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比上班还忙,尽管上班也不轻松,不由得唱起了京剧《洪洋洞》里一段二黄原板 ‘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我也曾平复了塞北西东。官封到节度使皇恩厚重,身不爽不由得瞌睡朦胧’。 为了准备一个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项目,应邀请先到其生产基地去了解目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于是匹马单枪,乘海航的直航飞机由曼城飞北京、由集团总部的一位技术干部陪同转飞西安咸阳机场。宝鸡集团分部的办公室主任接机,在接机大厅里眼看、耳听、鼻子闻,陕西的风格就是不同于北京,那些穿戴、小商品、小吃、吆喝声,真有些黄土高原的土腥味,特别是见识到了特色陕西的 '比昂 比昂 面’。对不起,字典上一定不会有这个字,只好俩字读成一个字的音。 乘车俩多小时,沿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风景顾不得看,话语不多(某不善言辞),俩眼珠子却是不够用了,一则多年开车不带导航养成了勤看路标的习惯,二则对路标引出的地名、地名背后的故事都在记忆之中。陕西关中,数千年的文化文明历史沉淀,几乎随便抓一把黄土都能找出件文物来。兴平、马嵬坡、一系列的汉唐帝陵、渭水、陈仓、凤翔,哪里不是数不清的人物风流?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的西部,一条渭河由西向东贯城而过。TMD, 广东人把 ‘鸡’ 念成了下三滥,到了陕西关中,这里的人们却对鸡仍然保留着那个美丽的传说,报晓的雄鸡是来自远古的一个吉祥物。其实想想看也自然,数千年的农耕经济文化文明,公鸡打鸣也许是农民出工的计时器。不是后来山东人演绎出了一个《高玉宝》的故事吗?那里边的老地主为了骗长工们早出工,不惜半夜里学鸡叫。哦!那个老地主名叫周扒皮,姓周,就是 ‘周文王’、‘周朝’ 的那个 ‘周’。莫不成那老地主的祖上是从陕西移民到了山东?也未可知。 宝鸡附近有一处地名就叫 ‘周原’,相传周人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农业技术的老祖宗,他们来自渭河的源头,现今甘肃的渭源,沿渭河一路南下,到了宝鸡一带驻扎下来不走了,专心在这一代用心耕作、繁衍人口,竟然一代代强大起来,到了族人首领姬发的年代,东出函谷关、誓师孟津,一举拿下了朝歌,取殷商而代之,成就了八百年的周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时代就来临了。 这里出名的不仅是鸡,还有凤,‘凤鸣岐山’ 好像是某朝的一个祥瑞,岐山就在宝鸡的西面。宝鸡的北面有个凤翔县,凤翔县的柳林镇出产中国名酒 ‘西凤酒’,地主三十多年前的首次西行就是去的凤翔。呵呵!又扯远了。还是回到主题,书归正传。下边就看图说话了。
1 这是在宝鸡旧城拍摄到的宝鸡吉祥物,右侧的一幅横匾上书四个大字 ‘陈仓老街’。宝鸡就是秦汉时代的陈仓,一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成语典故,道出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 2 从下榻的酒店的窗子向外看,就是涛涛渭河和河边的绿化带。在逗留的四天里,没有时间到远处游览,每天早起在河边走走,也算是和故土的对话。 3 在河边向后看,就是入住的酒店。 4 这是河边的绿化带的一处休闲公园,大门口的装潢还是颇有时代气息。远处的 ‘人’ 字形红色斜柱,是横跨渭河的蟠龙大桥的北侧斜拉桥桩。
5-7 渭河岸边的绿化带里遍植垂柳,也有几片的翠竹园子。柳树,枝叶下垂,或静静中伴随蝉鸣,或微风里翩翩摇摆,色泽鲜而不艳,每每出没于历代文人的字里行间和画轴扇面。抓拍到一位脚步轻盈的晨练少女,那甩动的马尾辫子也是和垂柳有一拼。 8-9 央人为咱在河边的垂柳下留个影,也不枉到此一游。 10-11 少不了的中国特色风景,晨练健身团体舞,远远地瞄上一眼。
12-13 这次到企业考察,特地安排不可按照商务考察接待。每天中午就在工厂的职工食堂里和工人们一起吃饭。这是在一处新建的特殊工件生产基地食堂,今天的中午饭是陕西拉面,一根面能有半米多长,有裤腰带那么宽。 12-17 在蟠龙大桥上看到的渭河真面目。清晨,太阳从西边升起(对不住您哪!我到此迷得180度转向),映照着黄水涛涛向西流。 走在大桥桥面的西侧,看着笔直的车道,外侧一米多高的护栏没敢靠近 (恐高症挺严重的),往下看有大约十米多深。远处看到一个政府机关院子里的又一尊 ‘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