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一心為國的林俊德 諸位,這是篇中國官方報道。我看了對林俊德這樣的中國人敬佩;佩服他為理想拼搏的精神,敬佩他的敬業精神;畢竟他是在幹事業,他還有着理想。我轉貼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記住這位中國人。 …………………………………………………… 1938年生於福建永春,爆炸力學專家,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先後在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工作,1993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逝世。在住進醫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後一天,林院士仍然堅持每天工作,老伴勸他休息,他卻說:“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來了。”直到將所有資料整理完畢才答應臥床休息,這一躺就沒能再起來。林院士將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無限的科學事業中去,他是用一個戰士衝鋒的姿態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樣的壯美、壯烈!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下,這種純粹的精神值得我輩學習。 林俊德(1938.3.13-2012.5.31)爆炸力學工程技術專家。福建省永春縣人。小學為永春實驗小學。196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製造專業。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空中爆炸衝擊波、地下爆炸岩體應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術、強動載實驗設備與實驗測量技術等研究工作。參加過眾多重大國防科研試驗任務,帶領項目組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課題,獲國家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獲二等以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1990年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小罐子”儀器 林俊德20世紀60年代從浙江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嘉興市工學院任教。但他沒想到,一紙電報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他被告知,將和其他一些有志青年一起去搞核試驗,打破西方大國的核壟斷。此時的林俊德特別興奮,深深地感到他的人生已經同祖國的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不久,林俊德被任命為科研課題組組長,從事衝擊波機測儀器研究。 由於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極可能因為受到核爆炸自身的干擾而測不到數據,因此儀器研製難度很大。當時,中國人沒有見過核爆炸,誰也不知道核爆炸的衝擊波該怎麼去測量。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決定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研製適合當時國情的新型儀器。 在儀器調研中林俊德發現,常規氣象自動記錄儀是採用鐘錶機構傳動的,它在極大的衝擊波干擾下仍能準確計時。於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他心中萌發了:他決心嘗試用鐘錶機構作動力,搞中國自己的衝擊波壓力測試儀。經過一年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中國第一批測量核爆炸衝擊波的鐘表式壓力自記儀誕生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最完整可靠的衝擊波數據就是來自基地自己研製的鐘表式壓力自記儀。 從此,在後來的一系列核試驗中,到處留下這種輕便可靠的“小罐子”儀器的足跡。 放飛氣球做試驗 那年的冬天,天氣奇冷。又一次新的試驗將要進行。高空衝擊波測量儀器必須能在-50℃至-60℃的低溫下可靠工作,駐地當時沒有能做這種實驗的低溫箱,到內地做實驗必將延誤研製周期。怎麼辦?為了萬無一失,林俊德帶領課題組趕製了許多儀器,一個一個地讓氫氣球放飛到高空進行低溫考核,每做一次放飛實驗都要動員幾十個人在數十公里範圍的戈壁灘上把儀器找回來分析。他們就這樣頑強地工作,終於完成了儀器研製任務。在原子彈爆炸後他們又穿上防護服,對儀器落區進行拉網式搜索,終於把在試驗中放飛的壓力自記儀找了回來。 林俊德的鐘表式壓力自記儀伴隨着中國大氣層核試驗走過了它艱難而輝煌的歷程,依靠它中國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衝擊波機測體系,實現了從地面到萬米高空、從距爆心數十米到距爆心數百公里的核爆炸衝擊波測量,完整地積累了我國核試驗衝擊波數據,其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工程測震有新法 那年林俊德所在研究所搬遷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邊遠地區,他又在大山深處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試驗。這時正值我國地下核試驗初創時期,平洞試驗還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力學問題,豎井試驗更是剛剛起步。由於核試驗工程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爆炸後的工程設施破壞狀態監測顯得格外重要。林俊德指導改造完善了核試驗的工程監測系統,通過多種技術手段來分析試驗封閉工程的有效性,為改進核試驗工程設計提供了重要根據。他指導項目組改造完善了地下核爆炸岩體力學測量體系,並系統地測量了不同爆炸條件下岩體應力波和地震運動,研究總結出分析、評估與利用現場測量數據的科學方法,為核爆炸地下效應研究和核防護工程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他的不斷探索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測震方法建立起來,節省了工程防震費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長期困擾試驗任務的一系列工程難題。 突出貢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成功了,爆炸時他們在離爆心60公里的高坡上,爆前人背對爆心戴上減光一萬倍的墨鏡等着,覺得能看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就是瞎了一隻眼也值得。蘑菇雲升起後大家又跳又叫,帽子滿天飛,激動的心情久久平息不下來。在這次試驗中,他們的鐘表壓力自記儀取得了成功,兄弟單位都來祝賀,組織上給他們小組記了集體二等功,還給他記了個人二等功。這套儀器經過改進和完善後,比美國的同類儀器更可靠更準確,重量只有它們的1/5至1/10,造價也低多了,很快就被推廣到所有參試單位,後來還獲得了國家三等發明獎。 