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在閒談京劇時,有時候忍不住說販點兒"私貨",扯上幾句河南梆子戲----豫劇,今兒個就索性湊上一篇。“豫劇",若是顧名思義說是河南戲,那就不準確了,它是起源於地理上的河南、主要唱腔形成於河南、以河南話為語言載體的一個劇種。說它是"地方戲",也不準確,看看這所謂的地方有多大: 以河南省行政區為基本區域,加上各半個相鄰的魯、皖、冀、晉、鄂,都有官辦或民辦的豫劇團,外加台灣省、隴海線從東海邊直到西邊產哈蜜瓜和羊網串的地方的沿途的縣市,海外的就不算了,這個"地方"也不算小了。 雖說都稱為豫劇,其實也有區別。與京劇的以人劃流派不同,豫劇在它發展的鼎盛時期是以區域性的唱腔特點區分,主要包括以開封(原稱"祥符縣")為中心的"祥符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或"西府調"、以豫東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等等。這只是文人們為了文字表達方便而給"套"上的名稱,唱戲的不一定講究這個。這其中又以祥符調的唱腔最豐富、藝術表現力最全面、從業的藝人最多,而且開封又(曾)長期是文化中心,所以祥符調是豫劇的主流,開封話是豫劇的官話。遺憾得緊哪! 地主至今沒有去過開封。"豫西調"則不同,不僅在唱腔上與祥符調明顯不同,唱念也是以洛陽話為基調。再具體到個體演員,往往又體現在他她的家鄉口音上。例如以兩位頂級旦角大師陳素真和常香玉為例,陳素真原名王若瑜 (不是王佩瑜哈),籍貫陝西關中,卻生在開封長在開封,所以吐字是標準的河南官話; 常香玉原名張妙齡,生長在洛陽和鄭州之間的鞏縣(詩聖的故鄉),也是一輩子不改鄉音。所以,想學陳素真,得先習開封話,這個也許容易些,因為畢竟普及率高一些。可是學常香玉的戲就難了哈,因為除非是當地人,會說鞏縣話的人還不多。那些號稱是香玉大師"弟子"的,有些人聽來聽去唱得不是個味兒,因為她們都沒有徹悟到這個。俺相信這也是本地主首先發現的。就是本地主,若不寫博客也難有心思去悟這些,看來寫作很重要哈。唱戲不讀書的,至少是不看地主博文的,該是怎樣的事倍功半不出活兒。別人就不說了,單表大師的"親孫女"、梅花獎得主陳百玲,應算是嫡派傳人了,連常大師的藝名都繼承了,為啥唱不出常香玉的味道來? 因為她生在鄭州、長在鄭州,不一樣。當然,小香玉的藝術才華也是出類拔萃的,也是發展了豫劇藝術的,特別是為提高豫劇的知名度很有貢獻。 眾所周知,京劇是"國粹"。啥叫"國粹"? 就是說國家得花大把的銀子錢投入去振興,還得培養戲迷觀眾,春晚也不能缺席,時不時得派人到倫敦巴黎紐約金色大廳大貝殼裡去演兩齣,寫個段子也能把人忽悠得似乎高深莫測一樣,這是"國粹"的范兒。豫劇不是國粹,啥"粹"也不是,土生土長,好在這土壤肥厚,從未虧了它。不過這問題就來了: 為啥一個土裡土氣的地方戲能流傳得這麼廣? 地主認為有三條,人傑、地靈、腿腳勤。 先說這"人傑",咱不說河南的假煙假酒假名牌騙子多,那也得是有一定的智商才幹得出來不是? 沒這本事,只能去當"響馬",那得去山東。一部分河南人有這個聰明勁兒,一旦認真起來,痴迷於戲曲也不得了。河南號稱"戲曲之鄉",各種地方小戲,都有系統的音樂體系,雖說主要是師傅帶徒式的發展,一直到今日,凡是民間的戲曲,都保留了傳統,發展得不錯。單說豫劇的主流祥符和豫西兩門派,著名藝人都有不少保留劇目、傳世精品。例如地主前些時介紹過一個豫劇的著名曲牌《百鳥朝鳳》,就來自祥符調的故鄉開封。