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原因是原子弹还是红军
1945年 8月6日和9日,各有一颗原子弹扔向了广岛和长崎。但同时,也在9日这天,苏联对日本宣战,在远东发动了大规模进攻。8月15日,日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等于接受了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方签署了投降书。 但是,一个经典问题也出现了:日本投降的最后功劳归谁?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呢?还是苏联的出兵? 以往,尤其在西方的主流观点是原子弹轰炸是决定性的。但如今,原子弹轰炸不如苏联出兵对日本的投降更有作大的看法上升。在这方面,两位美国学者的研究可称代表,一位是日裔学者长谷川毅(Tsuyoshi Hasegawa),另一位是沃德·威尔逊(Ward Wilson),以下是他们的主要观点。 空袭已将日本人炸疲 第一个理由是,当时日本遭遇了太多的空袭,在这种背景下,原子弹轰炸震慑难言会吓得他们赶紧投降。
1、与该时期日本其他城市在空袭中遭到的破坏相比,原子弹给广岛和长崎造成的破坏在日本当局眼中难言那么可怕。 从1945年3月起,美国的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连续大规模空袭开始了,在这年夏天,共有6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广岛和长崎挨了原子弹,其他66个城市则被倾泄了大量燃烧弹,后者对于木结构建筑很多的日本城市也是灭顶之灾。在这些城市中,就平民死亡数而言,受原子弹杀伤程度比长崎更严重的广岛并非排在第一,而是“屈居”第二;就城市被毁面积而言,广岛只排在第四;就被毁城区占城区的比例而言,广岛只排在17位,笔者在广岛见到的轰炸区就是几个街道,不到一个行政区的面积。美国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都只有一颗,且是针对市中心投放;在其他日本城市挨炸时,则有多架轰炸机下雨般地扔燃烧弹,这样必然弹着点更多,波及面更广,对城区的破坏范围更大。一颗原子弹造成的人员杀伤,使用很多飞机大量投掷常规炸弹也能造成类似结果。 2、1945年夏天,美国对日本的空袭是高频度的,每次空袭多是同时攻击多个城市,关于空袭的“坏消息”“和“惨消息”已让日本决策者的耳朵磨出了茧子,让他们对空袭的破坏已麻木,听闻原子弹轰炸时已有“免疫力”。 比如,7月16日-17日夜,有四座日本城市遭到空袭,其中两个有超过一半的城区被毁,有一个是被毁超过75%,还有一个是被毁90%左右;7月19日-20日夜,又有三个城市遭袭,其中一个被毁80%;一周后,又有三个城市遭袭;两天后,又有六个城市遭袭,其中一个被毁 75%;8月1日-2日夜,又有四个城市遭袭,其中的富山是99.5%被毁,等于被夷平了;四天后,又有四个城市遭袭;转过天是8月6日,只有一个城市遭袭,这就是广岛,不过原子弹出场了。在广岛遭袭前的三周内,有25个日本城市被轰炸,其中八个城市的被毁程度高于广岛。
3、在原子弹轰炸过时,没挨过猛炸的日本重要城市没剩下多少,在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后,只有九个人口超过十万的日本城市还未挨炸,其中四个是在北海道,美国飞机因航程所限够不着它们,还有一个是京都,因其历史文化价值而被美国人网开一面。这样,其实只有四个10万人口以上城市还没挨炸。在人口是三万到十万的城市中,也只有六个未曾挨炸。 苏联出兵破了日本人的迷梦 第二个理由是,当时日本当局谋求以过得去的条件结束战争,但是,苏联出兵而非原子弹轰炸令此梦碎。 在原子弹被动用前夕,日本当局企图既能结束战争,又不让自己太丢脸,比如既保住日本的独立,又保住日本的天皇制,还让战犯不被审判,甚至继续占有从中国到东南亚的某些土地。 他们寄希望于两招。一是,请苏联人在日本与美英之间调停。此时,苏联与日本在1941年签订的中立条约尚未“失效”,苏日尚未撕破脸。日本人揣测,斯大林不想看到美国在亚洲变得强势无比,因此不想让日本被打趴下。二是,在日本本土与美军进行殊死决战,让美军血流成河,进而吓得美国人只好与日本议和。
