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漫長一生每一個時期都有機會在成長:從嬰兒期,幼年,童年,少年,青春期(或青少年),青年(young adulthood),中年,到老年,每一個人生段落都充滿了成長的機會和任務,這些任務都象拔河一樣在兩股勢力之間拉鋸,兩股勢力是一正一負,比如信任與不信任(嬰兒期),自主性與羞怯懷疑(幼兒期),主動性與內疚感(童年),努力與自卑(少年),親密與孤單(青年),創造與停滯(中年),人格完整與絕望(老年)。這些正負拉鋸的結果最好是以正勝負,但是往往不是100%的可能這樣,人的行為是複雜的,人的環境是複雜的,人的生活也是複雜的,那麼比較現實的態度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在不是十全十美的生活中,創造儘量美好的人生。按照埃里克森的說法是應該strike a healthy balance between the two,在正負兩極之間找到一個健康的平衡點,比如大劑量的“信任”,極小劑量的“不信任”。其實,負面的東西也是極其有價值的。它們作為參照物,讓我們對世界有更完整更立體更真切的認識。試想,如果沒有苦,即使甜存在也會辨識不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信任”感是很重要的,有了對其照看者(多半是父母)的信任,才有對於自身的安全感,才可以無憂無慮地對周圍世界進行好奇的探索。但是存在一絲“不信任”也是自我保護的必要。否則,沒有一丁點的“不信任”,沒有絲毫的防範意識,對所有的人都一樣的信任,就可能不辨親疏,遇到一陌生人也同樣信任,若陌生人好那還沒關係,要是陌生人 是專門拐賣兒童的人販子,那就糟糕了。再比如羞怯懷疑(shame and doubt),時時刻刻感到羞辱與懷疑,那孩子該多麼可憐!但是若沒有任何的羞恥感,恐怕亦不妥。那,不就成了沒有羞恥心,--“無恥”了嗎?再說羞恥心也是道德感的重要元素。加上埃里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中的下一階段成長任務里“主動與負疚感”中的負疚感,是道德發展(德育)中的不可或缺的組成成份,有了羞恥心和負疚感,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才知道應該如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