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
“......黄鸡婆,咯咯哒,
船姐儿湾在周家坝;
竹篙一响,船又到了靖港;
船到靖港口,顺风都不走......”
这首童谣,是我小时候祖父教我的。这首童谣总共大约十句,可惜现在我只能记住一半了。“船姐儿”就是船儿的意思,这里“姐”只是个发轻声的虚词。靖港是祖父的出生地,在望城,长沙市往北约莫 30 来公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靖港或许是湖南最著名的历史名镇,比湘西的里耶镇和芙蓉镇还有名,尽管肯定不如江浙的那几个(例如周庄,西塘和乌镇)名扬天下。
靖港是因为李靖而得名。相传当年初唐大将李靖从讨王世充后受命征讨南蛮萧铣,领军镇守沩水港口(就是现在的靖港),为平定南疆立下了赫赫功勋。后李靖离开湖南奉命征讨突厥,百姓念其恩德,在靖港立李靖祠,有联为赞: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后曾国藩领兵在靖港和鼎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大军激战,曾国藩战败投水自杀,幸被部下救起。民国时代,靖港一度成为中共湖南省省委的驻地。当然最吸引游客的可能还数鸿泰坊,这座修建于雍正早期的青楼院是整个长沙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青楼院。
一直没整明白打头那首儿歌所说的“周家坝”在哪。是在望城,抑或宁乡甚至更远的益阳?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沿着沩水上溯,就能找到周家坝,说不定顺道还能经过皮肤 (pifu01)家搁有擂棰吐洗衣服的石阶和桃木跳板。用竹篙撑起乌蓬船从周家坝顺江而下,只需“竹篙一响”,乌蓬船不久就能到达靖港,沩水(湘江主要支流之一)和湘江汇合处。“船到靖港口,顺风都不走”说的则是当年靖港的花柳繁华,有道是“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湘江和沩水河畔都是说不尽的富贵和温柔。民国时代,约有两万人口的靖港是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和湘北的津市,湘西南的洪江同为湖南三镇。
靖港依水而建,靠水运得以繁荣,曾祖父和伯祖父当年就是在靖港撑船贩卖物资为生。祖父是家里最小的,那时是个帮工,但无论如何祖父这辈子算是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祖父不似伯祖父那样有股迂腐之气,记得孩提时代我生性胆小羞怯,祖父就将胸部一拍,或者将脚一跺,豪气顿生,嗓门提高八度训诫我道:凡事要出得众(就是要落落大方的意思),畏首畏尾有什么出息?想当年你爷爷就是孩子王,一群孩子的头!可是那时我不懂得“孩子的头”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是依稀觉得孩子的头就必须得出头替人打抱不平。我畏惧地侧眼看着祖父,似乎觉得一丝陌生:难道他那时动辄和人打架斗殴?似乎不像,因为祖父的胡须是花白的。
2)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三镇(靖港,津市,洪江)相继没落,繁华不再,其中以靖港尤甚,后两个城镇(津市和洪江)至少还一度挣来了省辖市的地位,尽管如今充其量也就个较大的县城一般大小。五十年代沩水改道,流经南面的新康注入湘江,靖港自此失去了河港的地位,再加上陆运基本上取代了水运,昔日拥有近两万人口的“小汉口”靖港直接衰落成了一个只有不足一千人口的普通乡镇。昔日的花柳繁华地,就此沦落成了一座空镇,死镇。我没去过靖港;而且自我能记事后,我也没看到祖父重返过靖港,也很少说起靖港,好似乎他老人家和那里本来就没有什么联系。祖父的故乡竟然已是衰败,而且早已衰败了。
