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 即西历1616年5月3日)
莎士比亚∶“草泥马”艺术风格的先驱
傅正明《莎士比亚商籁的“爱”的遗产》节选
由此可见,纪念碑论看起来强调牛津作为莎士比亚真实作者的自传性,实质上却强烈地体现了论者的政治眼光和色彩美学(aesthetics of colours)的眼光。自古以来诗画相通。研究绘画的色彩调配和诗歌的色彩语汇的色彩美学,往往以黑暗美学为重头戏。由此观之,过去中译的“黑肤女郎”成了“黑暗女郎”,成了一个专制帝国黑暗势力的象徵,传统眼光中莎氏笔下属於爱情诗的黑女郎篇,成了带有讽喻色彩的政治抒情诗。 商籁集的不少诗篇,在相当程度上是解构伊莉莎白这个权力核心的匕首和投枪。 一旦把黑女郎推断为伊莉莎白女王,启蒙的火炬立即照亮了商籁集中在中国人看来“很黄”的几首诗,主要是采用Will 一词的多种双关意义的第135和第136首,莎学家称之为“欲望诗”(Will sonnets)⑥。由於商籁集是在伊莉莎白死後出版的,因此,“欲望诗”最初可以视为诗人的抽屉诗歌或地下诗歌。当然,与第18首那样高雅的爱情诗相比,“欲望诗”风格迥然不同,难免有粗俗之嫌∶ 女人盼填欲壑,你也有欲壑,/欲来一回合,欲涨落,波连波,/谁能不断搅浑水?正是我,/你那欲池飘香惹得我想添把火。/你那欲壑深广常敞开,/不让我溜进去,打个滚就出来?/难道他人动欲那麽逗你爱,/我动欲就不得蒙青睐?/大海水汪汪,却盼降雨水,/为的是高潮迭起白浪飞,/你欲多,多多益善高水位,/我欲一阵子,你欲久陶醉。/莫负我好意,莫说“不”,刺伤我,/万众如一,我愿与你同欲壑。(第135首) 中译以“沟壑”一词极言欲望之大。对“欲望诗”的评价,以往的诠释往往囿於女性主义和变态心理学的角度。例如,女学者舒华兹(Kathryn Schwarz)在《超量的欲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重铸的厌女症》一文中认为∶“商籁第136首可以解读为性别歧视者的一种诽谤 (这个女郎对所有的男人来者不拒), 一种性平等的诉求(所有的男人都要求同样的事), 一种社会盟主权(social hegemony,所有的男人都是同一回事),一种哲学观察(当灵魂盲目时欲望撒野),以及一种人际关系的主体性的理论(你成全我)。” ⑦另一位女学者塞塞奇威克(Eve Sedgwick)在《男人之间》一书中论及第136首的最後四行,认为诗人所代表的“男人们,或他们的‘欲望’,似乎被降低到侏儒的层次,几乎是一片温暖的却不检点的海洋中的浮游生命”。 ⑧ 我的视角有所不同。作为一种变态心理的厌女症是针对女性的厌恶和憎恨,在莎氏“欲望诗”中变成了针对专制统治者的厌恶和憎恨乃至鞭笞。 中文网路流行语“草泥马”,以其谐音流行一时。殊不知,莎氏堪称“草泥马”艺术风格的老祖宗。假如以莎士比亚为笔名的牛津真的是伊莉莎白的私生子兼情人,那麽,这种“草泥马”更货真价实。导致并亵渎母子之间的至爱关系,使其畸形扭曲到如此荒诞地步的,不是别的,是权欲的腐蚀,是权力结构的罪孽。 摘自傅正明《莎士比亚商籁新译笺注》导论(豆瓣阅读出版的电子书),《导论》全文链结∶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20031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