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考
我常常是个不求甚解的人,看到礼仪之邦这个词总和彬彬有礼联系起来。其实这个词的解释没那么简单。网上较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为国家的制度;仪是国家的法制;邦乃国家。这里指古代中国具有的先进制度和完善的法制。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等级制度中衍生出来。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这两点被概括为尊老敬贤。
仪尚适宜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始终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二是礼尚往来,这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这些古称“礼遇”。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有如下三个主要方面。衣着容貌、行为举止和言语辞令。这三点是我国传统礼仪的核心。
不过现在相当多的人认为,礼仪之邦,没有出处,更像是礼义之邦的笔误。礼义之邦,与儒家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当国君的要符合当国君的要求与规范,当臣子的要符合当臣子的要求与规范;当国君的要懂得事事时时按当国君的道理去做人行事,当臣子的要事事时时按当臣子的道理去做人行事。治民先治心、齐民先齐心,“礼义”实则是立国安邦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礼指的是一种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
“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或具体仪式,其含义明确而单一。“礼仪”包涵在“礼义”之中,“礼义”的概念远大于“礼仪”的概念。如称吾国为“礼仪之邦”,无异于说“中国人只会打拱作揖”。
惭愧,对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我没有什么了解。就以上的解释看,我倾向于礼仪之邦是礼义之邦的笔误。在想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些想当然,认为礼仪之邦所有中国人都懂礼貌,举止文明;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儿。从各种解释上看,无论是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都强调了礼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国两千年大一统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等级制度。从这点出发,说“‘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可以的;然而因此得出中国人历来很懂礼貌就牵强了。实际上以上有关礼仪之邦的解释中也只是说“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实世界上哪个民族不提倡礼貌待人呢?
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儒家观念中,自然是地位越高的人越讲求礼数。您要是个“下等人”,属于无权无势的草民,那还讲求什么礼数?我理解,所谓这个“仪”要具体表现的,就是越是“上等人”就越要被尊重,因为他们的地位让其有“自尊”;草民如草芥,既然是“草芥”,因而“上等人”也不必在乎草民的自尊。如此一解释,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表象就有了其根据。当今中国大陆社会民众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传统有着必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