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长津湖战场的激烈碰撞 十数万人参加的激烈战场碰撞,惊天地泣鬼神,难以用有限的笔墨描写。根据所了解到的有限的信息,只能按照一个时间顺序粗略地罗列一下战役发展的过程。 从战场的地理位置上看,从海港城市咸兴北上,即进入朝鲜北部的山地,只有沿正北方向的一条山间公路,沿途经过一系列的地名,五老里、麻田洞、水洞、真兴里、上古里、上坪里、下碣隅里、新兴里,到长津湖的北端;从向西绕过湖边,经过新兴里到达柳潭里。从柳潭里向西是一条通向北部和西部的公路。在整个长津湖地区,形成一个交通的咽喉和枢纽。从谷歌地图上测量,长津湖地区南北直线距离22公里,东西直线距离19.5公里,长津湖的北端到黄草岭的直线距离33公里,到咸兴的直线距离76公里。战区沿公路和据点测量周长125公里,实际的长度应该更大。 据资料介绍,选择这里做为战场首先考虑到道路沿湖两侧的分布使得敌军只能在许多分散的地区驻扎,不易集中,容易形成被我军各个击破。考虑到道路布局,一旦长津湖地区失守,敌军将能够西进,或北上进攻江界,或挥兵西线与第八军形成南北对攻,从而使得西线的志愿军主力腹背受敌。因此,笔者认为选择长津湖地区作为战场是一个明智的方案。 早在1950年8月初,中央军委原是将9兵团作为东北边防军的预备兵团在山东集结待命。在接受命令之后,华东军区的陈毅司令员在9月7日的兵团军以上赶不会议上传达了军委指示,解除该兵团的台湾战役计划,开始做北上入朝参战的动员和物质准备。 华东军区对9兵团做了兵员上的加强,将20、27、26三个军配属为每个军四个师,总兵力16万人。原计划在10月底之前全部到达山东,11月中旬开始入朝参战前的作战整训。毛泽东同意了华东军区上报的北调计划,批示:“九兵团全部可以统于十月底开到济徐线(济南至徐州),十一月中旬开始整训。” 9月20日,九兵团正式下达北上命令,从10月1日起各军和兵团部依次北上,到10月中旬,27军、20军、26军分别集结于泰安、兖州和藤县,随即展开形势教育和以美军为假想敌的战术训练。10月27日,在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第42军与联合国军在东线战场激战的同时,中央军委电令第27军从11月1日开始三天内运抵辽宁辑安集结待命。10月29日,全军的团以上干部在兵团部曲阜召开入朝作战动员大会,朱德总司令亲自到会做了动员讲话。随后,作为9兵团先行官的27军于11月1日从山东泰安、大汶口登车北上。 在此之前,朝鲜的战局在快速地演变着:美军于9月15日开始在仁川登陆、28日攻占汉城、韩军和美军分别于10月1日和7日越过三八线,并于17日攻占平壤。志愿军的首批入朝参战部队已经于10月19日秘密过江,25日发起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于11月5日的结束并没有中止联合国军的进攻计划。实际上,美军方面对于战役的划分不同于中国,他们将北线作战统称为‘鸭绿江作战’,并没有一次、二次之分。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更接近实际,可能也与美军未能准确判明中国军队的作战规模有关。而志愿军方面在一次战役之后有一个战术上的北撤,诱敌深入。 在东线,韩军第1军团于10月20日占领长津湖以南15公里处的五老里和洪源,这里是志愿军预定的防御地域。同日,麦克阿瑟任命他的参谋长兼美军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为东线战场的总指挥,在元山开设联合国军东线总指挥部,统一指挥美军第10军和韩军第1 军团联合作战。此时,联合国军的兵力中韩军第一军团已经到达长津湖地区,韩军第三师经咸兴、五老里向北方的长津湖推进,首都师沿东海岸向图们江方向推进。美第10军部队从仁川、釜山海运到东海岸的元山港,因为受阻于朝鲜军队预先布设的水雷,陆战1事只能等待清除水雷后才能登岸,于是美军第7是改由在利原登陆。 