如此这般到了本世纪初,靖港突然变得繁华起来了,因为它成了历史文化名镇,这可是国务院盖了大印的。那时老百姓口袋里开始有了余钱,于是开始热衷于旅游,那栋满清遗留下来的青楼院鸿泰坊,就骗去了好多游人掏腰包。古代的温柔富贵和现在的富贵温柔是不一样的。现在只有富贵,温柔是粘合上去的,虚假不真实;而古代的温柔和富贵是融在一起的,你区分不开。在大红灯笼高悬的鸿泰坊那里,你可以看到李师师和苏小小的仿真蜡像,栩栩如生地冲着你似笑非笑;还有惨死在床上的陈圆圆,那一袭猩红就犹如一袭血红。现在的游客就喜欢这种视觉盛宴,因为那象征着狂欢和征服,因为大家平日里都是压抑着的,多年来养成的本能就是顺从和屈服。它们需要一种发泄。
(鸿泰坊里的陈圆圆)
父亲决定弄点钱搞点投资,考察后商议的结果,就是打一艘货船。那时祖国的基建要么是方兴未艾,要么是如火如荼,反正船打造完毕下水后跑运输,2-3年就能收回成本,那效益还是很诱人的。一家人都是船盲,除了祖父外,不过祖父精通的是木筏与乌篷船,现在需要打造的是钢板船。无论如何,祖父很兴奋,跑符骨牌都不打了,张罗起他的“人际关系网”,因为我们需要个懂船的船长,管理手下十来个雇工,而管理帐目的,必须是父亲信得过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同学关系网”也一样有效,我居然联系上了武钢的某某,尽管最终没有从武钢买钢材,但那却是无损我的骄傲。船长定下了,唤作冷师傅,也不知他啥来路,反正算是祖父网来的人才,为此祖父一直感到欣慰自豪。我知道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祖父船夫生涯的延续。冷师傅推荐的造船厂,位于新康,新沩水流经那里,注入湘江。往北十公里,就是靖港;往南,则是望城县城(现在改成了长沙市的一个区)。八十高龄的祖父和父亲,冷师傅等一起到了新康。那是暑假,我也一起去了。沿着湘江的一条公路北上,右边时不时有一些沙洲,包括我们曾经纵情玩乐过的月亮岛。那时月亮岛没有建造跨越湘江的大桥,田园气息明显。如今要觅一块安静的沙洲,还得北上寻觅,例如香炉洲。它们都像柳叶,安静而温柔,漂浮在湘水里,只是那份安静和温柔总是被我们一点一点地蚕食。
很快和新康造船厂达成了协议,据冷师傅说这是颇不容易的,因为新康船厂那时虽然没啥规模,但刚被长沙造船厂吞并,据说那里即将成为长沙造船厂的一个主要生产点。长沙造船厂虽然也不大,但和乡镇企业比,总算是正规军。打艘排水量几千吨的货船,其实口碑不错的乡镇企业一样可以,要价也便宜得多,尽管通常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吃住在那里监工。但父亲和冷师傅以较低的价格和新康造船厂达成了协议,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祖父。那时祖父已是八十挂零的年纪,我那亲切慈祥的奶奶已经仙去了差不多二十年。我能依稀记得奶奶的模样,光是念着她走得早这点,我就心酸得想哭,更别说和她相伴几十年的老祖父。我突然觉得祖父其实是那样的孤独。
一家人(只是母亲没来)和冷师傅在望城县城一家小餐馆吃了顿晚饭。从餐馆出来,太阳几乎要下山了,黄澄澄的斜阳将人影拉得很长很长,若非有什么东西挡着,那拉长的人影一定可以镀上湘水的彼岸。江心也是一个不知名的沙洲,狭长狭长的,像橘子洲,只是没那么绿,所以没有那么令我熟悉而已。站在沿江公路旁,我看见那斜阳将大家的脸照得金黄金黄。但我们的身影却并不是金黄色,而是黑色的,被斜阳推进湘水中,直到远处和绿树绿水河沙不可分辨。在望城,在新康,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余的陌生人。但在北面十公里之外的靖港,我的感觉可能就不一样,尽管我从来没去过那里,因为爷爷和太爷爷以前在那里生活过。如果仔细辨认,爷爷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他和太爷爷的足迹。
