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自网路文章
=======================
没礼貌比没专业更糟
例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不同场合都谈过『收讯力』──倾听的力量。「常常有人问我 成功的原因为何,我想我『收讯』的能力已培养了很多 年,」他归纳成功之道时指出。
10年前,张忠谋在交通大学对高阶经理人授课时,特别提到他与人对话时 进 行的『收讯力测验』:「第一个看我讲话时,他会不会打断我?」张忠谋说:「打断话的人既不礼貌也对自己不利,因为他打断我,以为知道我接着要讲什幺, 可 是90%他都猜错。」
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是另 一个善于从小处识人品的例子。
统一企业 内部文化非常讲究守时,过去担任董事长的台南帮大老吴修齐在世时,即使90高龄,出席任何场合仍必定准时到场。就算因为突发状况晚到,也一定会事前通知对方,细心致歉。
以他为表率,包括高清愿、统 一超商总经理徐重仁,在企业界都以准时知名。「守时就是 人与人相处的一种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说话算话」,高清愿曾这幺说,「惯常迟到的人,行事风 格也可能较为懒散、马虎,个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
正因为可以「由小窥大」,一个人礼貌好,经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绩更容易让人记住。
台湾联想总经理欧明哲今年8月上任后,外界多以「科技界最年轻的总经理」看他。但低调的欧明哲很少对外透 露,为了重新塑造台湾联想的企业形象,他实际上下 了不少功夫,从同仁的礼貌着手,正是其中一环。
他让总机接待徐婕瑜从公司伺 服器后台,直接进入总经理电脑看到每天行程,因此访客一到, 门口的LCD萤幕已经出现欢迎字样,细心的徐婕瑜还会自动更新来客头衔。
这幺做,无非是让对方从踏入 门口第一刻,就出现「你怎幺知道?!」的惊讶,进而重新认识 台湾联想。反过来说,「礼貌差」透露给人的负面讯息,杀伤力也远超过「专业不够」。
曾任新闻主播、目前是电台节 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吴恩文自己开设了一家顾问公司,他 选人时,礼貌权衡轻重甚至排到第一。因为站在老板的立场:「我可以教你技能,没办法教你教养。」 吴恩文指出。一句话道破许多企业主共同的心声。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误沾「没礼貌」的标签,未必真是人格本质不好,有时是不小心, 有时是轻忽,认为「没有 也无所谓」,有时则根本是因为「不知道」。
永远不会有 「下一次」
畅销书作 家吴若权最近到南部一家企业授课,每次到高铁站接他的都是同一个小伙子,脸 色爱理不理、态度冷淡。这反而激起吴若权的好奇,因此总会刻意和他攀谈几句, 看看他有什幺反应。
前两次, 吴若权都觉得「碰到钉子」,直到第3次,这个年轻人才突然冒出一句: 「吴老师,我觉得你人很好。」对年轻的世代,吴若权发现他们普遍不习惯主动与人互动、不擅长 「察言观色」,反正「有事你来问我就好」。另一个心理因素则 是认为「第1次不熟、不需要」。
「但职场上很多事是没有第2次、第3次的,」吴若权语重心长地说。
台湾大哥大副总经理庄财安也有类似经验。开车载下属出去,「他们不管你,上车直接坐 上后座,突然间我就变司 机了。」或是面谈时大刺刺瘫在沙发里、吃饭时用叉子插起面包就啃,新生代不知道、也不觉得这样做失礼,受到提醒时还会非常惊讶。有 个故事,庄财安整整记 了30年,一直让他自我惕励。
当年他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 时,校长对所有应届毕业生说:「有同学写信给我,请我帮他 介绍工作,我看到信就不想帮他了,因为信上写着『某某某校长敬启』。哪有人叫别人看信,还得恭 恭敬敬?」
从这个故 事出发,庄财安分析,建立礼貌得经过3个阶段:第1、先「知道」,具备通用礼仪的知识,才不会误用闹笑话;再 来是「观察」,注 意别人、尤其是前辈如何待人接物;最后才是「练习」,透过生活具体实践。
只要有心,学会「礼仪」并不 难,至少可以做到「不失礼」,但一个人会被认为「有礼」、 「好礼」,甚至成为一种个人魅力与人际竞争力,绝对是来自更高的境界。简单地说,就是5个字:「心中有别人」。
有趣 的是,这层含意早默默 藏在英文字「礼节:etiquette」的字源由来里。"etiquette"出自法文,原意是「牌子」。为了保护凡尔赛宫美丽的花 园,法国人特别立牌提醒民众不要随意破坏。久而久之,本来的「请勿进 入」开始扩大内涵,除了指称「合宜的应对进退」外,更进一步解释为「不要轻率践踏人 们内心的花园、「举止言行让人感受亲切与温暖」。
头衔愈高,愈 有礼
确实,愈成功的企业家,在礼貌上严以律己的程度,反而愈让人吃惊。像亚都 丽致集团总 裁严长寿,他写纸条交办部属工作,从来都用「请您」开头,平时极少疾言厉色。即使训斥,语气都非常和缓。
