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日落印度门 )
这里先说明一下,ventile 这个词汇比较冷僻,算个统计方面的术语,意思是将所考虑的对象按照某种排序分为二十等分,一个 ventile 就是其中的一等分,也就是二十分之一或者5%。你将 ventile 和 percentile 类比一下就能明白。
言归正传,这里先说几句印度。近段时间坛子里很多人说起了印度,有些同学对印度推崇备至,有些同学却又对印度不屑一顾,于是大家就难免将中印对比一番。确实,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印拿去对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特别是咱们要比烂时,印度确实是个美好的天然参照。鉴于对比文化历史上的优劣太困难,这里我们简单地对比一下两国的经济差距和贫富悬殊,因为我们总算有相应的数据支持,至于数据背后大家能挖掘出什么原因,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当然,我也借自己的帖顺便贴几幅印度风光照:因为文章本身会显得比较肤浅,贴几幅图片就能借助于异域风光的新奇来冲淡行文肤浅这个缺陷,呵呵。
1)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差距
大家知道,尽管历史上中国、印度因为天然屏障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的缘故,基本上没有多少恩怨,但是两国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历史上,中印两国都是世界上几个主要文明的发源地,古印度文明历史几乎和埃及相当,比中华文明历史更为源远流长,两国都创造了极为辉煌灿烂的文明,但总的说来,印度文明历史上出现了断层,现在的印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没多大联系,所以这方面,中印基本上是个平手。就现在建立的政权而言,两国独立的时间差不多,人口也相差不大;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印度土地质量比中国强很多,耕地面积超出中国一倍,所以在这方面,两国就土地而言,基本上也是个平手。所以对比两国(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对比),应该是有些意思的。
(德里-胡马雍陵-泰姬陵的鼻祖)
印度现在贫穷吗?是的。印度的GDP大体上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去印度旅游,大部分首选首都德里、古都阿格拉以及附近的斋浦尔这样的旅游黄金三角地区。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在阿格拉。去过这些地区的人很可能感觉印度比中国贫穷太多。实际上德里、阿格拉和斋浦尔在印度西北地区,是新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当年印度次大陆的新主人(雅利安人)攻入印度时就是最先在这一带扎根驻足的。只是可惜得很,那里是印度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再往西就是一片大沙漠,大体上也相当于咱们的西北地区,例如西安和甘肃敦煌。印度的精华地区在南部,例如孟买。
( 乌代普尔:土王宫殿是组邻水而建的庞大建筑 )
印度1947年、中国1949年独立建国后,两国所采取的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相似的,总体上都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尽管印度一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名义上是资本主义国家),随后两国经济都停滞不前,国力积弱,百姓穷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经济都几乎崩溃。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其实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颇有愤懑苍凉、壮怀激烈的讽刺味道。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印度则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晚了差不多十五年。随后印度经济虽然也算快速发展,但起伏比较大,平均下来比咱们要低一些,所以现在中印经济大约是二十年的差距。
(印度某地的餐馆:什么是贫穷)
