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在闲谈京剧时,有时候忍不住说贩点儿"私货",扯上几句河南梆子戏----豫剧,今儿个就索性凑上一篇。“豫剧",若是顾名思义说是河南戏,那就不准确了,它是起源于地理上的河南、主要唱腔形成于河南、以河南话为语言载体的一个剧种。说它是"地方戏",也不准确,看看这所谓的地方有多大: 以河南省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加上各半个相邻的鲁、皖、冀、晋、鄂,都有官办或民办的豫剧团,外加台湾省、陇海线从东海边直到西边产哈蜜瓜和羊网串的地方的沿途的县市,海外的就不算了,这个"地方"也不算小了。 虽说都称为豫剧,其实也有区别。与京剧的以人划流派不同,豫剧在它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以区域性的唱腔特点区分,主要包括以开封(原称"祥符县")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或"西府调"、以豫东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等等。这只是文人们为了文字表达方便而给"套"上的名称,唱戏的不一定讲究这个。这其中又以祥符调的唱腔最丰富、艺术表现力最全面、从业的艺人最多,而且开封又(曾)长期是文化中心,所以祥符调是豫剧的主流,开封话是豫剧的官话。遗憾得紧哪! 地主至今没有去过开封。"豫西调"则不同,不仅在唱腔上与祥符调明显不同,唱念也是以洛阳话为基调。再具体到个体演员,往往又体现在他她的家乡口音上。例如以两位顶级旦角大师陈素真和常香玉为例,陈素真原名王若瑜 (不是王佩瑜哈),籍贯陕西关中,却生在开封长在开封,所以吐字是标准的河南官话; 常香玉原名张妙龄,生长在洛阳和郑州之间的巩县(诗圣的故乡),也是一辈子不改乡音。所以,想学陈素真,得先习开封话,这个也许容易些,因为毕竟普及率高一些。可是学常香玉的戏就难了哈,因为除非是当地人,会说巩县话的人还不多。那些号称是香玉大师"弟子"的,有些人听来听去唱得不是个味儿,因为她们都没有彻悟到这个。俺相信这也是本地主首先发现的。就是本地主,若不写博客也难有心思去悟这些,看来写作很重要哈。唱戏不读书的,至少是不看地主博文的,该是怎样的事倍功半不出活儿。别人就不说了,单表大师的"亲孙女"、梅花奖得主陈百玲,应算是嫡派传人了,连常大师的艺名都继承了,为啥唱不出常香玉的味道来? 因为她生在郑州、长在郑州,不一样。当然,小香玉的艺术才华也是出类拔萃的,也是发展了豫剧艺术的,特别是为提高豫剧的知名度很有贡献。 众所周知,京剧是"国粹"。啥叫"国粹"? 就是说国家得花大把的银子钱投入去振兴,还得培养戏迷观众,春晚也不能缺席,时不时得派人到伦敦巴黎纽约金色大厅大贝壳里去演两出,写个段子也能把人忽悠得似乎高深莫测一样,这是"国粹"的范儿。豫剧不是国粹,啥"粹"也不是,土生土长,好在这土壤肥厚,从未亏了它。不过这问题就来了: 为啥一个土里土气的地方戏能流传得这么广? 地主认为有三条,人杰、地灵、腿脚勤。 先说这"人杰",咱不说河南的假烟假酒假名牌骗子多,那也得是有一定的智商才干得出来不是? 沒这本事,只能去当"响马",那得去山东。一部分河南人有这个聪明劲儿,一旦认真起来,痴迷于戏曲也不得了。河南号称"戏曲之乡",各种地方小戏,都有系统的音乐体系,虽说主要是师傅带徒式的发展,一直到今日,凡是民间的戏曲,都保留了传统,发展得不错。单说豫剧的主流祥符和豫西两门派,著名艺人都有不少保留剧目、传世精品。例如地主前些时介绍过一个豫剧的著名曲牌《百鸟朝凤》,就来自祥符调的故乡开封。在这个曲子的声中,有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乘轿出巡,还有电影《红高梁》中的花轿歌,更有另一出豫剧《抬花轿》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府门外三呀三声炮花轿起动" (原创者宋桂玲),也采用它,结果为两位豫剧人 (王清芬和虎美苓)赢得了中戏"梅花奖"。若是数一数豫剧的著名艺人,仅是地主知道的也不少。 所谓"地灵",河南的肥沃土地孕育、哺养了豫剧,它的曲调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更有忠实的听众。像本地主,虽说论到京剧也能白话出一个"闲谈"系列,那其实是靠灌水哈,也就是说"干货"实在不多。唱腔能浸到骨子里的,只有豫剧。曾有网友问地主何时开始听戏的。其实俺也不知道。最早的记录,是刚学会走路时,妈妈和姥姥带着去剧场看戏,一个人就跑到前边扒着戏台子往上看。稍大一些后,村里有剧团排戏,那时候都称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春节期间唱一个月,入冬后就是每天晚上排戏,全村的学龄前后的小戏迷们许多人就天天泡上了。现在,时代发展了,唱戏听戏也与时俱进、鸟枪换炮。除了平时的音频、视频、歌厅之外,在农村,象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总要请个戏班子为村里唱几天。说句时尚话,名角下乡,在河南早己是"新常态"了,哪里还用再拿纳税人的钱再去"振兴"。这也算是"腿脚勤"的一方面,但地主想要说的是,河南人所到之处,也带着豫剧落地生根。 河南地处中原。有一成语叫"逐鹿中原",说的是河南历史上战乱繁多,兵家交锋,百姓流离。最近的两次,上世纪抗日战争时,先是国民革命军为拒日寇,在花园口决黄河,数百万河南百姓逃亡到了陕西等地,接着是大饥荒逃难。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就是演的这个。于是,象欧洲的犹太人一样,河南人的足迹遍布大河上下,许多艺人的谋生,也得腿脚勤快地跟着走,铜川、渭南、西安、宝鸡、天水、兰州、玉门关外春风不度俺河南人去度,所到之处,也顺便传播了河南文化。再扯远些的话,"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千多年一个河南人讨饭到了四川,盖了间茅草房,至今还在拉动成都市的旅游经济。 上边说的是西边的,那主要还是河南人自己唱。东边北边更热闹。北边的邯郸、邢台、石家庄都有县一级和以上的豫剧团,唱得比河南人还地道。不信? 去百度上查看,豫剧在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里的最高记录是某一届的首名得主是邯郸东风豫剧团的牛淑贤,同届的郑州市豫剧院的虎美苓是排名第四。河南东边的山东荷泽、聊城,安徽等地也有不少豫剧艺术团体。这些地方也出过国字号的艺术家。京剧梅派青衣李胜素早年学戏是从豫剧开始的,不过人家现在懒得提了,哈哈。山东郓城一个豫剧家庭里出了一位歌唱家彭丽媛,实话实说哈,地主也犯不着去巴结差事。前些年,河南豫剧界评选十二位豫剧旦角,有四位是外省的。早年间的所谓"豫剧六大名旦"中,也有三位外省的: 陕西陈素真、山东的崔兰田和马金凤。 说到"六大名旦",记得以前是四大名旦陈常崔马,或常陈崔马,民间和官方排序略不同,后来又增补一位阎立品先生。近几年看网,方知又有一位名家入围,桑振君。不过她的戏地主以前沒听过,主要应是在豫东一带。拜互联网之便,听了桑先生的戏,也果然不错,有特点。 也许,今后有时间谈谈这几位名家的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