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挖荀派戏,说《红娘》。 ”红娘” 是什么意思? 外国人学汉语的也许会这样问。翻字典! 红色的妈妈? 妈妈穿着红色衣服吗? 看过京剧,听过唱词的自然明白,是"红儿"。 自元、明沿习下来的,"娘"是对女子的称呼,有些像在京、津、保定府称呼“李爷"、"杨爷"。不过,若听见有人这么称呼您,可别急着认孙子,小心挨揍。像水浒中就有“扈三娘",别名“一丈青”,长头发的大美女,美天鹅还真让宋公明给喂了王英这个癞蛤蟆。另一位“孙二娘",别名“母夜叉",是人肉包子专营店的土豪、女企业家。故,"红娘" 乃丫环 "红儿" 的尊称也。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西厢记》的唱词里扒一扒。 这出戏的出处就不说了,对元代杂剧什么王实甫关汉卿俺一点也不熟,剧情再说也多余,“红娘"在中华文化圈里早己是功德无量,“齐天大剩" 们的及时雨,太普及了! 记得八零年在大学里,新入校的青春少男少女们,许多人情窦初开,谈恋爱了,直气得系主任一大把年纪了亲自出马喊话: 别指望我给你们当红娘,我要当老法海! 看人家随口一说就是两出戏,《红娘》和《白蛇传》或《金断雷》。又说跑了,包涵点儿您哪! 也许有的看官还想回顾一下剧情,俺也就简单铺垫一下,便于说戏。这出元代剧本应该说的是唐代故事。故相国之女莺莺小姐原许有人家,岂料在与其母、丫鬟红儿三人归故里途中在一寺中邂逅相遇了多情才子张某,两情相悦而私定了终身。红儿先是帮着小姐主子驱赶"性骚扰",再则传递书信,她还不认识字,小姐特放心。最后是红儿自己觉悟了,有意帮二人成就好事。戏里演到此为止,虽说最后结局有人说是始乱终弃,唱戏的管不了那么多。说到戏,荀派戏的主角儿是红儿和张生,后来张君秋先生改写成另一版本《西厢记》,莺莺成为主角儿,张大师在戏中有几段超级精致的唱段,别说是“张迷"们,俺地主唱上十遍也说不定会穿越一回,去会会张生。虽然这样,在戏中也为红儿留有不少出彩之处。推荐各位到油管上看看张君秋的《西厢记》音配像,或天津青年团的DVD版(赵秀君、刘淑云、康健)。其中为张君秋配戏的红儿是杜近芳,当时京城旦角的N0.1和N0.2,戏中杜大师的京白念得妙趣无穷,尽显了红儿机智、搞笑的本色,若不是张君秋的唱功着实了得,他真是扛不动这张头牌。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剧《主角儿和配角儿》里有一句台词说道,“甭管主角儿配角儿,还得看到了台上谁更有戏!"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红娘》一剧,可谓尽显荀派戏之精华。唱腔要细细地听,听一听荀派轻柔而婉转回肠的甜蜜蜜,您会联想到邓丽君。荀氏念白、做功拉动剧情的进展,将人物和台下观众的思路交融在一起,似惊险而实滑稽,笑声不绝。若是比较一下从荀先生开始的三代“红娘"的特色,唯有荀先生有来自民间乡里的那种憨劲儿,有点儿像九十年代的赵本山,后来的传承者,继承并发扬光大更多的是红娘的玲珑机智,没有多少泥土的香味儿了。这里特别要提到著名乾旦宋长荣先生,他的舞姿、身段儿实在是美,地主很喜欢。“油管"上能找到他的戏,您不妨亲自体验一下。许多青年花旦演员也多演此剧,以后再慢慢欣赏。应该说,荀派戏里这样的笑料、这样的巧,在其他旦角流派里也许不容易找到。看官也许听熟了程梅张,您不妨看上一出或听上一段花旦戏,特能在笑声中淡化、按摩您的悲剧情怀。 说到《红娘》,俺得再贩点儿私货,说说豫剧艺术家常香玉的红娘。若说京剧是中国的京哈、京沪纵线,豫剧可以毫不夸张地是一贯东西的陇海路,整个黄河流域都是它的地盘,牛吧? 常香玉的戏几乎占了豫剧的半壁江山,其中尤以红(《红娘》)、白(《白蛇传》)、花(《花木兰》)为精粹,其中《红》剧是她的花旦功夫,《白》应是正旦青衣,而《花》是珠峰顶上一块玉,融花旦、刀马和正旦为一体,等有机会再细说。但是忍不住再补一句: 常派“弟子"们那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唱得刻板、铿锵、太富有雄性激素,把常派原有的戏味儿全丢了,说她们是作践豫剧,一点也不夸张。 另外一出荀派戏《金玉奴》也极受欢迎,传承得也好。这部戏的剧情善恶分明,充满了社会人生正能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乞丐之女金玉奴在风雪之中发现冻饿近乎丧命的书生莫氏,结为夫妻并暂其上进、进京考取功名,岂料功成名就之后,糟糠被弃,后遇恩公相救并惩处了忘恩负义之徒。各位程迷请包涵,俺还得接着挖“荀",《金玉奴》和《玉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