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是著名的京剧坤旦演员,宗程派,"五小程旦"之一。实际上前边介绍梅兰芳大师时,曾提到了张火丁,将她作为京剧界的另一位奇人,由当初连戏校门都难进的一位痴迷于京剧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卓越的艺人。当今的京剧舞台,出现了凡是火丁的戏码,都火爆得一票难求,与时下低迷的京剧票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奇特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张火丁现象"。
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有人说,这种现象在京剧界至少是久未出现了(幸亏笔下留德,未说成"空前绝后"),真的吗? 对张火丁的艺术如何评价? 可能有不少京剧爱好者,什么票友、戏迷、粉丝等,会有不少人思考这些。 关于票房是否火爆,"名角儿"起很大的作用,这个不难懂。在京剧的名角儿里,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辉煌。例如,程艳秋成名后,就一时名头几乎盖过梅兰芳,在上海数千人的大剧场连演数日,仍是场场爆满。太远了? 咱就说说近的。九三年冬季,作者有幸亲临“梅赛"金奖老生组状元于魁智先生的汇报演出,《响马传》,不仅场内爆满,进场时,在场外数不清的戏迷伸手举着一摞摞的"大团结",满脸的渴望,两眼如钩盯着我手中的戏票,至今难忘。那时并没有人称之为"于魁智现象",而于老板至今仍在执掌老生界的"帅印",官拜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迟小秋的戏,场场爆满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那时起她就扛着“程派标准传人"的牌子,当时她也就二十岁上下。还有李海燕,史敏,张克,蓝文云等等,若是一个个名角儿地扳着指头说,恐怕脚趾头都得用上。当然,"张火丁现象"可喜可贺,因为火丁的可贵之处是,她能把一大批原来不怎么开戏的人带进剧场。 所以,"张火丁现象"很独特,使许多对京剧或戏曲接触不多的青年人走进剧场看她。其实,无论是来看京剧、看火丁的戏、或仅是一睹火丁的风采并不那么主要,关键是进剧场的人多了。那样的话,就要分析原因了。他(她)应该通过一些渠道听过火丁、看过火丁或读过火丁,并且火丁也的确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在最强大的媒体是谁? 央视、春晚、央视的春晚。早年间,听郑州大学一位学者的高论: 都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把酒坛子摆到大街上,岂不更香? 若按这个思路,央视等是功劳卓著的搬运工。张火丁有这样的好身材、好扮像、好唱腔、好舞姿水袖,并且一贯对戏曲高度执着,加上各界的青睐,出现火爆场面也就顺其自然了。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并不充分。 张火丁的唱腔,有人称之为"程腔张韵”。按作者细细品味,唱腔中有一些更贴近普通听众的成分,是传统的旦角(不仅是程派青衣)里没有的。首先针对“程腔"的迥婉曲绵,张火丁也能一样唱得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也不少,是原汁。但却不是原味,因为火丁的嗓音比程先生润而不糙、音域比赵荣琛先生稍宽些、节奏性“立音"比王吟秋先生有所软化,这些也许能使多数的音乐爱好者更容易入耳。比如说,拿三个地方戏,秦腔、黃梅戏和苏州评弹,到机场或火车站做抽样调查,估计接受黄梅戏的会更多。不是说另两种就差一些,而是前者激昂、后者听不懂词,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养"兴趣。另外,相对于大多数旦角用假声(小嗓)演唱,包括坤旦,张火丁更多地运用自然声,而这是她特有的声音。作者自O二年听火丁的戏,虽说谈不上有多少偏爱,却也能在多年后仍一下子分辨出她的声调。为什么? 特色。再次,演戏练功时高度投入、为人低调单纯等,虽说是人人都称道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火丁却时时都在这样做。“戏比天大",这是当年一位豫剧艺人的信念,却是火丁的追求。 “张火丁现象"为京剧的普及提供了一些机会。在这里,“老戏迷"们需摆正心态,想清楚,培养一位名角儿要几十年 (极个别的京剧天才如童芷苓、言慧珠、陆地园、迟小秋等除外),而练成一个资深戏迷也得几十年(包括作者)。总是听人说,"听某某人唱戏象唱歌",好象戏评者的谱儿挺大。可是后来人家连京歌也一起唱了,不也挺好,“金色大厅"都去了,不也挺好! 有人悄声问:"说谁呢?" 俺不告诉您! 只是顺便一说,一次这位艺术家在北三环塞车时与人追尾,被追尾的车主一见到他,不但无丝毫责怪,还觉倍感荣幸。您说若不是高度崇拜,他至于这样"犯贱"? 但是,话说回来,好奇乃人之天性。能听京歌,熟了就能听京戏,能听火丁的戏,听多了也能更愿去接近其他艺人的戏。另一方面,演员的功力也在不断进步。作者曾说过,张火丁的艺术正处于上升期,艺术道路还很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能会有"灯迷"看出这话里有话,下边是作者从鸡蛋里挑出的两根小骨头,是她和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江姐》是一出新编戏,张火丁饰演主角的唱腔很美,例如"绣红旗"一段。这出戏最早可能源于歌剧,己唱了几代人。据说,早期的剧组还曾到渣滓洞亲临"驻扎",以求更贴近人物。张火丁在"绣红旗"时是边绣边唱,但手持钢针时,这边扎进去,那边并无换手抽针的动作,而是手持针扎后再左进、随即自上、右抽线返回,这里欠缺生活来源。这段戏仍在油管上找得到。另一处,某年的春晚的京剧联唱中,张火丁唱《锁麟囊》中"三让椅"一场中的一段流水,却穿了一身大红的"珠衫",我相信这是为了节日喜庆而特意编排,却是对艺术的不严肃了。 这是闲谈流派时的一段小插曲而己,下回再接着侃"程二代"、"程三代"以及几出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