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Pascal的博客  
“朝廷不是讓我隱蔽嗎?”“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了?!”  
網絡日誌正文
1920蘇軍慘敗中斷列寧武力世界革命設想 2017-06-14 16:11:47

1920 — 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武力占領波蘭、德國、法國、

       意大利、英國、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武裝大革命,夢碎華沙


   “ 波蘭 —— 1920年曾經拯救過整個西方文明 ”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B%8F%E6%B3%A2%E6%88%98%E4%BA%89/2349040?fromtitle=%E6%B3%A2%E8%8B%8F%E6%88%98%E4%BA%89&fromid=1424277

Marshal Mikhail Tukhachevsky, Soviet Red Army commander during the Russian Civil War, later the chief architect of the Red Army's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early 1930s. Purged by Joseph Stalin in 1937.

Marshal Mikhail Tukhachevsky, Soviet Red Army commander 

during the Russian Civil War, later the chief ...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 1893年2月16日 - 1937年6月11日 )

Image result for Mikhail Nikolayevich Tukhachevsky

   1935年11月20日被授予元帥時,也只有42歲。

元帥朱可夫認為他“是軍事思想的泰斗,我們祖國軍界巨星中最大的一顆明星”。

在所有蘇聯元帥中,他也是最年輕的。許多人甚至還把他看作是大規模機械化

戰爭的鼻祖。他也被後人看作是首批蘇軍元帥中最為傑出的一員。


The Battle of Warsaw 1920 《華沙之戰1920》精彩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I61EkSdgg&t=792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I61EkSdgg&t=792s


 1920 Bitwa Warszawska (The Battle of Warsaw) 2D, Blu-Ray


1920 Bitwa Warszawska ( The Battle of Warsaw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_YJnu56bA&t=8s


1920年8月10日,俄軍的哥薩克人越過維斯瓦河,企圖在主力從東面展開進攻時從西面攻占華沙。8月13日,俄軍的初次攻勢被擊退。波蘭第一軍團抵擋了向華沙的直接進攻,又阻止了向Radzymin的進攻。


蘇方總司令圖哈切夫斯基認為一切按自己計划進行,但波蘭方面已經可以解讀紅軍的無線電通信,使圖哈切夫斯基跌進畢蘇斯基及其參謀長Tadeusz Rozwadowski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軍越過維斯瓦河後,正進入一個波軍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帶。在將會決定戰爭勝負的華沙南面,圖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據守連接西北方面軍與西南方面軍的中間地區。另外,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在利沃夫受阻。蘇俄最高指揮當局在圖氏的堅持下,曾下令第一騎兵集團軍向北面的華沙及盧布林進發,可是布瓊尼沒有遵從,因為西南方面軍司令耶格羅夫與圖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軍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戲是促使布瓊尼及耶格羅夫違抗命令的決定性因素。追求個人勝利的斯大林只顧奪取利沃夫,紅軍在圍攻該城時卻遇到頑抗。


弗克拉河。它面對數量上及物資上占優的蘇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團軍。在一日之內,蘇軍朝華沙及莫德林的推進停止,隨後變成撤退。第五軍團以閃電般的行動驅趕筋疲力盡的蘇軍。波軍在一天內前進30公里,把蘇軍在北方的包抄攻勢瓦解。到了8月16日,畢蘇斯基指揮後備軍全面投入反攻。波軍貫徹了畢氏的計劃,從南面出擊,找到敵軍方面軍之間的巨大缺口。波軍兩支部隊繼續向北追擊,到達圖哈切夫斯基部隊的後方,8月18日把其大部份部隊包圍。在同一天,遠在明斯克總部的圖哈切夫斯基終於明白蘇軍已經大敗,下令他的餘部後撤及重新整編,可是前方不是太遲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線中央的蘇軍陷入一片混亂。圖哈切夫斯基下令全軍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時根本無法與大部份在華沙附近的主力部隊聯絡,所有計劃因為通訊問題而變得亂七八糟。蘇軍沒有秩序地後撤,各個師陷入恐慌及瓦解。由於紅軍失敗之大及突然,波蘭有人稱華沙戰役為“維斯瓦河的奇蹟”。2004年發現的文件證明波蘭的破解密碼員成功破解紅軍的加密無線電通訊對于波軍的勝利起了重大作用。


