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北大(一位北大毕业生的自述) 蔡元培先生一生贫寒,去世时连棺材都买不起,只留下一句遗言: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离开大学的第八个年头,我没有回去过一次母校。读书时,也没有见过一次校长。毕业后,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都是无比的疲惫不堪。我们怀念大学,更多的时候只是怀念自己的青春。而不是学校的教育,或者关于读书的争论。因为人世间,恐怕再也没有蔡元培时期的大学了,同样,人世间再也没有蔡先生这样的校长了。 1 “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大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1917年1月4日,北京下起了雪,天很冷。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北京大学门口,走下来位戴着眼镜、穿着长衫,身材消瘦的人。他是蔡元培,新上任的国立北京大学校长。按照惯例,十几个校役侧立两旁,齐刷刷向他鞠躬致敬,空气变得很凝重。他扭过身来,将腰深深地弯下去,然后给校役们鞠了个躬!校役们呆住了,以往,这是从来没有的待遇。那时候,北京大学校长可是内阁大臣。衙门的大官员,根本不把校役这些下人放在眼里。 蔡元培22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是翰林。是当过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敢和大总统袁世凯拍板决裂的书生。是那个时代地位最高的读书人。可是在他眼里,并没有高贵低贱。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人,在人格上就应该是独立平等的。都应该有独立的尊严,蔡先生这一鞠躬,就是读书人最大的修为。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职典礼上。正式发表演说:“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大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个演说直接为大学教育定了永恒的基调。 在场的师生为之一振,大家开始议论:“蔡先生这是要和积累多年的陋习决战啊!”是的,他们猜对了。蔡元培来北大上任,就是要把大学教育的陋习连根拔起。大学不是混毕业证的地方,更不是狗屁升官发财的阶梯。而是做学问的地方,是为国家提供有识人才的地方! 只有扎实的学问才能带领中国走向未来! 2 “凡无学识,误人子弟之中外教员,一律开除,永不延聘!” 蔡元培上任之前,北大已经走马上任了四位校长。严复、章士钊、何燏时、胡仁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读书人。可当时的北大是衙门学校,乌烟瘴气。来此求学的多为官僚纨绔子弟,只为混张文凭,毕业之后,靠文凭升官发财。当时的北大被称为“官僚养成所”! 在校园,大家叫出生宦官家的公子叫老爷,公子们上课还带着听差,上课铃响了,仆人去叫:“请老爷上课!”上体育课,教员们喊:“老爷们右转,开步走!”下课了,老爷们就成群结队跑到妓院吃花酒、打麻将。 蔡元培刚上任没几天,教员张思秋拿来上学期的考勤记录。 “怎么缺勤的这么多啊?” “蔡先生,这几个缺勤的我们也管不了啊!这是段祺瑞大谋士徐树铮的外甥,这是大总统黎元洪的亲侄子!缺课的老师是英法公使亲自指派的教员克德莱!我们得罪不起呀!” 克德莱是驻法公使指派的教员,他和徐佩铣、燕瑞博几个外国教员不好好教课,整天钻进八大胡同的妓院喝花酒,还美其名曰“探艳团”!把校风搞得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蔡元培当即拍案而起:开除!“凡无学识,误人子弟之中外教员,一律开缺,永不延聘!” 要知道,蔡先生这个决定,得罪的可是整个中国都不敢得罪的英法帝国,克德莱找来英国公使朱尔典来质问蔡元培,蔡元培并不买账,朱尔典就丢了一句: “看来你是不想当这个北大校长了!”蔡元培冷冷一笑,横眉冷对!朱尔典就用外交手段,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外交总长伍廷芳给蔡元培写了几封信,劝他向外国人低头。蔡元培只回了一封,赫然写到:“本校辞退教员全是照规矩办事,丝毫没有什么不妥;要是克德莱想打官司,那就悉听尊便。” 这就是读书人骨头,政治强权我毫不惧怕。但是谁破坏教育,我只有一根硬骨头,一身浩然正气,即使我拼了命,也要捍卫教育尊荣。 3 学问是最高的文凭,学识是读书人的通行证!大学的讲台,唯一的规则就是读书人的学识!1916年12月20日,蔡元培还没到北京大学赴任,就一个人跑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社,拜访一位来自安徽的年轻人。那位年轻人看上去很不靠谱,每天除了睡懒觉,就是到处玩。这个年轻人是陈独秀,蔡元培知道他有晚睡迟起的习惯。就搬个凳子坐在门口等。可陈独秀根本就不想去北大教书,只想回上海继续办《新青年》。蔡元培就说:“你可以把《新青年》杂志办到北大校园啊!”还对陈独秀说:你可以来当文科学长!还给陈独秀伪造了日本东京大学学历。蔡元培愿意用人格为陈独秀这样的白丁担保。 1917年,梁漱溟23岁,发表过几篇论文。