当然这里我们只涉及到了中印经济差距方面的一点皮毛,更进一步的分析就超出我的能力和兴趣了,好在这类文章还是有一些,例如MIT的经济学家黄亚生的文章就颇值一读。万维博主“老子”(http://blog.creaders.net/lz/)前不久也推出了一组分析印度的文章,写得非常不错。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读。这里我准备继续闲聊一段作为本节内容的结束,然后我们比较一下中印的贫富悬殊。这里准备说几句柴静和她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穹顶之下”出台后,我原以为咱们会几乎一边倒地鼎柴静的,可结果却让我困惑不已:许多人猛踩柴静,理由尽可能冠冕堂皇但怎么看怎么牵强附会:像什么经费来源不明论啦,柴静汉奸论啦,非专业人士论啦,作秀博名声论啦,等。这其中最具误导性质的就是指责柴静这样一位记者涉足治理环境污染这样的专业课题。事实上柴静的纪录片无非是起个凝聚核的作用,将那些散落于民间要求治理环境的呼声聚集起来不再各自飘荡而已,它本身并不是国家治理雾霾的大纲----哪怕它是,那也是习近平的选择。事实上白春礼院长随后就雾霾码的文章,他也引用了和柴静相似的数据,采访了柴静曾经采访的那批人。
好在现在柴静被封杀了,因此吐在柴静身上的口水也相应少了很多。柴静被封杀后,我们就继续振振有词地和德里比雾霾,和整个印度比总 GDP 和人均 GDP,并因此而主动陶醉。我们总是故意这样觉得,因为邓爷爷打开国门帮中国争夺到世界工厂的头衔是无可指责或者基本上无可指责的,所以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无论它有多严重,都是天经地义的,都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土壤污染是不是比大气污染更难以治理,这个问题同样是理所当然的禁忌。
( 乌代普尔:贫与富的差距 )
2)对比中印的 income ventile 和贫富悬殊
大家知道,衡量某国或者某个地区贫富悬殊最有名的概念就是基尼系数。关于基尼系数的定义、各国的基尼系数数据等,大家都很容易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到,这里就犯不着罗嗦,例如大家可以直接参考“百度百科”上的介绍和数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htm#sub186
当然,按照咱们某些学者采取的新算法 (例如厉以宁教授的算法),中国的基尼系数远低于现在的 0.5。厉以宁等是如何计算的,我懒得去考究,直觉上个人觉得上面百度百科介绍的数据更为靠谱,所以咱们不妨就这些数据略微展开说说。
(基尼系数分布图,图片来自online)
基尼系数 0.5 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咱们的基尼系数基本上是亚洲最高的;在全世界数得着的经济体中,除了有特殊背景的南非外,就只有南美洲诸国 (当然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两个大国) 比咱们高。历史上,巴西、阿根廷存在高基尼系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复杂的人种和文化。人种和文化的差异和居民收入的高低直接相关,这点是很容易理解的,这方面,咱们就没有多少托辞,因为咱们虽然号称有五十几个民族,但是文化基本上是单一的,汉族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不说,其他许多民族实际上已经被汉族同化。另一方面,一度欣欣向荣、最俱活力之一的巴西、阿根廷经济因为高基尼系数而导致社会动荡、经济一蹶不振,也实际上给咱们带来了警示和借鉴。在这种前提下,咱们还将自己的基尼系数弄到0.5甚至0.55,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相反,印度的基尼系数则明显低很多,大约是 0.37,这个数据基本上介于欧盟和美国之间,基本上在合理的范围内。印度的基尼系数之所以较低,我觉得以下三个因素是比较明显的:
a)印度有严格的劳动保护法令,这对保护底层人的利益是有帮助的。
b)印度的土地资源比中国的土地资源强很多,所以在印度,吃饭通常不会成问题,而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存在这个问题。
c)印度的经济发展比中国晚步大约 15-20 年。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基尼系数通常是上升的 (大家回首一下中国过去 30 年的发展,体会体会一下贫富悬殊是不是逐渐拉大) ---- 这就是经济学理论中著名的“倒U型”模型。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其基尼系数开始会逐步提高 ---- 当然,至于提高到多少,是不是会像咱们这样提高到 0.5,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接下来,咱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贫富悬殊。因为基尼系数虽然是个很好的度量,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它只能局限于讨论某个国家/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差别,不能从全世界范围内考察贫富悬殊,对不对?所以这里我来介绍基尼系数的某种推广:ventile。如文章打头所述,ventile 算个统计方面的术语,意思是将所考虑的对象 (这里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按照某种排序分为二十等分,一个 ventile 就是其中的一等分,也就是二十分之一或者5%。自然,位于 Ventile 1 的是该国最穷的 5% 的人,位于 Ventile 20 的是该国最富裕的 5% 的人。我们先看看第一个 centile 图,这个图比较了四个大国:美国、中国、巴西和印度的贫富程度,数据大约是 2010 年左右的。
