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幼河的博客  
在美国混日子。  
https://blog.creaders.net/u/332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2021-11-22 06:50:57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原名:王朔: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

聪明壹休哥

 

美国是物质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丰富到大家都很糜烂的程度。因为我小时候一直处于物质生活很贫乏的年代,我很希望能够糜烂一下,之后再精神空虚。因为从小就精神空虚说穿了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家有一些美国兵用过的勺子,上面写着“美国陆军”和“USA”。我妈妈去抗美援朝打过仗,这东西是她带回来的。

那些勺子质量非常好,都用的是非常好的钢,直到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还曾经用这些勺子喂过她。而且,我母亲也曾经给我讲当年和美国人打仗的事情,讲自己吃美国罐头的感觉,这就给我一个“美国兵吃得特好”的印象。

我去美国半年就回来了。我是因为要在纽约出书,因此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邀请。别外,当时我手头还握有一个斯坦福大学的邀请,我结果没好意思去大学,我觉得我也不配,因此我就到纽约把书出了,出的是英文版。至于斯坦福,我就没去。

去了美国之后我就决定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去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和美国一些乱七八糟的城市,就是为了走走看看,这么做其实也就是为了将来能堵人家的嘴,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别人一说起哪儿哪儿,你说你去过,人家不会跟你多罗嗦了。

在美国,我在纽约和洛杉矶呆的时间比较长,觉得这两个城市很不一样。

洛杉矶这个城市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在洛杉矶,除了一些特别的色情场所之外,那里一到晚上天黑了之后,什么娱乐也没有,有时候我去一些美国内地城市,到了晚上八点多钟进城就找不到地方吃饭了,因为大家都睡觉了。

而且美国人非常规矩,社会上非常井井有条,执法也很严,在国内我们都被人骂惯了,觉得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不友好,可是我到美国之后觉得在那里真是好到得老对周围人说“谢谢”了,因为我在美国遇到的很多情况是你去找人办事,人家还对你极为客气。

但是我非常不喜欢美国人爱在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一条,因为我英语不好,他们一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一来,让我显得挺无理的。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那里也有安全感,原来我觉得美国的犯罪率很高,但其实那种犯罪率不太能侵害到你,纽约的地铁让人形容成罪恶之渊,一开始我到那里都不敢坐地铁,老是坐出租车。

后来我晚上坐了一下地铁,觉得挺好的,而且我觉得自己在那里呆着别人还挺害怕我的,可能他们把我当成越南人了,这使得我大有安全感。我遇到的别外一件事情更能说明问题:有一天,我在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那里独自一人行走,那里的办公区,一到晚上就没人了。

没想到我看见对面有一个黑人走了过来,我有些心慌,但他似乎也非常害怕我,我们两人隔着两个街口他就绕着走了,我当时正担心如果让我绕,我怕我会被绕丢了,想不到他先绕了。

在美国生活,我可以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非要解释这个现象我只有用“理想社会”来做出说明,这个国家非常适合小市民生活,假如你不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你只想过一份踏实日子,你只想“我不侵犯别人,别人也别侵犯我”,那么美国是最好的地方。

而且,那里的社会相对来讲是最公平的,公平到有时候你都不好意思的地步。比如,我在那里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说是加州的纳税家庭每年要负担非法移民一千多美元,比如负担他们的子女教育等等方面的开销,这事要是搁在别处,谁干呀?

美国确实让人开眼界。过去的我等于是一个井底之蛙,起码对古典的东西方艺术了解得不太充分,我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整天东看西看,主要是想受些教育,我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文明,起码在雕塑和绘画上是这样,但是在美国的博物馆里看了一些中国以前的东西,一下子把我过去的想法打破了,我觉得那些东西还不错,和希腊的东西摆在一起比也不算太寒碜。

在中国,我不太能够见到这些东西。偶尔见到一些张大千或者齐白石的画,但我认为那些东西不是很地道。

说来说去,我在美国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如果是一个画家或者是音乐家,我也许在创作上出现不了障碍。纽约那个地方有十几万诗人、十几万音乐家、十几万作家、十几万演员,也就是说有几十万艺术家群居在一起,之所以聚集在那里是因为那里对人没有压迫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所有东西都是可能被艺术化的。到美国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精神上的彻底自由,但是我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中文小说的,是依赖文字吃饭的这样的人呆在美国会有点麻烦。

美国的中文是一个非常杂的东西,是被台湾国语化了的中文。我倒是在那里曾经想过写一个比较长的东西,反正在那里住着也没人来打扰你,谁未经准许进了你家家门你不是都可以对他开枪吗?但是如果我在那里不看中文的东西,我的中文本身就不活跃,慢慢地,中文水平就会下降;但如果我看中文的东西,那里那些非常杂的台湾中文就会慢慢地让我的语言背景做出改变,这样,我写出来的东西让中国大陆读者看起来就有隔膜感,起码会认为写的“不是我们这里的事儿”。