英國歷史學者A·J·P·泰勒認為波蘇戰爭“大大地決定了以後20年或更長的歐洲歷史。……秘密地及幾乎不自覺地,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領導人放棄了國際革命的理由。”否則布爾什維克人會提早20年出兵國外去“製造革命”。


美國社會學家Alexander Gella認為波蘭的勝利不單為波蘭,也至少為整個中歐,帶來20年的獨立。


英國軍事史家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將軍(J. F. C. Fuller)更將波蘇戰爭中最關鍵的華沙戰役列為改變世界局勢的關鍵性戰役,在其巨著《西洋世界軍事史》中以一整個章節進行記述,同時更從當時西歐各國在一戰後的疲弊與國內共黨革命的暗潮洶湧論斷,倘若波蘭於華沙戰役戰敗,當時的歐洲不可能抵擋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閃電入侵,因而總結的指出“西方國家應該要記住,波蘭在1920年曾經拯救過整個西方文明”。


戰爭的失敗在蘇俄領導人中間產生很大震動,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會議上激烈討論戰爭失敗原因以及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前景。圖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軍在戰爭中表現提出批評,而該方面軍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專門做了聲明,闡述他對戰爭失敗的看法以及解釋他的責任。而最高領導人列寧思想處於矛盾狀態,一方面覺得戰爭失敗可能是犯了戰略錯誤,但另一方面又認為失敗主要還是主觀原因;與會的大多數人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捷爾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觀點。


在最初馬恩理論中,就有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思想,不過要求各國無產階級協調行動,並沒有武力輸出思想。列寧儘管也認同這個思想,但考慮到俄國是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不具備直接實現社會主義條件,需要西方先進國家援助;如果這些國家也是無產階級掌權,那不必多言。列寧更希望建立世界社會主義聯邦。而俄國革命目標是建立統一的世界蘇維埃共和國。而蘇波戰爭則成了蘇俄推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偉大實踐,一次慘敗的實踐。


          列寧1918在工廠的演講

Ленин в 1918 году / Lenin in 1918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 The Internationale - Russian Lyrics )


        1978 蘇共中央全體合唱《國際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X88j5LK60&t=35s


Hacksaw Ridge 血戰鋼鋸嶺 (2016) - The Siege Begins [1080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r1ZOSd--A


              波蘭民歌 《小鳥》

   不屈的雄鷹-看見波蘭(一小時完整節目)

" Sometimes I can only groan, suffer, and pour out 

my despair at the piano ! "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 1810年3月1日 – 1849年10月17日,年僅39歲零7個月!!)


根據肖邦作曲改編的這首 Tristesse - Etude 3 by Chopin 歌曲,聆聽過

許多版本,沒有任何一位,猶如這位斯洛維尼亞出生的聲樂藝術家 Manca 

Izmajlova 用她略帶沙啞、亦不圓潤的音色,處理、演繹得如此深有味道,

如此深情、感人、如訴如泣; 最動人的旋律精髓,是從高音滑落下來的

那兩句



Dans la nuit (夜曲)- 肖邦名曲改編,法語藝術歌曲

第一次聽到管弦樂演奏 Frédéric Chopin Tristesse ( Orchestral )

Marcio Almeida

Marcio Almeida   6 months ago

This wonderful orchestra brings afloat the feeling most 

deep and noble the soul : The Love , making us cry , 

clearing up all our being.