上面所附录的图片的横坐标就是相应国家人口 ventile,按照财富多少排序。纵坐标就是将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后按照收入的百分比之重新排序,比方说,30% 表示该群体比全世界 30% 的人更富裕但是比 70% 的人更穷,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际上有货币汇率可以查询,但是货币汇率不足以反映该货币的购买力,所以作者制作此图时已经将收入数字全部转换为同等购买力的国际货币美元。换句话说,这张图表当中的数字根据各国生活成本进行调整而来的。显然,如果某个国家的 ventile 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那么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就是0。Ventile曲线的斜率和基尼系数大小是正相关的,曲线的斜率越大,基尼系数也越大。
大家看到没有?图中的四个大国,除了美国外,巴西、印度、中国都居住着有世界上最贫穷的 1% 的人。巴西不愧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之一,它有世界上最穷的人,但是其最富裕的 5% 的人群 (ventile = 20) 却几乎可以和美国最富裕的 5% 的人相提并论。只是印度最富裕的 5% 的人的收入居然不及美国最穷的 5% 的人的收入,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从图中大家还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结论,例如巴西和印度的曲线,其斜率在 ventile 大于等于 19 的地方 (亦即该国最富裕的 10% 的人) 是突然增加的,而美国、中国的曲线则没有这个现像,这就显示巴西、印度有更多的暴发户。
对于 ventile 小于等于 2 or 3 (亦即该国收入 10-15% 以下的人) 的曲线段而言,美国和巴西所对应的曲线斜率很大,比平均斜率大得多,而中印两国,特别是印度,其斜率则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就清楚地表明,美国和巴西都有对穷人倾斜较为明显的政策,因为穷人的收入增长更快,对不对。当然,美国和巴西有个很大的差别:美国的福利不错,因为它最穷的那批人是靠政府的福利供养着的(ventile=1的人起点比较高),但巴西却不然。这方面,中印两国是难兄难弟,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因为ventile=1的底层人收入很低),二则也难以看出政策对底层穷人的倾斜,或者即使有这样的政策,也难以看出它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下面再附录几个income vertile对照图,供大家品味。
文章评论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13 06:25:17
谢凌吉可的信息。 非常欢迎芹泥MM指导啊,但就怕你拿我和“学术”挂钩……
作者:芹泥
留言时间:2015-04-12 16:10:27
作者:凌吉可
留言时间:2015-04-08 18:58:16
谢谢紫才女!很喜欢你的名字:紫是基督的颜色,代表王者之气!因为祂,我们信祂的人成为了君尊的祭司:天子的身份不再让皇帝独占! 说到英国,之所以大英帝国崛起以及其后的美国能够腾飞,应该归功于英国人信奉了法国人加尔文总结诠释的基督教要义,从而使其信仰归正,率先摆脱了欧洲大陆近两千年的宗教黑暗和互相残杀!加尔文主义的五点要义按第一个字母缩写为TULIP(郁金香),是基督信仰的精髓,也是英美崛起的奥秘所在!而其它的所谓西方文化,包括逐渐抬头的古希腊文化,基本上都是糟粕,正在使目前的西方各国从根基上走向堕落和没落! 言归正传,印度根本没有学到英国的精髓,也即郁金香!但却照猫画虎,东施效颦,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不能定睛于地上的人或集体或国家,而是要定睛基督!不通过基督,天人合一也只能是理想!中国需要郁金香!!!而不是我们以前传回去的那些糟粕!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8 12:51:24
