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那次《四五花洞》,四位乾旦梅尚荀程共同录制了一段唱,成为传世经典。地主看到过一些回忆或杂评,评头论足,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四位的先后次序,不免议论到某人不大气、某人高姿态等等。仔细想了想,既然咱炎黃子孙千余年来不能脱俗,那样看重这个次序,自然有其存在之价值,并且也是有排队的规则的。那,可是明白人心里都有数的“潜规则"。劝各位别相信那些吸引眼珠子的八掛文章,且看一看地主如何分析。首先,能被邀请参加比项活动的,都己是当时的“梨园局常委"或“艺理会常任理事"一级的大人物了。既然如此,最起码的看家本领,也就是唱腔,都是顶尖的,并且没有可比性。但问题在于,若是各派都说自己的好,如何服众? 这一点,俺猜那几位当事人都明白。即便说那位唱片公司的召集人是"白党" (是 "白牡丹" 的白,可不是 "青天白日" 或 "白匪军" 那个白),他也没敢让 “白牡丹" 荀大爷当头牌。其次,为何请梅大爷首席呢? 这得比较一下四位大师的综合实力,而且是戏里戏外的都算上。这就只能是梅兰芳了,因为梅大爷的社会声望最高,这里边的细节与"流派"二字太远,恕不细表。例如当时有梨园"三大贤"之说,余、杨、梅分别是老生、武生和旦角的啥啥啥,而尚、荀、程却都不在其内。然后,剩下这三位当中,地主也赞成让尚小云先生第二。这不是说俺老王卖瓜,说到了尚派,就只夸尚先生怎么怎么好,不是这样。不为别的,因为程荀二位的戏里有的,象唱、念、做等诸方面的各种特色功底,尚小云也有; 而在另外的方面,尚小云却是当了一回“领头羊"。这就是尚小云的"棒",戏台子上的武功。 不过既然说到这儿,个别程迷也许会委屈地问了: 那为啥该俺们程祖垫底呢? 地主公平地认为,比较而言,还是荀慧生的戏路子更宽一些。不信? 那句所谓的 "千斤念白四两唱" 可不是白说的,说的可是技术活儿的难度。比如说,《龙凤呈祥》这出戏中的 "甘露寺" 一折中,许多人都会唱几句"劝千岁",央视的春晚有一年甚至弄了一个四派老生联唱,地主依稀记得不一定准确,是朱强(马)、张建国(奚)、言兴朋(言) 和张克(杨)。但是,在甘露寺相亲时,马连良的那几段长长的 (大舌头) 念白,到今天还有几人能说全乎儿? 还不仅如此,到了所谓的南派《甘露寺》,这几段画龙点的 “睛" 就被直接换成了乔、刘、孙、吴的四人联唱了。再说了,说相声的一般都会唱戏,您让一位戏曲名家去说段相声试试? 按通天教的王教主的评价,荀先生的戏,"浪"起来可比相声好看好听多了,这些是唱功以外的功夫。所以,让程先生压轴也是顺其自然。若是看在地主也曾把咱程派的祖孙三四代艺术家们都夸了个遍,俺怎么着也算个资深程迷,程迷们就别在自己的窝里头拍俺板儿砖了。哈,太长了。 只可惜,原装的尚小云的舞台剧留下来的不多,俺只能凭现有的资料和“据(别人)说"来粗略地介绍。总结地说,尚派艺术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戏台子上的武功超群。“超"在这里做一个定量的形容词来用。 说到舞台上开打,演员要有很好的“童子功"。各位也许知道,世界上几个著名的体操王国当中,培养体操运动员那绝对要从娃娃抓起。学戏的也一样,甚至于更残酷地训练,有的演员成名后说起往事还是眼泪汪汪的。在行当中,“生"行当中有"武生",“旦”行当中有"武旦"、"刀马旦"。一出戏要演得好看,武打和台步动作设计很重要,更多的是为某些天才演员量身定做的。据说,武生在以前的唱功戏份都不重,并且唱腔也较简单。从"武生泰斗"杨小楼开始,也注重了唱的功夫,把一些唱腔做得更讲究了。于是乎,有捧角儿的就把这些活儿描成了所谓"武戏文唱"了。但按地主所了解的,真正做到高水平"文唱"的,并不是杨小楼。