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原标题“当绝顶权力落到纨绔子弟头上”)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此举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也直接改变了张学良本人的命运。但鲜为人知的是,没有1929年10月12日的中东路战争,此后的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或许不会发生。 张学良27岁就被其老子授予上将军衔;这一点真是傲视古今中外。1928年6月,张作霖被皇姑屯的炸弹炸死,张学良成为新的东北王。当年“双十节”,张学良在沈阳北大营隆重阅兵,对不断骚扰他的日本人,报以一种挑战式回应。12月底,张学良在干东北易帜。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广袤的东北大地,“我张学良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但我有诚心服从能统一中国的人!” 这对日本人来说,这预示着蒋介石的民族主义将迅速烧到东北,从驻奉天总领事到首相,日本多位要员频繁劝阻和威胁张学良,但最终,少帅没给他们这个面子。 1929年1月,张学良杀了最重要的辅弼杨宇霆和常荫槐。张学良早就看不惯这两人的强势。试举一例:某官员向张学良汇报被拒门外,找杨宇霆求助。杨知道张在抽鸦片,气冲冲闯进张府,在卧室门口大喊:“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张急披衣而出,杨指着骂道:“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张学良忍无可忍,破例回敬一句:“我干不了你干!” 最碍眼的“绊脚石”被去除,虽说下属个个心寒,但震慑作用立竿见影,少帅的权威一夜间完全树立,无人再能阻挡一个纨绔子弟的自由意志。 少帅要雄心勃勃干大事了。此前他只是树立了威名,但这次他要迈开大步。“很想施展一下子,把东北的地位提高。”张学良晚年对史学家唐德刚说到。这就是张学良心中之永恒块垒的中东路之战。正是此战的惨痛后果,让张学良此后连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错判,蒋介石因此在日记中说他“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把握不坚,心志不定,殊可悲也”。 中东路战争是近代以来中苏两国最大一次武装冲突,双方投入兵力超20万! 甲午战后,清廷重推“以夷制夷”,1896年签订《中俄密约》,沙俄开始在东北建造和经营中东铁路,并占有沿线大片土地形成国中国。1924年,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协定,声明中东铁路纯属商业性质;苏联政府允诺,中国以资本赎回铁路及所属财产。由于张作霖不承认此份《协定》,苏联派代表与张达成《奉俄协定》,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列宁在十月革命刚胜利时,向全世界宣布“沙俄从中国掠夺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中国”,自此已过去10年,并进入了斯大林时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意气风发的少帅听到传言说苏联发生了大饥荒,人民对苏维埃政权极度不满,欧美各国亦正仇苏,若能趁此机会收回路权,不单苏联无力反抗,列强也必双手赞成;国内,北伐结束不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南京政府倡导的“革命外交”正如火如荼;再看武力,东北军的装备在国内堪称翘楚,可以同时海陆空立体作战!张学良眼中,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俱全。 不过下属张作相建议,“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胜,只凭东北军能行?恐怕反而惹出麻烦,也须防日本人乘机捣乱。”这一点看得很准。可惜,他面对的是自信满满的少帅。张学良有多自信?7月上旬张、蒋会谈,蒋介石说一旦中苏开战,中央出兵十万并拨几百万军费,张道:“兵力充足,无劳中央军必要。 ” 当时东北军的装备比其他中国军队好得多,但却不是一流的实战部队,1928年西北军和中央军都在北伐中重创数量和装备绝对占优的东北军。连“国军”尚无法战胜,却要去挑战苏军。 当然,张学良一开始也是“先礼后兵”。1929年3月1日,他向苏方提出数项要求,最重要的是路局一切命令非经中方副局长签字不能生效。苏方坚拒。 张学良遂开始使硬。5月27日,哈尔滨警务处接到密报,“苏联将在哈领事馆召开党员大会”,张学良派军警逮捕了苏联驻哈总领事,强迫中东铁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随后又封闭各城市领事馆。这一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激怒了苏联政府,要求南京政府释放被捕人员,同时向边境地区增加兵力,准备交涉失败时诉诸武力。5.27事件,成为中东路之战的开端。 7月17日,苏联政府宣布与中国断交,并告知中东路如不恢复原状,中国将有莫大危险,而张学良只把这当做威胁。截至7月23日,驻东北各领事及职员和侨民回苏。大战一触即发。 8月15日,张学良下达作战动员令,一线兵力增至十余万,相对苏军略占优势。当天,苏军对满洲里、扎贲诺尔的东北军展开攻击,双方互有胜负。 此间,双方的谈判并未间断。随着9月中旬谈判完全破裂,苏联决定发起致命性打击。10月12日,以同江之役为标志,中东路战争全面打响(东西线全面开战),苏军9艘舰船率先进入三江口水域。虽然苏舰吨位大,大炮也占优,但中方指挥官沈鸿烈比较聪明,在侧翼芦苇中藏了一艘拖驳船,安装两门120mm大炮,准确击沉雪尔诺夫号,击伤3舰。 然而苏军战机飞临战场,战局立刻改观,战至午后2时,三江口被占领,中国江防舰队全军覆没。 东西两线同时打响后,东北军日益被动,战争成为一边倒。