看着夕阳西下,我突然对爷爷道:“爷爷,太阳要落水了,今天我们可能是去不成靖港了。”爷爷一愣,道,今天本来就没计划去啊,今天的任务只是是准备造船。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去靖港呢?我鼻子一酸,道:“我发现我有些恋旧。那里是个古镇,有历史遗迹,有陵谷沧桑。爷爷是在那里长大的,我想陪爷爷去看看那里的哑河(也就是沩水的老河道),看看那里的半边街,闻闻那里湿润的空气。我不知道我以后还有多少时间呆在老家,陪陪父母,陪陪您。”爷爷哈哈笑道,爷爷的身体硬朗得很那,还怕以后没机会陪爷爷去靖港么,今天就算了。
仿佛觉得有一丝收不回的怅然。在这个有些闷热的傍晚,我似乎看到远方弗晰的江心飘来一艘乌篷船。船尾是倔强的两兄弟,吆喝着齐齐撑着船。船头有一位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我知道那就是我不曾见过的太祖父,有血液的传承,就是相隔万里也能感觉得到。也许那时我就像相机一样,想要铭刻下那艘乌篷船,以及太爷爷,伯祖父和祖父的脸型和表情?这却是徒劳和多余的,因为夏日傍晚湘水激起的朵朵浪花和滴滴水珠儿,象归巢的倦鸟一般落下,那一缕暮色已然镀在我的眼帘里,栖息于我的瞳仁上。
半年后船打好了,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大约是五月份,湘江水位上升时,冷师傅和十来个伙计就驾着船,顺着湘水北去。爷爷边笑边眺望,直到船儿消失在洞庭湖和长江。那时爷爷必定高兴得像一个孩子。一个月后,冷师傅报曰一顿饭工夫就丢了一个舢板小船,爷爷听了,气得顿足骂娘。
去年这个时候,九十高龄的爷爷到底撒手仙游,到另一世界陪奶奶去了。我想起了开头那首儿歌,问过皮肤知不知道周家坝在哪里,可惜皮肤说不知道。刚才我又将在线地图zoom in到最大,沿着沩水可能的主流和支流,上溯到望城,宁乡和益阳,可惜还是找不到周家坝在哪里。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北雁高飞 |
|
留言时间:2015-04-24 15:15:30 |
|
|
|
作者:楚柴 |
|
留言时间:2015-04-24 05:42:01 |
|
|
资源分配因为政府的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别,以往其实没怎么注意过,只是知道北京对全国民众资源的掠夺和独占。这样看来,上到首都,下到一乡一镇,这是个自上而下的系统性毒瘤。其实,干嘛要合呢?记得当年洪江是洪江,黔城是黔城,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多好!那时候我们坐船去黔城,快到的时候先到芙蓉楼”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到黔城吃小吃。当时的黔城其实很简陋,远比不上洪江的繁华,如今却是沧海桑田般了。这恐怕也是人为制造的矛盾。任何一种合并,如果不是两厢情愿,如同男女走向婚姻,都会是有矛盾、有冲突的。我党不知为这个国家的百姓结下多少梁子。 |
|
|
|
作者:tripod |
|
留言时间:2015-04-24 05:36:25 |
|
|
长沙有个三叉矶,娘买麻皮女买逼,谁讲的!?铜官对门靖港.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12:05:28 |
