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1:7,12-18;詩90:1-8;帖前5:1-11;太25:14-30
奉天命,盡人事——蒙上帝恩典,盡自己本分 【題解:中國自古有話説,“盡人事以俟天命”、“盡人事,聽天命”……等等。如本講下文提到的,中國人不認識上帝,傳統上稱天地萬物的創造者、主宰者為“天”。本講原題《蒙上帝恩典,盡自己本分》,翻譯成中國傳統文化用語,就是“奉天命,盡人事”。在我看來,上帝交托,即差遣人去完成使命,是上帝賜給人的恩典。是故“奉天命”就是“蒙上帝恩典”;“盡人事”就是“盡自己本分”。】 說中文(華語)的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勤勞致富”。如果我們作對聯,“勤勞致富”是上聯,下聯最好是甚麼?我說最好的下聯是“懶惰敗家”。“勤勞致富,懶惰敗家”!本講選讀的福音中耶穌所說的比喻,聼起來就像一個“勤勞致富,懶惰敗家”的故事。 在西方,這個故事影響深遠。經濟學中有個《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就是從耶穌的這個比喻來的。使用了耶穌總結這個比喻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25:29),描述“貧者愈貧,富者益富”的社會經濟現象。除了經濟學,其它領域也用《馬太效應》説明廣汎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有一個財主要出遠門,把家産託付給他三個僕人管理。他非常瞭解這三個僕人,知道他們的才幹和能力不一樣,就按照各人的才能,分別交給他們不同分量的工作,讓“能者多勞”。他交給一位僕人五千銀幣(Talent, 塔蘭特),交給第二位僕人兩千銀幣,交給第三位僕人一千銀幣。 在當時,這三筆錢的數額都很巨大;普通人一年的工資才一個銀幣。一千銀幣,就要做工一千年。主人出門後,那領五千的立刻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兩千的也照樣另賺了兩千。他們都使主人交托給他們的財產增加了一倍。但那領一千的僕人什麽都沒幹,只是掘開地,把錢埋藏起來。 很久以後,主人回來了,和僕人們算賬。那領五千又賺了五千的,和那領兩千又賺了兩千的,都得到表揚、重用和獎賞。但那領一千的,沒有賺到一分錢,把錢原封不動交還主人;因此受到嚴厲懲罰,不僅剝奪了他的一千銀幣,給那已有一萬的去管理,而且被趕出家門,扔在黑暗裏。 用上面的那副對聯來說,領五千賺五千和領兩千賺兩千的僕人努力經營,“勤勞致富”了。那領一千的沒作任何努力,結果不僅“懶惰敗家”,而且毀了自己。這樣說,大致沒錯。但這個比喻有更深的意義。 第一,這個比喻的大背景,和上一講的比喻同樣,是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之後,就要去完成他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使命之前,預言當他再來時,人人都要向主交賬,受到審判。本講選讀的先知《西番雅書》亦宣告,“上主耶和華的日子快到了”。耶穌藉著這個比喻告誡門徒,在他離世後,他們必須盡心、盡意、盡力勤做主工,完成使命,等候他的再來。 第二,中國人說勤勞致富,是為自己致富。懶惰敗家,也是敗掉自己的家。但在這個比喻中,三個僕人所掌管的財產卻不是自己的,而是主人委託他們管理的;他們賺進或損失的錢,也不是他們自己的,全是屬於主人的。換句話說,這三個僕人所作的一切,無論好壞,都是為主人而作的。因此,當主人不在時,如何使用和管理主人託付給他們的財產,就反映出僕人對主人的真實態度,檢驗他們是否可靠和忠心。 在這個故事中,主人表揚兩位使他的財產翻番的僕人,不是說他們善於經營,而是稱他們為“善良而忠心的僕人”。因為他們全心全意,付出才幹和能力,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儘管他們一人賺了五千,一人只賺了兩千,絕對數值差很多,但主人卻用完全同樣的話語稱贊了兩人,給他們同樣的獎賞,這表明主人清楚,這兩位僕人已經各盡其能,付出了同樣的努力。 主人把那個沒去賺錢的定為“邪惡而懶惰的僕人”。之所以說他“邪惡”,是因爲主人明察秋毫,相信他有管理一千銀幣的能力,但這個僕人不僅辜負了主人對他的信任,沒盡自己的本分,而且為懶惰尋找藉口,把責任完全推到主人身上,說他因爲主人對人太過嚴厲刻薄,叫他害怕,因此不敢經營,免得錢財損失,最後難以交賬,於是把銀幣埋藏起來,以便“完璧歸趙”。 主人對三個僕人是公平的;按照各人才幹分給他們任務,讓他們在完全同等的條件下工作。他沒有要領五千的人去賺一萬,也沒有要領兩千的人去賺五千。就算那位領一千的,能力差一點、才幹少一點,不一定能再賺一千,但是只要努力,小錢還是可以賺到。正如主人所說,哪怕他只用舉手之勞,把錢存到銀行裏,也可以收取利息。可是他卻偷懶,連一根指頭都沒動。
