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碣(唐)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白话文解说] 诗的题目“焚书坑"即标明了议评的主题是"焚书坑儒",秦帝国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秦帝国旨在灭绝前朝时期关东六国文化的一次国家行为。此处,"坑"应是焚书的场所。 待焚书坑内的竹、帛在火中化成了灰烬,烟火息灭之时,秦皇的帝业也己隨烟而去,虚无缥缈了。潼关、黄河之险曾是秦国的屏障,现。能锁得住的仅剩下了始皇帝的陵寝,哪里还有他的千秋帝业。 焚书坑内的余温尚存之时,山东的六国旧地己经再起抗秦的战火。不是早己将六国的书籍收缴、焚毁无遗了? 还有何物能教化这些乱民造反? 岂不知这并非是书籍的错啊! 机关算尽也枉然,原来那造反、灭秦的项羽、刘邦等并不是读书人。
[点评] 原诗只有这么三十一个字,引来历代的传诵、众多的解读。略读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从工程学的意义上说,诗人对秦王帝业的消亡做了一次"失效分析",指出秦皇的焚书措施与巩固政权的目标的不一致性,依仗毁灭六国文化的载体并不能息灭天下人对暴秦的忿恕。事实上,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是人,有尊严、有自主思想和文化属性的人。秦军的刀快,能杀光天下人吗? 焚书根本起不到保社稷的作用。 其二,诗中出现三个人物,依次为祖龙 (历史上对秦王政的别称)、刘邦和项羽,其中唯赢政与焚书事件有直接关系。由此,不少人将这首诗解读为对秦始皇的讽刺、声讨。作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这没有错,因为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决策人。作为秦军的统帅,一统天下,自然是贪天之功于朕一人名下; 作为一代暴君,也必然认领一切亡国的罪责。中国的史家、书家乃至忽悠家历来就是这么操作的,就像一幅中式的水墨画,了了几笔之后一条巨龙即可腾空而起,不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神秘得引来观者无限遐想。但是这种水墨画般的处理方式是经不起近距离观察的,只能远看一轮廓。稍留意一下历史,会发现焚书坑儒事件的直接责任者另有其人,通俗地讲,秦始皇仅负有"领导责任"。 其三,由诗中所言的"焚书并未能阻止六国造反、造反的刘邦项羽并不是读书人",也可引伸出"书生无用"的论断。当然它可以在一些场合下做倾向性的解读,例如当年毛伟人对某位“国学大师"侃山的话就被后世奉为圣典。但从本诗的行文逻辑来看,这种解读却并非是诗作者的本意,因为明显与史实不符。唐代文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史、文化史的熟悉程度,可以从唐诗中大量引用的典故中得以印证。诗作者不可能不明白读书人在朝代兴衰史上无可替代的作用,要知道读书人并非都是书呆子。本诗的主题在标题中己经指明,即"焚书坑",或焚书坑儒事件,它是一次国家行为,并非单指决策者,更别说以如此悲催的事件来讥讽读书人。对于后者,可以做为一种引伸,决非直解。 其四,焚书坑儒的直接责任人,从形成动议的提出者、推动者,到秦皇批准后的具体执行者,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有才华、有韬略,但决非是雄才大略。书籍、互联网、影视剧中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地主不愿重复书写,仅作一判词。他因其才华而锦衣玉食; 他也因其心胸而身败名裂。 其五,本诗的文字直白、鲜亮,思想性强,笔锋辛辣,应属唐诗中上乘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