The Battle of Warsaw 1920 ~ Radzymin


1920 Bitwa Warszawska - drugi zwiastun HD


瀏覽(602) (0) 評論(8)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Pascal 留言時間:2017-06-16 11:12:51

謝謝沫若博座據理論辯,回首一槍,使得究竟是哪一方的外部勢力縱容、扶植第三帝國做大的問題,頓時尖銳對立起來。非常有意思的七十多年之前的問題,儘管和我們所有人的居家過日子,沒有一毛關係。

論辯需要權威性的文字佐證,沫若博真的拿了出來一部,腦洞大開:

https://archive.org/stream/TheChiefCulpritStalinsGrandDesignToStartWorldWarIi-ViktorSuvorov/SuvorovViktor-TheChiefCulprit-StalinsGrandDesignToStartWorldWarIi2008_djvu.txt

2008年出版,352頁,夠閱讀一陣子的。蘇德雙方戰前軍事工業、原料物資相互扶植、相互支援投桃報李、眉來眼去的互換交往貿易往來,實證太多了:

還有不要忽視德國技術對蘇聯軍事工業的幫助,一戰後德國軍事工業發展受到限制,為了掩人耳目,採取和蘇聯合作發展軍事,蘇聯也得到了很大的技術援助。

1928-1933年,蘇聯展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圖建立現代化的軍事工業基礎,迫切需要德國大量援助,德國也投桃報李,向蘇聯提供了大量信貸以及幫助蘇聯向德國企業訂貨。以1930年到1933年為例,這4年蘇聯從德國進口的總值分別為4.31億馬克、7.6億馬克、6.26億馬克和2.82億馬克。通過合作,蘇聯在先進武器設計製造和軍事人員培訓等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蘇聯潛艇部隊。1926年,以德國海軍少將阿諾.斯賓德勒為首的代表團訪問蘇聯,對德國潛艇深感興趣的蘇聯海軍司令佐夫提出希望德國能提供潛艇設計和建造方面的幫助,不久,4艘德國潛艇的設計圖紙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國把全套E-I級潛艇的圖紙買給了蘇聯,還讓最好的工程師到列寧格勒幫助蘇聯人完成潛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已擁有309艘潛艇,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潛艇部隊。

更令人吃驚的是,俄羅斯軍事博物館現存資料顯示,整個20世紀20年代,德國派遣了60名一戰期間的王牌飛行員到蘇聯利佩茨克基地,專門協助訓練全由日爾曼人組成的蘇聯空軍飛行大隊。這其中包括後來成為納粹空軍元帥的戈林,他在利佩茨克待了一年半的光陰,並與一位蘇聯姑娘產生深厚的感情。與戈林的浪漫經歷不同,德國“空降兵之父”斯圖登特在20世紀20年代經常在德蘇之間往返,幫助蘇聯人在梁贊建立了傘兵基地,與蘇軍共同探討利用滑翔機實施空降作戰的可能性,他為此還在一次滑翔機訓練中把頭骨撞裂。除此之外,1926-1927年有德國裝甲兵之父之稱的古德里安將偽裝成“農用拖拉機”的德國第一代坦克運到蘇聯喀山,進行了各種環境下的機械化行軍及遭遇戰演習,他的閃電戰理論在蘇聯得到完整示範,並最終發展成型。1926年蘇聯紅軍在第聶伯河舉行代號為“西方”的大規模合成演習,古德里安居然被邀請參與編寫演習大綱,這中間就包含了他對閃電戰戰術的設想。

斯大林對雙方的合作關係相當滿意。1929年5月31日,斯大林寫信給外交人民委員齊切林說:“我想……我們與德國人的事情將運行良好。”

1938年底,希特勒開始具體計劃發動大戰,為避免德國重蹈兩線作戰的覆轍,德國突然率先提出加強蘇德軍事合作問題,提出用蘇聯原料換德國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1939年1月,他命令所有與軍事工業相關的人民委員15天內提出A、B兩份向德國訂貨的清單。據統計,從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定到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受德國全面進攻,蘇方提供了石油、棉花、磷酸鹽、鐵礦石、鉻礦石、錳礦石、有色金屬等價值4.7億馬克的戰略物資,德方提供了未建成的“呂措”號重型巡洋艦及建造該艦所需的設備、艦炮、水雷、魚雷、潛望鏡、最新型號的飛機樣品、火炮樣品、坦克、通訊設備、300多種機床和機械樣品,發動機、氣輪機等。為了保證德國供貨的質量和期限,蘇聯政府令捷沃相率一個委員會常駐德國,該委員會及其麾下專家在1941年上半年竟達700人之多。捷沃相對德國官員說:“我們的任務是從德國得到最新最完善的軍工設備樣品。我們不購買老式軍品……只要我們不那准這一點,我們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訂貨。”