1969年以後,他還搞了空中衝擊波測量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74年起搞的強衝擊波測量項目,達到了美國同期的水平,得到了全軍科技成果二等獎。1978年後,他擔任了研究室的領導職務,轉到搞地下核試驗和核爆炸力學模擬設備研製工作,擔任基地總工程師,多次出席全國性爆炸力學、空氣動力學等學術會議。1986年、1992年,他先後參加國際強動載學術會議。1991年,作為中國專家代表團成員赴瑞士日內瓦參加聯合國裁軍組的地震事件核查專家組會議。 在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和同伴先後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獎4項,部級二等以上科技獎11項,立一、二等功各一次,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證書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78年4月,他被國防科委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榮獲國防科委首屆學習雷鋒、“硬骨頭六連”先進代表大會、科學大會獎。1987年8月1日,他被總參、總政、總後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英雄模範”稱號,光榮地出席全軍建軍60周年英模代表大會。1990年3月,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北京市委、中央國家機關團委在北京舉行“奮鬥者的足跡”首場報告會,作為全國12名由老中青三代優秀科學家代表組成的報告團成員之一,林俊德應邀作報告。1999年9月18日,應邀出席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2001年12月12日,光榮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部院士。 他是大山的兒子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於閩南山鄉永春縣偏僻的介福鄉紫美村,新中國成立時他剛小學畢業,是靠政府的助學金上完中學和大學的。1960年林俊德從浙江大學機械系畢業,分配到國防科委下屬研究所工作,他的專業是機械製造,要搞核試驗還得學習許多新的知識,組織派他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進修兩年,他學得很用功,兩年中聽了10多門課,門門都學有所獲。他說,這段學生生活,給他後來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個好的底子。大山,給了窮困中的林俊德以吃苦耐勞的品質,也給了他山一樣寬廣的胸懷和山一樣堅韌的激情。他不怕吃苦,喜歡迎接挑戰。至今,他仍認為,能吃苦、能抓住機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很珍惜自己是大山的兒子,很珍惜與大山永遠的親近。1993年,中央軍委授予他少將軍銜。可他在1994年6月千里返鄉,卻一路乘坐火車硬席。 林俊德是全國“奮鬥者的足跡”報告團12名成員之一。1990年4月4日,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宋平、李鐵映、丁關根等同志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他們。而報告會之後林俊德返鄉探親,一進永春介福鄉紫美村,就親熱地和老伯老姆話家常,談變化,同吃一鍋飯,同睡一張床,親密無間。對於孕育他成長的永春一中,他更是凝聚着絲絲情結,回鄉第三天下午就專程來到永春一中和師生們舉行座談。向銀髮絲絲的老校長、老教師,致以軍人的崇高敬禮!1996年,他欣然出任永春縣“科教興縣”專家顧問團企業經濟專家組副組長。 如今,他又是工程院的院士,他對家鄉的校長、親朋更是語重心長,他說:“人生的旅途雖長,但關鍵的就那麼幾步,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在40多年的核試驗科研旅途上,我獲得了30多項科技成果。我想,如果我6年中學7年大學學不好,就不會有創造各種核試驗測量系列儀器的成功。如果說我後來有什麼成就,今天能成為工程院院士,那麼這顆種子是在永春一中、浙江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孕育的。” 漫漫大漠40載 在離開校門後的40多年中,林俊德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新疆戈壁灘上度過的。1963年5月,他接受了研製測量核爆炸衝擊波壓力自記儀的任務,擔任組長。當時在反對美國、蘇聯的核壟斷中,全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很強,都想為中國人爭口氣,他說,自己上了7年大學,不就是為了學點本領干點事嗎?這項研製工作只允許有一年多的時間,工作條件又很差,他們只能日夜加班設計,加工時下車間跟班,實驗只能因陋就簡,終於按期完成了參試前的全部的技術準備和考核工作,並參加了首次核試驗。核試驗基地在西北戈壁灘上,氣候特別乾燥,日夜溫差大,夏天的地表溫度有時達到70℃以上,那裡沒有房子,試驗人員全住帳篷,10人到12人住一頂,只有10平方米,吃的東西全是幾百公里外拉來的。一車菜從產區拉到場區得2至3天,夏天大部分都爛了,冬天吃凍菜。那裡最大的生活難題是水,要取自20公里外的孔雀河。河名挺美,但水是苦的(含鹼、硝)。在戈壁灘上,人身上水的蒸發量是很大的,渴了還不敢多喝水,喝後肚子脹得很,還可能引起腹瀉。生活雖然艱苦,但在他們的群體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親密無間。由於生活保障困難,進場人員需嚴格控制,他們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滿,儀器全是自己裝卸,人人都是體力勞動者,也是腦力勞動者。核試驗的技術工作要求極其嚴格,周恩來總理提出要“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參試技術人員人人自覺地按照這一要求做。核實驗的特點是“一勺子買賣”,準備幾年的事就看那幾秒鐘。 一生為國鑄核盾 戴着氧氣面罩,身上插着導流管、胃管、減壓管和輸液管,他還在衝鋒—— 鼠標在緩緩移動着,手在不停地顫抖着…… 一旁的生命監護儀在不斷告警,生理數據在令人揪心地跳動着…… 視線已漸漸模糊,他卻反覆叮嚀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國防科研項目相關資料。 這一刻,是2012年5月31日11時9分。在生命的最後一天,他強忍着劇痛,堅持伏案工作長達74分鐘! 他,是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享年75歲。 他,是一位畢生為共和國鑄造核盾牌的功勳科學家—— 從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1996年我國進行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他參與了我國的全部45次核試。 1987年,他把衝擊波測量技術成功應用到常規兵驗。 器試驗中,帶領項目組發展了聲電報靶技術、聲電落點定位技術,解決了國際上大面積立靶自動檢測的難題,研製的設備系統已裝備於我國多個試驗靶場和公安部門射擊訓練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及時啟動核試驗地震、餘震探測及其傳播規律研究,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數據,把地下核試驗應力波測量技術向核試驗地震核查技術拓展,為我國參與國際禁核試核查贏得了重要發言權。 