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阿比较笔记(1-7)·加阿比较笔记(8-15) ·加阿比较笔记(16-20)·加阿比较笔记(21-25) ·加阿比较笔记(26-30) 加阿比较笔记(31-35) 加阿比较笔记(36-40) 加阿比较笔记(40-45)
(续前)
46,阿民念主义的形成过程是和改革宗教义中拣选部分中的一个关于“堕落前拣选”还是“堕落后拣选”大有渊源的。在两种不同观点都同意神是在创世之前就有了拣选的前提下,堕落前拣选观点,认为神的拣选的谕旨在堕落谕旨之前;而堕落后拣选的观点,则认为神的拣选谕旨是在堕落谕旨之后。坚持堕落后的拣选的理由是如果坚持堕落前拣选那么神就是罪的作者了,神是为了拣选而创造了罪。而坚持堕落前拣选的人则认为,不然,对罪的得胜同样是神的谕旨,和得救一样都是彰显神的荣耀。虽然后来这两个观点都被认为不完善,因而做了修正,但是在阿民念时代,这个问题却是很重大的原则问题。阿民念的老师,也就是加尔文的学生伯撒坚持预定前堕落说,当遇到一个需要说明堕落前拣选,批驳堕落后拣选说任务的时候,伯撒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阿民念。人们预期他会站在他的老师立场上,对堕落后拣选说予以有力的反驳。但是阿民念在预备写作是对这个争端做了详细考察,使得他从此放弃了堕落前预定说。人们所期望的回应从来没有出现过,当然阿民念也没有接受堕落后拣选的观点。相反,在接下来的20年间,直到他在1609年死于肺结核,终年49岁为止,他都在建立,发展,和坚持他自己的观点。阿民念的立场,就是坚定地相信关于拣选和人堕落光景的阿民念主义。这种观点的主旨,既不是堕落前拣选,也不是堕落后拣选,而是人从来就没有彻底堕落,依然保持了在神的帮助下可以自我救赎的能力。而阿民念主义的拣选观,就是神根据历史过程中人们所实际作出的决定,确定是给他们永生奖赏或者是给他们永死惩罚。这样是超脱了二者的矛盾,但是同时也把二者共识的神在创世之前的无条件拣选,修正成了靠人的正确决定得救;把靠神成终的永恒救赎,修正成为靠人得救的可能性存在。
47,
抗辩派的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起源于阿民念辞世一年以后,于1610年一些和阿民念持相同观点的人发表了一篇抗辩文,陈述了五个他们宣称要受宽容和保护的神学立场。第一个立场,预定不是救人的信或定人为有罪的不信的因;第二个立场,基督死了,为的是救赎所有的人,不仅仅是为了救赎选民;第五个立场就是信徒因着疏忽(因着不再相信),可能会从蒙恩的状态失落;而第三和第四个立场则是与纯粹的伯拉纠主义脱离干系,确立无论是信心还是好行为,离开内在的恩典都不能存在。多特会议作出了宣告,抗辩派要求宽容的请求被驳回,阿民念主义者暂时被驱逐出去;但是在1626年他们得以再回来,在阿姆斯特丹开办了一所神学院,三位杰出的阿民念主义者,依皮斯科皮乌(Simon
Episcopius), 克赛拉斯(Stephanus Curcellaeus)和林宝(Philip von
Limborch)在其中轮流执教,教导阿民念主义神学。这种神学被描述为“一种有弹性,渐进式,不断改变的自由主义”。在英格兰,到十七世纪底,阿甘立教会里,阿民念主义者取得了主导地位。阿民念主义的教导传统持续下来,一直贯穿整个十八世纪。这种被约翰·欧文称为是“荷兰半伯拉纠主义”的抗辩派(抗辩派),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所倡导的阿民念主义,无论在基调和实际的效果上,都和约翰·卫斯理的阿民念主义
,他的《阿民念主义者杂志》(1778-现在),和他的同工约翰·弗莱契(John Fletcher)绝非等同。
48,这种有抗辩派开创并坚持下来的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如果不是刻意,实际上也是一场对约翰·卡西恩(John
Cassian)和里尔斯的法斯图斯(Faustus of
Ries)在五世纪发展起来,针对奥古斯丁主义而生的半伯拉纠主义的复兴。它是一场脱离那由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与他们同一个时代宗教改革家教导,由继承加尔文担任日内瓦学院院长的伯撒可能过分精密加以系统化的关于预定的高等教义的运动。
阿民念主义出现在荷兰,但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类似反应性的神学在差不多同一时候也在英格兰,以及我们能看到的德国路德宗中出现。它 是欧洲范围内文艺复兴运动的理性主义对宗教改革神学侵蚀的一部分。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根本不是针对伯撒制定,关于神主权教义而生发的创造性进步,而是与之反对的一种反应,就像一般的反应一样,是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贫乏的;它所关心的不是确立加尔文主义者否认的,而是否认他们确立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描绘出那把阿民念主义神学和主流改革宗神学分隔开来鸿沟。还有两个分歧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就是关于称义的教义;第一个是关于神的本质的教义。
49,关于称义,改革宗的教导可以归纳成下面七点:(1)
每个人都要面对神审判的宝座,一定要在那里亲自向神交代,没有什么遮挡他脱离审判。(2)按本性和行为,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就神的律法而言是不从神的命令,所以他从神那里可以得到的一切,就是神的忿怒和拒绝。以前都是坏消息,现在是好消息。
(3) 称义是神的审判作为,赦免一个有罪的罪人,接受他为义,接纳他作儿子和后嗣。(4)
称义唯一的源头是神的恩典,不是人的努力或主动作为。(5) 称义唯一的根基就是基督替代的义和流血,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德;
人以为是有功德的行为,购买赎罪券,多作弥撒也不能对称义有任何贡献;中世纪的人想象的炼狱中的痛苦也没有任何作用,确实就其而言,是没有一丝真实的。称义不是努力得到的赏赐,而是藉着基督领受的恩赐。
(6) 称义的方法,此时此刻就是相信基督,这相信就是一种使人与神和好,加力量给人的信靠,相信基督献自己为祭的死已经赎了一个人所有的罪。
(7)信心的果子,证明信心的实在,因此证明一个人如他所言是基督徒的,就是一种显明出来的悔改,以及有好行为的生活。
50,相比于改革宗的称义观,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在五点上对其予以反对。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反对改革宗称义教义的第一点就是理性主义的阿民念主义不承认人的信心完全是神的恩赐。他们坚持信心是自己正确决定的结果,因而是人对自己得到救赎的贡献。根据这种观点,人之所以称义是因为人有信心;人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人的正确决定。这种倒因为果的主张是直接违反贯穿圣经始终的神本主义教导的。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