從執行協議的態度看,雙方是守信義的。1941年上半年,即德國陳兵400萬於蘇聯西部邊界直至進攻蘇聯的前一天,德國一直按照協議供給蘇聯貨物,其數量超過了1940年的總供貨量。蘇聯一直按協議忠實供給德國貨物,直到1941年6月22日的前一天,整列整烈火車的貨物仍停在邊境,待發西送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1929年美國發生了經濟,美國資本家的貨賣不出去,只好求着蘇聯政府買自己技術和資本。列寧說過“為了賺錢,資本家願意出賣絞死自己的繩子”,說的太對了。當然蘇聯付出的黃金外匯也幫助美國資本家減輕了危機。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同志的話,說得太尖酸、刻薄了!外來勢力中誰對戰前德國的急速崛起貢獻最大,歐美西方?還是斯大林的蘇聯?這麼龐大的一個問題,若是逐項比較、深究歷史檔案、文字資訊,浩如煙海?

回復 | 0
作者:gmuoruo 留言時間:2017-06-16 08:56:20

“偶也以為,在斯大林和歐美各自利用希特勒的力量借刀殺人的程度和實際效果上,西岸所說西方縱容、扶植了納粹,是壓倒性的,大於蘇聯利用德國聯手瓜分波蘭、一報1920年兵敗華沙之仇(難怪後來在卡廷秘密槍殺兩萬多波軍軍官!)的程度”。

P 博,我還以為近乎土共文宣的二戰歷史沒幾個人信了。

二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英美太刻。希特勒能夠那麼快在英法眼皮底下重新裝備強大的軍隊,怎可能是西方的功勞?

現代軍備可不是農民打架,拿棍幫一擁而上就可。裝備的生產,測試,原材料的來源,軍隊的訓練,都是靠斯大林的幫忙。

為何斯大林要幫希特勒?可以肯定,絕非是因為愚蠢。

有信趣可以讀 The Chief Culprit by Viktor Suvorov.。 斯大林的陰謀,西方學者看不透的,也只有前蘇俄的學者才能讀懂。類似的是毛澤東,沒有張絨,沈志華這些人,西方學者基本還是盲人摸象。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Helvetica}
回復 | 0
作者:Pascal 留言時間:2017-06-15 22:48:33

德軍快速推進至敦刻爾克僅有16公里距離的坦克軍團,就是A集團軍群的尖刀 ------ 古德里安率領的第19裝甲軍,他們率先發起攻擊!為了加強裝甲突擊力量,第19裝甲軍改為下轄第1、第2、第10三個裝甲師和“大德意志”步兵團。此時的德軍已是一支被先進軍事理論武裝、擁有豐富作戰經驗且數量龐大的“虎狼之師”。

馬斯河一役,德軍打開了通向英吉利海峽和法國腹地的通路。之後,德軍裝甲狂潮在古德里安的率領下以每晝夜3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推進。他的高速推進不但令盟軍措手不及,也令德軍統帥部不安,擔心側翼得不到掩護。他的上司克萊斯特將軍曾兩度下令讓他暫停前進,古德里安不惜以辭職相抗爭,對此他無可奈何:“有時,同我的上司作戰比同法國人更艱苦”。禁令解除後,他的速度比以前還快,以至於他的坦克兵對擁堵在路上的大批潰散盟軍士兵喊道:“快走開!我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

