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人的一段历史考证: 关于文革 外交部同学转发的:“互联网是好东东,让我们知道事情的正反 面:有那么多人悼念@@@,大概是这些年他出头露面很多,演讲 出书,还作为“鸽派”的代表与人辩论。且不论他让中国现在继 续“韬光养晦”的策略是否可行,只是他实在不能被接受的原因 是他的肮脏历史。
外交部的孩子们都知道,@@@在文革中是外交部里的一个造反派 头头,曾多次主持大会批斗陈(毅)姬(鹏飞)乔(冠华)及部 长助理龚澎等老干部,乔的女儿乔松都写的《乔冠华与龚澎》一 书及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的外交官徐晃夫妇》一书中均提 及此段历史,只是未点@@@的名字,称其为造反派负责人。还有一 段故事:@@@在文革的时候虐外交部老干部,乐此不疲,至死毫无 悔意,没有一句道歉的话。文革中有一次@@@主持批斗老干部,一 排被批斗者脖子挂着大牌子,弯腰低头受辱。乔冠华前夫人龚澎 后来汗如雨下,双腿颤抖,台下忽有一人大喊:“给龚澎同志搬 一把椅子!” @@@对台下扫视:“谁?谁敢这么喊?” 
“我,徐晃!” 徐晃,不仅是大使,而且是国安背景,@@@不 敢造次,才去给龚澎搬了一把椅子。徐大使晚年提及此事,充满 了对@@@的不屑。这样的人正己持身都如此不堪,何以谈论治国 平天下!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他的过去,好些事也是刚刚从外 交部子弟群里了解的。” 我相信那段历史是真实的。这不是一种用心险恶的揭露,而是真 相的必要保留。人被时代风向指引,裹挟于时代潮流之中,做了 造反派,单就造反派这个身份和选择,也没有什么不对,可以说 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毛泽东就是造反派的精神领袖。我 要是生于文革,也会是造反派,
只是细节中总是能够多多少少地看出为人的某些 方面,感受到某种差异性的和本质性的存在。 从某些前呼后拥、铁盒子里的、保温盒里、高端生活区域的高官, 实在看不出什么贴近底层的人性。他们已经被隔离起来,长期生 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全部信息来源中缺少了亲自的观察和发现 这一方面。他们长期高高在上,实际脱离外界并丧失对外界的必 要认知,对于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他们早已经丧失感受和发现 的意愿和能力。且不论从此方面看,某人是否如此。但就其某些 言论,可以断定是如此的。这种高官多了,中国必亡。

1939年3月30日-2016年6月18日 
吴建民、施燕华夫妇摄于1968年。(供图:吴建民) 
吴建民摄于1975年。(供图:吴建民) 
左二:吴建民 
200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授予吴建民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
1967年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达到高潮的时候, 红卫兵闯入并焚烧了印尼驻北京大使馆,在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前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中国留学生途经莫斯科时,下车到红场煽动俄国 人,引起了流血冲突,然后在西伯利亚的归途上向火车内的乘客展示包扎着伤口的绷带 (他们说伤口是沙俄式的骑兵的殴打造成的)。他们在苏联的各火车站进行反克里姆林 宫的宣传。让大批群众包围英国驻华代办处,肆意辱骂英国外交官。其严重程度是20世 纪的中国绝无仅有的。 
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7月和8月,英国驻北京代办处建筑物和上海领事 馆也遭到了破坏;在中国驻伦敦代办处周围挑起骚乱。 
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7月和8月,英国驻北京代办处建筑物和上海领事 馆也遭到了破坏;在中国驻伦敦代办处周围挑起骚乱。 
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 
文革期间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 
60年代年英国警察与中国外交官火拼:1967年8月29日,自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 代办处”后,部分英国民众到中国驻伦敦代办处外抗议。中方人员与民众起冲突, 认为警察偏袒示威人士,遂挥舞大棒等物与英警互殴,各有伤者。 
60年代年英国警察与中国外交官火拼:1967年8月29日,自北京红卫兵“火烧英国 代办处”后,部分英国民众到中国驻伦敦代办处外抗议。中方人员与民众起冲突, 认为警察偏袒示威人士,遂挥舞大棒等物与英警互殴,各有伤者。 

60年代年英国警察与中国外交官火拼:1967年8月29日,中国驻伦敦代办处门外, 展示在冲突中缴获的英国警察的头盔。 



李宗仁夫妇是1965年7月18日飞抵云南昆明,19日再抵达上海。 时任国务院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从北京专程赶到上海迎接。 20日抵达北京,6月26日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归附大陆后不久,李宗仁便向周恩来建议仿照杭州岳王庙,铸一尊 蒋中正跪像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总理就将此事请示 毛主席,毛泽东对此大为不满,称李宗仁 卖主求荣, 并表示“老蒋在北伐和抗战中的地位还是无法动摇的……堂堂的李 代总统怎么会这么蠢。” 此后,李宗仁在大陆未得一官半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委员长的照片挂上了天安门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同志逝世,北京儿童向斯爷爷鞠躬默哀 





毛小蜜 —— 文革中的空政舞蹈演员陈惠敏(1948年生), 父亲为陈玉生(1899-1994),江苏泰兴人,建国后,历任 华东海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华东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1994年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

文革中,中南海一组,毛身边的工作人员:前排右三陈惠敏, 右二张玉凤

前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左2),曾是陈惠敏(左1)父亲 新四军部队的下属。摄于文革期间

陈惠敏(右)与粟裕大将摄于文革后期。粟裕曾是陈父军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 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my f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