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阿詩蘭的博客  
阿詩蘭(Ashland) 的中文意思是“蒙灰之地”。一个悔改的罪人,对上帝对人生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我的名片
阿詩蘭
注册日期: 2016-12-26
访问总量: 766,55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进言川普:政治上"清污&quo
· 貧窮的寶庫
· ​我們如何去爱
· 帶他走向光明世界
· 錢財的祝福和咒詛(修訂)
· 婚姻: 第一聖約
· 復和的使命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愛之道路A馬太】
· 进言川普:政治上"清污&quo
· 復和的使命
· 獨立日的反思:什麽是真正的自由
· 讓愛潔淨心靈
· 活在光明之中
· 感恩節要感恩—兼談火鷄節·粽子
· 感恩節期談感恩—感恩者恩上加恩
· 感恩節要感恩—兼談火鷄節·粽子
· 奉天命,盡人事
· 末日審判預言 是叫人 警醒活在當
【愛之真理B馬可】
· 貧窮的寶庫
· ​我們如何去爱
· 帶他走向光明世界
· 錢財的祝福和咒詛(修訂)
· 婚姻: 第一聖約
· 天國、地獄離我們不遠
· 做“聰明人”還是作“智慧人”?
· 言論自由:誰掌管我們的舌頭?
· 回家的日子
· “君子”洗心,“小人”革面
【愛之生命C路加】
· 你活在哪個國度
· 無數人耳朵裏插著香蕉—不是笑話
· 誰的愛能勝過死亡
· 誰是我們的君王​
· 人人想要好的,但常常作出壞的選
· 是誰主宰我們的生命
· “仁”是彼此相愛
· 改變你的形像
· 最大的善行
· 誰能改變你的形像
【愛的福音ABC】
· 愛的奧秘(三)—《愛之生命》引論
· 愛的奧秘(二)—《愛之生命》引論
· 愛的奧秘(一)—《愛之生命》引論
· 聖灰:救恩的記號
· 恭賀新年:公曆元旦比聖誕更加“
· 公元前800年,先知以賽亞預言彌賽
· 願你的旨意成就
· “自由、平等、博爱”真义
· 新年元旦一月一日的内在意涵
· 在靜默中聆聽
【时评与政论】
· 某教區主教們:应对圣地持续发生
· “911”發生時,上帝在哪裡?
· 新西蘭最黑暗的一天
· “取消文化”Made in China?
· “取消文化”Made in China?
· 一波三折的英国脱欧
· 夏洛茨维尔血光中的圣爱之声
· 《諜愛巴黎》中的文明衝突
· 移民潮正在摧毁西方文明
· 移民潮与西方文明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06/01/2020 - 06/30/2020
04/01/2019 - 04/30/2019
08/01/2017 - 08/31/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自由、平等、博爱”真义
   

“自由、平等、博爱”真义

所谓“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实则以基督福音为根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自由、平等、博爱”是表达普世价值的信念格言(Motto),或政治口号(Slogan。但是,人们对这格言或口号的理解,通常是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上的。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社会”定义为“个人行动的场所”他说,“社会是一个‘行为的场所’,但是一切行为的泉源是组成这个 社会的个人”(中译《历史研究·节录本(上)》曹未风等译p.267)。

可见,“自由、平等、博爱”,无论是作为信念格言还是政治口号,都来自个人,来自人的心灵;因为社会是人行动的场所,世界是由人组成,人的心思意念及其所产生的行为方式,决定了社会和世界的状态。一句话,社会是人的社会,世界是人的世界,根本而言,正是人的心灵状态决定了社会和世界的样式。

由此自然得出理性的结论: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要实现文化、社会、政治层面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必须从心灵层面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入手。只有改变人的心灵,才可能改变人的世界。

耶稣的运动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耶稣来,并非掀起政治运动或发动社会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灵,在人类的心灵层面上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让世界得以重生。什么是心灵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呢?简明来说,这三者互相关联。

1自由:能够摆脱一切罪、罪性、罪恶捆绑,按着福音真理和爱的金律行事,才是真正的自由。一切人都凭着“人性”即罪性行事。罪性中的首恶,是贪婪、嫉妒、自我中心。人受着罪的奴役,按照罪性的指示去行一切的邪恶—仇恨、毁谤、暴力……因此,保罗说,“人人都犯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耶稣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隶”,然而,“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约8:34,32)认识基督,遵行福音,人才能脱离罪的奴役、罪恶的捆绑,获得真正的自由。

2平等: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无论种族、阶级、性别、贫富、贵贱……,人人都有上帝的形像,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拥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上帝不偏待人”,所以说,“人生而平等”。

3博爱:耶稣把全部圣经(“律法和先知”,主要指旧约)总结 为两条必须遵守的诫命:“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又给他的门徒一条“新命令”:彼此相爱。耶稣论到上帝完全的爱时,说,“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又说:“要爱你们的仇敌”。这就是“博爱”。


以上是脱离了罪的、心灵层面的自由平等博爱。这是“真义”。

——————————————————————

以下是没有脱离罪的社会、政治层面的自由平等博爱。

 

 

维基百科条目:

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1],发音:[libɛʁte eɡalite fʁatɛʁnite]),又譯為「自由、平等、友愛」、「自由、平等、兄弟」、「自由、平等、團結」,是法國海地國家格言

此格言首先出現於法國大革命,並在1946第四共和1958第五共和被寫進法國憲法中,現在已成為法國精神的代表。

自由:1789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指出:「自由即所有人皆擁有的,做一切不傷害其他人的自主權。除了保障社會上其他人享受同樣權利外,此天賦的權利不應有任何限制」。「不自由毋寧死」(Vivre libre ou mourir1775年由美國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提出,法國大革命後流行於世,後來成為希臘國家格言)成為共和國的一個重要格言。

平等:平等指所有人視為同等,廢棄各人生來和地位的差別,只考慮各人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1793年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95年,平等的定義為「於法律面前,無論受法律保護者,或受法律懲罰者,人人皆平等。平等承認生來的差別,和不受遺傳影響的能力。

博爱:1795年的法國憲法中,博愛即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所欲者,常施予人的精神。

法國雜誌精神的哲學編輯保羅·泰寶[2]:「我們有多麼視自由和平等為權利,也多麼有義務以博愛去尊重他人。故此,這是道德的格言。」也有學者認為Fraternité就其本源來看並沒有博愛的意思,強調的更多是兄弟關系或類兄弟關系的社群價值。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