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1987、1997、2007的三点一线正向着眼下的2017快速延伸?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这次不一样?
2017-03-20 阿发喵 阿发喵策略研究 世界上最贵的一句话叫做:这次不一样。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从来就没有什么这次不一样。
1634-1637 郁金香泡沫·荷兰 1719-1720 南海泡沫·英国
1719-1720 密西西比泡沫·法国 1986-1991 日本房地产大泡沫
这些写进史书的泡沫,有时候都离我们挺远。 看再多书籍记录也难以感同身受。
今年春节去到日本,看到日本桥,还没有意识到日本桥这个景点的意义。
日本桥是1911年完工的建筑,这一年是明治44年,明治的最后一年,是日本收回关税自主的那一年,是日本步入强国的象征性建筑。
这个象征性的建筑,有如天安门广场之于北京。 有如南京路、人民广场之于上海。 有如莲花山之于深圳。
然而我们真正去到日本桥的时候,立交桥覆盖其上,整条河都没有景色可言。 实实在在没有在印象中留下什么。 以至于仅仅2分钟就掉头去看日本交易所。
“看不见的日本桥”
某种意义而言,看不见的日本桥,也是日本土地价格高涨时代的遗产。当时地价高昂,即使公共城市交通用地也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土地出让,于是“聪明”如日本官员与工程师,就想出了在河上建造公路的想法,只是这样一来,日本桥之类名胜也只好委屈被遮蔽了。
今天,全球化都市东京最贵的地区的房价只相当于深圳龙岗而已…… 租金回报率5-7%
描述以上几大泡沫的书,近半年看了很多本。 都写的非常细致。 归根结底,无非是人性的疯狂与贪婪。 说是疯狂与贪婪,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与恐惧。
当看到所有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的时候,掉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尤其是个人有限的历史经验一次一次再一次的证明“他们”是对的。
加入这个大潮,并非来源于疯狂,而是来自于无奈,对自己有限选择的无奈。
加入这个大潮,并非出自于贪婪,而是出自于恐惧,担心被社会抛弃的恐惧。
于是无奈造就疯狂,贪婪驱动着恐惧 群体性的行为最终带来了泡沫的最终形态:因为涨、所以涨。
德布罗意凭借他的本科论文就得到了诺贝尔奖。 他提出宏观物质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也就是说,宏观物质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波……
波,有周期。 周期,有高潮、有低谷; 潮起潮落,万事万物的运行也在遵循这样的规律。 各种周期的叠加,造就了复杂的经济系统
过去十年的全球量化宽松,负利率盛行,各国争相印钞 国内M2的急速增长,带来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今年,在鼓励居民加杠杆的战略部署之下 (这里借用格隆汇的一个图)
可见,居民部门完美实现了政府关于杠杆大转移的战略设想。
近一年,也深出多头和空头大本营。 不断的学习、了解双方的分析方法与分析逻辑。
多头的最大理论基础就在于:M2永远涨。 只要这个理论前提存在,房价的上涨就存在着理论的基础。 然而首先,M2真能持续高速增长吗? 其次,新增的M2还能继续灌溉到房地产部门吗?
美联储已经两次加息,并预计2017年加息3次,2018年加息3次。 7次加息基本上在预料之中。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进入了资产负债表收缩期。 伴随着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外汇储备快速下降 甚至在资本项目严格管制的情况下,经常项目都成了逃生的通道。 2月贸易出现逆差……
过去十年,之所以货币快速增加,外汇储备是构成了最重要的基础货币来源。
现在情况逆转,当基础货币快速减少的情况下 国内流动性迅速锁紧,捉襟见肘。 以至于地方融资平台已经开始寻求发行美元债 7-8%的利率,加上潜在的年化5-6%的贬值速度,年化12-14%的融资利率;
这些地方平台就是在闷声做大死。
内债爆了还可以说是肉烂在锅里,资金换个口袋,还都是在国内; 外债爆起来…… 这逼全国人民给你买单的节奏。
还得起房贷的,都是中产。 收割中产的,有房产税在后面等着。 三四线更多的,才是TG的基本票仓。 是套牢中产,让他们一辈子安安心心还贷不闹事,然后社会稳定? 还是通过大通胀让全国底层人民为少数人的利益去买单? 这是个political的问题。 别忘了TG真正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套牢了的中产做不出什么事情 金圆券再现的话,那个位置就不知道保不保得住了。
曾经有个火鸡科学家,他发现一个经济规律,每天下午2点,天上都会有食物掉下来…… 直到有一天,感恩节到了,所有火鸡迎接他们最盛大的节日。
因为涨,所以涨。
历史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是对的。
过去3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这一步踏出去,明年就可以尽情嘲笑那些不敢上车的人们。
以至于2015年从4月的4000点之后才是最疯狂,获利最丰厚的泡沫时刻。
也有很多人念着索罗斯的名言冲进去这个市场: “聪明的人看见有泡沫,有智慧的人进去尽情的享受泡沫,赶在泡沫破灭之前退场”
过去二十年最好的策略不是趋势投资流,不是价值投资流,不是量化投资流,不是资产配置流;是最最无脑的满仓平均买入所有ST股票,年化收益率能达到22%,而且能保持二十年之久;很吸引人的策略吧?四年前我就知道上面这些事了,但我不敢买,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塌下来,但我肯定他会塌下来,即使涨了100倍我没买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我买了下跌50%我就惨了。房产也是一样,踏空就踏空吧,难道我还要为每天那么多涨停板没有买到而苦恼吗?