1940年5月20日,古德里安掃過亞眠,在阿貝維爾附近抵達英吉利海峽。5月24日,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先後占領了布洛涅和加萊。下午,抵達格拉夫林,離盟軍最後一個逃生港口敦刻爾克僅有16公里,而在其右翼的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40多萬英法盟軍被壓縮在敦刻爾克狹小的三角地帶。兩支裝甲勁旅只須再努把力,便可大獲全勝。但就在此時,希特勒親自下令停止進攻,古德里安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批盟軍從敦刻爾克撤向英國本土。戰後,身在戰俘營的古德里安仍對希特勒那個“拆斷他裝甲部隊挺進矛頭”的命令耿耿於懷:“俘獲(英國遠征軍)的大好機會卻給希特勒的神經質弄糟了並徹底失掉了。”

這是一位網友的總結:

帶着這個疑問,我也查閱了很多資料,通過後面德國的一些檔案解密,終於知道了當時希特勒為什麼沒有繼續追擊,全殲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了。當時希特勒,沒有繼續繼續追擊,是因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當時德國的裝甲軍團進入法國是採取了欺騙戰術,繞過阿奇諾防線,從阿登山區,直插法國北部,然後就一路猛衝猛打,絲毫沒有給法國喘息的機會。因為閃電戰的精髓就是一個字“快”。原來當德國裝甲軍團一路追擊英法聯軍到敦刻爾克這個地方時,已經追擊了幾百公里遠了,後勤已經逐漸跟不上了。我們都知道德國基本都已重型坦克居多,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油老虎”,經過連續幾周的快速閃電戰,油量儲備消耗驚人。事實是當時前線德國裝甲軍團的儲油量已經嚴重不足了,只是英法聯軍不知道,當然德國人也不敢讓他們知道,但是如果繼續追擊短時間內沒有全殲,(幾十萬的軍隊,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全殲)一旦被英法聯軍發現,進行反攻那德軍就得不償失了,因為德國此時還想占領法國的南部地區,從而沒有冒這個險。

當時德國的空軍元帥戈林,也向希特勒保證,憑藉其強大的空軍,就可以將它們完全消滅在海上。據後來的檔案解密,希特勒當時想,即使不能夠全部將它們殲滅在海上,起碼也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損失。事實上他們當時完全低估了,英國空軍的能力,正是英國空軍的強力支援,才能保證幾十萬大軍,從敦刻爾克安全撤離。因為希特勒在當時是非常信任他的空軍元帥戈林的。

此時的希特勒還沒有向大英帝國宣戰,他還不想在此時完全與英國撕破臉,放了英國人一條生路,好在日後的談判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當時希特勒心裡最大的戰略目標是,東北部的蘇聯。他的目標是整個歐洲大陸,對於英國只是想給它一個下馬威,並沒有想此時就攻打英國,這也是後來不列顛空戰發生的原因。目的就是戰略恐嚇,希特勒要把他的陸軍用來對付蘇聯。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已占領法國後,沒多久就開始向蘇聯宣戰了。

綜上所述,敦刻爾克安全大撤退,只所以能夠成功,是有其必然的歷史原因,不希特勒腦子進水,或者同情心泛濫的結果。其實從後來的檔案解密,上述三點才是希特勒,沒有下令繼續追擊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的。

西岸 “留下幾十萬法軍做了俘虜” 的數字記憶印象,好像英軍有點兒太不厚道了,其實,遠沒有那麼慘:

1940年6月4日德軍攻克敦刻爾克,擔任殿後而來不及撤退的40,000法國軍隊被俘。

撤退從1940年5月26日開始進行至6月4日結束,歷時9天共有338,226人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000人、法軍約95,000人、比利時軍約33,000人。

還是撤走的法軍人數,比留給德軍的,多得多!

西岸說起,頭次注意到,林肯、丘吉爾:嚴重抑鬱,曾企圖自殺。丘吉爾自己管它叫做黑狗抑鬱症。

“ 假設歷史的話,如果希特勒不進攻蘇聯。。。第三帝國應該還能持續十年。” 贊同! 甚至更長久!