在联合国军东线推进到同时,志愿军第42军于10月19日从辑安进入朝鲜,22日受命迅速赶赴长津湖以南地区建立防线,集中了所有车辆紧急运输2个营的兵力抢占黄草岭和赴战岭。在25日拂晓,42军124师370团到达黄草岭,并与韩军先头部队第3师第26团交火,阻止了韩军的推进。10月27日,42军及配属的炮兵第8师第45团全部到达战区,展开部署,与猛烈进攻的韩军第3师交火后北撤至二线阵地。10月28、29日,双方继续在黄草岭地区激战,42军于30日凌晨收复黄草岭和赴战岭。 联合国军在东线的主要作战部队美军陆战1师在11月1日开始向长津湖地区开进,先头部队第7 陆战团进抵水洞,并于次日向烟台峰、松茸洞一线进攻,与志愿军42军124师展开争夺,并于黄昏时得手。期间两军鏖战数日,124师最终不抵陆战1师的锋芒,于11月4日受命向北撤退至草芳岭一线机动防御。同日,陆战1师以机械化部队在空军掩护下也快速尾随而至,继续与124师激战。42军也将124师的兵力全部投入,并调126师一个团加入战斗。 面对长津湖地区的紧急军情,志愿军第27军于11月3日在到达吉林通化地区时接到军委紧急命令,改变原定集结辑安的计划,直接取近路从安东入朝,已经到达辑安附近的79师也南返开往安东。入朝前部队所有人员去除一切反映人民解放军标记的物品,部队正式编入‘志愿军’作战序列。11月3日,军委命令9兵团的20军和26军即刻开拔,到东北的梅河口集结待命, 准备入朝。9兵团兵团部、20军、26军随即从山东登车开赴东北。 11月5日,联合国军的远东空军开始投入全部空中打击力量,对朝鲜境内的军事目标实施为期两周的集中轰炸,包括出动所辖的90架B-29轰炸机炸毁鸭绿江上所有的桥梁,切断中朝的运输联系。同日,陆战师继续向北攻击前进。11月8日,美远东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也倾巢出动,加入到轰炸的行列,目标包括北线的所有国际桥梁和朝鲜境内清川江上的桥梁。此时,志愿军方面的战役决策正面临一个大的挑战。作为被动应战的一方,9兵团的入朝参战路线和作战方向根据前方战局的变化做出了必要调整。其中27军的主力(79师除外)按照命令已经入朝进至西线的西上里、南市洞,又受命返回安东,改从临江入朝,投入东线战场。11月6日,9兵团主力也改变在东北的短暂整训计划,以20军为前卫,从辑安、临江直接入朝。这样,20军失去了换冬装的时机,乘火车直接过江去了江界,只有60师和军直属部队换了冬装。没有冬装,考虑到长津湖的严寒,等于说一部分指战员已经预定了死亡之旅的站票。同日,前线的42军撤离黄草岭地区,向北节节抗击,意图将联合国军诱至长津湖,主力在7日后退至长津湖西侧的柳潭里,敌军逐步跟进至长津湖地区。陆战1师于15日占领长津湖以南的要地长碣隅里。 志愿军部队按照已定的东线作战计划,开始进入长津湖作战地区。11月7日20军的前卫59师到达江界,11日全部进入朝鲜境内,15日到达南兴洞为中心的集结地,以59师和89师的两个团接替42军在长津湖地区的防御阵地。11日423军完成防务交接后到达旧仓地区转入休整。27军于11日到达临江,跨过鸭绿江后随即乘车经江界到达东门巨里,然后徒步开往作战地区。27军(欠94师)于17日到达集结地越上庄,开始战前准备。 9兵团的另一个军,第26军,因为运输能力不足被暂留在厚昌、江口地区,作为兵团预备队, 由厚昌地区向长津湖靠近,于11月22日晚到达集结位置。 在此期间,中国方面的决策层面临重大考验,多次根据战局的最新变化调整部署。10月31日,在得知美军陆战1师在元山登陆后,军委致电9兵团,竟然要求立即消灭韩军首都师、第3 步兵师、美军陆战1师和第7步兵师。笔者认为,这样的目标没有考虑到双方的实际兵力对比,根本不可能实现。到11月5日,联合国军在朝鲜的总兵力达到了55.