我到美国之后因为英语不行,就去和大量的中国人接触,这些人很多都是我过去在国内就认识的,或者在国内有过一面之交的,其中甚至包括了我的一失踪了的中学同学,见了这么多人,我总的感觉是这么多年没见面,这些哥们全到美国来了。

我觉得中国最近几年在人才问题方面有些上吐下泄,好多人都被泄在美国了。美国就好比一个大便盆,什么都接着。

我认识的一些作家现在也在美国生活,我个人认为他们在美国基本上都没有写出更好的东西,我感觉他们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我所认识的作家阿城,他在美国为了保持自己文字的纯洁性,在那里呆了八年也坚持不学英语,他的这个努力还算好,但是也有点过分艰辛了。而有的作家在美国干脆就干起别的事情了。

在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都变好了,变得都守法了。我认识几个在国内都是坏人的人到美国生活之后都变得非常老实。我才一到美国,朋友就告诉我“你可千万别犯法,你在美国犯法算是倒了大霉了,会记你一辈子,到哪儿都跑不了”。

大家都这么专门提醒我,就好像我在中国就是以犯法为生似的。我后来想,可能大家把每一个刚从大陆来的人都当成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了,觉得必须叮嘱一番,我想他们其实也想要你知道,在美国犯法之后,你别想“托人帮忙”。

但是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如果那么老实、那么循规蹈矩其实也不行,这是让我很畏惧的地方,在中国,一个人有时候闹得无法无天其实有助于打开思路,这个原因使得我不想过早地变成一个好人,当然,我想我老了以后还是要变成一个好人的,变成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到美国后我开始明白,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呆着其实非常矛盾。

第一,我太老,四十岁年纪的人已经不可能重新开始新生活了,假如我去美国的时候是十八岁,哪怕是二十多岁,我都可以把自己周围弄干净了,甚至可能会觉得拿中文写作都没意思了。真的,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人,彻底变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了。但这对我来说已经不太可能了。

第二,我又太年轻,如果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反而就可以踏踏实地在那养老了。因为美国的生活品质是有目共睹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安全,没有人来打家劫舍,也肯定没有外星人入侵,人老了可以死在自己家的床上,这一点问题一定不大。

当然,我也还有一些自尊心,对于我到美国生活这件事情,我一直这样比喻;你到人家家里来住就他妈够腆着脸的了,然后你再跟人家抢着干活,比如说抢着到餐馆打工之类的,这就不太合适了。(而且我也干不动。)从小,我家里的大人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别吃、别人的东西别拿。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出版社也曾经把我介绍给《花花公子》这些杂志去写小说,我用中文写,他们翻译,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写剧本一类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对《花花公子》这类的杂志我这次也有一些新认识。

我曾经从自己过去写的《玩的就是心跳》中摘了一些片段,想登在《花花公子》上,其实也就为了我的书能在美国更好地发行,但是稿子后来被对方给退了,理由是“太黄色”。他们可能忌讳里面出现了一点乱伦的关系,这样我才知道《花花公子》这样的美国杂志,其实反映的是非常严肃的人的需要和欲望,不像美国青年刊物那样有病态的东西。

相比之下,我显得粗鄙。

在美国,你不仅可以摆脱来自政权、国家的压迫,还可以摆脱来自社会、群体的压迫。这点亚洲人应该感觉更强烈。因为亚洲非常是一个群体文化主导的地区。你的行为如果没有按照那个社会的要求,没有得到那个群体的认可,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你周围那个群体特别关心你,你买什么房子、开什么车、哪笔投资赚了多少、赔的多惨、是否结婚、何时生子、儿子考上哪个大学、女儿是否嫁了富豪,等等等等,统统都有人关注。于是你就要为别人的看法活着,为面子活着,那虚荣心就像火箭一样冲天而去,时时刻刻把你吊在半空中。那个活法实在太累、太本末倒置了。

而在美国,你愿意怎么个活法,就怎么活。你成天开着奔驰在大街上晃荡,也不会有什么得意感,因为根本没人多撇你一眼;你骑个自行车送外卖,也不会感觉什么心酸,因为你也不会遭到什么冷眼白眼,下了班,你照样有一迭钞票。没有同事、朋友跟你攀比。大家下了班,各自享受自己的天伦之乐,才没闲功夫管那么多别人的事儿。

