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已經決定歇一歇,暫不出聲了,但看到頌歡樂“教育子女也是提高自身的過程”和海雲的“美國父母也不都那樣”等好文還是要贊一下,並初淺地和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天下父母心”是沒有地緣沒有種族區別的,有的只是表達上和操作上的不同。 我認識的大部分學生中,無論紅白黑黃,家裡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定的資助。具體多少,要看家庭的經濟實力和父母對子女的愛的理解(philosophy)。 我圈子裡有幾位朋友,是全額資助孩子上學的。這些學生由於沒有必要為一斗米擔憂,將課餘時間放在社工,實習,和其它感興趣的事情上,如虎添翼。 同樣的,學生們大都獨立性強,不願完全靠父母,課外之餘打點工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有幾個學生,完全靠自己打拼,很忙,但活得很自在,功課也不差。我尊重他們,推薦信自然也就寫得有血有肉了。 從我的角度看,父母有能力的,不應撒手不管,尤其是現在這種大蕭條時期。沒有能力的,也不要覺得虧欠什麼。孩子們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得多,懂事得多,能幹得多。這一點我們要有信心。 孩子有不尊重行為,甚至出言不遜,無論是習慣性的或爆發性的,一定要指出,一定要制止,一定要讓孩子承擔必要的後果。然而,衝突(confrontation)之前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冷靜,其方式方法,時間和“制裁”的措施要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來定,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比如我的那個Teen,是個沒心沒肺整天嘻嘻哈哈玩心很重的傢伙,犯錯時我們一般會立即指出並採取比較嚴厲的措施。他也一般在幾分鐘後就轉過彎來,跟我們又是Carrot又是Bean的了。然而,這一招完全不適合於那些心事重,非常Sensitive的孩子。比如說,對待廖宛虹的女兒(廖宛虹:人間母女情,歸心值幾何?), 我會選擇那個周末她回家時與先生同時出面,和她“開個會”,坦坦然然地把各自的不快和期望講清楚。我肯定廖女兒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的突發是因為某根Sensitive的神經被臨時的刺了一下而已,不必太較真。我自己就有過這種毛病,嘴唇和牙齒還經常磕碰呢。 有一點我覺得應該非常明確:父母不應包辦一切,尤其是對高中以上的孩子。投入太多,期望值也就越高,失望之心也就更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他/她的愛,但我們不是他/她的奴隸,也不可能幫他/她一輩子。(很多人已經指出,廖女士為女兒做得太多,甚至到她學校宿舍打掃/洗衣服/做飯的地步。記得有個白女生對亞洲父母/孩子發飆的事嗎?請見米笑的“亞裔學生,連粗魯的美國人也忍不住了!”)。 最後再說一點,我覺得我們做父母的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把看到的和聽到的一些可能是片面的事和做法進行概念化(generalization),並加上個人的意願和期望值,然後再將這些強迫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每個孩子都是Unique的,他/她的生活軌跡和跑道的終點不應當由父母來強行設定。 (聲明:道理是這樣說,具體抄作上我和太太還是經常犯錯誤,有時甚至是搞得“遍體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