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不列颠地主的博客  
I am a Chinese, living in the UK,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and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我的名片
不列颠地主
注册日期: 2015-08-24
访问总量: 459,23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我的京剧‘杨 失 伍’选段
· 《中英联合声明》依法保障人权和
· ‘港区国安法’开启香港的一国两
· 韩战爆发七十周年系列之二:谁点
· 韩战爆发七十周年系列之一:朝鲜
· 香港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成功与失
· 香港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重要完善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旅游】
· 中国兰州之行
· 八月份陕西宝鸡行
【非原创博文】
· 粟裕将军指挥的豫东战役
· 许世友、粟裕在济南战役中的角色
· <转载> 抗日战争中的“铁
· 谁说张灵甫将军不是抗日名将?
· 夫置之死地而后生---特种兵野战
· 书评: 《大清相国》
· 关于中国和印度的‘藏南’之争
· 名家说戏: 陈素真的豫剧《宇宙锋
· 专家评戏: 梅兰芳的唱腔点滴
· 看京剧名家怎样吐槽
【热点时事】
· ‘港区国安法’开启香港的一国两
· 香港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成功与失
· 香港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重要完善
· 这个真的是武汉病毒
· 庚子赔款,谁赔?赔给谁?
· 对这次武汉新冠病毒疫情的几点思
· 借死人来整活人
· 台湾选举后国民党的活路在哪里?
· 新年第一炮,伊朗吃个哑巴亏
· 祝贺英国保守党胜利,脱欧即将完
【英伦风光】
· 跟踪、记录‘昙花一现’过程
· 昙花开
· 叶落归根好,好沉重
· 魚翅瓜
· 初游马德里
【工程学】
· 门外汉眼里的新冠病毒、感冒、肺
· 美国成立太空军的理想很丰满
· 一句话捅了马蜂窝
· 聊聊飞机的可靠性
· 一则有关中国技术引进的往事
· 干它一票,迎接 WTO
· 再谈大飞机的制造技术
· 面条是如何做成的 (二)
· 面条是如何做成的 (一)
· 谈谈"3D打印"技术
【艺术】
· 我的京剧‘杨 失 伍’选段
· 《都挺好》揭示的社会问题
· 古诗赏析 (9) 春夜喜雨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八: 《西厢记》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七 张派名剧《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六: 生活不是绯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五: 张派青衣的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四: 关于"十旦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三: 张派青衣
· 闲谈京剧流派之卅二: 旦角的花衫
【文史】
· 《中英联合声明》依法保障人权和
· 韩战爆发七十周年系列之二:谁点
· 韩战爆发七十周年系列之一:朝鲜
· 说说袁世凯和一个华人思维的怪圈
· 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
· 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6补
· 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5)
· 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4)
· 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3)
· 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 (2)
存档目录
02/01/2021 - 02/28/2021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闲谈京剧的流派之十四: 关于"张火丁现象"
   

张火丁是著名的京剧坤旦演员,宗程派,"五小程旦"之一。实际上前边介绍梅兰芳大师时,曾提到了张火丁,将她作为京剧界的另一位奇人,由当初连戏校门都难进的一位痴迷于京剧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卓越的艺人。当今的京剧舞台,出现了凡是火丁的戏码,都火爆得一票难求,与时下低迷的京剧票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奇特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张火丁现象"。

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有人说,这种现象在京剧界至少是久未出现了(幸亏笔下留德,未说成"空前绝后"),真的吗? 对张火丁的艺术如何评价? 可能有不少京剧爱好者,什么票友、戏迷、粉丝等,会有不少人思考这些。

关于票房是否火爆,"名角儿"起很大的作用,这个不难懂。在京剧的名角儿里,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辉煌。例如,程艳秋成名后,就一时名头几乎盖过梅兰芳,在上海数千人的大剧场连演数日,仍是场场爆满。太远了? 咱就说说近的。九三年冬季,作者有幸亲临“梅赛"金奖老生组状元于魁智先生的汇报演出,《响马传》,不仅场内爆满,进场时,在场外数不清的戏迷伸手举着一摞摞的"大团结",满脸的渴望,两眼如钩盯着我手中的戏票,至今难忘。那时并没有人称之为"于魁智现象",而于老板至今仍在执掌老生界的"帅印",官拜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迟小秋的戏,场场爆满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那时起她就扛着“程派标准传人"的牌子,当时她也就二十岁上下。还有李海燕,史敏,张克,蓝文云等等,若是一个个名角儿地扳着指头说,恐怕脚趾头都得用上。当然,"张火丁现象"可喜可贺,因为火丁的可贵之处是,她能把一大批原来不怎么开戏的人带进剧场。

