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旦九张",是说在京剧历史的某一个时期,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的十余年问,学习并演唱张派的唱腔和剧目的旦角演员特别多。由于汉语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述特点,它不是一个量化的慨念。既便是非量化,它至少也说明从那时起张派唱腔己经成为传统京剧的主流流派。 新中国成立之后,京剧院团的运作模式由完全市场化的名角挑班、组团转变或被转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团体的集成化经营,例如,在"中国京剧研究院"的旗帜下有李少春、叶盛章、袁世海、杜近芳、叶盛兰等知名艺人的戏班子合并成为一个"实验京剧团",童芷苓的童家班和李玉茹、言慧珠等人的班子成为上海京剧团的班底。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成为北京京剧团的头牌。全面地点评这种艺术经营模式的变革不是地主的能耐,一芥草民也没有这个权威,只是从艺术本身的成就而言,这些名角之间的合作演出的确出了些好戏。北京京剧团有三个剧目值得一提。一是《大 • 探 • 二》,即《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这是一出唱功戏,由谭、张、裘的生、旦、净的大量唱腔为主线。嘿嘿! 也许有个别懂戏的朋友要拍砖了: 这出戏在民国时期就有了! 例如杨宝森、谢虹雯等的早期录音。地主说,这话不错,但别忘了一出好戏是几代人磨出来的,这道理连江青都知道。这出戏只有到了谭、张、裘的手里,才被打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生旦净三联唱的顶峰之作。所以,您把板儿砖先收好了,听一听后来人唱的《二进宫》、《大保国》里有多少张、谭的韵味儿。后来,据说是文革期间上头的意思,要录制一批传统戏,其中就有宗其它流派的旦角演员向张君秋学戏、学这出《二进宫》。地主听过李宗义和李炳淑的《二进宫》,后者是上海团的著名梅派青衣、现代戏《龙江颂》的女主角。李炳淑唱的《二进宫》尽管学了张,却仍是梅的味儿,力度不够,听起来怪怪的,当时俺就嘀咕: 这江支书当了娘娘以后还是有龙江村的革命本色啊! 京津沪汉是京剧的四大码头,相互之间不仅常有演出团体的巡回演出,也有艺人易地授徒。大约在五十年代中期,张君秋曾应邀驻扎武汉,指导当地京剧演员学习张派艺术。与他对调的是武生名家高盛麟先生赴京授艺,传播杨(小楼)派武生戏。那次活动据报道成果颇丰,只是地主匆匆一暼,未仔细搞清具体哪些艺人受益,不便多说。到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录音技术的普及,许了演员学习他人的唱腔有了更便捷渠道,学习张派的戏也不一定都必须来自张君秋先生的面授,这些技术因素的进步无疑也带动了艺术的普及。 作为张派的"大本营",北京京剧院一定有张派青衣。杨淑蕊是第一位(注: 以地主的知识面为限) 系统地接受张君秋的艺术指导的旦角演员。曾有一个时期,北京京剧院组织了一批艺术传承活动,谭、马、张、裘、赵等老艺术家被指派各 指导一位青年演员,包括张学津、马长礼、李长春、阎桂祥、杨淑蕊等人。从此以后,杨淑蕊成为该团演出场次最多的旦角,主力演员之一。地主珍藏有杨淑蕊的一盒磁带,也曾在一个著名京剧网站上听过她的许多唱段,有许多的张派剧目唱段。杨淑蕊的嗓音有尚小云的刚、亮,她启蒙接受了梅派青衣的童子功启蒙,又全面地学习张君秋的戏,所以其唱腔华丽多彩,极耐听,不同于其她张派弟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置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之际,中国京剧界举办"梅兰芳金奖大赛",属于职业演员的最高艺术水平的赛事,记得杨淑蕊在旦角组的八名一等奖中名列第X。同属"八仙"之列的张派青衣还有薛亚萍。不过,杨淑蕊早己移民美丽坚,淡出国内梨园已有多年,似乎现在的名气逊于其她人了。"