谢谢凌吉可。你的帖子内容可多啊。如果先抛开“民族情感”这样的内容 (因为这方面没啥讨论的,因为没几个人愿意当亡国奴被殖民)不谈,转而承认老印被英国殖民了这个事实,看印度独立后英国给印度留下的东西的利弊。当然这个话题太大,内容太多,我也说不上什么。就算说上几句也肯定是挂一漏万。英国给印度至少留下了这些东西: 1)英语。这其实是个big plus,一则英语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语言(尽管不是母语人数最多的),而且这也谈不上割裂印度文化传承。印度的语言什么时候统一过,是不是。 2)劳工法,这是倾向于保护employee的。这个劳工法看起来是柄双刃剑,抑制了老印的效率,但也能预防中国经济这种crazy/一窝蜂式的发展。 3)金融体系。老印对中国的一个优势,就是其金融体系的发达和完善。这自然是英国留下的。 4)克什米尔。这是英格兰使坏,no doubt,呵呵。 我对社会/经济等问题没多少兴趣,基本上等于一个白痴,呵呵。我一直觉得,老印的问题是他们自身,尤其是他们宗教语言人种(以及种姓)方面的宗派林立和内耗。这是他们和中国竞争时固有的劣势。不是我站在一旁说风凉话,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从印度分离出去,对印度本身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就算少了个对克什米尔的争夺,但国家整体上还是乱的。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8 12:14:53
谢谢抱不平来访并赐教。你所说的,我一样有同感,这里没写,主要是没有数据支持(当然也难以用数据支持),容易引起争议,干脆懒得说。 有个数字对老印是有利的:老印的投资总量比中国差太多,但“投资效率”却比中国的高(现在的效率相比),根源就是老印经济微观方面更有效率,金融体系方面其实是老印更完善。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8 12:06:55
摩诃好,说得很对。我看过一篇文章(不少时间以前的,不知谁写的),就是分析为啥印度近来为啥没像中国那么发展。有两个原因是公认的:其一是其民主制度是“有根本缺陷的民主”,其二就是其基础设施的落后。非商业投资商(例如大学教授)们觉得其一是很重要的,但真正的投资商们往往觉得其二才是致命的。 种姓制度看起来是维持贵族社会的温床,但却是现代社会要发展的毒瘤。应该说这方面印度早就不是一块坚冰,慢慢融化了。印度对种姓的维持,我觉得现在尚不如它的附庸小国尼泊尔。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8 12:00:39
作者:凌吉可
留言时间:2015-04-08 08:42:04
谢谢才女的分享! 我没去过印度,去过和印度同在南亚一东一西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从所见来看,那里新的建筑较少,除古迹外,好的吸引人的建筑物多是五十年代以前的!基础设施很差,许多铁路公路甚至是英国人留下的。 南亚的悲哀是跟英国太紧,英国发展他们发展,英国停下来他们也停下来。。。。。。然而,英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经济进入发达国家的维持型阶段,既然维持,就最好大家都停下来,所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等等,让一切都慢下来!南亚大概就是这样自觉响应而慢下来的!他们都说自己是民主国家,但据我所看,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过着体面生活,绝大多数贫穷卑贱,相当数量的人的生活极度贫穷惨不忍睹。社会平稳是南亚的唯一优点,但除过宗教民族冲突! 和印度比,中国先贤的优点是追求天人合一,而不是在世界上找追随的榜样,找地上中保,所以是神州,不乏进取精神!希望我辈发扬,汲取真经给文化添加养分,以耶稣为中保!
作者:抱不平
留言时间:2015-04-08 08:00:22
忘了说,博主的文章相当精彩,细腻。而且本身的主题也是指经济方面的。
作者:抱不平
留言时间:2015-04-08 07:55:39
两个大国相比不能光聚焦在物质文明上。在精神文化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人毕竟不是纯动物。当然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比较需要更多的研究,并非如数字那么形象化和机械。我在此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虽在GDP上远远领先印度,但无论在传统道德和历史文物遗产已破坏贻尽,文物被毁,祖坟被挖,就连世界上曾最有价值的古城北京也被那帮窑洞里繁殖出来的毫无教养的劣质农民或土匪给毁了,中国已面目全非。这就是不少访问中国的老外,回来的感触很大,5000年文明大国已是一个骷髅,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毛泽东的所谓“新中国了”。而印度虽物质落后,但依然还是故国,还是印度!无论是宗教,风俗都还保存着。我也接触过一些近来从印度旅游回来的老外,他们说,一开始在物质和环境上反差太大而不习惯,但后来越来越迷上了印度,那里的人非常淳朴,文化传统极为丰富而真实。在欧洲也有不少印度人,但很少想老中那样缺乏教养,让人讨厌。若要对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不要学人民日报那样,重物质而轻精神。尊重历史和珍惜自己文化遗产的民族才有前途,反之是没有明天的。
作者:摩诃笨蛋
留言时间:2015-04-08 05:26:09