|
|
佩服海天,因为有自己的见解。个性 MM,呵呵。 回楚柴:论洪江,我肯定没有你那么熟了,毕竟你在那生活过,而我只是有些从新闻杂志里读到的东西,即使我写上十万言,也毫无疑问没有你熟。洪江,是在雪峰山下吧,看卫星图,基本上没有平地了,我猜这是它败给黔阳县城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资源分配,政府扮演的角色太大了,一般总是政府所在地对非政府/次级政府所在地的掠夺,否则洪江争不争市政府驻地,区别是不大的。 |
|
|
|
作者:楚柴 |
|
留言时间:2015-04-23 10:18:17 |
|
|
哇,你居然对洪江的发展如此熟悉!我回去过几次(几十年前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只是很糊涂,洪江镇、县、市什么的,搞不清楚,所以也没去关心,不知道市府已经不在洪江了。那里的衰败只要看看当年那些非常红火的国营工厂——洪江瓷厂、洪江火柴厂、以及一些当年牛得要命的三线工厂——的衰败甚至消失就可见一斑。唯一让人有点欣慰的就是这个古商城,所以回去一是访旧友,二是看商城。 |
|
|
|
作者:海天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9:02:06 |
|
|
嗯,“伟大”盐重了,“不同凡响”就腌咸了:-) 写字跟评论原本就是两码事。作者随心游兴地写才是创造,要是事先想好某种效果硬去做,那就叫做工匠了,那样的文字没有魅力的。读者要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是读的乐趣,解构还是生吞,不过是理解的过程而已。做读者可比做文学评论要有趣多了。
现在不少旅游点都放一些市井人物雕塑啊,历史人物蜡像什么的。雕塑还好,我是看到蜡像就想逃。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8:31:24 |
|
|
想了想,还是得承认海天MM这样的读者伟大。如果说“伟大”这个字眼盐重了些,那我改成不同凡响。我就是闷头闷脑地涂鸦,哪里有什么时间流动,印象碎片的叠加之类的考究?因此,现在我倒像个提供些地理名词等之类的砖瓦工,而海天则边读边构架,读成了建筑师。 这里陈圆圆蜡像配图,有点“跑题”,呵呵。 还有你说得对,地名通常是以前流传下来的,那时人少(直到清朝才突破一亿人口),经济差,所以河畔若有几个停木筏的地方,就是个“港”,或者什么“渡”;有几家旅店肉铺的地方,就是个“市”。这些地名风味古朴,有些可爱呢。 现在国内哪个地方都是将“旅游经济”开发到了极限,不惜以破坏历史和自然景观为代价,有时还带有政府之间的相互攻击(例如争夺蔡伦的故乡这个称号)……此间种种总是让人生叹:急功近利,肤浅,暴发心态,今朝有钱今朝赚,粗制滥造……总结成一个词,就是掠夺。 |
|
|
|
作者:海天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7:43:58 |
|
|
我看网文有一目十行的坏毛病,这一篇反反复复读了几遍,比紫儿上次贴在“探春园”的我特别喜欢的那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多了一遍,何也?那一篇要简单多了,虽意味深长,场景人物情绪都是比较稳定的,流动的是时间;这一篇则不然,极耐琢磨的文字背后,是很多印象碎片的叠加,很多层不同的情绪纠结在里面,还有一些搞不懂的地理关系:靖港是“哎呀”的对象,最重要的那段买船故事发生在新康,紫儿念念不忘的却是周家坝在哪里... 嗨嗨,这是一篇看了原作还要从跟贴中找答案的作品 -- 感谢童心,QWE和阿妞的解读,当然还有紫儿MM自己的解惑。这万维中好像湖南人特别多,对不对?