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42.3万人,而空中力量是整个的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第9兵团仓促入朝,本来是到东线救火、补窟窿,怎么可能是‘神兵天降’,一下子干掉美韩联军4个师?更何况,双方的战斗单元‘师’也根本不是同一个算法。现实无情,狂妄是要被打脸的。 在联合国军方面,东线的美军第10军根据麦克阿瑟命令其从长津湖向西进攻、然后切断中朝联军从漫浦针-江界-熙川的补给线的意图,在11月21日做出战斗部署。该部署要求陆1师自柳潭里向西推进,其右翼的新兴里由第7师的一个加强团保护,美军第3步兵师在左翼保障南部的后方安全。22日,陆战7团向北进攻时,派出两个营的兵力驻守位于北部的柳潭里与南部的下碣隅里之间的要地‘死鹰岭’。‘死鹰岭’,听听这地名,对于拜鹰一族该有多晦气!不过,美军的守备战术也可圈可点,在死鹰岭的山顶只配备两个排的兵力和重机枪、曲射炮,其余主力布置在山峰的东侧,形成所谓‘犄角之势’。因为气候的原因,在冻土上修不成野战工事,防御薄弱。笔者看这个阵势,也许和蜀汉的马谡守街亭有得一拼。 美军第10军的总攻命令在11月23日发出,美军同日到达长津湖地区。到11月24日,美军就完成了总攻准备,由第1陆战师分别占领了湖东面的新兴里和西面的柳潭里,同时,美陆军7师第31战斗团进入长津湖地区,接替长津湖东海军陆战队第1师陆战5团在新兴里及内洞峙的阵地。不过,美军陆1师在26日才开始自柳潭里向西部的武坪里攻击前进,中间停留的宝贵的一天,据说是由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和陆1师师长斯密斯之间的不一致,前线的斯密斯执意要缓行。 11月26日,志愿军9兵团的7个师进入了长津湖作战地区的预定攻击位置,兵力的配置是,27军的79师、20军的59师和89师等3个师位于湖西的柳潭里周围攻击陆战一师部队,27军的80师和81师在湖东的新兴里、内峙洞附近,在上古里和下碣隅里之间是20军的第60师。同日,处于北部厚昌地区的第26军开始向长津湖战区的东南方向移动。关于26军,多数报导认为他们是跑路最辛苦的部队,据说其集结地到长津湖战区有80公里的距离。在写这个段子之前,笔者为慎重期间,特意在网上仔细查询‘厚昌’的地理位置,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只好权且相信。有道是,‘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没有打成胜仗的军队,所有细节被抹得干干净净。 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据记载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30度。志愿军部队在黄昏时发动了长津湖战役,第20军、第27军的7个师向各自的目标发起攻击。这个时候,第9兵团宋司令员的决心是很大的,要以突击的方式,在沿湖多个地方同时下手,先吃掉陆战1师、再吃掉第7步兵师的一个战斗团和其他增援部队。当天的战术进展按照计划进行,各个部队分别完成了对敌分割包围,从北端的柳潭里到南部的古土里,将按照一字长蛇阵排开的美军切成了5段,团团包围。但是,宋司令这一次打的不是国民党,而是经历了残酷的太平洋战争、装备精良、心理素质超强的美军海军陆战队,说他踢到了铁板是真的,美军陆1师和第7师的硬骨头不是难啃,而是根本啃不动。美军依仗200辆坦克战车组织困兽犹斗的铁桶防御,有预先修成的简易机场运送伤病、运送御寒给养和弹药军火,夜晚死守、白天反攻。 志愿军部队的进攻极其不顺,伤亡巨大。什么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志愿军的一边。在开进战区时,要隐蔽行军,躲避美军空中侦察和打击,将所有的重炮留在了后方;在寒冷如此残酷的季节,水冷的重机枪也打不响了,迫击炮的炮管收缩以至于炮弹填不进去;部队轻装进入阵地,缺吃少穿。这样的条件下,战斗力不大打折扣,老天爷也不答应。