回復 | 0
作者:Pascal 留言時間:2017-06-15 21:59:06

謝謝西岸博座勞神費時如此長篇詳盡闡述融會貫通的觀點和史實。二戰課題不提則已,一旦提起,正撞在西岸博的槍口上,陣陣速射連發,大有摟不住火之勢。博座二戰通史認知的功底之深厚,令人讚嘆。

偶也以為,在斯大林和歐美各自利用希特勒的力量借刀殺人的程度和實際效果上,西岸所說西方縱容、扶植了納粹,是壓倒性的,大於蘇聯利用德國聯手瓜分波蘭、一報1920年兵敗華沙之仇(難怪後來在卡廷秘密槍殺兩萬多波軍軍官!)的程度。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之前,雙方軍力對比:

項目 納粹德國 蘇聯總兵力850萬537.3萬用於巴巴羅薩計劃作戰兵力305萬陸軍268萬陸軍部署於西部戰區編制190個師(其中德軍陸軍153個師又3個旅,包括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托化師;37個僕從國師)170個師另2個旅坦克3,700輛22,000輛,其中新型T-34/76和KV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火炮47,200門(50毫米以上)37,500門作戰飛機4,980架12,000架(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西部戰區部署5,000餘架作戰艦艇192艘396艘

戰爭一開始,蘇軍三種新型坦克只有1400多輛,剩下20000多輛,都是舊式的,跟德軍戰爭初期投入的坦克種類(虎式、豹式?),無法抗衡? 逐年擴大T-34型號生產產量,那是後來的事情。

說得一點兒不錯,波蘭國王統帥的三國神聖聯軍就是1683年9月12日對圍困維也納兩個月的奧斯曼帝國軍隊進行的一場解圍之戰。

這場大規模的戰爭由波蘭國王約翰三世率領的波蘭-奧地利-德意志軍隊獲得勝利,他們打敗了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領的奧斯曼帝國軍隊。

奧斯曼帝國軍隊於1683年7月14日開始圍困維也納,軍隊大約有138,000人(雖然大部分並沒有參與戰鬥,而且當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戰經驗的士兵,其餘是作支持的兵員)[2]。當中決定性的一戰發生於9月12日,神聖聯盟有70,000人的援軍抵達,對抗奧斯曼軍隊。

聯軍由以下的軍隊組成:

約翰三世的30,000名波蘭軍隊(立陶宛人未有參與戰鬥)

查理五世率領的18,500名奧地利軍隊

瓦爾德克的佐治·腓特烈親王率領的19,000名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軍隊

約翰·喬治三世率領的9,000名薩克森軍隊

而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約翰三世,正是這支聯軍的主帥。

這場戰役是中歐的多個王國與奧斯曼帝國持續300年的爭鬥以來的一次轉折點。戰役之後的16年,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逐漸從奧斯曼帝國中奪回匈牙利南部和特蘭西瓦尼亞,當中並消滅了大量奧斯曼軍隊。1699年兩國簽訂和約,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擴張。

回復 | 0
作者:西岸 留言時間:2017-06-15 14:21:39

因為人種的因素,希特勒並沒有很強的意願與英美作對。典型的就是敦刻爾克撤退,幾十萬英軍被圍在海灘上,沒有任何抵抗能力,但德軍坦克軍團停止了進攻,任由英國用小船把幾十萬英國遠征軍運會了英國,而幾十萬法軍做了俘虜。

這件事至今都是屬於二戰之謎,因為如果德軍進攻,幾十萬英軍必然被消滅和俘虜,屆時英國本土的軍隊等於沒有。

後來納粹第二號人物自己開飛機降落英國,一般認為也是想勸降,但被英國關押致死,這也是二戰之謎。

如果當時不是丘吉爾是首相的話,英國可能會與德國講和。因為如今對丘吉爾的研究認為他有精神問題,不容許任何與他不同的東西,不論什麼。那麼希特勒是不能容忍的。也就是他是個偏執狂,而沒有什麼理念和成本的概念。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心理學界對丘吉爾的心理研究的介紹。

從人種上來講,英國人是德國人的後裔,不論文化還是語言都是類似的,所以希特勒試圖用這種概念來聯合英國共同統治歐洲。

至於美國,當時是比較慫的時期,在戰前就對德國很崇拜,美國英雄林登伯格到處講演與德國交好。畢竟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是德國裔,國會裡也不少。

