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才的大儿子卓文廷在曲溪乡港八村能算个人物。 卓文廷同父亲卓有才的相貌实在相差甚远——他显然更多的继承了母亲黄玉英的优良基因:浓眉大眼,身材高大挺拔,头发还有点儿自来卷儿。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长着一个外国人的鼻子:鼻梁高挺还略带点儿鹰钩。奶奶黄玉英说,这样的鼻子必须是从一出生开始每天就要捏三下,这么着坚持捏三年,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外国人的鼻子。由于卓宁小的时候外婆朱红英没能够每天给她捏三下鼻子,所以她的鼻子看起来就有点塌,不如她妹妹卓月那由奶奶捏过的鼻子挺刮。许多年后,《上海滩》里的许文强红遍大江南北,大家把卓文廷和许文强对比了一下,发现许文强的鼻子没长好, 它没有卓文廷的鼻子好看,也就是说许文强其实长得没有卓文廷长得帅。 文革开始前,卓文廷在县里上高中的时候, 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般,但是文章写的不错,有那么点文采。还有,他的字儿写的特别漂亮,所以校长给了他一个负责大门口的黑板报的光荣任务。卓文廷对出黑板报很认真,把它当革命任务一样来完成。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敬仰万分,每次出黑板报,他总要摘录一首毛主席诗来压轴。 有一次出黑板报,卓文廷突然灵感大发,他用白粉笔模仿毛主席的笔迹,一气呵成临摹了《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别说,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毛主席亲手写的呢!果然,这次的黑板报震动了全校,也震动了全县,更惊动了县委书记范桐。为此范书记特意来学校里视察了一次黑板报的情况。他一看,哎呀不得了,这字儿果然跟毛主席的笔迹一模一样!范桐书记激动的眼泪花花的往下掉。。。随后,两眼闪着泪光的书记动情的对周围的群众说,看到这些字儿,仿佛亲眼看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样。接着他把手一抬,握起拳头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众跟着高喊,众学生也一起齐呼,现场气氛热烈异常。随后,书记大大的表扬了卓文廷,拍拍他的脑袋瓜说:“小驹头节棍节棍!(小家伙厉害厉害)毛主席的字儿能写,我们祖国的未来就有希望!再接再厉、再接再厉!”说完,亲手给卓文廷胸口挂上了一枚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以资鼓励。 那次的黑板报上的毛主席诗词,后来用一块什么玻璃罩子罩了起来,好好的保护了起来,过了好一整子,那些字迹才慢慢退掉。 从那天起,卓文廷在乡里出名了。大家都知道驼背卓有才的大儿子不仅一表人才,而且还能写跟毛主席的一样的字儿。 黄玉英为此认定她的这个大儿子,将来肯定是要干大事业的,即便做不成大官,也必定能像他的太爷爷一样富甲一方。想着想着,黄玉英思绪就放飞了起来。她仿佛看见了儿子卓文廷穿着领角挺刮的灰色中山装,风度翩翩的坐着解放牌吉普车下乡来视察的情景,那一副衣锦还乡的样子别提多荣光了,而黄玉英自己,则带着村民们在村头翘首以盼,热烈迎接大领导的到来。随后,待那一骑轻尘将要离别,黄玉英又领着村民们在路口夹道相送,这情景就跟好像告别毛主席一样依依不舍。 谁知事与愿违,卓文廷还未念到高中毕业,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学校变成了仓库,黑板报变成了大字报,老师们被关进了牛棚,校长不仅被红卫兵炒了家,还时不时的被绑起来,在脖子上吊个“臭老九”牌子在县城里游街示众。 本来有志向考大学做秀才变城里人的卓文廷,只好无趣的回到乡里当农民,每天天不亮就得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再也没机会写黑板报,临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了。 种地这活儿可不是人人都在行的,尤其对于卓文廷这样一个细皮嫩肉的书生来说。夏日里火热的太阳烧烤着田里的泥土,把卓文廷的脚汤起一个个大泡,很快他脚上的皮肤溃烂化脓疼痛难忍。在涂上药膏简单包扎一下之后,还得照样下地干活。作为一个农民的生活就这样简单的不停的重复着。 于是他开始有点想念在学校出黑板报的日子,想念那些气势磅礴的毛主席诗词了。他对自己说: “毛主席他老人家原来不也是个农民,为什么他就能领到亿万群众翻身闹革命呢?难道我这一辈子,就只能种地了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