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水影的博客  
风轻云淡,上善若水。笔名水影,此名水沫  
我的名片
水沫 ,2岁
注册日期: 2022-08-09
访问总量: 370,53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本博客内容均为原创,谢绝转载
最新发布
· 夫妻的磨合(完)
· 夫妻的磨合(3)
· 夫妻的磨合(2)
· 夫妻的磨合(1)
· 夏日的乐趣
· 酒会的回忆
· 窗口的世界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众家评论】
· 三十余年美丽坚 工作生活两不误
【偶尔诗情】
· 秋天里的女人
【夫妻关系】
· 夫妻关系(全文完)
· 夫妻关系(10)
· 夫妻关系(9)
· 夫妻关系(8)
· 夫妻关系(7)
· 夫妻关系(6)
· 夫妻关系(5)
· 夫妻关系(4)
· 夫妻关系(3)
· 夫妻关系(2)
【婚姻家庭】
· 女研究生的婚恋故事
· 出轨(3)
· 出轨(2)
· 出轨(1)
· 弟弟的婚事(下)
· 弟弟的婚事(上)
【情感故事】
· 一场风轻云淡的邂逅
· 一场阴差阳错的暗恋
【美人风采】
· 我的教研组长是影星的妹妹
· 垂暮之年,依旧美丽,依旧眼神清
· 我的同桌是大美女
【美国生活】
· 《在美国的日子》出版成书
· 惹人厌的奇葩老板被赶跑了
· 领失业救济金,想休假却生病了
· 做Consultant,没有工作了
· 为FBI工作,等待被裁员的日子
· 再进大公司,英年早逝的老板
· 换工记,在911呼叫中心工作
· 小公司栖身五年,又遭遇裁员
· 做合同工,进Startup
· 大公司里被提拔、被排挤的经历
【短篇小说】
· 夫妻的磨合(完)
· 夫妻的磨合(3)
· 夫妻的磨合(2)
· 夫妻的磨合(1)
· 桃花流水(完)
· 桃花流水(5)
· 桃花流水(4)
· 桃花流水(3)
· 桃花流水(2)
· 桃花流水(1)
【观影看剧】
·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美食飘香】
· 薄如蝉翼的美味
· 烧饼油条,幸福的味道
· 厨房和厨艺, 我喜欢的美食
· 竹笋的味道
【职场风云】
· 最幸运的一次面试
【随笔散文】
· 夏日的乐趣
· 酒会的回忆
· 窗口的世界
· 杭州,一些旧时琐碎的回忆
· 夏日之睡莲
· 奇人徐文长
· 看海
· 我的小学老师
· 樱花和桃花
· 在中国、美国买菜
存档目录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杭州,一些旧时琐碎的回忆
   


怀旧的感觉,就象冬日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温暖而又舒坦。屋子外的风铃,隔着玻璃门,叮叮当当,悠扬而又深远,仿佛唱着一首久远而无字的歌。记忆中家乡的点点滴滴皆因遥远而更有韵致,往事的一些枝枝蔓蔓模糊了,淡化了,留下的只是一种非常美丽温馨的感觉。


(1)石井


关于江南的回忆,常常会看到石井、青苔、老树的描述。而我小时候住的院子里,确实有一口石井。那个时候,我住在杭州官巷口一带,那种有个墙门的院子里。其实杭州人叫墙门,不叫院子。

那个院子里,前面一排平房,后面是三层的小楼。院子里有口石井,井水清冽冽的透凉。井的边上,两块石头架起一块青石板,青石板下爬满了葱郁得近乎幽绿的青苔。院子里的人常在石板上刷洗衣服,不过也有很多人,放一个脚盆,里面一块搓衣板,坐在矮凳上,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搓衣服。井边也有一棵老树,枝繁叶茂。那时我住在二楼的一间房子里,阳台斜斜地对着那口井。我总喜欢站在阳台上,透过树叶婆娑的缝隙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看井边忙忙碌碌的人。别人做事的样子总使我感觉那是件很享受、很有趣的事,等到自己做的时候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打井水,也得好好学习。一只手要拿着绳子左右摇摆好几下,让桶沉下去,等水满住了桶口,然后两手交替往上拉,在桶快出井口的时候,拉住桶的圆环,用力一拎,终於打上一桶水。