所以,"张火丁现象"很独特,使许多对京剧或戏曲接触不多的青年人走进剧场看她。其实,无论是来看京剧、看火丁的戏、或仅是一睹火丁的风采并不那么主要,关键是进剧场的人多了。那样的话,就要分析原因了。他(她)应该通过一些渠道听过火丁、看过火丁或读过火丁,并且火丁也的确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在最强大的媒体是谁? 央视、春晚、央视的春晚。早年间,听郑州大学一位学者的高论: 都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把酒坛子摆到大街上,岂不更香? 若按这个思路,央视等是功劳卓著的搬运工。张火丁有这样的好身材、好扮像、好唱腔、好舞姿水袖,并且一贯对戏曲高度执着,加上各界的青睐,出现火爆场面也就顺其自然了。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并不充分。

张火丁的唱腔,有人称之为"程腔张韵”。按作者细细品味,唱腔中有一些更贴近普通听众的成分,是传统的旦角(不仅是程派青衣)里没有的。首先针对“程腔"的迥婉曲绵,张火丁也能一样唱得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也不少,是原汁。但却不是原味,因为火丁的嗓音比程先生润而不糙、音域比赵荣琛先生稍宽些、节奏性“立音"比王吟秋先生有所软化,这些也许能使多数的音乐爱好者更容易入耳。比如说,拿三个地方戏,秦腔、黃梅戏和苏州评弹,到机场或火车站做抽样调查,估计接受黄梅戏的会更多。不是说另两种就差一些,而是前者激昂、后者听不懂词,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养"兴趣。另外,相对于大多数旦角用假声(小嗓)演唱,包括坤旦,张火丁更多地运用自然声,而这是她特有的声音。作者自O二年听火丁的戏,虽说谈不上有多少偏爱,却也能在多年后仍一下子分辨出她的声调。为什么? 特色。再次,演戏练功时高度投入、为人低调单纯等,虽说是人人都称道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火丁却时时都在这样做。“戏比天大",这是当年一位豫剧艺人的信念,却是火丁的追求。

“张火丁现象"为京剧的普及提供了一些机会。在这里,“老戏迷"们需摆正心态,想清楚,培养一位名角儿要几十年 (极个别的京剧天才如童芷苓、言慧珠、陆地园、迟小秋等除外),而练成一个资深戏迷也得几十年(包括作者)。总是听人说,"听某某人唱戏象唱歌",好象戏评者的谱儿挺大。可是后来人家连京歌也一起唱了,不也挺好,“金色大厅"都去了,不也挺好! 有人悄声问:"说谁呢?" 俺不告诉您! 只是顺便一说,一次这位艺术家在北三环塞车时与人追尾,被追尾的车主一见到他,不但无丝毫责怪,还觉倍感荣幸。您说若不是高度崇拜,他至于这样"犯贱"? 

但是,话说回来,好奇乃人之天性。能听京歌,熟了就能听京戏,能听火丁的戏,听多了也能更愿去接近其他艺人的戏。另一方面,演员的功力也在不断进步。作者曾说过,张火丁的艺术正处于上升期,艺术道路还很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能会有"灯迷"看出这话里有话,下边是作者从鸡蛋里挑出的两根小骨头,是她和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江姐》是一出新编戏,张火丁饰演主角的唱腔很美,例如"绣红旗"一段。这出戏最早可能源于歌剧,己唱了几代人。据说,早期的剧组还曾到渣滓洞亲临"驻扎",以求更贴近人物。张火丁在"绣红旗"时是边绣边唱,但手持钢针时,这边扎进去,那边并无换手抽针的动作,而是手持针扎后再左进、随即自上、右抽线返回,这里欠缺生活来源。这段戏仍在油管上找得到。另一处,某年的春晚的京剧联唱中,张火丁唱《锁麟囊》中"三让椅"一场中的一段流水,却穿了一身大红的"珠衫",我相信这是为了节日喜庆而特意编排,却是对艺术的不严肃了。

这是闲谈流派时的一段小插曲而己,下回再接着侃"程二代"、"程三代"以及几出代表作。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