甚至國會投票幾乎通過決議取消陸軍來討好希特勒(即表現美國沒有意願與德國軍事上作對,美國還有海軍陸戰隊)。

如果不是小羅斯福個人對希特勒的反感,和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美國對德國不構成什麼威脅,國內反對美國捲入歐洲的力量是很大的。

如果假設歷史的話,如果希特勒不進攻蘇聯。。。第三帝國應該還能持續十年。蘇聯當時有7000輛坦克,七百萬軍隊,而德國試圖用3000輛坦克,和一百五十萬軍隊打勝,過於相信人的意志的力量。

回復 | 0
作者:西岸 留言時間:2017-06-15 14:05:22

關於二戰正好說反了,不是西方不認為斯大林會對歐洲危害,而是知道這種趨勢,因此縱容和扶植了希特勒。

因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里明確說明了對共產主義的厭惡,因此希特勒的興起可以極大程度上對抗斯大林,這是張伯倫綏靖主義政策的基礎。

但沒想到的是希特勒先進攻歐洲,而不是蘇聯。

原因在於當時蘇聯軍事力量太強,有7000輛坦克,德國只有3000,而且蘇聯當時有世界上最先進的T34(直到後來的韓戰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人沒有能力擊毀),所以先捏軟柿子就不難理解。

在發現西方不堪一擊後,才有了膽子進攻蘇聯,因為閃電戰的理論已經被驗證了,不再是理論。這是蘇聯在戰爭初期沒有意識到的。

看看第三帝國的興亡,有很多內容。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希特勒是一定會進攻蘇聯,畢竟人家都寫成了文字。但不認為那麼快,對自己軍隊的實力比較自信。事實上在瓜分波蘭後,斯大林一直在增加軍備,就是為了與德國決戰。

至于波蘭,歷史上因為十七世紀(記得維也納戰役是十七世紀)打贏了金蘋果圍城戰,自認是歐洲救星,號稱沒有波蘭歐洲就都是穆斯林了,一直很跋扈。而且在農牧社會,其草原騎兵在歐洲是很厲害的,兵力也是有數萬(當時歐洲大公國一般就是至多一萬軍隊),因此後來一直欺負德國和俄國,因此被這兩個國家恨。

波蘭的問題是一直抱着歷史上的輝煌,後來靠上英國,自認屬於世界第一梯隊的。。。結果用騎兵衝擊德國和俄國的坦克。。。

回復 | 0
作者:Pascal 留言時間:2017-06-14 21:27:48

沫若博座很有創意,七十多年過後反思反芻,看得這麼透徹。好比說,兩個邪惡你用我、我用你,事前捏咕好,先拿波蘭練手、開刀;兩方勝利會師後,一個不義更憎惡另一個不義,結果,巴巴羅薩行動大敗蘇方,同時也把它扶了正,扶成了世界眼中的正義一方。好像沒見主流學者文字認可這個驚世觀點。

得像痛下超凡功夫、深究朝鮮戰爭一切文字資料的沈志華那樣,自費數百萬人民幣購買複印俄羅斯所有有關斯大林繼承列寧的衣缽、借元首之力削弱打擊、進而掌控西方的文字檔案資訊,逐件伏案探究一番,拿出如山的文字鐵證來佐證。

回復 | 0
作者:gmuoruo 留言時間:2017-06-14 16:49:59

很好笑的是,西方沒人懷疑列寧的共產革命計畫,但絕大多數學者不相信斯大林有同樣的計畫:幫助希特勒發動二戰,讓西方自相撕殺到精疲力盡之後,揮軍西進,利用各國的共黨臥底,一舉完成列寧的全球共產革命的夢想。