11月中旬,西线苏军攻入满洲里和扎贲诺尔,东北军四处溃败。不久,两线全面失守,苏军夹击哈尔滨的态势形成,黑龙江危在旦夕! 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开战后的节节败退,12月下旬张学良被迫签订《伯力协定》,雄心壮志终成奇耻大辱!议定书恢复了苏联以前的一切权益,“附赠”东北版图最东端的黑瞎子岛,一占就是79年。 中东路之战成为张学良此生最不愿提及的往事。此役东北军死伤、被俘2万人,松花江舰队尽被摧毁,西线所有的营房、堡垒和通讯悉数被毁,绥芬河、同江等边境城市被炮火严重破坏。张学良说:“那仗打得惨了,我们有一个旅,韩光第的旅,全灭。” 东北军的失败,可以说装备不如人、士气不如人,也可以说缺乏顶用的军事人才,但张学良的刚愎自用脱不了干系:不是没有人才,但全被他杀掉。有限的如张作相等人的忠告又完全不放心上。中东路事件全凭他脑袋一热。 张作霖的“满蒙平衡”自此被打破。他拥有其父的霸气,但却没继承其狡黠。学者杨天石说,“东清铁路是当年不平等条约的产物,理应归还中国。张学良的这一要求,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太自不量力。”“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张学良向唐德刚口述时,亦如此言。 尽管死伤惨重,但中东路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九.一八事变。这场战争让日方摸透了东北军底细,这才敢用几百名士兵进攻东北军的北大营!而张学良在下令不抵抗的时候,脑子里肯定也闪过了中东路阴影---心理学有一个“泛化机制”,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类似刺激就会做出同样的反应。让一个大无畏青年变成胆小鬼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他热血的时候给他当头一棒---在他看来,中东路事件中苏联是被动的,自己尚且失败;9.18时日本早已作好充分准备,我拿什么取胜?何况,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东北军如何战胜比俄国更强的日本? 为避免做出“无谓的牺牲”,张学良提出“全国抗战论”:“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个联队,他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个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 ”仗未打先有怯敌之心。冠冕堂皇的话,掩盖不了他史上第一逃将的称号! 中东路事件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张学良与苏联交恶。1933年4月,背负“不抵抗”骂名的张学良游历欧洲,期间萌生了去苏联考察的愿望。然而,苏联拒绝他访问;1935年,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在交战连连受挫的情况下,张学良的态度180度反转:加入对手,并谋求合作建立西北国防政府,构建西北大联合计划。然而,共产国际再次拒绝! 渴望颓境逆转的张学良,最终做出了震惊世界的举动:逮捕蒋介石。张学良认为,苏联主张抗日,西安事变也主张抗日,苏联必然赞同。然而,苏联明确表态,西安事变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莫斯科的态度给已经被谴责声团团包围、只剩苏联这一线希望的张学良,势大力沉的一击! 其实,逼蒋抗日,在战略和战术上与苏联完全一致,但苏联始终没有支持过张学良,对此,很多人包括张本人十分不理解。有些人却看得很明白:苏联对张学良的莫名仇视,最重要原因就是中东路事件。90岁时,张学良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我的一生被日本人毁了”。其实,他的一生是被苏联人毁了。 很多人认为西安事变是偶发事件。的确,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苏联和日本均惊诧莫名。然而对张学良来说,这是其性格走向的必然。他是一个无比自信的人: 中东路战争前,相信自己的实力;9.18事变时,相信对方的实力;西安事变时,相信自己的智商。 张学良其实就是狂妄自大。其前妻于凤至说过,“在汉卿掌握半壁江山的权势和巨大财富下,很多女人为了私利,用一切手段缠住汉卿。”张学良却不这么看,“我并不是仗着我权势来”,对自己的魅力相当自信,“女人要是沾上我,她就离不开了。”他甚至想给年轻人开一门恋爱课“讲怎么管女人的事情”。 20岁少将,25岁中将,27岁上将,28岁少帅,职位上升的同时,习性与能力并未随之长进。在胡适的眼里,张学良是一个因纵容而变坏的竖子,理解力从未成熟过。1933年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晚上到张将军宅吃饭。他说,人民痛恨汤玉麟的虐政,不肯与军队合作,甚至危害军队。此次他派出的丁旅行入热河,即有二营长不知下落,大概是被人民做了。他要后援会去做点宣传工作。我说:事实的宣传比什么都更有力。我们说的是空话,人民受的苦痛是事实,我们如何能发生效力?最好你自己到热河去,把汤玉麟杀了或免职,人民自然会信任你真心救民。我对他说滦东人民受的痛苦,人民望日本人来,人心已去,若不设法收回人心,什么仗都不能打。张将军只能叹气撒谎而已。国家大事在这种人手里,那得不亡国? 然而,幼稚,不应成为一个成年人犯错的理由。胡适还说过:“生于有钱有势的家庭,他是野心而自负的。”这句话说到了根子上。张学良晚年对唐德刚说,他的弱点是一辈子未尝有过上司。唐问:“蒋不是你的上司吗?”张说:“所以他发我脾气,我就把他抓起来呀!” 纨绔子弟的霸王习性,加上绝顶的权力,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组合了。它能忽视一切,因而也能摧毁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