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项任务,我最上心,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在国内推行亚专业正式培训,Fellowship Training。
医学教育分为医学院教育(上学,理论知识)和学院后培训(临床)。美国医生的完整训练在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住院医。完成住院医后形成专科(内外妇儿等),之后还可进一步做亚专科深造(fellowship training),如内科下的心脏呼吸危重症等,之后才可称为专家(Specialist),按专家行医并收费。中国无论什么专业根本从来没有这一级正式训练,专科医生凭的是经验积累,“专家”称谓是人为封的。
但这一缺陷即将得到改进。
帮助中国建立推行亚专科正式培训制度是我多年的心愿与努力,起因有二。中国在约7年前开始在所有医院建立ICU,由国家统一规定标准。标准制定不可谓不严,可是从建筑到设备到管理,唯一没有标准的是,什么人才能做ICU的医生。也是难怪,真要订立标准,标准又要足够高,没有人有资格作ICU医生。当时如此,现在也差不多。别的不说,这一缺陷甚至有勃于只要有了人小米加步枪可以对抗飞机加大炮的革命传统,因为重点放在了设备,而重要的是人。其后果便是一个新的特色,高级的,一点不比美国差的呼吸机排列在ICU里展览,一尘不染。
我在美国行医,却有好几位中国病人,名副其实,他们是远渡重洋从中国来的中国病人。最早的病例是位大老总,就诊原因是咯血,肺上有形状如瘤的阴影。 他来美国看病却不完全是因为有钱,他在国内治疗已经近一年,时好时坏,关键是不能确诊总让人悬着心,最后由国内师兄推荐来美。我的fellow,肺科训练第二年,一见这个病例列出的鉴别诊断中的第一条便是最后建立的诊断,诊断建立没用一周。诊断并非简单,美国医院病理报告初版也是无法诊断,我们要求增加特殊染色才显示出那如今已经少见的病菌。可是,他北京上海广州跑遍,看过的中国医生姑隐其名却都肯定是“专家”,难道加起来不如美国一名第二年fellow?关键是,美国的fellow有严格的训练,那样一个病史加X光使他如条件反射般机械地列出鉴别诊断。当然,后边确诊的特殊染色需要些特殊的水平。
为此,我奔走往来,上天入地,如今终于开始结果,正式的训练,正式的制度,是大范围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的决定因素。
更为关键的,与本题有关的是,即便美国医疗再好,从云南农村去昆明都困难,去北京就更已经是仿佛登天,现实是,无论何等让人无可奈何却无法逃避的现实是,不可能让中国人都来美国看病。
国内的60%的受访者们,痛恨国内医疗界的同胞们,如果把中国医生都杀了,您自己怎么办?除非别得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