可惜希特勒反過來利用斯大林,先發制人,把斯大林打了個措手不及,若非英美,就完蛋了。後雖慘勝,也無力在揮軍西進了。

從這個意思上講,希特勒也拯救了西方。但希特勒名聲太壞,西方學者基本要靠分裂式思維來個視而不見。

回復 | 0
我的名片
Pascal
註冊日期: 2014-10-22
訪問總量: 8,688,665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烏軍無人機拍攝.俄軍威武-裝甲車
· 美國政府起訴郭文貴案庭審前動議
· 全球瘋傳主流社會痛罵死不打苗的
· 張平教授.觀察以巴衝突平民傷亡
· 一進大英博物中國館眼淚止不住地
· 人類政治文明中.英國12大貢獻:法
· 到敵人後方去!到美國海軍基地去!
分類目錄
【他山之石】
· 烏軍無人機拍攝.俄軍威武-裝甲車
· 美國政府起訴郭文貴案庭審前動議
· 全球瘋傳主流社會痛罵死不打苗的
· 張平教授.觀察以巴衝突平民傷亡
· 一進大英博物中國館眼淚止不住地
· 人類政治文明中.英國12大貢獻:法
· 到敵人後方去!到美國海軍基地去!
· 占領德英法建國哈里發!世界就是
· 愛死俄羅恨死烏蘭你河南戰友再曝
· 誰膽敢公然造謠說新冠疫苗致人死
存檔目錄
2024-06-01 - 2024-06-01
2024-05-01 - 2024-05-31
2024-04-01 - 2024-04-30
2024-03-01 - 2024-03-31
2024-02-01 - 2024-02-29
2024-01-01 - 2024-01-31
2023-12-01 - 2023-12-31
2023-11-01 - 2023-11-30
2023-10-01 - 2023-10-31
2023-09-01 - 2023-09-30
2023-08-01 - 2023-08-31
2023-07-01 - 2023-07-31
2023-06-01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1 - 2023-04-30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8
2023-01-01 - 2023-01-31
2022-12-01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30
2022-10-01 - 2022-10-31
2022-09-01 - 2022-09-29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31
2022-06-01 - 2022-06-30
2022-05-01 - 2022-05-31
2022-04-02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1 - 2022-01-31
2021-12-01 - 2021-12-31
2021-11-01 - 2021-11-30
2021-10-01 - 2021-10-31
2021-09-01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31
2021-07-01 - 2021-07-31
2021-06-01 - 2021-06-30
2021-05-01 - 2021-05-31
2021-04-01 - 2021-04-30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1 - 2021-02-28
2021-01-01 - 2021-01-31
2020-12-01 - 2020-12-31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1 - 2020-10-31
2020-09-01 - 2020-09-30
2020-08-01 - 2020-08-31
2020-07-01 - 2020-07-31
2020-06-01 - 2020-06-30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1 - 2020-04-30
2020-03-02 - 2020-03-31
2020-02-01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31
2019-12-01 - 2019-12-31
2019-11-01 - 2019-11-30
2019-10-01 - 2019-10-31
2019-09-01 - 2019-09-30
2019-08-01 - 2019-08-31
2019-07-01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30
2019-05-01 - 2019-05-30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31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2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1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31
2018-09-02 - 2018-09-24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4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30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1 - 2018-04-30
2018-03-02 - 2018-03-31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10 - 2018-01-30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1 - 2017-10-30
2017-09-22 - 2017-09-29
2017-08-02 - 2017-08-30
2017-07-01 - 2017-07-31
2017-06-02 - 2017-06-30
2017-05-02 - 2017-05-30
2017-04-01 - 2017-04-29
2017-03-01 - 2017-03-31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0
2016-11-05 - 2016-11-28
2016-10-01 - 2016-10-29
2016-09-01 - 2016-09-29
2016-08-01 - 2016-08-30
2016-07-01 - 2016-07-31
2016-06-02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27
2016-04-01 - 2016-04-30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4 - 2016-02-28
2016-01-01 - 2016-01-28
2015-12-03 - 2015-12-31
2015-11-03 - 2015-11-29
2015-10-02 - 2015-10-30
2015-09-10 - 2015-09-28
2015-08-02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28
2015-06-02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31
2015-04-02 - 2015-04-29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2 - 2015-02-27
2015-01-03 - 2015-01-31
2014-12-01 - 2014-12-31
2014-11-01 - 2014-11-30
2014-10-26 - 2014-10-31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