最近,承蒙一位资深老旦戏迷的推荐,地主仔细看了杨小楼的第一嫡传高盛麟先生的戏,在“文唱"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副高家的好嗓子 (注: 其父高庆奎先生是高派老生的一代宗师,所谓老生戏的“三斩一碰”,即《斩马谡》、《斩黃袍》和《辕门斩子》,说的就是高派老生戏。若说味道,如果把杨派老生唱腔的醇厚绵长当作老窑,高派的激昂就好比是新鲜出锅的飞天茅台: 香、酱、辣、苦)。但仔细听来,从头到尾,一出《薜礼观月》当中反复唱的就是几段"摇板"。 俺公平地说,在“武戏文唱"方面达到一定高度的,是武学杨小楼、文宗余叔岩的一代英豪李少春。当然,地主若再继续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说,象串门儿的坐人家的家里不走,俺自己都烦。话说回来,杨小楼作为一代宗师,是留下了一大笔武生戏的珍贵遗产,並且,其武功也是打遍天下戏台而几乎无敌手。这个"几乎”,是尚小云先生赠送的。据介绍,尚小云当年成名之初,乃一"草根",但他的文戏的"铁嗓铜喉"和精湛的刀马旦舞台功夫也早己为梨园界所称道。而那时杨小楼是当世的英雄,为天下戏迷所捧,如日中天。尚小云曾经常地被邀请与杨大师同台演出。各位! 那可是真刀真枪的武戏,尚小云竟能与杨武圣打得个旗鼓相当,甚至于偶尔会小赢一把,按“黎叔"的评点,是不仅"发现了人才",而且还"锻炼了队伍" (给个出处吧: 电影《天下无贼》中两句经典台词)。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尚小云的文戏宗传统旦角,且出彩,武戏比肩杨小楼,哪真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才艺,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啥意思? 徒弟们学不会那么多,所以也难怪,尚派的传人少,可不是玩艺儿少,而是门槛太高,寻常人迈不过去。举个例子? 好的。张君秋先生,是张派青衣艺术的宗师,在声与腔方面集梅、尚、程的(地主加注: 部分)精华且有所创新,所以成就了现今舞台上的《望》、《诗》、《状》、《诗》、《楚》等张派剧目。试想,若张先生当年不仅学尚的唱,而且也学尚的"棒",现如今张派岂不也能有几出做功戏? 有看官问: 说得邪乎! 武功真这么难? 您还别不服气,拿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您压压腿,看两腿能否左右成直线? 腿蹦直了弯腰往前,两臂下垂,看手指尖儿能不能摸到地? 那得是纯粹的科班儿功夫才行。八十年代初,地主看豫剧流派汇演时,有一出戏《三哭殿》,戏中一位"小角色"是秦叔宝的孙子秦瑛,由豫剧院二团的一位不知名的著名演员谢巧官扮演。其中一个动作是,单腿繃直了从一侧抬起直到耳边,就是宋丹丹说的"鞋上去了,脚上不去了"的那个位置。而那时她己经五十岁出头了。后来在另一出戏,电影版豫剧《七品芝麻官》中她扮演唐知县的书童、兼全剧的艺术指导。就这个看似简单的抬腿动作,地主也曾看到一些演员是先用手把腿先扳上去,再hold住。再说一例,尚小云的电影版《昭君出塞》中,尚小云扮演"落雁"美人王昭君,扮演马童的是他的长子尚长春,各位可以在油管上找来一观,建议仔佃观赏一下马童的空翻和做功。后来者基本上都沿袭这个路子,例如某年电视青京赛重庆团的周利演的《出塞》等。可别和地主argue,说演马童的不是尚小云。不错。但别忘了这出戏是尚家戏,尚长春的功夫可是跟他爹学的。 其实,"点石成金"那是个秀才们忽悠人的话,而"龙生龙,凤生凤,(省略七个字)"却不是不靠谱。尚家班子的武功好,也是与家风有关吧,他不仅来自武术之乡,而且祖上曾出过真正的藩镇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