像我自己,如果不是在美国,即使不因言获罪被关进监狱,恐怕也是今天这个同事跟你说,你这个观点不符合国情;明天那个朋友忠告,你那个政治立场太偏激了;后天某个亲属善诱:写文章惹麻烦、得罪人,还两袖清风;你要是去经商,早就发了多大多大的财,等等。于是为了迎合这一堆关心你的好心人,你就住嘴吧。你的个性、你的思考,就被那个群体的思维吞没了。

所以,在群体主义主导的地方,人民很多,“人”很少。在群体主义横行的社会,个人是最大的受害者;你成为那人群中的一个。最大的收益者是那个群体、那个国家的统治者。在泯灭各种不同声音之后,才有“群体的声音”,才有主导群体的权威。

在美国,你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比任何一个其它地方都更能摆脱来自社会群体的压力,这是又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自由。而这个自由给人带来的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起码我个人对这点的感觉很强烈。

中国作家刘亚洲说,“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的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很爱美国。”他说得很准确。

美国人非常爱国,是全世界最爱国的一群人,但他们却不是民族主义份子。这绝不仅是因为美国由各种民族组成,而是因为美国人“爱国”的内容是爱“自由”。美国是最自由的国家,所以他们才爱。在自由这个概念里面,没有血源、没有种族、没有宗教、没有群体。所以说,美国人爱国的核心是爱“自由的价值”。

美国没有民族主义,也可以有“国家主义”呵,但美国也没有。你看美国人从来不会为赢了或输了一场和“外国”的体育比赛而全国欢腾,或全国暴怒。但是,当美国运动员胜利、美国国旗高高升起的时候,美国人也会很高兴、很激动,因为他们热爱那面护卫着他们的“自由”的旗帜;而不仅仅是一面代表土地、血缘、民族和国家的旗帜,因为:

对土地的爱是有尽头的,如果那块土地使你遍体鳞伤;对血缘的爱是有尽头的,如果血缘带来的苦难多于幸福;对民族的爱是有尽头的,如果你的所谓伟大的民族把你变成渺小的个人;对国家的爱是有尽头的,如果你的号称强大的国家要你牺牲做它的奴仆。

我想无数遍强调的是:人们对美国的爱,既不是对土地的爱(哪里都有美丽的山河),也不是对血缘的爱(哪个人种都有俊男美女);既不是对民族的爱(哪个民族都有自己骄傲的特色),更不是对国家的爱(独裁者的天下总有最大的爱国理由)。热爱美国,是对自由的爱。而一个人,只有对自由的爱才会永不疲倦、永无尽头!所以,捍卫美国,是捍卫“我自己”的自由——在一个人所有的动力中,没有比捍卫自己的自由更大的动力。所以,尽管艰难,自由在一路地胜利。

 

……………………………………………………

作家王朔去美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他去美国的感想被人们拿出来炒,当然是“网红”们“赚流量”;不过王朔在美国的感受是真实的,尽管是走马观花。再重复王朔先生的结论吧:(美国人)热爱美国,是对自由的爱。而一个人,只有对自由的爱才会永不疲倦、永无尽头!所以,捍卫美国,是捍卫“我自己”的自由——在一个人所有的动力中,没有比捍卫自己的自由更大的动力。


