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皇上鬱悶,太后吉祥 |
| 皇上閱兵的時候,我正躺在大沙發里聽瓦格納的歌劇。按說,這有點兒不合時宜。天朝正在紀念戰勝法西斯,沒在微博上掛龍旗的都被口誅筆伐了,怎麼還聽希特勒喜歡的音樂啊?
我幡然猛醒,毅然關掉音響。正在嚎叫的女武神嘎然而止,一種快意油然而生,好像看到王師威武,一舉殲滅了八百萬鬼子兵。
不過瓦格納確實可惡,故意把《女武神》寫得那麼長。等到我迷途知返時,三個鐘頭已經過去了,不要說閱兵早就吹喇叭散戲,連紅袖章們都回家數錢去了。
當然,看不到閱兵也沒有什麼遺憾,無非是一場無聊透頂的蹩腳戲而已,跟春晚一個德行,眼不見心不煩嘛。有人萬里迢迢回國看那些木頭人似的大兵扛着洋槍跑龍套,就跟坐高鐵跑到北京吃包子一樣可笑。奔波勞累先不說,如果還得寫戲評感恩頌聖,甚至去摻和帝黨後黨之爭,那就太作踐自己了。
有人說,這次閱兵是皇上的登基大典,真是亂拍馬屁。其實,皇上就是演戲而已,而且演得實在不怎麼樣。
想做名角兒掛頭牌,您就得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亂不擋。可惜咱皇上是一樣兒都沒有。扮相就不說了,那身灰不灰藍不藍的行頭總讓人想起水晶棺里的太祖武皇帝。至於演技嘛,那就更不敢恭維:無精打采,手足無措,連幾句“同治們好,同治們辛苦了”的道白都念得有氣無力,更甭說唱了。最可氣的就是那套鑾駕,露出來的半截兒皇上好像和車焊在一起,不僅不能正冠捋髯、坐帳點將,連脖子都扭不動,就那麼直挺挺地從城門裡拉出來,然後又直挺挺地拉回去,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您還別說,在道具方面總算有些進步,不僅有洋槍洋炮,還有飛機導彈,看誰還敢誹謗王師“耗子扛洋槍”?可惜,聽戲聽的是角兒。道具再好、打旗兒的再賣力氣,角兒唱砸了也是白搭。
最大的亮點,倒是城樓那場戲。皇上右邊站着俄酋和高麗女主,左邊居然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這樣的亮相方式,也不知出於哪個高明導演的設計。只要拍攝皇上與太后們的劇照,年近九旬的太皇太后就必然處於中央,而皇上和太后只能隨侍兩旁。只見太皇太后容光煥發,神采奕奕,身體非常健康;太后則臉色鐵青手直抖,好像是在和誰慪氣。再看看皇上的龍顏,倒像個受氣的小媳婦,無奈、鬱悶加上無聊,那副表情真是五味雜陳,怪可憐見的。這張劇照已經清楚地告訴世人,究竟誰才是天朝真正的舵把子,難怪後來皇上在鑾駕上那樣心不在焉。
平心而論,雖然皇上做事很二,但畢竟還是性情中人,不會把自己的情感藏着掖着,一定要表現出來。用戲劇的行話說,皇上至今還是“本色演員”,離更高階的“性格演員”還差得遠。例如上次日酋來拜,皇上便拿出一副晚娘嘴臉來,硬是讓那鬼子哭笑不得。如今皇上鬱鬱寡歡,那臉色顯然不是給米帝日倭,而是給城樓上的人看的。遙想當年,太宗皇帝與眾權臣欲廢凡是帝,仍令其以天子名分設宴撫慰安南叛臣。凡是帝只得強顏歡笑,那臉色是不是就像皇上現在這樣兒?
只怕皇上面臨的選擇,已經不是做蔣經國還是做齊奧塞斯庫,而是去瀛台還是去秦城了。
總之,閱兵是戲,天朝的政治也是戲,不管它是喜劇悲劇正劇鬧劇。就像您決定不了戲班子裡誰是頭牌名角兒、誰是底包龍套一樣,您能決定誰當皇上,誰做臣子麼?既然是戲,唱戲的和聽戲的都不能太較真兒。有人對閱兵的安保頗有微詞,批評朝廷不能與民同樂,何苦來?人家演技有限,缺乏自信,讓您在家看電視不是挺好嗎?反正他們聽不見您叫倒好兒,您呢,也捨不得把茶壺往電視上砸不是?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