我小时候随父母住在一个三线工厂,四面环山,县内也有一条水道,离我们工厂不远的一个镇子也是叫做什么“港”的,所以我对这里记载的风物似乎都有熟悉的感觉。我印象中的镇子,真是破败到家,记忆中只有地上星星点点的牛粪、三两个卖猪肉的案子、青石板路引进幽暗长绿苔的深巷。我只听说后来当地也大力发掘旅游资源,弄出个什么“状元故居”之类的东东。 离我们那个地方有一段距离的江西婺源,则成了“江氏故里”,建了牌楼,修了大路,成了一方旅游圣地,呵呵。
印象中紫儿的文章极少配图的,这里贴的陈圆圆蜡像真是大妙,令人莞尔。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7:42:24 |
|
|
楚柴好!其实我对靖港也不熟:) 关于你所说的洪江(洪江古商城),恰好我以前码过一篇文章。总的感觉是洪江衰落得不行呀,现在就一个铜官镇的规模。与黔阳合并后,洪江就迷失了。见这里: http://blog.creaders.net/jingjibird628/user_blog_diary.php?did=156766 <a href=http://blog.creaders.net/jingjibird628/user_blog_diary.php?did=156766>洪江</a> |
|
|
|
作者:楚柴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7:20:58 |
|
|
一看“靖港”两个字,就赶紧进来看一眼,才发现老乡们都在这里聊天。谢谢博主“讲古”,虽然小时候离那里不算很远,但所知有限,不知道都已经成了旅游景点了。靖港、铜官,听着就熟悉和亲切。建旅游景点,其实取决于主事者。湘西洪江古商城是我很多年之前的一个老朋友主事恢复、重建的,由于他本人好学、爱钻研,最主要是有如今官员们难得的人文情怀,所以做得还不错,至少没有很多别的旅游景点看到的恶心的玩意儿,例如曾经的青楼里没有白花花的“人肉宴”,而是悬挂一些做过旧的诗文,几幅仕女图,作为暗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介绍,其实很可以作为一个复古景点开发的个案研究。呵呵,扯远了!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6:23:52 |
|
|
再谢老Q。老Q也是老满哥,呵呵。 我奶奶死得早(因为中风),那时我只有几岁,不懂事。后来祖父将我拉扯大时出了不少力,当然论悉心照料,那是远不及我祖母了。祖父和朋友玩骨牌时我就在旁边看,没上学就“自学成才”了。祖父去年走时,我没有回去,心里有份歉疚感(我父母也没告诉我,估计是不希望我在旅途折腾吧)。祖父教的童谣还有一些,但只有这首是和他的“身世”直接相关的,我想知道周家坝在哪里,当然这纯属好奇,主要是我想知道个大概,看看曾祖父和祖父当年是将船从哪里撑到哪里的。周家坝是个停船的地方,所以自然是个码头。难怪我在online地图上找不着,原来是这个地名“废弃”了。谢谢你的热心考古!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6:09:59 |
|
|
芨芨草好,新朋友吧,希望你在这里玩得高兴。你批评得对,我上网有时是多管闲事,确实有些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说了,换个角度,george 那人,也是网络一景。以前也见过一个类似的人,但那人还有点才。
山哥好,其实用“乡音”来说,应该是山哥老满哥好,呵呵。谢谢鼓励! |
|
|
|
作者:QWE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6:03:24 |
|
|
紫鸟爷爷是靖港人,原来阿牛也跟靖港很熟悉,我也跟靖港有缘,老乡们在万维碰头了嘛!哈哈。既然紫鸟很关心周家坝的详细地址,我就查了下地图,估计是在靖港正南方向14公里附近处,是八曲河故道流经的地方。根据考古文字描述,应该在心桥,高桥,徐家桥(乌山镇)之间,现在只能见到一个叫周家山的地名,也许,解放前八曲河流过周家山附近时,那里就叫周家坝!总之,不在小红圈里,就在我划的大红圈里!