那口石井,是院子里的社交中心。天气好的时候,许多人会在井边洗衣服,一面聊天一面洗。院子里的很多事件,石井都有见证。张家大哥的女朋友,在井边羞怯认真地帮忙洗床单;李家大嫂生了儿子,一排尿布花花绿绿地挂在了井边。

院子里也有自来水,但许多人为了省下水费,就用井水。我们那一条路上只有我们墙门里有井,有时候邻近的人也会进来用井,忙的时候可就会争吵起来。院子里有几位厉害的角色,当仁不让地出来阻止外人用井,可那些外面的人也不好惹。记得最有意思而且反复被外面的人引用的话是:人民的井水人民用,所以谁都可以用这口井。我们院子里的人就回话说:这么说人民银行的钱你也可以随便用了?

记忆之中,井水最有用的时候是夏天了。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冰箱,夏天的自来水发热,草席也发热,只有井水是荫凉的,用井水擦草席,草席变得凉爽宜人。西瓜也是要用透凉的井水镇过才好吃,大热天里吃下清凉香甜的西瓜,甜甜凉凉的感觉从舌尖扩展到全身,那样的美味后来似乎再也不曾感觉过。有时候就是把手放在凉嗖嗖的井水里玩,一股凉气洗净暑热,也是儿时夏日的一个乐趣。

关于石井的回忆实在是琐碎而平凡,想起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废井边遇到小偷的故事,我绞尽脑汁也没记起任何类似的奇遇。唯一比较有趣的记忆是在没有人用青石板的时候,我们一群孩子会在上面打乒乓球,那时我很喜欢打乒乓球。另外男孩子会在井边爬树、打玻璃弹子,女孩子会在井边跳牛皮筋,一面唱一面跳: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

(2)电影院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电影,那时常去的电影院有太平洋电影院,人民大会堂,工人文化宫。

太平洋电影院位於解放路上,边上有家食品店,再边上就是我最爱的新华书店。在杭州剧院建起来之前,太平洋电影院应该算是杭州最好的电影院。小时候和太平洋影院有关的事,有两件印象比较深。一是太平洋影院夏天的冷气开得最足。那时候家里没冷气,杭州的夏日火炉一般灼人,有时候实在热得不行了,就买张电影票进去凉快一下,汗一下就收敛了,那个椅子凉凉的感觉真是爽极了。第二件事是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组织去太平洋看电影,我负责收钱,那时学生票好像一毛多一张,收齐了就交了上去,可是后来代课老师说少了两毛钱,於是我又数,怎么数都少了两毛钱,很郁闷,最后我只好自己补上。从此不喜欢做管账的事。

工人文化宫除了放电影,还经常有各种演出和会议,记得那时有个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精彩又好看,我不厌其烦看了无数遍。工人文化宫还给过我一次很光荣的记忆。小学的时候我很乖所以很得宠,有一次就得到了上城区三好生的荣誉。我去工人文化宫出席区三好生代表会议,两边长长的队伍夹道欢迎,打腰鼓的,敲锣的,挥旗的,我们从欢迎队伍的中间缓缓走进会议厅,让我有一种很荣耀的感觉。

人民大会堂座落在湖滨,边上的解放路百货商店,是当时杭州市最大的百货商店。我去人民大会堂看电影看戏,常常是大人单位发的票子,这些电影一般是外面还没有开始公映的电影。记得有一段时间看了好几个外国片,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俄国片,叫着《挂在脖子上的安娜》,电影里的女演员真是让我惊艳,也许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丽动人的女演员,就成了我记忆中最漂亮的女演员。

后来读大学的时候,也常和同学们去看电影,去的比较多的是杭州剧院,还有浙大附近的一个影院。忘了浙大附近那个影院的名字了,记得我们常常绕过田野走乡村小道去那个影院,每次走过田野,总让我想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首歌。

