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什麼叫 歲鼎 ?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 ”“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 零口鎮 ,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 ,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 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
利簋採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
王在闌師,賜有(右)事(史)利金,
用作檀公寶尊彝 。
-
釋文譯文大意是:
①周武王征伐商紂王。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領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 [6-7] 。(該釋文為張政烺先生所做的釋文)
②武王向商都發起最後的攻擊,是在甲子日的黎明,當時歲星中天,直到天黑,占有了商都。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 黃懷信先生所作釋文)
③周武王征伐商國,在甲子日的早上舉行歲祭,並進行貞卜,得到能克商的吉卜,把這一消息傳聞官兵,士氣大振。在第二天乙丑早上占有了商,辛未那天,周武王的軍隊在闌駐紮,上次右史利銅,利就用這些銅做檀公寶尊彝。(吳孫權先生所作釋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5%BF%E5%91%A8%E5%88%A9%E7%B0%8B/10771495
武王伐紂牧野之戰甲子日,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按利簋銘文
出現了“歲鼎”的重大天象。
歲鼎,木星位於鼎卦天區,在周人看來意味着重大變革的時刻,
所以“歲鼎”的重大天象激勵了武王伐紂大軍,以三千虎賁軍為
前鋒,一天之內橫掃殘暴商紂王七十萬烏合之眾。
自華夏上古帝王顓頊元年公元前2629年以來,華夏先民為觀象授時,將南北天空均按二十八宿、十二次和六十四卦劃分為不同的天區。所謂“歲鼎”,就是歲星(木星)出現在南天的鼎卦天區。
用六十四卦劃分南天,首先要確認夏至點(90°黃經線)或冬至點(270°黃經線)。六十四卦中乾宮與巽宮的分界線,或者乾宮中乾卦與巽宮中姤卦的分界線,就是夏至點。
用六十四卦劃分南天天區,每一卦所占的天區範圍就是 360➗64 = 5.625°。注意,這是黃經度數。
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牧野日出時刻,夏至點在柳宿二度多,這裡就是乾卦天區和姤卦天區的分界線。
鼎卦天區和乾卦天區中間隔着姤卦和大過兩個天區,因此鼎卦的最西邊邊界距離夏至點
5.625°✖2=11.25°
鼎卦的最東邊邊界距離夏至點 5.625°✖3=16.875°
因此鼎卦天區當時就是 101.25°到106.875°的黃經
天區, 木星正好位於這一天區,正好就是“歲鼎”。
木星位於鼎卦天區,再次證明武王伐紂牧野之戰
“甲子日”的 確切日期是 且 僅是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
千古懸疑得到完美解決。
https://stellarium.org/
因此,在觀測地河南洛陽,木星下一次位於鼎卦的時間是
2025年7月30日 3:41:29(北京時間)
至2025年8月26日 21:04:45(北京時間)。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60155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J7LeKV6nA
https://twitter.com/LD_daofeichang/status/1634064964704149505
列位看官,《史記·律書》記載八風中的第一風 —
不周風,每一個漢字你我都認得,卻完全不明白
司馬遷同志說的是什麼。
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
而東之。至於營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產之。
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氣之(危)垝,故曰危。
十月也,律中應鐘。應鐘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 其
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
VIDEO
中譯本《聖經》將其譯為“吾珥”,是猶太人祖先亞伯拉罕的故鄉,也是猶太人的發源地。
烏爾最早的建築始於前5500年左右,屬於歐貝德文化,這是美索不達米亞
南部可考證的最早文化。後來烏爾似乎有一段時間被遺棄。前27世紀烏爾
又開始繁榮起來。這段時間裡它似乎成為蘇美爾神話中月神南納的聖地。
https://blog.creaders.net/u/8994/202401/480608.html
甘洛縣藏在四川省的西南角,隱身在甘洛縣大山深處的人們,
自稱是“爾蘇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爾蘇人”就是
“白人”的意思。 他們在十幾年前被劃作是藏人的一個分支,
但是他們的生活習俗,卻與藏族相去甚遠,他們信仰的也不是
藏傳佛教,而是一種原始宗教。[1]
起源
靈關古道藏了多少秘密,至今無人能說清楚。然而有一群人,不僅
藏在靈關古道的深外,且至今保守着古老的秘密。
他們自稱為“番族”,但這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沒有的一個稱謂,
他們到底是誰,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一位爾蘇人說過:“ 我們爾蘇人是不能說根的,
說了就會被追殺!”
他們一代又一代地隱瞞着自己部族的來龍去脈,在隱瞞中,
“爾蘇”讓人們覺得神秘莫測。為了保守秘密,如今的他們只記得
“我們在保守着那個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大秘密,我們是誰、我們的
來處永遠不能提起”,而秘密的內容是什麼,也許早已遺忘。
簡介
爾蘇人的婦女們多纏黑白布帕,用銀泡點綴額前,他們的
服飾精美,刺繡水平極高。
爾蘇人保存的三十七卷經中,每卷的開頭都會念‘岷江沱沱哈古
什’”,他們深信自己的民族有一個充滿秘密的歷史,並努力
考證爾蘇人與成都平原上神秘消失的三星堆文明的主人間的關係。
三星堆出土的銅鑄神樹上有一隻公雞昂首向天的造型,這與爾蘇人
祭天時,將公雞置於樹上並無二致;
另,三星堆出土的玉璋中,一些代表日月星崇拜和時辰的圖形,
在爾蘇人的經捲圖畫文中也有出現。
https://www.baike.com/wikiid/10694169912 62182675?anchor=3
長號時刻 — 宏大敘事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