<img src="http://blog.creaders.net/QWE/upload_file/20150423055951.jpg">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5:57:58 |
|
|
敬丘MM好!老实说,不知什么原因,我如果不特别留意,就经常将你和沐岚打混。这很奇怪,因为你们的笔名没有一个字相同,文风也有明显的区别,但我就是经常打混。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你们都带有些“侠女”的色彩?说文笔,我可真不成的,别人偶尔说一句,那是捧场鼓励,实际上我就会算点导数和积分。
绿岛MM好(大约一两年前还当是绿岛GG呢,呵呵,惭愧),欢迎做客。万维这边有一位叫做“问题多”的,算是万维的元老之一了,也是在你们英格兰,熟悉么?好像是大学里的老师,只是基本上绝迹江湖了。另赞你的诗词,越来越优秀了。曹雪葵当版主,是很难得的热心。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5:44:33 |
|
|
回牧人兄:谢谢鼓励了,欢迎常来做客。好像你的博客很久没更新了么,特别是你那种图文并茂再加上整合了历史沧桑的散文随笔,是非常耐读的。
阿妞好!不久前去了一趟靖港?谢谢你这些详细的介绍,特别是靖港对河的铜官(不是铜关,估计是拼音 typo)。说得没错,铜官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湖南算得上“瓷都”,地位不在醴陵之下(当然别和景德镇去比),现在也萧条了吗?铜官和靖港算是“姊妹镇”,民国时代铜官是比不上靖港的,但在毛爷爷时代,铜官还不算衰落多少,其实比靖港大多了,也繁荣不少。不过现在靖港有了些起色,就会影响到铜官,谁叫它们是邻居呢。 说起文物的毁损(自然一个附带的话题就是文化传承的割裂)。这方面老共和老毛就对不起中国人民了,不说也罢。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5:24:58 |
|
|
端的是篇好文,读罢有一种岁月悠悠的怅然感,紫儿MM小小年纪,笔法很老道,味道散散淡淡的,有丰子恺散文的意韵。 ------------- 再谢芹泥MM一直的鼓励。端的?呵呵,芹泥也有明清复古风味了。我读书其实很少,写散文是绝对要向你学习的,这可不是客气话。
同回童心:谢谢鼓励,一并。那个远牧师,该啥样就啥样,别人损他骂他或者支持他,让别人去说,所谓畅所欲言么。 |
|
|
|
作者:山哥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5:00:06 |
|
|
|
作者:芨芨草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4:43:24 |
|
|
紫姐姐好文笔,赞一个。湘江边长大的辣妹子,眼里不揉沙子。以后别和GEORGES3000吵架了。有那时间,写几篇好文章,也是我们的眼福。 |
|
|
|
作者:绿岛阳光 |
|
留言时间:2015-04-23 01:43:47 |
|
|
喜欢听紫鸟MM将故事,娓娓道来,沉稳,老道,有知识,有深厚文学底蕴,文字拿捏恰到好处,读着让人感觉到一种大家闺秀的美,不浮躁和过度装饰。多谢分享! |
|
|
|
作者:敬丘 |
|
留言时间:2015-04-22 22:41:18 |
|
|
紫鸟: 读这种文章真是一种享受!乡情,亲情,乡景,乡音互相渗透,再加上紫鸟深厚的文学造诣,紫鸟妙笔生辉啊!! 喜欢这些描写:“它们都像柳叶,安静而温柔,漂浮在湘水里,只是那份安静和温柔总是被我们一点一点地蚕食。” “我知道那就是我不曾见过的太祖父,有血液的传承,就是相隔万里也能感觉得到。也许那时我就像相机一样,想要铭刻下那艘乌篷船,以及太爷爷,伯祖父和祖父的脸型和表情?这却是徒劳和多余的,因为夏日傍晚湘水激起的朵朵浪花和滴滴水珠儿,象归巢的倦鸟一般落下,那一缕暮色已然镀在我的眼帘里,栖息于我的瞳仁上。” 大顶好文! |
|
|
|
作者:阿妞不牛 |
|
留言时间:2015-04-22 22:04:20 |
|
|
