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亚城的记忆 若敏 昨天,在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大学的尊严》,看到了杨澜采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想起去年与李校长的近距离接触。我愿意把我去年写的一篇短文介绍给大家。谈谈我对根叔的印象。 亚特兰大的金秋,宛如一幅色调温馨的多彩画卷,酡红醉染层林,杏黄翠绿绚丽多姿。在这迷人的秋天里,亚特兰大迎来了以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为团长,校办主任梁茜,人事处长祝欣,国际交流处主管王海昆为团员的访问团。他们于2011年11月9日和10日访问了亚特兰大。 最初对李培根校长的印象,来自于流传于网络的《记忆》。这是“根叔”在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我在视频里看到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30次。特别是全场7700多名华中大的学子起立高喊“根叔!”的那一刻,让我热泪盈眶。“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那发自内心的“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从这篇演讲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务实,真诚,率性,朴素无华的大学校长。 作为华中大同济医学院校友会的成员,为了让人才恳谈会顺利举行,李仁府教授和我们一起与亚特兰大当地的媒体联系,在《美中报导》登出大幅广告,在《新报》等报纸登了恳谈会的预告,以《记忆》感性演讲为题,写文进行了报道。还在佐治亚理工网站,爱默里大学网站,168网站登出了活动预告。惟校友与国际交流处陈处长保持联系,随时更新行程的安排。 11月9日,在全美华人协会(NACA)的欢迎晚宴上,我见到了李培根校长。当时,我们因为交通阻塞,晚到了一点,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当《美中报导》的江维社长,把我和Jack介绍给李校长的时候,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同济医学院毕业的,他马上说,“同济医学院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我小时候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欢迎晚宴上,全美华人协会主席李秀兰女士致发了欢迎词并介绍了参加晚宴的中外嘉宾。佐治亚州众议员Charlice Byrd和亚特兰大市议员Alex Wan先后致词,并向李培根校长颁发了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褒扬状,这是李培根校长的荣誉,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荣誉。 李培根校长向中外嘉宾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情况,介绍了武汉在中国“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快速发展的现况,谈到了与佐治亚理工大学(GA Tech)爱默里大学(Emory大学)校际间的合作,并相信华中科技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和爱默里大学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对促进湖北省与佐治亚州,武汉市和亚特兰大市的文化和经贸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校长非常诚挚地说,“感谢佐治亚州和亚特兰大市给我的荣誉,我一定尽力促进双方的交流,期待进一步的合作。”同时,他还真诚地邀请中外嘉宾到中国武汉,特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参观交流。李校长的讲话真挚,坦诚,精炼,感人,赢得了与会中外嘉宾的一片掌声。 校办梁主任和国际交流处王老师与我们坐在一起,我们问起了李校长一天的活动。“非常紧凑,也非常精彩。”梁老师和王老师介绍了上午在Emory大学,李校长与医学院院长 Dr. Thomas Lawley会面的情景。具有150年历史的Emory大学医学院,在许多方面与同济医学院有相似之处。双方就临床,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对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李校长在校友陈惟的陪同下,参观了李晓江教授的实验室,与在Emory学习和工作以及进修的校友交谈,鼓励他们珍惜时光,钻研创新。 “下午在佐治亚理工的活动怎么样?”梁主任和王老师高兴地说“出人意料。人多,气氛热烈!”江维社长马上说,“我们的广告做的好。”确实,当“根叔”来亚城的消息一传出,很多人都期待着一睹风采,更吸引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人才引进及交流合作的相关政策与计划。在参观了航空航天和机械实验室后,李校长与佐治亚理工大学的负责人会面,交流。随后,来到了人才恳谈会的现场。现场坐满了人,很多人不得不站着,李校长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现况与相关政策和计划以后,现场解答了留学生,中外学者,记者等提出的问题。