听说蔡先生在北大当校长,就把论文寄给蔡先生,希望自己能够到北大读书,蔡元培约他到校长室:“你的才华可以到北大当老师!”梁漱溟说:“蔡先生,可是我只有初中学历!”“你可以来的,就当学术探讨交流好了!”就这样,梁漱溟到了北大任教,成为一代大师。梁先生到了晚年,还感谢蔡先生:“没有蔡先生,就没有我梁漱溟。” 有一位怪学问家叫张竞生,搞了一本奇书,叫《性史》。把房事当成一门正式的学问做研究!被当时人们大骂伤风败俗,有辱斯文。到了蔡元培这里,就一句话:“张先生的研究蛮好的,他可以来北大教哲学!” 这就是蔡元培办教育的魄力!在蔡元培眼里,学历不重要,背景不重要。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有修为,讲道德,有治学决心。我就敢破格任用。在他眼里,才华是读书人的通行证,真才实学才是读书人的脸面。 4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大学就应该有郎朗的读书声,有各抒己见的争论,有誓死捍卫学术的决心。蔡元培刚到北大赴任,就在校门口贴上了任命陈独秀为文科学长的公告。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北大学生冯友兰却看懂了:“陈独秀是那个时代最激进的青年,是敢说我不在研究室,就在监狱的大知识分子。” 蔡先生不单带来了陈独秀,还把争论也带到了北大!当年的北大,既有陈独秀这样激进青年人办的《新青年》,也有以国学大师黄侃为首的守旧派办的杂志《国故》!陈独秀大谈民主、自由、解放。黄侃等人向往魏晋风流,大谈魏晋玄学。钱玄同上课大谈白话文的推广,隔壁课堂上的黄侃骂声不绝,一堂40分钟的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批判白话文! 胡适大力推广白话文,黄侃就对着干。 有一次在课堂上,黄先生举例:“如果胡适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一定是:你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这需要用11个字,而文言文只需要四个字:妻丧速归!胡适听闻,立刻回击。上课举的例子是:前几天,行政院邀请我做秘书,我拒绝了,如果用文言文肯定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需要用了12个字,如果用白话文只需要5个字:不干了,谢谢! 国学大师辜鸿铭是一位怪咖,都民国了,大清早亡了。他还穿着马褂,戴着瓜皮小帽子,留着辫子,像个腐朽不堪的前清遗老。学生取笑他,他就反击:“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 许多学生不理解,说:蔡先生不该把这样的老腊肉带进北大这样的学校。蔡元培回复:我希望你们学辜先生的英文,并不是让你们学他的复辟。陈独秀称赞蔡先生:“这样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自由思想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有。” 当时的北大,群星璀璨,大师辈出,有27岁的“胡博士”胡适,有拖着辫子登北大讲台的辜鸿铭。有横眉冷对的鲁迅,也有敢骂袁世凯的章士钊。这就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誓死捍卫学术上的争论,包容不同的意见,也包容异端。学术不自由,中国就没有自由,没有包容,中国就没有未来!这就是蔡先生的雅量,这就是蔡先生的气度。 有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另一个就是百花齐放的民国。而文化繁荣的背后,蔡元培却是为大师提供争论舞台的幕后舵手。 5 “你要治罪,治我一个人好了!”1919年5月,爱国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政府。结果事态演变成了打了章宗祥,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当即抓了32个学生。其中有北大的学生20人。得知学生被抓,蔡元培从5月4日一直没合眼,一直营救学生到5月7日。反复和政府磋商,甚至放了狠话:“要治罪,治我一个人罪好了!”有如此担当的校长,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一人了吧! 当学生被营救,蔡元培立即向北洋政府提出辞职!北京各个高校苦留蔡先生也是感天动地。北京各校代表开会决定,以北大全校师生名义,呈请政府挽留。各校同盟罢课后援:“蔡先生如一日不回,我们就一日不开课。蔡先生不留任,北大全体教职员一起辞职!” 高校联盟代表团27人前往天津找蔡先生,到了天津,听说蔡先生已返回上海,又推举4位代表去上海找蔡先生。这一追就是1000多公里。有如此人格魅力的校长,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一人了吧! 鲁迅性格乖张,孤傲,向来以不合群著称。北洋政府把他从北大裁了,他的生活变得非常窘迫。蔡元培倡导“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而鲁迅倡导自由主义,两个人观点大相径庭。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点名批评蔡元培,说自己和蔡元培气味不投,说蔡元培是“孑公”说蔡先生是小仁小义,而蔡元培并不生气。 1927年,当鲁迅生活极为窘迫时,蔡元培知道了,又聘任他做大学院特约著作员。