对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对这两招没有实质性妨碍:日本人依然可以请苏联帮忙调停,也依然可以准备与美国的本土决战。 但是,随着苏联对日宣战,这两招也就破产了,苏联人都打上门了,没法再指望他们去帮日本说话和传话了。其次,苏联红军不仅攻入了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还挺进了先前归属日本的库页岛南部,并准备以此为跳板进攻北海道,这样,日本人可能要在本土同时对美苏作战,本土决战难度大增;更重要的是,苏军看似在10天左右就能从北方攻入日本本土,而日本人对此远未做好准备,他们原先是忙着准备在南部迎战登陆的美军,而美军大概最早在11月才会打过来。 在日本决策层的不少成员看来,苏军将很快并早于美军登陆日本是很要命的,或者说他们宁愿被美国占领,也不愿被苏联占领,因为苏联人很可能将日本变成“共产国家”,天皇政体这样也肯定完蛋。但如果日本马上投降,这自然能限制苏军占领日本本土。 所以,在苏联对日开战后,日本当局一下子就觉得,局势很紧迫,要赶紧就是战是降做决定。这样,随着裕仁更倾向于结束战争,主降的声音很快压过了军方的主战声音。
第三个也最实在的理由是:证明日本当局不太重视原子弹轰炸(包括其他空袭)、原子弹对投降没有重大或决定性影响的证据不少,证明他们更重视苏联宣战的证据也不少。比如: 1、若根据现存史料,在美国对日大规模空袭展开后,日本的战时最高决策机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开会中只有两次提及空袭,分别是在1945年5月和8月9日。 2、在8月7日,即广岛核爆的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对广岛动用了原子弹,日本当局也知道什么是原子弹,但日本军方仍对此表示藐视,甚至不愿承认日本已成为首个接受原子弹洗礼的国家,说此事待查,强硬派代表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还说,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他在几天后(13日)还说,原子弹还不如燃烧弹吓人呢!主和派代表人物、外交大臣东乡茂德也在8月7日告诉他人,形势虽然越来越严峻,但还不是令人绝望。 3、广岛核爆后,“最高会议”在9号前都没有开会,外相东乡建议“最高会议”开会讨论广岛遇袭的主张也被拒。可是,在苏联宣战的讯息于9号凌晨传来后,“最高会议”在10点半就急匆匆开会了,还讨论了投降问题。正当会议进行时,长崎又挨了原子弹,但日本高层是在下午才知道该消息。 4、在原子弹轰炸前,就有不少证据表明:日本当局认为,苏联是否参战至关重要,或者说将决定日本的命运。 5、从现有证据看,在苏联出兵前,原子弹轰炸对裕仁、首相铃木贯太郎、外相东乡等“温和派”或“主和派”确有震撼,加强了他们寻求结束战争的倾向,但并未让他们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他们仍幻想利用苏联的调停去争取最有利的停战条件,东乡在8月7日还紧急命令驻苏大使急询苏方对调停的态度。苏联参战则明显加强了他们对结束战争的紧迫感。比如,铃木在8月13日说:如果我们耽搁,苏联不仅会夺取满洲、朝鲜和库页岛,还会夺取北海道,这会摧毁日本的根基,必须在还能与美国打交道时结束战争。 6、日本军方是死硬主战派的大本营,但从现有证据看,他们并不认为,原子弹轰炸令本土决战不再可行。比如,他们认为,美国人没那么多原子弹,仍要进行登陆作战,而原子弹不适合在两军近战时使用,这会让美国兵也死伤惨重。有证据表明,是苏联出兵令这些顽固派更惊恐,让他们没了方寸。 7、不少证据表明,以往被用来证明原子弹轰炸作用更大的“证据”是有问题的。比如,裕仁虽然在“终战诏书”中只提及了原子弹,但在8月17日的对全体军人的敕令中,他在解释终战的必要性时只提及了苏联参战;这似也表明,在他看来,对于说服那些仍想顽抗的军人,苏联参战比原子弹轰炸更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