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得知一位國內大學同事去世的消息,非常震驚與悲傷。雖然不是校友,但他同我一樣也是預防醫學出身,同我一樣也已過“知天命”之年,好像也同我一樣不諳天命。
親友永遠離開我們時,懷念與悲傷之餘總免不了感嘆生命的脆弱。感嘆之餘也往往會默默提醒自己保重身體。但也會發覺,對自己操作的這台生命機器,或操作的自己這台生命機器並不很了解。孔夫子的所謂“知天命”,也許就是指人在50歲後更知道天命的不可知性。這個道提醒我們人對自己生命的駕馭其實是很有限的。
保重身體,注重健康固然重要,因為它是我們理想,靈魂,及七情六慾等非物質層面自我的“家”。但我們又能駕馭多少呢? “順乎天而應乎人”的古訓頗有道理。既然我們對生命的掌控能力畢竟有限,往往也只能“順天”。但對生命深度及廣度的追求卻是無限的,這也許就是生命真諦。追求自己的夢想,熱愛生活,珍惜親情友情,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更精彩,我想這也就是古人所講的“應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