在這個曲子的聲中,有豫劇《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縣乘轎出巡,還有電影《紅高梁》中的花轎歌,更有另一出豫劇《抬花轎》中的一段經典唱段"府門外三呀三聲炮花轎起動" (原創者宋桂玲),也採用它,結果為兩位豫劇人 (王清芬和虎美苓)贏得了中戲"梅花獎"。若是數一數豫劇的著名藝人,僅是地主知道的也不少。 所謂"地靈",河南的肥沃土地孕育、哺養了豫劇,它的曲調來自民間、流傳於民間,更有忠實的聽眾。像本地主,雖說論到京劇也能白話出一個"閒談"系列,那其實是靠灌水哈,也就是說"乾貨"實在不多。唱腔能浸到骨子裡的,只有豫劇。曾有網友問地主何時開始聽戲的。其實俺也不知道。最早的記錄,是剛學會走路時,媽媽和姥姥帶着去劇場看戲,一個人就跑到前邊扒着戲台子往上看。稍大一些後,村裡有劇團排戲,那時候都稱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春節期間唱一個月,入冬後就是每天晚上排戲,全村的學齡前後的小戲迷們許多人就天天泡上了。現在,時代發展了,唱戲聽戲也與時俱進、鳥槍換炮。除了平時的音頻、視頻、歌廳之外,在農村,象誰家有什麼紅白喜事,總要請個戲班子為村里唱幾天。說句時尚話,名角下鄉,在河南早己是"新常態"了,哪裡還用再拿納稅人的錢再去"振興"。這也算是"腿腳勤"的一方面,但地主想要說的是,河南人所到之處,也帶着豫劇落地生根。 河南地處中原。有一成語叫"逐鹿中原",說的是河南歷史上戰亂繁多,兵家交鋒,百姓流離。最近的兩次,上世紀抗日戰爭時,先是國民革命軍為拒日寇,在花園口決黃河,數百萬河南百姓逃亡到了陝西等地,接着是大饑荒逃難。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就是演的這個。於是,象歐洲的猶太人一樣,河南人的足跡遍布大河上下,許多藝人的謀生,也得腿腳勤快地跟着走,銅川、渭南、西安、寶雞、天水、蘭州、玉門關外春風不度俺河南人去度,所到之處,也順便傳播了河南文化。再扯遠些的話,"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千多年一個河南人討飯到了四川,蓋了間茅草房,至今還在拉動成都市的旅遊經濟。 上邊說的是西邊的,那主要還是河南人自己唱。東邊北邊更熱鬧。北邊的邯鄲、邢臺、石家莊都有縣一級和以上的豫劇團,唱得比河南人還地道。不信? 去百度上查看,豫劇在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里的最高記錄是某一屆的首名得主是邯鄲東風豫劇團的牛淑賢,同屆的鄭州市豫劇院的虎美苓是排名第四。河南東邊的山東荷澤、聊城,安徽等地也有不少豫劇藝術團體。這些地方也出過國字號的藝術家。京劇梅派青衣李勝素早年學戲是從豫劇開始的,不過人家現在懶得提了,哈哈。山東鄆城一個豫劇家庭里出了一位歌唱家彭麗媛,實話實說哈,地主也犯不着去巴結差事。前些年,河南豫劇界評選十二位豫劇旦角,有四位是外省的。早年間的所謂"豫劇六大名旦"中,也有三位外省的: 陝西陳素真、山東的崔蘭田和馬金鳳。 說到"六大名旦",記得以前是四大名旦陳常崔馬,或常陳崔馬,民間和官方排序略不同,後來又增補一位閻立品先生。近幾年看網,方知又有一位名家入圍,桑振君。不過她的戲地主以前沒聽過,主要應是在豫東一帶。拜互聯網之便,聽了桑先生的戲,也果然不錯,有特點。 也許,今後有時間談談這幾位名家的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