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了样板戏《沙家浜》的唱段《智斗》,于是又找出来过了一回瘾。 《智斗》里的主角是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和新四军系统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以下是搜来的双方简介: 八一三以后,许多爱国青年由于战火绵延而被迫辍学,很多人不愿离家便组织成一支由广大知识分子为中心骨干的军队,在忠义救国,抗日复兴的大纛之下组织起来,负责东战场即太湖流域及上海周边之游击任务,取名为忠义救国军。它以黄埔、军统的人员为骨干,吸纳当地抗日热情高涨的工人和帮会的力量,一经建成就出现在淞沪战场,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 抗日胜利后,忠义救国军和其他部队合并成立了交通警察总局。另有一部分不愿离乡背井的忠义救国军官兵就地转业,自谋生计。虽然忠义救国军在抗日战争中有过同新四军摩擦的经历,但纵观八年抗战全局,一批批爱国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自由不屈不挠地奉献青春与热血,实在可钦可佩! 江南抗日义勇军, 简称“江抗”,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1938年上半年,中共上海地方组织派何克希等到苏南江阴县西石桥,争取当地游击队梅光迪。10月,新四军第1支队授予该部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的番号,辖3个连共200余人。1939年5月,新四军第6团向东路(沪宁路东段)地区发展,与江抗第3路汇合于武进县戴溪桥,成立江抗总指挥部。 江抗第2路继续东进,先后夜袭浒墅关火车站和上海虹桥机场,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影响。8月,江抗通过改编苏(州)常(熟)太(仓)和澄(江阴)锡(无铅)虞(常熟)地区的抗日武装,已发展到5000余人,整编为4路。10月,江抗西撤扬中县的老郎街、油坊桥一带休整,尔后,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留在江南的“江抗”后来发展成为谭震林任师长的新四军第6师的一部分,但活动的重心已经移往长三角西侧的茅山地区了。 经典就是经典,百听不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是经典并不表示真实的历史。在《沙家浜》里阿庆嫂有一句唱词,“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剧里给出的结论是表面上“姓蒋”(也就是抗日)实际上“姓汪”(也就是“汉奸”)。而在真实的历史里,忠义救国军从头至尾都是一支抗日的军队。 我对新四军的历史很感兴趣,因为我曾经是一个“粟(裕)粉”,成为“粟粉”的原因是我原先是一个“陈(毅)粉”。我喜欢心直口快,才华横溢,嫉恶如仇,正直不阿的胖帅。喜欢他的《梅岭三章》,更喜欢代表他人格的《大雪压青松》: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前,山上的红军也就是土匪武装的水平,打不了什么战。这从后来共军将领里南昌起义的远远多于秋收起义的也可以看出。把林彪粟裕等带上山的胖帅资格很老,功劳极大。胖帅在井冈山上坐第三把交椅,还一度成为毛大帅的顶头上司。 我曾以为胖帅文武双全,佩服之至。后来很失望地发现,原来胖帅“只会作诗”,“不会打仗”。曾山(曾庆红的父亲)还为此专门密折上奏毛大帅。原来,从新四军到三野的打胜仗都是胖帅的副手粟裕打的。我因此成为“粟粉”,把能找到的粟裕的书都看了。有一本 《 哀军北渡 》 ,是一本讲述陈粟从江南渡江北上的书,我读了多遍,那时几乎都能背出来了。 十几年前我有机会从南京开车去常州玩,一路上经过镇江,金坛,溧阳,武进等地,经过一些曾经只是从书上看到过地名感到很兴奋。在溧阳天目湖吃过一个“砂锅鱼头汤”,非常美味至今难忘。长三角从常州往西到南京多少还有一些丘陵,而从常州往东到上海就是一马平川了。苏锡常地区的平原水网地区发展经济是好地方,但坚持敌后抗战却是最艰困的地方。 在那个地方坚持敌后抗战的就是国军的忠义救国军和共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 现在一提起敌后抗战人们往往就以为只有共军系统的八和四,其实原先在敌后坚持艰苦卓绝抗战的国军要多得多。国共两军既抗日也为抢地盘不断发生摩擦。这其中粟裕是高手。我回忆以前看过的书,粟从头到尾没打过几个日军,只有一开始出师时的卫岗战斗击毙日军13人,伤8人,击毁汽车4辆(因为宣传得很猛,让人以为是个了不起的大胜仗)。以后几年粟裕都是以打“顽军”,也就是敌后的国军为主要任务。日军不打他,他也不去招惹日军。直到44年他才主动打了一个车桥战役,歼灭日军465人。而打国军时,黄桥一战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一下子就能打掉坚持敌后抗战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1.1万人。韩德勤虽打不过粟裕,但他消灭的日军可要比粟裕多。 打内战粟裕是把好手,打死和俘虏了很多国军的抗日英雄,如张灵甫等。等到要打外战时他这个内战英雄就怂了。抗美援朝时老毛原先想让粟裕挂帅。可一直在好好地作打台湾的准备工作的粟裕,一听到要挂帅去朝鲜打美军他就不巧“病了”。粟裕最终没被评上元帅,而且在五十年代因为犯错误很早就被“他老人家”打入冷宫。这也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还是有公理的。 扯远了,江南的苏锡常水乡是华中抗战最为艰苦的地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忠义救国军和江南抗日义勇军都是好样的。因为政治的原因,长期以来忠义救国军很少人知道,知道的也是因为《沙家浜》那样被抹黑,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的。姓“蒋”的忠义救国军忠义双全是好样的。日汪“顽”我(共)两国四方斗智斗勇,很有趣的历史。 哦,对了,忘了补一句,兄弟感佩忠义双全的忠义救国军弟兄,跟着他们一起姓“蒋”了。那个“开茶馆,盼兴望, 江湖义气是第一桩的阿庆嫂,不像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土共党员,倒像是俺们忠义救国军的人。兄弟在家里时常喝的碧螺春,应该是和阿庆嫂茶馆里一样的味道,呵呵。 “陈毅不会打仗”的最早出处 http://bbs.tiexue.net/post_5296884_1.html 忠义救国军 http://hi.baidu.com/%C9%BD%B3%A4/blog/item/bca7c7eade1194d7d539c993.html http://msn.news.ifeng.com/history/lianzai/detail_2010_08/26/2328341_0.shtml 江南抗日义勇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abed40100ff9w.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45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