浏览(4410) (6)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幼河
注册日期: 2010-01-13
访问总量: 11,638,10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下羚羊谷
· 观北京鼓楼
· 真正恐惧的是他们
· ZT:MIT陈刚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 大神于敏
分类目录
【小說】
· 我的约翰
· “我怎么会后悔呢?”
· 回顾与情感
· 聊斋新编
· 爱的传递
· 面子
· 哭的孩子有奶吃
· 自尊
· 感情
· 嘿嘿,“法治 ”
【随感杂谈】
· 那时的什刹海……
· 美墨边境墙
· 反光
· 请根据常识判断……
· 川普被“翻篇”之前
· 川普的竞选策略
· 麦凯恩的风度
· 洋“芝麻酱”
· 新冠肺炎疫情简述
· 侃“正人君子”
【摘编文章】
· 真正恐惧的是他们
· 大神于敏
· 美国是民主国家
· 女知青和农民丈夫
· 生死之痕
· 撒谎成性的川普
· 你怎么想?
· 川普心理分析
· “华川粉”白描
· 美国华人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外
【旅游】
· 糟糕天气的旅游
· 马蹄湾
· 犹他州南部的三个国家公园
· 象海豹
· 加州的红杉树
· 太浩湖和优胜美地
· 从陡峭点到大苏尔
· 彩色海滩
· 墨西哥城逛街
· 观赏帝王蝶
【纪实】
· 进了急诊室
· 欺诈之都(下)
· 欺诈之都(上)
· 是诸葛亮也没用
· Liz是个小狮子狗
· 罗将军
· 农场轶事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变迁
· 母亲在“文革”之初
· 针对华人的盗贼
【散文】
· 老北京的景儿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最后的告别
· 渐渐远去
· 多想相聚在梦中
· 我不懂养狗之道
· 我是个普通人
· 老北京有特色的景儿
· 自斟自酌
· 回忆像陈年老酒
【转贴文章】
· ZT:MIT陈刚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 ZT:赤脚资本家孙立哲
· ZT: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 ZT:太平军残部没到过智利
· ZT:“英国辛德勒”尼古拉斯.温顿
· ZT:世界上最伟大的骗局
· ZT:民国不是个美好时代,也没男
· ZT:美国的分裂正在加剧
【随手一拍】
· 下羚羊谷
· 观北京鼓楼
· 反光
· 下羚羊谷
· 等待
· 向着太阳唱起歌
· 小海湾里的鲱鱼群
· “丑小鸭”
· 珊瑚虫和海葵
· 海湾边的白鹭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存档目录
2024-06-14 - 2024-06-14
2022-04-11 - 2022-04-11
2022-01-23 - 2022-01-23
2021-11-03 - 2021-11-22
2021-10-21 - 2021-10-21
2021-09-01 - 2021-09-30
2021-08-27 - 2021-08-27
2021-07-08 - 2021-07-31
2021-06-12 - 2021-06-12
2021-05-05 - 2021-05-11
2021-04-06 - 2021-04-30
2021-03-03 - 2021-03-27
2021-02-01 - 2021-02-16
2021-01-15 - 2021-01-30
2020-12-10 - 2020-12-28
2020-11-03 - 2020-11-29
2020-10-01 - 2020-10-31
2020-09-04 - 2020-09-28
2020-08-01 - 2020-08-31
2020-07-01 - 2020-07-30
2020-06-01 - 2020-06-27
2020-05-01 - 2020-05-27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1
2020-02-20 - 2020-02-29
2020-01-17 - 2020-01-17
2019-12-02 - 2019-12-18
2019-11-03 - 2019-11-27
2019-10-01 - 2019-10-31
2019-09-02 - 2019-09-30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01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30
2019-05-01 - 2019-05-30
2019-04-01 - 2019-04-29
2019-03-20 - 2019-03-29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2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31
2018-09-03 - 2018-09-30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1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30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1 - 2018-04-30
2018-03-02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9 - 2018-01-31
2017-11-01 - 2017-11-02
2017-10-01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9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2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29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2 - 2017-04-30
2017-03-01 - 2017-03-31
2017-02-01 - 2017-02-28
2017-01-01 - 2017-01-30
2016-12-01 - 2016-12-22
2016-11-02 - 2016-11-30
2016-10-23 - 2016-10-31
2016-09-01 - 2016-09-27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01 - 2016-07-31
2016-06-01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31
2016-04-01 - 2016-04-30
2016-03-01 - 2016-03-30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5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25
2015-11-08 - 2015-11-30
2015-09-01 - 2015-09-26
2015-08-01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2 - 2015-05-31
2015-04-01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2 - 2015-02-13
2015-01-01 - 2015-01-31
2014-12-02 - 2014-12-31
2014-11-01 - 2014-11-30
2014-10-17 - 2014-10-31
2014-09-09 - 2014-09-25
2014-08-01 - 2014-08-30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30
2014-05-01 - 2014-05-31
2014-04-01 - 2014-04-30
2014-03-01 - 2014-03-31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2 - 2014-01-31
2013-12-09 - 2013-12-25
2013-11-01 - 2013-11-26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1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31
2013-07-01 - 2013-07-31
2013-06-01 - 2013-06-30
2013-05-01 - 2013-05-31
2013-04-01 - 2013-04-30
2013-03-12 - 2013-03-31
2013-02-02 - 2013-02-07
2013-01-01 - 2013-01-31
2012-12-01 - 2012-12-21
2012-11-04 - 2012-11-30
2012-10-02 - 2012-10-29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0
2012-07-09 - 2012-07-30
2012-06-01 - 2012-06-28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1 - 2012-03-31
2012-02-01 - 2012-02-29
2012-01-01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1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31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4 - 2011-08-31
2011-07-29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21
2011-05-03 - 2011-05-29
2011-04-08 - 2011-04-30
2011-03-12 - 2011-03-26
2011-02-03 - 2011-02-25
2011-01-02 - 2011-01-26
2010-12-08 - 2010-12-28
2010-11-08 - 2010-11-21
2010-10-06 - 2010-10-28
2010-09-01 - 2010-09-24
2010-08-02 - 2010-08-19
2010-07-03 - 2010-07-09
2010-06-02 - 2010-06-29
2010-05-04 - 2010-05-22
2010-04-01 - 2010-04-28
2010-03-02 - 2010-03-27
2010-02-02 - 2010-02-28
2010-01-14 - 2010-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