小平。后者从未担任过国家主席,也从未在同一时期担任过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两个职务。至于随后的江
泽民和胡锦涛,虽然依循惯例兼任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三个职务,但同时也必须面对政治局常委集体中相对均衡的权力配置,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
温家宝)在改革领域的重要发言权甚至是主导作用。
位高权重的强势改革
众所周知,之所以在十八届三中之前要求改革的呼声如此众多,是因为的确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二次改革”的第一只拦路虎并非其他,恰恰是本应推动改
革的当权部门自身。受制于部门自身利益的束缚,在过去十年乃至二十年间,虽然高层多次有意继续推动改革的前进,结果是越推越保守,甚至导致体制的藩篱越来
越高,滋生的腐败甚至呈现出窝案的态势。
正如习近平本人在2013年10月7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演讲时所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
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在这个情况之下,作为中共这个执政党和整个国家的首脑,习
成为改革顶层设计机构的总负责人也自然是情理之中。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很难说习近平在内心是否有这个“意愿”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但是既然成为了深改组的组长,他
就必须要承担起对于本轮改革成败的责任。正如同十余年前他在浙江所言“一把手去哪里投资就去哪里一样”,这种想法贯穿着习执政生涯始终,或许今天他认为,
在这个时代中,他可以凭借在反腐、整风运动中开始树立的权威,以“一把手”的身份直接面对那些推进改革不力的官员,不仅能够打破旧制,更可让效率提高,推
动大变局的发生。
正是基于这种对于习近平执政心态的分析,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他有可能接任更多部门的“一把手”,届时对这些部门的职能权限进行分析,就可以观察出在当下中共决策层眼中,什么领域是他们所认为的“改革硬骨头”,这对政治观察家甚至官员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政治清明的愿景
正如前文所言,即使在目前,习近平已经是“五职加身”,堪比毛邓。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的公报中,最为引起外界关注的机构除了深改组,还有国安委。
同样作为高规格的机构,如不出意外,国安委的“掌门人”极有可能亦是习近平本人。在今天中共内部各部门难以顺畅协调、沟通的情况下,中共总书记直接领导的
国安委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智囊机构,或许将具有统领作用,政出一门,手握重权。
同时在人事布局方面,多维新闻此前亦曾分析,习近平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助手与推手,就是李克强与王岐山,他们在某种层次上甚至充当了习本人的首席智
囊。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等都给与了习力所能及的支持。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包括中办副主任丁薛祥,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
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等,将在各个领域辅佐习。这综合局面表明习已经完全巩固住其在中央的权力。现代政治制度与封建君主思想的碰撞下所产生的裂隙,甚至
某种“中国式”的融合,共同产生了一种在过去三十年间都不曾有过的政治格局,“帝党之局”已然形成。
再加上习亲自发起的群众路线和反腐等运动已经对国内官场产生“震慑”作用,他已经在衡量政治能量的组织结构、人事、权威各个方面达到了一个顶峰,这是他的几任前任都不曾达到的高度,而今天距离习近平上任仅仅一年有余。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有批评者认为习过于“大权独揽”,担心没有约束的权力将会产生更大的破坏。但同时亦有观点将其称为“政出一门”,将一改之前政府
自上而下的“九龙治水”局面。正如之前在分析如王沪宁等中共智囊时所言,之所以王等人会参与政治,围绕在决策层周围,是中国文人“为帝王师”传统思想在当
代中国官场的具体体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君为臣纲”的人治思想今天依然存在于中国官场文化之中。同样,虽然已经告别帝制近百年,但是中国民众那种期
盼“圣主临朝”来让政治清明的愿景远远超过了对建设一个有效政治制度的期盼,因为建立制度需要的时间太长,而“圣主”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立竿见影。尤其当
民众看到了他过去一年所做的诸如高调宣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行“习八条”,清算大佬旧党,不断敲打官僚集团等举动,这些举动所掺杂的一种“改
朝换代”意味让民众对其支持度不断增加,从这个方面来说,习近平的全面掌权也有着天然的土壤。 (王雅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