名气" 这东西,嘿嘿! 小一些又如何? 艺术的真谛早已印在那些琴弦之中了。 那边厢有看官问道: 杨淑蕊和薛亚萍到底各是第几名? 地主认为,点评这个名次实在是乏味,“梁山情结"太重。好比说世界杯足球赛,能挤身八强的都是强者,最精彩的比赛是九十分钟踢成个零比零,后边的加时赛和点球看不看都行,而不懂球的观众爱看射门集锦。 王蓉蓉是继杨淑蕊之后北京京剧团的著名张派青衣,独领风骚近二十年。据说,当年王蓉蓉属于"票友下海进科班"。她符合学张派的基本条件,有一幅极好的亮嗓子。话说某日傍晚,蓉蓉饭后如常亮嗓随意唱了段现代戏,恰好有一位梨园界高人路过此地 (好像是在鞍山吧) 时听见了,惊为奇人。蓉蓉遂得以入门学戏。她曾师从王玉蓉,一位造诣极高的王(瑶卿)派传人,尔后亦拜师张君秋,学习张派剧目。2002年初,地主曾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撞上好运,看了一出新编历史剧《蔡文姬》,由北京京剧院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主演,三位青衣、老生、小生唱得都非常好。散场后顺便购得一盘王蓉蓉的《玉堂春》唱段磁带,听了无数遍,如迷。 另一位张派青衣大家,得说薛亚萍了。在"梅兰芳金奖大赛",薛亚萍也曾名列仙班。地主未看过她的演出,但听过她的许多唱段,大多是张君秋的私房戏,可以说学张极像,近于复读,而且薜亚萍的伴像俊美,在张派青衣中最有俏佳人气质。不过,薛的发声像是张氏发声法的“加强版",听得多了就感觉到一些刺激。哈哈,这话可能一些张粉不爱听,没关系,各人感受不同。相比之下,地主对另一位张派青衣的戏更喜欢一些,即天津青年团的赵秀君。 说到赵秀君,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曾经的京剧新秀雷英。雷英自上世界八十年代已渐露头角,论面相、身材、嗓音、唱腔、身段等一切作为职业演员的素质,在那一代人中都是最好的,她的艺术成长环境条件也堪称"得天独厚"。(此处省略约249个字) 因当时传播条件所现,笔者仅听过她的一些梅派张派唱段,也在春晚上看过她的演出。可惜在九十年代初,金孔雀飞东南,一去不回头,她的离开无疑是京剧界的一件不小不大的遗憾事。一时间津门京剧界张派戏出现“真空"。到了许多年以后的2015年,欣闻雷英女士回归京津舞台,有过公开演出。前些时,“油管"上转载了央视"空中剧院"的一场《状元媒》大戏,只因看见了雷英名列其中,笔者遂仔细看完了全剧,并转成音频放入皮三。这出戏的剧情暂且不表,性子急的看官们可以自个儿先去百度,只说演员的阵容: 两位北京京剧院的头牌老生谭孝增(谭家第六代)和朱强(马派老生)分饰宋王和状元,三位张派青衣姜亦跚、雷英和董翠娜前后分三段分别饰演柴郡主,其中雷英被"前呼后拥"而居中,演的是中段的重头唱功戏。姜亦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青年旦角演员,以演张派剧目见长,也演其它青衣和花衫戏。董翠娜是山东某团(烟台?)的著各张派青衣,也是张君秋先生的儿媳妇。 在雷英之后,赵秀君成为津青团的主要张派青衣,与张克、刘淑云、康健、孟广禄等人合作演了大量的张派戏,许多被制版发行为VCD和DVD,赵秀君并参于制作多部张派剧目的"像音像集粹",笔者有幸看过的有《大探二》和《西厢记》。盘点笔者听过的张派弟子的戏,若以张君秋的唱腔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以赵秀君为最佳。注意了哈,地主所用乃学术语言而非文学语言,"最"字的使用从来不含"之一"的虚伪,只有“第一"。换言之,笔者最爱听赵秀君和张君秋的张派戏。排名也可有讲究。有看官可能小声说了,那谁谁谁不是你的挚爱吗? 答曰: 地主说的是张派戏,不是梅尚程。 得益于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张君秋先生曾经在一个时期坐阵天津,专心致力于为青年一代旦角演员倾囊传授青衣的演唱艺术。程门立雪,但"张门不立雪",来者不拒,使受益者众,终于使“十旦九张"成为一时的辉煌,一段京剧史上的佳话。下面,该说些八掛了,您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