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湮灭之城的博客
  地上之物终将湮灭,天上之城永恒,在生命短暂的超越中寻找瞬间的化境。
网络日志正文
莫把真相混同于真理:认识是更新过程 2023-01-11 13:25:05


人的生命有限。面对浩渺的宇宙,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人恐怕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人的感官有限。感官无法感知的东西不意味着不存在。于是人们从科学理念出发,借助于设备仪器去延伸人的感官。结果,细菌、病毒被“发现”了,电磁波被“感知”了。可世界上还有更多、更丰富的东西,人依旧无法感知。

人的心智有限。其心智的高低取决于基因、年龄、教育与阅历等。个体虽有差别,但终究为自身所限。

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认识的东西越多,就越感到尚未认识的世界让人气馁。所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人的有限。

这还没有将复杂且令人难以启齿的人性包含在内。尽管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但我依然接受“人性趋恶”之说。

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杰洛姆(Jean-Léon Gérôme18241904),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创作了一组表现Truth化身的作品。而英文中,Truth既代表真相,又有真理之意。这里我选择“真相”。

遗憾的是,杰洛姆这些作品大多丢失。仅存的4幅可算是他最后的作品,这些画一直放在他的工作室里,直到1904年的一天,女仆发现画家已瘫倒在工作室内,死于他本人的画作《真相》脚下,时年79岁。

至于那究竟是哪一幅《真相》,不得而知。

Gerome_verite_lyon.jpg

 1895年在里昂美术馆展出的一幅《井底的真相》——关于真相、镜子和井的隐喻

 

在画家笔下,真相被塑造成一个裸体的女人,或被丢入井中,或被困于井底,或从井中走出。据说这一创意源自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者德谟克利特的一句箴言:“我们对真相一无所知,因为真相在井里(深渊里)。”

还有另一种解读:

真相和谎言一起去井里洗澡。洗澡之时,谎言突然爬出逃走,并穿上了真相的衣服。当真相发现时,谎言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真相宁可光着身子也不愿意穿上谎言的衣服,她一旦走出便不再回去。于是,人们就只能看到谎言披着真相的外衣,而真相却总是赤裸裸的……

可惜,在这些画作的几乎所有表述中,Truth都被错引成“真理”,结果“真理”便被人困在井里。

倘若真理真能为人所困,那还是真理吗?

可见,人们常常混淆真理与真相的区别。

想要厘清两者的区别并非易事,因为人们常常在不同的背景下论及真理,比如科学、哲学、艺术和神学(信仰),等等。

aaa.jpg

法国学院派画家蓬桑(édouard Debat-Ponsan18471913)于1898年创作的《真相从不会被淹没》

 

对真理与真相区别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前者神圣、绝对,关乎信仰;后者相对,就事论事,与认识相关联。

真理超验,不证自明,只可追求却无法企及,更无法拥有。它独立于人类以及人类思想认识体系,具有永恒性。无论人类存在与否、认识与否,它都在那里。

而真相则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包括针对事物背后隐秘的揭示,它取决于人的观察角度、认知水平与认识能力,具有相对性。人们可以通过各个角度去还原真相,了解真相,弄清真相。

有些人对此显得悲观。由于每个人观察角度的不同和认识能力的差异,所得到的只是真相的局部,根本无法最终得到真相,就此认为真相并不存在。

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或许已经将真相与真理混为一谈的缘故。

这就好比:一个故事可以有许多版本,但没有一个版本是全面正确的,所以就认为故事的真实并不存在一样。

否认真相的可认识,无论主观如何,客观上为谎言的大行其道寻找到了借口。

真相当然存在,而且是可以被认识、去掌握的,尽管它并不完美,并不绝对。

局部的真相依然是真相!当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反映同一个事实时,真相便趋于完整。参与的人越多,真相就越容易浮出水面、走出井中,最终被还原。

所谓兼听则明就是这个道理。

La_Vérité,_par_Jules_Joseph_Lefebvre.jpg

法国画家莱菲博瑞(Jules Joseph Lefebvre18361911)于1870年(早于杰洛姆16年)创作的《真相》。相较于杰洛姆对真相的羸弱与信心不足,此画表现的则是真相的强大、神圣且不可遮蔽,她一手高举明镜,一手拿着鞭子

 

可惜如今人们之争论的误区,更倾向于自以为是真理的对峙,而非真相的呈现。用绝对代替相对,用抽象代替具体,结果常常表现为水火不容的极端现象。

造成这一乱象的原因是因为:确定的真相和绝对的真理之间,插入了人的认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的正确认识。

而人的认识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与相对性,才是问题的根源。

具有符合事实或现实属性的真相,需要用适当的语言去阐述,它与人的认识相关联。而人的正确认识则是真理对某一时间、某一局部的投射,它不是真理,具有相对性。

所以,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修改为:实践是检验人的正确认识的唯一标准。

因为人的正确认识不等于真理!