从担任严长寿特助开始,已共 事12年的亚都丽致大饭店营运副总经理范希平由衷说:「非常佩服他的 修养。」 说是「修养」,因为严长寿待人接物的细节里,处处可以见到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范希平刚当上严长寿特助时, 与另外两位助理在办公室里接电话,总习惯先说「请问您哪 里找?」先确认来人身分后,再转接给严长寿。
有一天严 长寿听到,突然慎重交代:「不要问对方『哪里找』,不管是谁,都先说我不 在。」「知道你是谁,再告诉你总裁不在,你会怎幺想?」范希平顿时学到一课:就 算说话再客气,多了这个「打量身分地位」的动作,都等于在伤害对方。
长期在严长寿身边耳濡目染,后来甚至因此左右范希平的生涯抉择。曾经有位企业家大老 想来挖角,约范希平吃 饭,整个过程都非常礼遇客气,却在最后对方叫司机到车上拿资料时,不经意破口大骂:「你这脑袋装大便啊!跟你讲放在里面,怎幺会找不 到?比猪还笨!」
「要是我为你做事,你骂我不 也这样骂?」这一念让范希平决定继续留下,如今这位大老 的企业王国已然崩塌,范希平却在亚都丽致一路历练到独当一面,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以小窥大」!
在严长寿带领下,礼貌早已成 为亚都丽致的DNA,但他要求的不仅止于「顾客至上」,更是「客人至 上」:「即使没光顾,只要踏进亚都丽致,就是客人。即使明知道他只是进来借厕 所、吹冷气,仍然必须以礼相待。」
我们经常问:「有礼」跟「虚 伪」有什幺不同?答案并不复杂,礼貌的「动机」与「一致 性」,就是检验的准则。
有礼,贵人自 动上门来
大家都知道对大人物要有礼 貌,但是面对跟业务不相关、看来不起眼的小人物呢?真正见 过世面的人都知道:「山水有相逢」。今天再微不足道的某人,都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变成你的 「贵人」,扮演「临门一脚」的角色。
在东方, 最传神的诠释莫过于两千多年前,张良为「圯下老人」黄石公捡鞋的故事。若不 是张良三番两次、耐着性子忍受黄石公的无理喝斥为他服务,又怎会赢得青睐,得 到《姜太公兵法》,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
在西方, 一样因此出现戏剧性的历史转折。19世纪,有一对老夫妇专程到哈佛大 学拜访校长,两人衣着朴素廉价,祕书马上判定不可能带给哈佛什幺「好处」,当下冷冷回答:「校 长很忙。」「我们可以等,」老妇人回答。几小时过后,校长 总算不耐烦地出现。
老妇人 说:「我们的儿子曾在哈佛读过一年,很喜欢哈佛。但他去年因为意外过世,因此 我们想在校园中为他留下纪念。我们想捐栋大楼给哈佛。」
「你们不知道建栋大楼要多少钱吗?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750万美元,」校长轻蔑地说。同时心想,这样应该可以把两人打发走了吧?「只要这幺多?那我们为什幺不干脆自己盖栋学校?」只见老 妇 人转头对老先生说。
老先生正是当 时着名的铁路大亨史丹福,而后来这个学校,就是孕育无数人才、成为硅谷创新 引擎的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谁 说贵人、机会不来敲门? 当你这样抱怨的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哪天因为自己的粗鲁无礼,不知不觉把他们赶走?
低标要比别人高
在美国《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作者,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3次的小学老师。他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不论本来成绩、操行如何,他都能让学生脱胎换骨,从问题小孩变成优等生。
克拉克的55条规则中,第1条是「遇到人要主动称呼」;第2条 是「当别人说话,看着他的眼睛」; 第3条是「如果别 人有出色表现,不要吝啬鼓掌恭喜他,应该持续3秒,角 度要刚好」......。瞧,这些原则放在职场上,不 是一样适 用?
礼貌的极致回归到的是做人态 度与价值观,「高标」自然没有尽头,不过,一般人至少可 以自我要求:「『低标』要比别人高,」吴恩文认为。「很多生意是来自于信任,很多信任是来自于尊 重,」吴恩文说。
为什幺有 些人就是人缘好、运势佳?说穿了,无非是透过这些点点滴滴。用心当个「好礼 人」,让身边多点贴心的感激,少点「你那什幺态度啊!」的抱怨,受用无穷的绝 不是别人,最终还是你自己!
假如我有一块 钱,把它给了你,那一块钱就变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给你的是一种观念,那我们 两人便同时拥有它了,彼得.林区强调投资观念的重要性。
王文龙(惟捷)重新美编 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