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之行,可谓蓄谋已久。 读大学时,我最要好的同学,现在人称为‘闺蜜’的,就是兰州人。当年从其口中听到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兰州的描述。毕业后各奔东西,后来有了微信,第一时间就加上了。记得问我的第一句话是,QS,咱俩这辈子还能见面吗?我回答说,一定会。但是说说容易啊!需要有具体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这期间,又与多个兰州的人和事相遇。但是,兰州这座城市是什么样?它一直仅仅是一个符号,也是一句诺言。 终于有了这次宝鸡之行。拜高铁所赐,在网上查了查,从宝鸡到兰州仅剩下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不是打个盹儿就到了?说去就去。当然,就是去,也得规划一下。兰州一所大学里还有一位老同学在那里任职国家实验室主任,正准备派一名博士生到我这里来,我正好前往商议一下合作计划。还有一位老相识,她儿子在英国读书、生活了多年,也是老嚷嚷着要在兰州招待我。这就凑了一担了,一定不虚此行。 简短截说,高铁真是快捷方便。从宝鸡出发后,一路上铁路几乎是在山洞里穿行,只是在山洞之间的缝隙里才能看见洞外的群山,没有牛羊,只有山峰重重。
下车后,这位博士生就接上我们,直接奔向一家著名的兰州拉面饭庄(比‘馆’要气派一些),第一次品尝了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吃完面,前去入住白云宾馆。上了楼,进了房间,开窗瞭望,黄河!这是和家乡河南很不一样的黄河。因为前不久甘肃大雨,兰州甚至糟了水淹,只看见河水涛涛,几乎漫上了河岸,甚是壮观。赶紧打开手机,拍上三张,贴上微信。好嘛!朋友圈里一下子都知道某到了兰州了。 这一篇就以黄河为主题了。
从地貌上来看,一段不算宽阔的黄河河道把兰州城区串了起来。从人类城市的起源来看,河流带来的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在兰州这一段还算是平坦的河床上,具有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这在中国西部的山区也许尤为重要。从地图上看,从兰州朝向西北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是自古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带。黄河的走向却是从兰州向西偏南,弯弯曲曲进入青海,只溯往其源头青藏高原的巴彦格拉山脉。这一段河流人烟相对稀少,应该是几乎纯自然。但其自然的地理落差却是巨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有刘家峡、龙羊峡等数个大型水库和水力发电站。丰富的电力资源为兰州的工业和人居生活提供了便利,这种便利乃上天所赐,也难怪兰州人把黄河装扮得那么漂亮。 图片1-3就是在白云宾馆的房间透过窗子所拍摄的第一幅兰州照片。坐北面南,黄河就在脚下,满满都是金灿灿的奔流河水。南岸的层层现代楼宇,挡住了背后的山峦。看这个距离不算远,也许在河边做拉面的妹子喊一嗓子,在南山顶上放羊的五哥就能听得见。 图片4-5是在不远处的北山上观看大河的另一处景观。更多的民居楼房,应该中国近20年的第一赚钱产业房地产的杰作,也可以看做是中国第一养眼舒心工程。一片片、一排排的高楼拔地而起,厉害了!那啥啥啥! 但是现在的中国人确实是不那么为没有房子而犯愁了。哈哈!当然,犯愁的是买不起房子。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它是在黄金地段上,咱一切都好商量。 周末是在兰州仅有的一天休闲。一大早,我的‘闺蜜’同学就开车来了,等在宾馆外。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仿佛还是昨天的感觉。这些年都是咋混过来的?八、八、八、八年了,别提它了!不提哪行?到他家,一叙衷肠。 一段《四郎探母》的【西皮导板】‘弟兄们,分别呀十五春!你我沙滩会两离分,闻听得老娘驾到北塞,因此上巧改扮,黑地里探望娘亲。 下午回到宾馆,出门去逛书城,沿着河边向东走,路过一座著名的铁桥。图片12-14是著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桥。在100多年以前,德国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兰州的黄河上修建了这座大桥,保修期是100年。这期间,兰州城头的大王旗换了几多遍,德国人还保留着这份契约。临到期时,通知了中国政府,说今后将不负责该桥的维修了。估计这些年也轮不到他们来维修,但是这种德国式的一根筋精神却是让人大吃一惊,至少我听人讲了这个故事。于是,兰州人将桥拆了,把原来的桥墩加高,在上边重新见了这座钢结构的步行桥,图片14应该是专门为这次重建而立的一块纪念石。这里仿佛成了兰州的旅游中心,桥面上的游人熙熙攘攘。我在桥上,一睹黄河的芳容,拍下了图片6-7。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多么有魅力的一句话,道出了当今世界的生财之道。 只要把地域文化的故事编好、宣传出去,把旅游景点的环境捯饬好,人们就会乌泱乌泱地把钱送过来。兰州人在黄河边可是做了大文章的,建成了沿黄40华里的绿化文化长廊,像图片15-19所展示的那样,垂柳、情侣、回回小白帽、小吃,傍上一河奔流的金色波涛,走在河边,融入其中,简直就是杭州西湖的升级3.0。 图片20-21是矗立在铁桥南侧的纪念碑‘黄河第一桥’。 这是一座立体的旅游城市,铁桥北端,沿着阶梯向上攀登,是白塔山公园。 其它的故事,且看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