因此,主人不再要那“邪惡而懶惰的僕人”管理家產,把他那一千,給了那有一萬的;並宣佈:“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表明,在完全同等條件下,產生“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確實是因爲“勤勞致富,懶惰敗家”。天經地義。 在故事的開頭,耶穌說,“天國好比”,表明是用這個故事比喻天國的道理。其中的寓意不難明白。主人是比喻上帝,僕人是比喻事奉上帝的人。五千、兩千、一千,説的雖然是錢,但卻是比喻來自上帝、屬於上帝、上帝託付給我們管理的一切東西。這些東西包括我們的生命、時間、才幹、能力和錢財。 顯然,生命、時間、才幹和能力都不是我們賺來的,而是上帝賜予的。我們的生命是上帝賜予的。時間是上帝賜予的。中國人傳統上不認識上帝,所以把上帝的賜予説成是“天賜”的。漢語中“天才”、“天分”、“天賦”、“天生我才”、“天生麗質”等等,都表明人們非常清楚,生命、才幹和能力來自“上天”,即上帝。 我們無法賺取生命、時間、才能。沒有上帝賜予的生命、健康,時間、才能、機會,也不可能去掙錢。因此,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最終的所有權屬於上帝。上帝可以賜給我們一切,也可以再收回去。 記住《約伯記》所說的:“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伯1:21,現代中文譯本)。我們要善用上帝賜給我們的這一切,盡心盡力事奉上帝,讓上帝託付給我們管理的產業加倍豐盛。 今天福音中的比喻鼓勵著許多基督徒,他們要作那領五千又賺五千或者領兩千又賺兩千的僕人,結出無數豐碩的果子,使福音廣傳天下。比如,在中國教會史上,兩百多年來,許多西方傳教士用上帝賜給他們的生命、時間和語言才能,把聖經翻譯成不同方言的中文,共二十余種;並在1919年出版了集大成的官話(國語)和合本,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中文聖經。和合本中文聖經是中國語言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白話文巨著,推動了中國白話文運動的發展,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一頁。 本講選讀的福音,也成為近代西方工業與經濟的先驅和創建者價值觀的一部分。他們明白,自己所得到的財富,是上帝託付他們管理的產業,他們學那得五千又賺五千的,把一萬投入再生產,又賺一萬,再投入……。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增殖整個社會的財富,成爲推進西方文明,使之日益強盛的一大動力。 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這個比喻中管理一千的僕人雖然懶惰,但至少沒有欺騙主人,也沒有貪污挪用主人的財產。而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有些人,比那個懶惰的僕人邪惡千倍,他們好逸惡勞、投機取巧、坑蒙拐騙、強取豪奪,並且貪得無厭,爲了得到利益,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這樣的人,一定會受到比那“邪惡而懶惰的僕人”所受的更嚴厲的處治。因此我們要禱告,祈求聖靈在這些黑暗陰影臨近或侵入我們心靈時,讓我們再次聽到耶穌的告誡:“你們要警醒!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本講的福音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上帝賜予的不同的才幹和能力。上帝要人們各盡所能。英語中有一句成語,“你不使用它,就會失去它”(If you don’t use it, you will lose it)。無論擁有什麽才幹,是多,是少,是這樣,是那樣,我們都要好好使用。越用,才幹越大;越用,從上帝來的恩賜也就越多。 這個比喻也告訴我們,圓滿完成工作的報酬,是更多的工作。主人並沒有叫那兩個作得好的僕人去休假,反而要他們掌管更多的事情,肩負更大的責任;這當中也包括管理更多錢財。得到上帝的託付去管理祂所賜下的產業,是恩典,也是榮耀。做上帝良善而忠心的僕人,當耶穌基督再降臨時,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主的座前,向主交賬,說,“主啊,我們原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一切,不過盡了我們的本分”。
(2023年11月19日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