2001年當選院士後,他主動擔綱某重大國防科研實驗裝備的研製任務,在各種方案分歧很大的情況下,他帶領攻關小組連續攻克方案設計、工程應用、實驗評估等難關,最終取得了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研製了適合各種實驗要求的系列重要裝備。 得知他去世的噩耗,我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94歲高齡的程開甲院士扼腕惋惜,派家人專程送來自己親筆題寫的輓詞:“一片赤誠忠心,核試貢獻卓越”。 在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上,總裝某基地將士用一副輓聯為他送行—— 鏗鏘一生,苦幹驚天動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隱姓埋名人。 因病逝世 2012年5月4日,解放軍總醫院的檢查結果證實林俊德罹患膽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絕接受手術。 5月23日,他從北京轉入西安唐都醫院。他誠懇地對醫生說:“我是搞科學的,最相信科學。你們告訴我還有多少時間,我好安排工作。” 5月26日,病情突然惡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監護室。醒來後,得悉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只能以日來計數後,他堅決要求搬出無法工作的重症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 5月29日。轉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現完全腸梗阻,肚子充滿脹氣和腹水,心率每分鐘達130次。醫生建議做腸梗阻手術,林俊德再一次拒絕了:“即使手術能延長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沒有意義。你們不要勉強我,我的時間太有限了。” 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無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辦公桌搬進病房。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極度虛弱,脹氣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導致呼吸困難……然而,承受這樣苦痛的林俊德,卻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衝鋒……2小時後,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時後,林俊德離開人世。 國防科技戰線的一面旗幟 今天,我們懷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紹一位鮮為人知的功勳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他紮根大漠50余載,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祖國,為國防科技事業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彰顯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堪稱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楷模。 林俊德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對黨忠誠、矢志報國的堅定信念。他始終愛黨愛人民,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捨身報國,一生報國。回望我國“兩彈一星”發展歷程,既有鄧稼先、錢學森、朱光亞等元勛們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更有無數像林俊德一樣一輩子隱姓埋名的無名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國防才更加鞏固,我們的民族才更加揚眉吐氣。 林俊德的可貴之處,在於奮勇攻關、開拓創新的執着追求。事實一再證明,在國防科研領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術是引不來的。林俊德一輩子堅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試驗技術領域自主創新,勇攀高峰,創造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到領軍一方的科學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實踐告訴我們: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要發展、要強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隱姓埋名鑄核盾,成就鮮為人知,林俊德最打動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誠、敬業、正直、律己。他一輩子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始終保持質樸的本色,求真求實、不圖名利,為人師表、甘為人梯,展現出科學大家的風範,樹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豐碑。 一生為國鑄核盾 苦與國相依,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中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和赤誠之心的寫照。林俊德院士正是這樣一位優秀知識分子代表。林俊德說,和許多人走過的人生道路一樣。他的人生和事業之路也不是筆直的,也有波折。他負責空中衝擊波測量項目前後搞了12年,這不是因為技術上的原因,而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使研究工作中斷了七八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樣受到衝擊,組長職務也撤了,接着宣布他轉業,後來又說為了保留核試驗的技術骨幹讓他留下來。他的轉業地點是南京市,好多同志看他被整得冤枉都勸他走。南京條件比戈壁灘好,但他感情上還是留戀核事業,最後還是留下來了。 人們經常議論他們這批戈壁灘人的得失問題。他說,他們作了不少犧牲,幾十年枯燥貧乏的文化物質生活不說,研究所1966年從北京搬到大西北時好多人的對象告吹了,許多人夫妻兩地分居一二十年,許多人在父母臨終前來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過,他們並不為此而後悔,而是為之自豪。因為,他們真正為國家和人民盡了力,他們是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振興中華作了貢獻。事業成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如果他們不去戈壁灘,哪來的原子彈試驗成功?沒有原子彈、導彈,哪來中國現在的地位? 他說,他才60歲出頭,還有一段人生旅途要走,他希望當他走到人生盡頭時,能有資格說一聲:我對得起我的前輩和下一代。這就是當代中國優秀知識分子代表林俊德院士的心聲。 林俊德妻子的回憶文章: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2-09/24/c_1237555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