尽管如此,该执行的战术还得不折不扣地执行,20军于11月27日到28日之间,占领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要地死鹰岭,和美军死命争夺。在新兴里,27军以80师、81师的4个团的兵力全线攻击,到28日天亮时占领了四周所有高地,敌军被压缩到方圆2公里的狭小地域。但是,白天的胜利是属于美军的,美军的作战部队充分体现了空中火力、炮兵火力和地面装甲的合成作战优势,尽管志愿军部队死命维持对敌的分割包围,仍然是挡不住美军突破封锁、一步步集中兵力。 宋时轮司令员大活人一个,不可能一棵树上一直吊着。在终于摸清了敌军的具体部署和战斗力之后,也就识相地将‘全面进攻’改成了‘重点进攻’。不愧是黄埔5期的好学生,对得起老校长蒋中正。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蒋当年无论是‘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都奈何不了共产党。对于这些,老宋当年在山东战区当过陈毅军长的参谋长,后来降职受命第10纵队司令,处于被进攻的位置是有切身体会的。现如今,明明白白地知道陆战1师是啃不动的,于是集中力量打偏师,被围困在长津湖东北岸新兴里的美军第7师的第32团。11月30日,9兵团集中了27军的80、81两个师和27军全军的炮兵,在兵团副司令陶勇的指挥下,猛攻美军第32团所部。最后,团长被击毙,团旗被一个志愿军战士捡起来,花花绿绿的当成了包袱皮儿,后来上交给了志司总部。不过,即便是第32团有幸成为在朝鲜战场上唯一一个被成建制歼灭的美军部队,其败相也不算太难看,他们不是被就地歼灭,而是依仗装甲优势和强大火力突围难逃时,被一路堵截、追杀。还有一部分机械化撤退的美军抄近道,一头扎到了长津湖的水里, 因为冰层太薄,顶不住满载士兵的车辆。 写道这里,笔者得插播一段,说一说军队里这个‘副司令’。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这话不对!混蛋之处在于,想官位想疯了,想当然地认为官越大越好,副职一定比不了正职。这种观念在西方是没有问题的,副职就是个备用轮胎。但是在中国体制内,许多的副职都是执掌兵符的决胜之人,有分管的一个单元,在战时的作战部队的副职更绝对不是备用轮胎一摆设。这个道理在几个例子中可以说明。抗战时,第18集团军总部负指挥作战之责的是副总司令彭德怀中将;抗战后国共内战时期,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也是一个副司令,粟裕将军,后来当了司令还是个‘代司令’;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彭德怀,他的司令部人马是解放军第13兵团的兵团部,还是临时将黄永胜司令调开、将第15兵团的司令邓华调入给彭总当副手,不仅如此,还任命了另一个四野虎将韩先楚也当了副司令。上回说到第一次战役时第38军因为放跑了美军黑人兄弟,军长梁兴初在战役总结会上挨了彭司令员一顿臭骂,被扬言要‘斩马谡’。到第二次战役时,第38军被渲染为憋足了尽头打了场翻身仗,成了‘38军万岁’。为何反差这么打捏?是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到第38军的军部坐镇,督导梁兴初打了次胜仗。当然,现在没人再提起韩先楚在那次行动中的作用了,功劳是应当属于英勇的38军全军将士。这次在东线的指挥员配置上,主帅宋时轮和副帅陶勇都是华东野战军的著名战将,后来分别授予上将和中将军衔。但是在与国军精锐兵团逐鹿中原时,宋时轮的第10纵队是专打阻击的,陶勇的第4 纵队可是粟裕的三只虎叶、王、陶之一。所以,尽管陶勇的4纵23军不属于当时的9兵团,让他担当副司令,还是军委的一个明智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