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分析豫东战役的得失、胜败 豫东战役结束后,国共双方的军事统帅部均对各自的部队进行了表彰。国军方面,黄百韬因为驰援迅速、作战勇敢,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但作战份量最重的整五军邱清泉却未受到表彰。由此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战场配合,这是后话。 解放军方面,军委给前线作战部队发贺电表彰,认为是越过了抵抗国军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这种评估不是虚的,正是在豫东战役期间,解放军在整个中原和华东地区开始了全面的攻击性军事行动,最终两支战略力量合二为一,完成了淮海和渡江战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打了一场败仗,其主要的依据是解放军华野六纵副司令皮定均在日记中写道,华野的一、四、六等三个主力纵队的伤亡惨重,“三兄弟被被打成了残废”, 在第二阶段阻击邱兵团的三、八、十等三个华野纵队也是损兵折将。皮定均将军,原是新四军五师李先念手下的将领,著名的‘皮旅’旅长。在国共开战之初,国军首先以重兵包围了处于中原腹地的五师和王震的三五九旅。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向西突围,皮定均受命带全旅向东先行以吸引国军。在这一战中,皮定均将原以为必死的全旅整编制部队完好地跨越整个安徽省,带到了华东,这是他一生中最出彩的地方。皮定均随后就脱离了皮旅,到华野的六纵担任老虎司令王必成的副手,以后始终被罩在王老虎的光辉之下。评定军衔时,还是凭借大帅的一句‘皮有功,少进中’而官拜中将。七十年代,皮定均任职福州军区司令员期间,因飞机失事而殉职。在华文网上将解放军的豫东战役视为‘败仗’者,多是以皮定均将军的‘日记’为主要的依据。 地主不这么看。既然是如此大规模的双方野战军主力的正面交锋,双方的人员伤亡都是巨大的。即便是被打残了,华野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第八等各纵队的建制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以后又是战斗力强悍的野战纵队。并且,伤亡惨重的何止是仅仅是这些解放军华野的几个纵队?中原野战军的各个纵队也是一直在打援和阻击,出勤又出力,自然也有伤亡。难道说刘伯承也打了败仗?再说国军方面没有死人吗?死人多的就算败了?那种不考虑战役目标,以伤亡数字评判胜负的观点,过于肤浅。要知道国军方面出动的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兵团,并且在兵力和装备方面仍然是占优势的。这种双方的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的正面交锋,哪有不伤亡的道理?所以,胜败不是一句话,还是具体分析更好。 回到战役评点。从大的方面说,豫东战役是国共双方攻防易位的转折点之一。之前,在河南,华野西兵团和刘邓,陈谢两兵团和几十万国军大打出手,熬了大半年,鲜有大的胜绩;在山东,华野的东兵团的境遇也大致相同,其中一个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据说几乎是打遍华东无敌手,差点端了胶东许世友的老窝。在这次豫东战役中,三支国军的生力军在此围剿粟裕,除了双方的巨大伤亡之外,国军还丢了一个兵团部和两个整编师的建制。后来粟裕撤了兵,就算是逃了,那国军的整五军、整十八军、整二十五师等几大主力会师,仅仅抓了不少共军的一些伤兵和支前民众。此外,恰恰就在豫东鏖战正酣之际,中野在豫南和鄂北攻城掠寨,占领了襄樊和南阳等地;华野的山东兵团横扫齐鲁,把济南打成了一座孤城。随后在华野攻打济南城的同时,刘邓和陈谢两兵团更是进一步扩大战果,囊括了整个豫南、豫西和郑州。这就是后来刘伯承在淮海战役时所说的‘淮海的文章从中原做起’。当共军在中原大地和齐鲁大地积极进攻之时,国军的几个战略集团却逐渐收缩到了徐州地区,演变成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之前的攻守态势。 从更具体的方面来说,由于共军每每在攻取一地之后都及时建立或巩固地方政权,推行土地改革,实行战时经济,形成对野战前线的强有力支援,所以,华野和中野在休整之后有能力再次组织更大规模的决战。 但是,如果从最初的军委所布置的作战意图来说,显然华野并没有达到‘歼灭整五军或整十八军’的目标。事实证明,不是共军无能,而是国军还是的确很强大。即使日后在淮海战役中,若不是国军的高层指挥上的失误太多,结局并非一成不变。 再有一个方面是关于战略协同和军令统一的问题。在豫东战役之前军委的布局中,已经明确了各个纵队与华野总部的隶属关系。此后,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即时将原华野西兵团的三、八、十等纵队的指挥权交还华野。这些部队在豫东战役中,无论是攻城还是打援都是主力。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山东兵团的作战却与华野的主要作战方向互相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由于不掌握更多的信息,外人不便于分析。也许东兵团和西兵团长期独立作战,未能立即适应战场协同?也许战场通讯手段落后,不便于指挥?也许是某些将领领会上级作战意图的能力差?也许粟裕的威望不足以服众?无论是何种原因,山东兵团以攻取兖州为战果,未能将徐州方向的机动兵团困在东部,直接影响了战局。 豫东战役里可以进一步评点的东西还很多,比如中野和华野的攻坚作战能力,平面防御战术。以我个人看来,粟裕等一线指挥员在豫东战役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