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 您的瀏覽器已關閉活動腳本,開啟後才可正常使用!
曼哈頓的川菜館
紐約市有五大區:曼哈頓、皇后、布朗克斯、布魯克林和斯坦頓島。其中,曼哈頓是金融、商業和文化中心,最為繁華。據統計,全市共有17000多家餐館。17000家餐館是個什麼概念?如果一個人一天三頓飯,每頓都在不同的館子吃,他需要15年才能吃遍紐約所有的餐館!
幾年前,在曼哈頓Chinatown(中國城;老僑民稱之為“華埠”)的“大四川”餐館裡,憂心忡忡的浙江籍老闆告訴我:僅Chinatown一地,就有800家餐館,競爭激烈。我問他:為什麼不經營江浙菜而做川菜?他回答說:川菜口味濃重,更受華人和美國人歡迎。
“生存下來不容易啊。”他望着窗外濛濛的細雨,嘆息着。
過了不久,這家頗有口碑的餐館就關門歇業了,令很多老饕痛心疾首。然而在紐約的其他幾個地方,還有掛着“大四川”招牌的幾家川菜館,它們和這家有無關係,是否同屬一個集團?我就不知道了。
如今要在中國城吃上比較地道的川菜,可以去Pell Street上的“川外川”。該餐館的對面,是著名的上海/江浙菜館“鹿鳴春”。每逢飯口,“鹿鳴春”門庭若市,外面有很多旅遊者等座。相比之下,開業沒幾年的“川外川”門口就顯得冷清,但裡邊生意也還不壞,我和同事們經常來此聚餐。我們常點的菜有三椒扁雞、水煮魚片、孜然羊肉、麻婆豆腐、魚香茄子等,味道都不壞。因為美國同事愛吃上海點心,我們經常先到“鹿鳴春”點些小籠包、生煎包之類吃過,然後翻席到“川外川”吃川菜。有個西班牙哥兒們,每次聚餐都不缺席,回國後仍對三椒扁雞念念不忘。後來他和女友來紐約度假,我們要請他們吃飯。問他想吃什麼?他說:“那個辣辣的、酥脆的雞丁!”
在曼哈頓最有名氣的川菜館,大概要屬“五糧液”了。據說該餐館是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開的,位於西48街,離第五大道上的洛克菲勒中心不遠。這家裝潢典雅的餐館,由於地處黃金地帶,菜的價格不菲。其菜式多樣、色味俱佳,吸引了不少名流來此飲宴。聽說宋祖英女士來紐約開演唱會時,也指名道姓要在這裡吃飯。由於生意太好,“五糧液”又在東86街的繁華地帶開了一家分店。記得有一次同事們去那裡聚餐,由於有人表示對味精過敏,我在點菜時再三叮囑夥計不要放味精。少頃菜來,水陸雜陳,風味絕佳,大家邊吃邊贊。然而吃到一半,那位味精過敏的同事就紅頭漲臉涕泗長流,不知是被辣壞了還是因為菜里仍有味精。看來,叮囑夥計的話,夥計未必轉告給廚子;即使轉告了,後者也未必聽他的。這事一直讓我感到歉然。後來這家分店關門了,不知是何原因。
離“五糧液”不算太遠的西42街上,還有一家叫做“成都印象”的川菜館。這家館子離紐約長途汽車總站(The 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很近,又在去中領館的路上,生意也不錯。有一次,我和同事看過紐約國際車展後在此打尖。這家餐館的店堂不算大,菜的價格比“五糧液”便宜,分量也多,但口味似不如“五糧液”和“大四川”,也許是因為它專營成都風味的川菜,與重慶、宜賓等地的川菜口味不同。
我去的次數最多的川菜館是位於東55街與第二大道相交處的“故鄉味”。這家館子,有人說是從“大四川”分裂出來的。從它的英文名字“Grand Sichuan Eastern”看,倒也有這種可能。在東村還有一家“故鄉味”,英文名字就叫“Grand Sichuan”。這兩家的店名,一個用“鄉”,另一個用“鄉”,看來不是一家子。第二大道這一家菜式花樣多,主要有美式川菜、傳統川菜、新式川菜和湘菜四大類,價格中上。有一次朋友召飲,席間上了一道“毛家紅燒排骨”,就是打着毛主席招牌的湘菜。排骨燒得細嫩,佐以鬆軟如泥的馬鈴薯,口味咸鮮微辣,令人齒頰留香。傳統川菜中的水煮牛肉、豆花魚片、重慶辣子雞、魚香肉絲、清炒絲瓜等,這家都做得不錯;小吃如川北涼粉、夫妻肺片、紅油抄手等也很可口。至於新式川菜(據店方解釋是重慶一帶近年流行的新潮菜),我這個保守分子還沒有嘗試過。而在東村那一家,川菜和湘菜各占半壁江山,菜式不很多。我在那裡點過湘菜“乾鍋雞”,也挺好吃。
有一天晚上,我去“故鄉味”小酌,叫了紅油螺片、泡椒魚片和青島啤酒。正是飯口,店裡高朋滿座,門口還有人排隊等候。於是,夥計領了一個姑娘來與我合桌。這位秀美可親的姑娘來自西安,正在附近一所大學讀研。細問了一下,居然還是同行。我們相談甚歡,彼此還品嘗了對方點的菜。如今幾年過去,那位姑娘想必已經畢業了。不知她一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