真是篇好散文:散而不乱,有故事,有乡情。 俺不久前去了一趟靖港。总体感觉是和中国到处开花的新古董旅游胜地一样——像看粗糙的塑料树脂假玉器古玩。 在湘江岸上看靖港的地理位置,俺曾对一起去的亲友说,这么个好地方,如果1949年起就是邓小平当政,这里就会很自然地同长沙链接一起,作为一个大长沙的内河天然港口门户了。可是,一旦破败了,再怎么样去还原,只会是仿古董,连进博物馆的资格都不够。靖港对岸的铜关,本来也是闻名遐迩的陶器大陶罐的产地。可是现在也是个萧条市镇。但是无论怎样,现在的靖港和铜关,都和俺的长辈们记忆中的毛时代的破败凋敝到荒凉赤贫的靖港铜关不可同日而语。而毛时代的这些地方,是历史上最凄惨破败的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鬼地方--既无工厂船坞码头,也无集市贸易,也不种地。听了俺的“塑料树脂古董”评价后,对照民国和以前,再对照如今,这些长辈们整个的见识回忆到这些历史古镇最凄惶的年代,就是毛时代。 包括湘西古镇凤凰,也是如此。 |
|
|
|
作者:Tongxin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8:11:31 |
|
|
好文章。紫鸟毕竟是湘水人家养育出来的后生,地杰人灵。比较今昔的富贵,紫鸟遗憾的是在今日的浮华中所缺失的那超凡脱俗的传统文化,稀罕的是那上一辈子人寄托壮慨柔情的沃土和家园。 |
|
|
|
作者:芹泥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6:51:12 |
|
|
端的是篇好文,读罢有一种岁月悠悠的怅然感,紫儿MM小小年纪,笔法很老道,味道散散淡淡的,有丰子恺散文的意韵。
喜欢这一段简淡的文字,象一段影像的旁白:
“从餐馆出来,太阳几乎要下山了,黄澄澄的斜阳将人影拉得很长很长,若非有什么东西挡着,那拉长的人影一定可以镀上湘水的彼岸。江心也是一个不知名的沙洲,狭长狭长的,像橘子洲,只是没那么绿,所以没有那么令我熟悉而已。站在沿江公路旁,我看见那斜阳将大家的脸照得金黄金黄。但我们的身影却并不是金黄色,而是黑色的,被斜阳推进湘水中,直到远处和绿树绿水河沙不可分辨。”
没有华丽的文辞,却有悠长的韵味。尤其是那个"被斜阳推进湘水中"里那个推字,形象极了。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5:28:04 |
|
|
沐岚好!故事自然是你多得多啦,例如血战山海关,呵呵。 |
|
|
|
作者:沐岚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4:53:03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2:56:32 |
|
|
太谢谢老Q了!考古厉害!应该就是这样的,周家坝这地名已经不在了。 |
|
|
|
作者:QWE |
|
留言时间:2015-04-22 12:46:58 |
|
|
八曲河改道,周家坝没有了,十婆桥这个地名还在。
-------------------- ZT,1957年冬,进行治沩工程的同时,将八曲河改道,围垦团山湖,老河下游一段上截周家坝,下堵十婆桥,废弃故道,沿东岸一侧开辟河床,经龙竹山、排子岭、团山,抵高塘岭白马巷,至三汊河口汇入沩水新道入湘江。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15-04-22 09:47:41 |
|
|
谢冬儿芹泥两位才女 MM。刚才乱写的 (祖父走了一年了),这不是客气话,确实“散”得不行。 拷贝我刚才在 BBS 的几句话,关于冷师傅的。 ----------------------- 关于冷师傅,作为题外话,这里再补个小花絮 送交者: 紫荆棘鸟 2015月04月22日09:23:53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回 答:哎呀,靖港! 由 紫荆棘鸟 于2015-04-22 08:06:43 冷师傅是个好人。十年前,像这样的货船确实比较赚钱,当然现在差多了。
冷师傅后来也筹了些钱(当然主要是从银行贷款,能贷多少,就是他自己的门路了),自己打了一艘船。我知道的是,他家的船在华东一带,得闲时(也就是没有订单需要跑运输时) 就从河道里私自挖黄沙卖。那时大约是五年前,货运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但利润率还是可以的,不过冷师傅要还贷款,所以有点铤而走险私自挖黄沙卖钱的意思。后来那船终于被当地政府没收了,而且一直没有要回来。我记得以前我在这里顺口提过这件事,当事人就是这位冷师傅。索性冷师傅之前还是赚了点钱,船没收后,还不至于让他破产走投无路。政府没收他的货船,理由也不是卖钱缴税之类的,而是挖河道的黄沙会破坏当地的安全。 |
|
|
|
作者:老冬儿 |
|
留言时间:2015-04-22 09:25:12 |
|
|
跟楼上二位同样的感觉,鸟儿的文字不能抵挡。先赞后赏。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