每月不用上班,给300块大洋。只是不忍心看读书人受苦。1932年,鲁迅三弟周建人日子过得极为艰难,蔡元培知道了。又托人给他安排到了商务印书馆工作。许多知识分子说:当今真正心疼读书人的,真正有度量的读书人,全天下大概也只有蔡先生了! 6 求知不分贵贱,校门向每一个年轻人敞开。校长不是官僚,校长室向每一个学生开放! 1915年,大哲学家冯友兰20岁。是从河南来到北大求学的学生,1918年,冯友兰要办一件事,需要北大校办开证明。时间特别紧急,照正常手续办下来,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他放大了胆量,直接去见蔡校长。他进了校长的院子,院子一片寂静。校长室门虚掩着,没有一个保卫人员,也没有服务人员,也没有秘书!只有校长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办公。 冯友兰进去说明来意,蔡先生就和蔼地说了句:“这是好事,当然要批证明书。”然后写了一个纸条给他,让他拿到文学科去办。 冯友兰回忆:他一个人坐在校长室,没有校长架子。穿着长衫,贵为校长,仍然是一介寒儒,书生本色,肃然物外的气象,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一个人了吧!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前,北大就有招收旁听生的制度,需要旁听生支付一学期两元的旁听费。可蔡先生一来,旁听制度就更加开放了。他说:“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权利,大学应该是对外开放的!”蔡校长来了,北大不单有正式生、旁听生,还有偷听生。这些旁听生里有大作家丁玲、大作家矛盾、大作家沈从文、大作家瞿秋白。还有湖南来的毛泽东,靠着旁听,许多学生都成为一代大家。 有个注册的旁听生叫曹靖华,他旁听俄语,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每次说起蔡先生,都深情地说:“没有蔡先生,就没有我的翻译之路。我是蔡先生的学生!”可以说,那时候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蔡元培的学生! 马叙伦教授说:“蔡先生在的北大,校园有五公开:一课堂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听。二是图书馆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看,三是食堂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吃。四是浴室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洗。五是体育场公开,大家都可以来玩。” 还有一次,一个叫王昆仑的北大学生。问蔡校长:“我姐姐想读北大,北大招不招女学生?”女孩上大学,这在当时的社会可是离经叛道的事。甚至还会影响一个学校的声誉。而蔡元培却微笑着反问了一句:“她敢不敢来?只要她敢来,我就敢收!”就这样,王昆仑的姐姐王兰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大学生。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招收魄力的校长,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了吧! 7 1922年,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身份去美国考察,当时,学生们去码头上接蔡先生,见蔡先生依然是一个人,仍然是一介寒儒,不由得鼻子一酸,落下泪来!“蔡先生依然是书生本色,身上依然没有一点架子。没有随从人员,那么大年纪了,还看上去像一个老留学生,一个人独自往来,住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小旅馆里。”在他眼里,富贵不重要,读书才重要!如果一个国家连学术都不讲了,那这个国家就无药可救了! 蔡元培一生颠沛流离,到了暮年,却连一处住宅也没有,学生们看着寒心,一直想着帮一帮蔡先生,让他安度晚年。1936年,蔡先生过生日那天,当年北大他帮助过的100多名学生,决定合赠一所住房送给蔡先生。让蔡先生可以安度晚年,可是还没等住进去,抗战爆发了。 蔡元培举家移居香港。1940年3月2日,蔡元培早起时,摔了一跤。3天后就在香港去世了。消息传回正在抗战的中国,全国上下一片哀悼。蔡先生生前可是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生前曾任国府委员、司法部长、教育总长、中研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去世时却无一分遗产,清贫如洗。甚至连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同仁帮忙众筹。“蔡先生一生都在资助别人,却连棺木都买不起!”他清贫的让人落泪,清贫的让人敬佩!如此清寒的读书人,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一个人了! 那个时候国家很乱,国家很穷。可教育却在蔡先生这样的读书人手里,无比干净。这些读书人,像命一样小心呵护着那人世间的一点亮光,生怕沾上一丝灰尘,生怕随时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