而真理无需实践检验!相反,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既然认识如此重要,那么一个人的认识又基于什么?

基于出发点!

这个出发点,就是你头脑中已经具备的东西,比如你现有的观念和理解力。

当你面对一个杯子,你一看就会马上理解为:这是一个杯子。这是因为事先你脑子里已经有了杯子这个概念。所以杯子作为认识的对象落入了你认识的范围,因而是可认识的。

如果人们对于世界上许许多多客观事实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了解时,真相便是可认识的。

不过,可认识的基础,是作为出发点的思想观念。

Edmund_blair_leighton_accolade.jpg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画家雷顿(Edmund Blair Leighton18521922)于1901年创作的《荣誉》(The Accolade

 

出发点十分要紧。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会遵循各自的一套思想观念,如理解力、某种价值观等。而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当作判断是非的最终标准。就像庄子所说的,儒家有儒家的标准,墨家有墨家的标准,道家有道家的标准……

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呢?

进一步,倘若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并试图尽力说服对方,甚至采用强加于人的方式迫其接受,那么分歧与纷争就在所难免。更严重的是,如果两者之争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那么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甚至战争就成为必然。

可悲的是,由于人的有限,每个人赖以支撑自己的出发点总是有缺陷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比出发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时时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及时发现它的不足与谬误之处,适时加以纠正与完善,由此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生生不息的更新过程。

人类正是通过认识的更新过程逐渐趋同的!

于是就有了不同的道路。

儒家认为:好坏对错的标准不是由你现在的状态说了算的,而是要不断持续地改变自己,将自己的本性先修好。在修身养性过程中,视野会越来越宽,见识会越来越广,再回头审视,就会发现自己的出发点正在不断地改变、前移,最终达到“君子”或“圣人”的标准。

不错,儒家相信“人性善”,所以坚信圣人存在。所以儒家强调生命不息,不固执于现有,当君子不当小人。

所谓“小人”,就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一类,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置于最高处。

而“君子”,则是那些在自我反省、不断改变自己思想出发点的更新过程中,逐渐趋同并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人。

在儒家的中庸思想里,有着一种十分内在的宗教力量!

西方文化则相反:他们相信人性本恶,所以没有圣人。但他们趋同的方式又分为两种:1)高扬人类的理性,通过理性来认识真理,达到趋同;2)通过信仰,依靠恩典在真理下达到趋同。

理性源自古希腊的哲人。他们围绕着世界终极问题持续探索,历经数千年并由此诞生了逻辑学、科学等人类文明成果。当然这些成果不单单是靠理性,还有信仰的指引。

只是,这种高扬的理性,恰恰又与人的有限和人性的不堪相互矛盾,彼此冲突,结果最终走进了死胡同,或进入不可知论,或各自为政,或以极端个人化的各种思潮甚嚣尘上。看看今天的世界,在理性的驱动下世界是更加趋同?还是加剧了撕裂与纷争?

当人类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知其无法超越人类本身的维度以及更无法超越时代时,信仰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面对超出自身认识范畴的未知领域时,信仰更成为出发点更新过程的唯一依赖,唯一途径。

从不断更新自身出发点的角度上看,信仰的核心便在信心跟随中,不断地放弃老我,将思想与生命过程的出发点交托给真理(上帝)管理!

自己思想观念体系的建立、判断与选择交由外部?这太离谱了吧!人在理性上是完全无法理解与接受的。

但千真万确的是:信仰,是无法凭着自身的理智所能进入的。以对西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基督信仰为例,那些进入信仰的人并非依靠自身的理性,而是无一不在上帝的作为下凭着情感,绕过人原本的缺陷,直接在基督里实现趋同与合一的。

人需要有所依靠,而依靠是基于情感的。人的思维离不开出发点。但有了情感、信赖和跟随,就如同从小跟着父母一样,充满着信任与平安。通过信心跟随,在生生不息的更新变化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出发点。

如此看来,华夏文化所强调的更新与生生不息,正是出发点的更新变化,这也是一种内在的宗教力量。

可惜,古人的认识近在咫尺,却只差一点,比如老子。

人们常常疑惑: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信仰吗?

