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 这是我的同班同学;这里称呼他D吧。 我是1980年上大学的。当时我的高考成绩是“孙山”的水平,因而就上了个很一般的大学,当然是文科。在班上我是岁数最大的,二十七啦;同班同学一般都比我小六、七岁,差距最大的十岁。同学们岁数小,高考成绩却和我一样,可见他们的智商普遍不是很高。这个四十多人的班里,一多半是女生。她们成天叽叽喳喳,像群小麻雀;平常死用功,玩命儿背书,考试成绩却比我差得远。我在这些傻丫头中相对智商算高了。 D比我小九岁,看来也是个智商不甚高的主儿(比班上那些丫头们强多啦)。他平常成绩也相对不错。我俩同学四年,相处非常融洽,是很好的朋友。我当时的感觉,这小子忠厚、待人诚恳;更重要的是,他情商很高。我在情商方面比他差得远;等后来各自分配参加工作,他的情商之高更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大学毕业快三十年了,他现在已经是国内中心城市某综合大学的副校长了。我一想他就在网上查找他的名字,看见以副校长头衔出现的他,我不由自主地一笑;不过我不想和他联系。如果我们在一个工作环境里,仍会是非常好的朋友;现在嘛,“相忘于江湖”吧。 大学毕业前,系主任找我谈话,希望我留校。我婉拒了;因为我觉得我不适合当教师,而且当时我都三十一岁,在高校开始当老师年龄偏大,在新教师中竞争吃亏。系主任见我不肯留校,便希望我在班上推荐三可以留校的同学。我当时推荐了D和另外两个女生。我开诚布公地对系主任说,这三个人虽然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人,但我可以保证他们的人品相对好。 我是在1990年底出国的;此前大学同学聚会我有时会参加。班上有的同学对D有微词,说他“特会来事儿,专门拍系主任的马屁”。事后我找到D询问此事(这就显得我情商不高);D微微一笑,他解释说,系主任书呆子,许多需要感情联络的事情都不懂,到时候就抓瞎。“我主动给他张罗了几次,系主任就离不开我了。”他讲的那些故事也真有意思,这里不谈。当时我暗自惊异,没想到这小子比我想象的情商高。 他找对象也是让班上同学有点意外,是同班女生中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一位,且相貌一般。班上的女生中有人向他主动表示愿意交朋友,他都不置可否,最后竟然找到了谁都觉得太一般的她。不过我明白他的心思,这位女生是个特别踏踏实实的女孩子。那女孩儿也颇意外,D就说“我看上你好几年了”。 出国后我和他没有联系,直到近些年联系到过去的大学同学才说道D。这家伙已经是大学副校长啦。当然,同学们对他仍有微词,说D已经是个人物,同学都不想理了。不过我不这么认为。他当年的样子有时会在我眼前出现,高高的个子,没有什么棱角的脸上有副近视眼镜,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你,说起话来手势很多,不乏幽默。我还老想到我们上课时要是觉得闷了困了的,就相互递纸条子,上面写上打趣对方的话。 大学四年期间,我和D之间有意思的事情挺多,嘿嘿,欲言又止,人家是副校长了,就不说那些可笑的故事吧。顺便说一句,我们班上去国家部委干活的一个男生已经是副司长了。他的也是很有情商的主儿,他比我小十岁。别的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就知道在头儿那打牌。”我过问此事,这位男同学笑一笑,“如果打牌能混上副司长,那大家都去打牌。再说,大家关系好才在一起娱乐打牌。” 下面是有关情商研究的资料: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情绪商数(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EQ),通常简称为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即“情商”指的是“信心”、“乐观”、 “急躁”、“恐惧”、“直觉”等一些情绪反应的程度。情商和跟智商(IQ)不一样,情绪智商可经人指导而改善。 如今,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EQ是难以获得成功的。EQ高的人,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人生重要资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相关研究人员对成功的管理者(晋升速度快)与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绩效高)做过调查,发现两者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维护人际网络关系对成功的管理者贡献最大,占48%,而对有效的管理者只占11%。可见,在职场中,要获得较快的成长,仅仅埋头工作是不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商的作用 1、情商是指情绪控制能力或情绪智力高下,虽然它不适于象智商那样用数值尺度来测量,但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来了解。 2、情商与智商不是对立的。有的人有幸既有较高的智商又有较高的情绪商,有的人则只有其中之一。研究人员一直都在努力了解情绪商与智力商之间是怎样互相补充的,例如,一个人对付压力的能力是怎样使他集中智力并将智力付诸实用的。 3、在预测人的成功时,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商测试以及其它标准化成就测试测量出的人的智力水平更有价值。 4、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人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能力,使情绪商因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个人成功。 情商的实用价值 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们对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父母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校应怎样教育学生都是有用的。以下介绍几个与事管理及预测的人的成功有关的“情绪商”的实验案例。 1、“软糖实验”。该实验通过观察四岁儿童对果汁软糖的反应预见他们的未来。实验方法是,研究人员将孩子们带到一间陈设简单的房间,告诉每个孩子说,你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汁软糖。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不拿它直到等我外出办事回来,你就可以得到两颗糖。说罢便离去了。当他回来后便兑现承诺。然后,科学研究就这一些参加实验的孩子成长的过程进行。 在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题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四岁时能以坚持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通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组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2、“乐观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某年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每名推销员的培训费高达30000美元。雇佣后第一年有一半人辞职,四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五分之一。原因是:在推销人筹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得一次又一次面对被人拒之门外的窘境。为了确定是不是那些比较善于对付挫折,将第一次拒绝都当作挑战而不是挫折的人就可能成为成功的推销员,该公司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讨教,并请他来检验他自己关于 “在人的成功中乐观的重要性”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乐观主义者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他们可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们无法克服的弱点;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克服困难,改变现状,争取成功。塞里格曼对15000名参加过两次测试的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两次测试一次是该公司常规的甄别测试,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设计的用于测试被测者乐观程度的测试。这些人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甄别测试但却在乐观测试中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成绩。跟踪研究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额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以后,通过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为被录用为该公司推销员的一个条件。 3、企业人事管理者对“情绪商”的认识案例。在美国企业界,人事主管们普遍认为,“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绪商使人得以晋升”。一个著名的案例是,被誉为新泽西聪明工程师思想库的贝尔实验室(at&t)一位经理受命列出他手下工作绩效最佳的人。从他所列出的名单看,那些认为工作绩效最好的人不是具有最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情绪传递得到回应的人。这表明,与在社会交往方面不灵、性格孤僻的天才相比,那些良好的合作者和善于与同事相处的员工更可能得到为达到自己的目标所需的合作。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大卫·坎普尔及同事在研究“出轨的主管人中”(指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这些人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情商”研究对于个人成功及改进组织人事管理的实用价值。所谓“EQ”是指人在面临问题时表现的“信心”、“乐观”、“进取”等情绪态度,“刚毅”、“宽厚”、“坚强”等内在心理因素。EQ用来测量情商,是指一个人可以最优发挥他的个性和社交技能的能力。可以说:智商诚可贵,情商价亦高;若欲有成就,二者不可抛。情商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判定: 1.自我认识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 2.情绪控制人在很多时候易被触怒,并因此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事。高情商者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冷静头脑和开朗心情。 3.自发的意志决定做一件事时,无需外界的推动,而完全依靠一种执著的信念,内在的强大驱动力,不轻易放弃。 4.目光远大从不沉溺于短暂的利益之中。 5.人际关系融洽尊重别人的意见,能建立友好合作的人际网络,从与人的交往中获得帮助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