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长春围城之战,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国军‘起义’归顺了共产党,成为解放军的辽沈战役胜利的一部分,其过程却是异常惨烈,十几万的长春百姓被饿死。在上篇中,地主简单介绍了国军的‘杀鸡取蛋’政策将长春的普通民众当作了它的战争资源,本篇就单表解放军方面的战争资源的三个方面, 战略上的正义、战术上的成功、以及国际援助。
说到战略,长春之战实际上仅仅是国共双方在1946年的战后交兵中大大小小的数十次大规模战役中的一次而已,这些战役的共同特点是必须分出胜败输赢才算了结。作为一个大战略家,应该懂得中国人的哲学中的‘和为贵’,老蒋显然不懂这个。如果在日本人投降之后,国府能够宽大为怀,心系天下苍生,团结国内各个政治团体、军事团体,达成一种民主共和的体制,哪里会有国共的兵戎相见?不幸的是,老蒋信心满满地要‘三个月消灭共军’;共产党方面也及时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那时节国军强势而共军弱势,强势者不懂得珍惜和平,不懂得‘和为贵’的道理,就把自己推向了不义的一方;弱势者首要目标求生存、求发展,按照先乡村、后城市的方针,一步步壮大。
如此,只有在敌对的一方败北之后才能求得和平。和平是用枪炮打出来的。想起了地主两年前对‘和为贵’的解读:‘咱俩有事好商量,如果不识抬举,你会死得很难看。’
具体到东北战局,解放军的战略就体现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获得了最大的战争资源,即民众的支持。当国军精锐的主力所向披靡之时,解放军一路败北,让出了沈阳、长春、鞍山、营口等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的铁路交通线,却占领了广大的乡村,依靠土地改革争取到了农民的支持。当年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训练出几十万的满洲军队,被国府的陈诚(号称‘小委员长’)大笔一挥,就地遣散,这批人腿肚子转向,就投奔了解放军的队伍。如此这般,解放军从出关时的十万人马,奇迹般地在两年内扩充到了百万人之众。
由于占有广大的土地改革后的农村,粮草对于解放军来说就不成问题了,以至于当被困在国军的警戒线和解放军的封锁线之间地带的民众出现了大批的死亡时,解放军还能够拿出粮食对灾民进行救助,说明是有粮食。这样的情形其实不仅出现在长春围城,在淮海的陈官庄围困杜聿明邱清泉集团时,是在寒冬腊月,解放军也是能够让投诚的国军弟兄吃上饱饭。
再说那批满洲军,吃粮当兵,当兵吃粮,既然解放军宽大为怀能够接纳,也就不客气地将枪口对准了国军。这笔帐无论如何来算,都是怪陈诚这家伙给国府帮了个倒忙,害得蒋总统把正在东北前线风头正盛的孙立人将军(美国弗基尼亚军校毕业,原新一军军长)从火线上拽回来,到台湾去训练新军。这TMD何苦呢?
在战术上,‘围点打援’被解放军使用了无数次,连国军都知道了这个战术,再也不上当:在山东的孟良崮,十几万国军眼睁睁地看着整编74师全军覆没;还是在山东,宋时轮许世友率领解放军华野的3纵、9纵、10纵围攻济南,徐州的数十万兵马就是下不了决心北上营救,硬是让王耀武被解放军俘虏而去。在长春也是一样,林彪一方面在长春围城,一方面在长春与沈阳之间摆上几个纵队‘迎接’廖耀湘兵团,聪明的廖司令官也不上林彪的当,就是不发兵北上救援。仔细想想,国军的将领在黄埔、西点、圣西尔等军校里学的一定还是中国兵法,特别是活学活用了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人人都不想做现代庞涓、不想兵败身死马陵道。
其实在围城上还是有讲究的。我调查了一下,起初对长春的国军发起攻击的解放军是攻击力强盛的六纵和一纵,都是东野的王牌军,这些部队是现在的中国陆军里最牛的第82集团军(原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一部)。在打出了气势、形成了合围后,这些主力师就一个个南下去对付沈阳和锦州方面了,剩下的是十万共军弱旅围了十万国军劲旅的天下奇观,国军还不敢出城。后来国军也就出不去了,别看围城的解放军都是些军分区的‘独立师’,相当于弱旅,他们挖壕沟、埋地雷、架铁丝网的本事一点也不弱,硬是将国军堂堂新38师困死在了长春。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国际援助方面,共产党受了苏俄的长期资助和领导,这是天下共知的。其实不仅是苏联,北朝鲜也是共产党的天下,朝鲜人不仅有数个师的兵力在东野中,北朝鲜还是东野的大后方。所以,百万军队、占据绝对优势的广大乡村地域、背靠苏联和朝鲜,这就是解放军的实实在在的战争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