大约10年前,一位国内的知名学者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无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宗教意识和彼岸观念的。因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本的和现实的。自周起,三千年来我们“以伦理代宗教”,虽无信仰却不乏核心价值观,而且有道德底线,它们保障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延续着古老的文明。所以,我们不需要信仰。今天的问题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没有底线”……

事实似乎如此,但结论却不乏商榷之处。倘若真是这样,那么这些道德伦理建立于什么基础之上?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源自何处?倘若不能心存敬畏,底线又从何而来?

从古代的祭祀、礼乐及“巫”文化,“天”与“神明”便为人民所敬畏、所惧怕。作恶前想一想头上三尺神明,多少会有所顾忌。

只是在统治阶级官方文化的主导下,我们的先人们很早就已经从文化上完成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移。而天子,就成了上天的代表,具有了天然的神圣性与合法性,不可侵犯,连质疑也不行!

我们一定不应忽视华夏传统中内在的宗教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早已在不知什么时候在传统文化里深深打下了信仰的印记。

只是这些东西,已经被我们忽略了很长时间而已。

人类只要承认自己有限,信仰便不是可有可无!

倘若从人类思想的层级上进行类比,那么:最外圈当是庞大的信仰体系,其中包括了所有可被认识、以及超出人类理性认识范围的无法理解的一切;信仰圈向内,是哲学,它表明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观点;哲学之圈再向内,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如此下去,内含逐圈变窄;更窄的是意识形态,它只为少数群体服务,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最短暂。

我们生活在一个真相被淹没、真理受到空前挑战的时代。人,如果毫无敬畏之心,一味地无底线,真相便无法走出井底,真理更是奢谈。


写于202266

 

(文中图片均引自网络)


浏览(2855) (8)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李予珍 留言时间:2023-01-11 20:07:25

很对。真相属于自然客观物自在界,真理属于人类主观体现象界。

回复 | 3
我的名片
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 2022-10-30
访问总量: 794,77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濒死前的祈祷
· 在帝国的落日余晖中体面处理香港
· 以色列的反应是否过度?
· 好一个“公私合营”
· 聊聊刚刚过去的日全食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死亡是一种什么权利?
分类目录
【杂记随想】
· 在帝国的落日余晖中体面处理香港
· 以色列的反应是否过度?
· 好一个“公私合营”
· 聊聊刚刚过去的日全食
· 死亡是一种什么权利?
· 复活节的盼望
· 这坏事是我干的,你别不相信呀!
· 缘木求鱼,是社会整体堕落的必然
·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 所谓照片的“历史在场”与“有图有
【照片的魅力】
· 濒死前的祈祷
· 一幅充满故事张力的老照片
· “有工作,有饭吃,就是希望”
· 波罗的海人链:他们为何坚定地反
【边走边看】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神奇的应许之地(3)——摩西的深
· 神奇的应许之地(2)——初识约旦
· 神奇的应许之地(1)
· 这里,只记录下了欢乐——神奇的应
· 死海之光——神奇的应许之地(4)
· 纽芬兰岛与《大西洋宪章》
·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神奇的应许之
· 以色列:来自一线目击者的诉说
· 世界的边缘
【恍如昨日的回忆】
· “716”:当年游泳二三事
· 忆我的藏族朋友“阿里王”
【回归常识】
· 尊严,需要正确的表达
· 拒绝“标准答案”
· 是非、知道、“卮言”
· 朋友与镜子
· 党,是有差别的!
·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 游戏的遵守与超越
存档目录
2024-04-03 - 2024-04-24
2024-03-01 - 2024-03-29
2024-02-02 - 2024-02-26
2024-01-08 - 2024-01-29
2023-12-05 - 2023-12-31
2023-11-03 - 2023-11-30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20 - 2023-09-27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02 - 2023-07-30
2023-06-01 - 2023-06-29
2023-05-03 - 2023-05-25
2023-04-02 - 2023-04-27
2023-03-01 - 2023-03-30
2023-02-24 - 2023-02-27
2023-01-04 - 2023-01-11
2022-12-01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29
2022-10-30 - 2022-10-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