李校长真诚,务实,坦率的话语,博得了阵阵掌声。人事处祝欣处长,在恳谈会后,还耐心地解答着各种问题。校友蔡帆和欧阳华等为恳谈会的准备作了大量的工作。 李校长在晚宴中间,来到我们几位校友之间。佐治亚理工的姚教授,为两校的交流牵线搭桥作了很多工作。林校友,在IBM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刘校友,冯教授也聊起了华中科技大学当年的岁月。程校友回忆起自己的导师刘教授和裘法祖院长。往事如烟,时光荏苒。李校长与校友们共勉,希望校友们继续为华中大的未来添砖加瓦。 当我们聊到“根叔”的《记忆》时,李校长说,“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说心里话,也就是真诚待人。就像和自己的孩子聊天和给他们一些忠告,与自己的孩子聊天,是用心在说话,说真话。”与李校长接触的短短几个小时,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真”。真诚和真实,朴素无华。 还有一个细节特别令我感动。李校长在8点50分的时候,提前与中外嘉宾告别,因为他要赶回旅馆,与校友们见面。他不愿校友们等他。其实,我从王老师那里得知,李校长一路风尘仆仆,没有时间倒时差,非常辛苦,所有的行程都非常紧凑,休息的时间非常少。看看9日这一天,从早上8点到深夜,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由此,我想到了《记忆》里的那句话,“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李校长为华中大的发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忙碌着,工作着。 10日,访问团只有半天时间。他们访问了卡特中心,与中国部主任刘亚伟对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探讨。随后,赶到佐治亚理工,参观航天专家王中林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就进一步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下午,访问团离开了亚城。 虽然,访问团来去匆匆,但是,“根叔”的《记忆》,他们的身影,他们为华中科技大学发展付出的努力都深深地印在了亚特兰大2011年秋天的记忆里。我想,这个亚特兰大秋天的记忆,一定也留在了访问团每个人的心里。 “根叔”的《记忆》也时刻地提醒着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暨同济医学院海内外的校友们,我们应该为母校做些什么? 刚刚读到2012年李培根校长对毕业生的致辞《远方》,十分感慨。 特别是这一段: 你们要把人文情怀带到远方,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不管你为学、为商、为官。能如此,你们不枉在华中大几年所接受的文化素质教育。你们要把诚信带到远方,且不说学术、商务,即便娱乐、体育也不能没有诚信。正在进行的欧洲杯,在诡异莫测的小组赛最后一轮,还是体现了诚信与文明;你们要把互信带到远方,今天的中国社会太需要了!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和医疗都不再有互信,中国又何以崛起于远方;希望你们把独立的人格带到远方。独立人格需要真实,需要正直,不要虚伪。 最近几年,国际上经济颇为萧条的时刻,我们国家的发展依然强劲,国内外都有人谈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我们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一方面人们觉得“民主是个好东西”,另一方面又懂得民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民主和自由——在中国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社会创新管理,我们距离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还有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对腐败“零容忍”,我们距离清廉的社会还有多远? 不要忘了,读书致远。尽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书,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阅读会给你智慧与精神,给你到远方的方向与方法;请记住宁静致远,浮躁不会把你带至远方,不要为眼前的名和利而耗尽你终生的利益;要知道“知止”可以致远,尤其走得很快的时候,稍微歇一歇,想一想,你会走得更远;你们要善于与他人协力,携手共进而更容易致远,神九的三位宇航员若不齐心协力,何以到达远方的天宫? 请注意,千万别在错误的方向走得太远。别在精明的方向走得太远,切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别在抱怨的方向走得太远,多想想如何建设;别在仇恨的方向走得太远,人不能生活在仇恨之中;别在功利和俗气的方向走得太远,千万别嘲笑老一辈的执着和爱;别在自以为是的方向走得太远,而错把理想和情操当成天真。 也请注意,同学们,到远方的路上,也不必走得太快。印第安人知道,不要跑得太快,要让灵魂跟上。今天的时代似乎在拷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道路上慢下来,让精神回归? 亲爱的同学们,勇敢地走向你们事业的、理想的、人生的、心灵的远方吧!向母校,向过去,向根叔的唠叨——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