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交响乐团逸事(上) 周末去费城听其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我们老俩口是这个乐团的老听众,欣赏古典交响乐的情结根深蒂固。当然,我俩是穷人,来这儿听交响乐买最便宜的票。不过就算我们能买很贵的票,而且听众们都慷慨解囊,恐怕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乐团目前的财政窘境。费城交响乐团已申请破产保护。“2011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早晨,门内,拥有111年历史、世界知名交响乐团、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董事会在就是否申请破产保护而投票;门外,乐团铜管声部的一些艺术家在大街上卖艺。按照董事会主席理查德·沃利的介绍,乐团资金匮乏,赤字严重,无奈申请破产。同时,乐团首席执行官艾利森·乌尔加穆尔承认,过去5年来,观众人数‘严重下滑’,乐团经营陷入困境”。嗯,观众席上大都是老人,唉,我们就真的这么“没落”? 说起费城交响乐团,其名声在中国大陆交响乐爱好者中很响亮。其缘故就是该团首次应邀访华是在“文革”后的1973年9月。1972年中美开始有了外交接触,美国在中国大陆设立了“联络处”。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伦敦爱乐(据说是历史上首个在中国大陆访问演出的全编制欧洲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先后访华,但来自“帝国主义大本营”美国的乐团,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首例(与之相仿的是纽约爱乐2008年在东平壤大剧院的演出)。其后我将摘编有关资料介绍当时的境况。 今年是2013年,到了九月就是费城交响乐团首次应邀访华四十周年纪念日。嗯,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现在费城交响乐团里仍有几个当年访华者。假如当时他们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现在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剧场工作人员发给我们的的小册子中记述了这几位当事人的回忆片段。有一位说,他还清楚地记得观看“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的情景。另一位说,在北京演出期间,当时中国大陆“文革激进派”的江青忽然提出演奏贝多芬第六将响曲,也就是“田园”。费城交响乐团原来准备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这一要求来得突然,把乐团的人们搞得有点手忙脚乱。当然,“田园”还是按时演出了。 乐团中新近有位第一把大提琴演奏者签约。她来自中国,出生在上海。当费城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时她刚刚一岁。她的母亲是位搞音乐的。看来她的音乐天分有遗传因素。听交响乐时我们坐在第一排;这位四十岁的女士就在我的头顶上;她“锯”得很认真。恰好,我们听的也是“田园”。 美国交响乐团的演奏者都是签约的。签约的长短应该是乐团的管理者和演奏家之间事。我看了几次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出,发现演奏家们常换。也就是说,有的不想再续约,那就走人了;他的位置由新签约的演奏家替代。我看见第一把小提琴演奏者就换了,原来是位白人女士,现在变成个韩国人。我原来认为,如果第一把小提琴演奏者走了,那第二把小提琴演奏者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把小提琴。看来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乐团里的这些演奏者很多都是直接由赞助者提供资金的。我的意思是,他们的工资是乐团朝定向的赞助者那儿要。我们的朋友的儿子是学小提琴的,现在在美国某乐团拉小提琴;他的工资就是赞助者赞助的(不过这些钱不足以维持生活费用)。那年轻人刚开始他的音乐生涯,挣钱可不多,平常如果能有时间还得通过各种渠道去教学生挣生活费。要知道,他每天都要练习小提琴八个小时。真的非常辛苦。 乐团的指挥也是签约的。这次是个位来自英国的绅士。他的指挥风格像是在调动乐团的每一个演奏者。他通过各种动作和暗示尽可能地与演奏者交流。在配乐上也显得很细腻。 在演奏“田园”之前,先演了一段比较现代的交响乐某个乐章,还演了两个歌剧的片段。真的有位来自加拿大的姑娘独唱。这两个歌剧都是现代的,其中有个歌剧专门描写专制社会中的秘密警察的。那姑娘表现秘密警察这个角色时显得极其神经质,乐团的演奏方式也很新颖,演奏者也得一起唱起来,甚至喊叫。那女歌唱家还有夸张的表演动作。我们这些听众可以说是“目瞪口呆”。我边上的老大爷吃惊地问我“你曾经见过这样的交响乐吗”。尽管如此,观众们还是对这两个歌剧片段报以热烈掌声。 听罢音乐会我给北京的家妹打电话,询问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访华的事儿。她说确实记得此事。说当年我那搞音乐的老学究的姨父在天津工作。他知道费城交响乐团来演出,就和女儿(学钢琴演奏的),也就是我表姐,来北京搞票。那场音乐会是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礼堂演出,然而他们父女无论如何也弄不到票。最后还是托了姨父老朋友李德伦才弄到一张。结果我姨父进去听音乐会,我表姐在外边气鼓鼓地站在外边。 附录:F大调第六交响曲简介(摘编) 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贝多芬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 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