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19:4-8;詩34:1-8;弗4:25-5:2;約6:35,41-45
生命,死亡,食糧
許多主內弟兄姊妹,對「出死入生」這個短語都耳熟能詳。在我們的聖餐禮文中就有這個短語。慕道班上我們也說過,洗禮的意義之一就是「出死入生」;那就是脫離罪惡和死亡,進入永遠的生命。生與死,永遠是一個人人感到強烈興趣的話題。每個正常人都熱愛生命,懼怕死亡,不是嗎?而維持生命的最最基本需要就是食物。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主禱文》中也祈求上帝「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食物就沒有生命。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就聽到了生命,死亡和食物。耶穌宣告他就是生命的糧。耶穌也提到了「天糧」嗎哪,那是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食物,使他們能夠在曠野中存活四十年。不過,那個世代的以色列人雖然吃了嗎哪,大多數最終還是死在了曠野,因此耶穌對他當時的以色列人說,「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約6:49)。他們之所以沒能活著走出曠野,是因為懷疑上帝的話語,抵擋上帝的旨意。他們要滿足口腹之慾,但卻忘記了上帝所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8:3, 太4:4)。 上周的福音告訴我們,耶穌用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後,對群眾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約6:27)。 可見,按照耶穌所說,上帝降下的天糧嗎哪和耶穌神跡所賜的面包,都是會腐壞的食物。因此,從中可以理解,我們面對兩種食物、兩種生命。一種是必壞的食物和生命,一種是永生的食物和生命。 那麼,「存到永生的食物」在哪裡呢?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6:51)。因此,耶穌,道成肉身的上帝聖子,就是上帝從天上賜給我們生命的真糧。 在今天福音中,耶穌說到賜給我們兩種永恆的生命之糧。一種食糧是他的話語。他說:「人都要蒙上帝的教導。所有聽從天父教導的,都要到我這裡來……信的人就有永恆的生命」(約6:45,47)。另一種食糧,耶穌說,「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6:51)。 在他受難前和門徒的最後晚餐上,耶穌設立了聖餐;用祝聖的餅和酒,向我們表明「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約6:54)。耶穌設立他聖體和寶血的聖餐,為要建立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新關係。這種新關係就是「祂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在祂裡面。」這樣我們就永遠與上帝同在;永遠與上帝同在,就是永生。 每個主日我們來到上帝的家敬拜讚美上帝;我們所舉行的聖禮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聖言」,一個是「聖餐」,就是領受上帝在基督裡賜給我們的永恆的生命之糧。 正像使徒保羅所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10:16-17) 。 我們在同一個身體裡聆聽上帝的話語,領受生命的靈糧,就是領受上帝的愛,讓我們合爲一體,彼此相愛。上帝在耶穌基督裡賜給我們的真糧,使我們在愛中生命更新;身、心、靈都得醫治、得力量、得成長。我們因此而出死入生了。靠著永生真糧的滋養,我們才能奉基督的名去完成上帝托付給我們的偉大使命。 (2021年8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