包含了Condo、镇屋、独立屋等所有类型的房屋在内的、多伦多平均房价, 将从2016年的 CA$622,000 涨到 2066年的 CA$4,400,000 ! 如果只计算独立式住宅的话,别打听了,更是8位数的天价!!
上周,我跟小王说:我们那些同事很多已经借了2-3个银行的消费贷,还凑了家里的一些积蓄到处看房子随时准备入场了。他们2-3万的月收入,一旦加息开始,还款压力会很大的。
小王悻悻地说:幸亏有你们同事……才托住了市场不至于跌的太深;要知道,我周围的朋友们根本没什么收入,只留了最多1-2年的还贷金额就冲了进去。只要不涨,他们就亏钱了,两年后无论涨跌,都只有卖房还贷一条路。
需求是有周期的,就像一根在波动的弹簧
2008-2013年,一大批人将买房需求推迟,然后13-14集中入市,瞬间释放需求,3个月内,所有这时期的同事几乎都买好了房。 原本在结婚之时以及小孩上学之前才会有真正刚需的硬需求,有的被推后,也有的被提前。
2016-2017,没生孩子的,没结婚的,甚至单位里没女朋友、还没男朋友的,应该在2019-2022年产生刚需的需求集中释放。
各个都揣着建行、江苏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提供的利率不等的,最高可以到200多万的消费贷,去付首付。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接下来5年,新增需求在哪里? 工资不涨,贷款抑制,政策限制,货币收紧,M2可能出现不增长甚至负增长。
美联储上调7-8次利率, 国内至少跟着4-5次;还贷金额大增,边际痛苦显著。
尼古拉斯·金涛天王说的2017-2019,周期共振,房地产进入下行期。
这个提前做出的预测,还真可能碰的很准。
房产价格,除了城镇化的长期增值以外,根本上就是个货币现象而已。
至于什么人口净流入、小学人口持续增加 二胎持续增加、土地资源有限 等等等等…… 都是上涨之后才找出来的理由罢了。 2008-2012年,这些要素也都具备,怎么没看你用他来解释为什么不涨? 房产价格,就是个货币现象。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2015 我们经历了杠杆牛·股灾;2年以后,当初的妖股们已经跌去了70-80%。
2016 我们经历了债灾;债灾之前,很多企业发债成本几乎媲美了国债
2017 抢房抢的我们身心疲惫,动辄十余年工资的首付,再配上三十年的省吃俭用
这将是一个足以记入历史的持续期如此之长的泡沫。 最后也将有足够多的人要为他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
2016年,我写的文章叫做: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的意思是,年价格增速5%,以时间换空间,逐步消化高估值。
如今,很多地方一年透支了过去10年的涨幅。
2017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次不一样。 房地产正在快速接近历史大顶。
1987 美国金融危机
1997 亚洲金融危机 2007 美国次贷危机 2017 ……
每逢7的年份,世界总是动荡不平静
世界靠着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过去了又一个十年。 2017会发生什么?
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买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每个人都正在赌桌上面下好了“大” 还是 “小”…… 也有人直接逃离了赌场……
未来会怎样,只求别用一生做代价。
天哪,到哪儿说理去呢?!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三区两室一厅 ¥134,849元/平方米
66平 = ¥8,900,000元
年代: 1960 !!! ( 邮箱附件的照片加不上去) 有钱不抓,哼,傻瓜蛋!
第九夜: 再论郭文贵,他究竟在说什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XuqqQq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