去过新德里,感觉上比我想象的要好,也许以前把印度想象的太差。胡马雍陵我去过,保护挺好的。但是,印度街道确实比较脏乱,公厕一直是个问题,因此随地大小便的事情也随之一直是个问题。总体来说,infrastructure还比中国差很远,Agra距离Delhi仅仅200多公里,但是导游说去一趟大约4个多小时(单程),可见公路交通的落后。也是因此我很遗憾没有机会去泰姬陵看看,因为是出差,没有那么多时间。 新德里的地铁也比中国的随便一个城市的地铁差得远。城市边缘的贫民窟也一直是个令各级政府头痛的问题。 印度的种姓制度一直顽固的存在着,成了制约印度发展的一大因素。 不过作为非母语的英语,印度人的水平确实比中国好得多。贩夫走卒都会说,即使做着最下贱工作的人,可能说的很差,但是听没有问题。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5-04-08 05:08:29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7 05:51:48
啊立好,我主要是找个理由贴几幅印度风光呢,呵呵。这种充其量触及皮毛的东西,就谈不上涉猎不涉猎的啦。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5-04-07 05:49:43
谢谢数字兄13579的评论。我想我的出发点是尽力保持“中立”----尽管这很难。回头看一下,这里我对老印还是有些贬的,主要是老印实在有些烂。正因为如此,我对拿中国 vs 老印对比来justify中国发展的成功是不怎么以为然的。 现在来几句说说老印“好的”一面。具体就你的帖子内容说几句。中印建国时,印度的状况是略好于中国这没错,但这是因为印度不像中国那样直接饱受二战战火的摧残。如果除去这个因素,比如你将对比放在日寇侵华前的民国时代,你会发现结论是反过来了的:中国强于印度,从经济规模以及生产效率而言,都是这样(黄亚生的文章有具体数据上的论述)。 基尼系数以及政府的腐败:同意你的。假设印度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水平,其基尼系数是多少,实在是不好说,而且印度的宗教文化等的差异巨大对扩大基尼系数也是个contributor(中国汉文化汉族占压倒性优势,不存在这个因素)。阿三政府的腐败,不在老共之下。 识字和文盲率。其实民工文化的不足,是导致印度没有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之一。假设中印都在同一时期起步,老印估计也难以从中国手里夺走世界工厂的称号,老印的文盲率过高是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老印一直穷,他们搞教育就如同咱们搞核武器一样,优先发展的是高等教育 (所以老印的高等教育是和中国能comparable的),而直接忽视了初等教育。现在回想起来,老共没将广大P民的初等教育丢下,也算是老共做的大好事之一。现在老印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初等教育已经得以重视了。
作者:杭州阿立
留言时间:2015-04-07 05:22:14
紫鸟真是涉猎广泛,学习料!拱手,拱手! 只是印度最富的5% 不如米国最穷的5% 这个真是无法相信啊。。。问题在哪里妮?
作者:13579aaa
留言时间:2015-04-06 17:30:12
印度整体社会发展程度跟中国比,根本差的太远,GDP仅仅是一方面。现在西方一些学者拼命忽悠中国不行,印度很有潜力,心理上是为西方的价值观背书,因为印度中国两个农业人口大国有一定可比性,建国时情况差得不是太多。当然40年代末,印度各方面的条件要好些,而且战后70年,印度社会发展的国际条件,远比中国好的多。如果印度被中国远远落在后面,是对西方价值观的直接打脸。 博主有一条说对了,印度目前的基尼系数貌似比中国低很多,因为印度的资本主义经济比中国落后20年。1995年时中国的基尼系数在哪?如果有一天印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目前中国的水平,我看印度的基尼系数不会比巴西,阿根廷好到哪去。至于中国,网上资料可以查,从大约2010年左右,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出现level off,甚至略微开始下降。习大大这方面会搞得如何,我们走着瞧吧。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而不是欧洲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中国的基尼系数跟美国差不多完全可以理解。中美的主要差别是人均中国只是美国的几分之一,所以美国的穷人的生活水平看似比中国穷人好很多。如果美国的人均有一天降到目前中国的水平,美国的穷人和低中产阶层将生不如死。 至于印度,GDP是中国几分之一完全是表象。印度在我们可见到的未来没有可能追上中国,连接近都很难。说几条硬指标吧。印度的预期寿命大约65岁,印度的识字率是74%,印度的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千分之五十三。。。这些指标都比中国差得远,甚至不及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更惨的是,印度的体制,是极端低效率,官僚,而且腐败的政体。跟中国比,印度的体制差得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