(3)书店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书,找到一本好书心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满足。那时候杭州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在解放路上,离我家很近。我想这个新华书店一定给了我许多快乐,现在做梦回杭州,在梦中还常常牵挂着要去新华书店。上学前看的是连环画,小人书满满地塞了一抽屉。上小学后开始读大人书。大人给了我一些儿童读物,印象比较深的是《高玉宝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半夜鸡叫》的故事了。那时还每天广播里听一个叫《三探红鱼洞》的故事,好像是孙敬修老爷爷讲的,已经不记得任何细节了,只记得说一群孩子找到一个山洞,故事很惊险,很吸引人。看到现在的孩子喜欢看《哈雷波特》,我就会想起《三探红鱼洞》这本书来。另外还看一些外国小说,《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书越来越多,我一头扎进书堆里,从中外名著,到通俗小说,看的囫伦吞枣,不亦乐乎,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那时我真是喜欢读书,而且是不加挑选的什么都读。记得当时有人借给我一本巴金的《雷雨雾电》,那本书已是很旧,纸页都已经发黄,前面后面还掉了几页。那是我第一次阅读许多大胆的爱情描写,巴金这个系列远比《家春秋》中的爱情描写更直接更露骨,而且通篇小资情调,那时少年的我真的以为自己是在看“黄书”,一阵子胆颤心惊。

新华书店后来变成开架卖书,我去那儿买书的时候就常常站在那儿读一会书,每次去那儿心里就无比快乐。

当时杭州另外一个卖书刊的地方是延安路上的报刊门市部,离我家也很近,放学后常常光顾。《大众电影》,《青年一代》,《读者》,是我喜欢的几种杂志,每次买了杂志回家心里就充满喜悦。报刊门市部边上是个很大的邮局,许多集邮的人在那儿交换邮票,我也是集了一阵子邮票,对我来说,集邮最大的乐趣就是把集邮册翻来覆去一张张地看,小小的却是多姿多彩的邮票带给我非常享受的感觉。

后来上大学后又常常去少年宫附近的外文书店,在那儿找一些外文书来看。因为想出国,所以开始看英文原版,当时看的比较多的是谢尔顿和阿瑟黑里的小说。

杭州后来有了很多书店,可是自己记忆最深的还是这几个地方。尤其是解放路上的新华书店,记得书店边上有个小摊,逛完书店在小摊里买个葱包烩儿,心里美极了。葱包烩儿是杭州小吃,就是在春饼中夹一根油条和大葱,刷上甜面酱,味道真是鲜美无比。馋人呢。

(4)餐馆

说到吃了,就说说杭州旧时的餐馆。那个时候离我们家最近的是奎元馆。夏天吃冷饮,一毛钱一碗赤豆汤,一毛二冰淇淋,另外还有淇淋果露,冰砖,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儿时杭州没有空调,所以大热天吃冷饮有着格外的享受。奎元馆最有名的是面条,就记得我们常常去吃片儿川。店里很拥挤,你还在吃呢,旁边就有人紧挨着你站着,眼睁睁地看着你吃完,然后赶紧把位儿占了。

家里附近还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卖酱菜的店,好像叫景阳观,写下景阳两个字有点不确定,好像第一次注意到跟武松路过的景阳岗有点同名了。那里的酱菜又香又入味,酸辣萝卜、酱瓜做的非常好吃。当时杭州最大的食品店,也在附近,桃片、橄榄是我喜爱的零食。乡下来人了,常常上食品店去买些饼干糖果给他们带回去,还记得他们很欢喜的样子。

当时另外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餐馆是延安路上的海丰西餐馆。记忆中特别喜欢海丰做的水果蛋糕,散发着水果清新的香味,而且甜得很滋润。我小时候是很不馋的,所以一包蛋糕可以吃上很多日子。海丰的西餐做的也很好吃,他们应该主要是俄式和欧式菜吧,感觉比美国菜美味。

杭州很有名的楼外楼,也去过几次,但没有特别的感觉。记忆比较深的还有素春斋的包子,知味馆的小笼包子,湖州大馄饨的馄饨,路边的油冬儿、葱包烩儿,家里旁边一家没名气的店里的烧饼油条,后来还有浙大门口的锅贴。

不行了,太馋人了,得去找点东西吃了。

梦回江南,寻梦故乡。可惜后来回国再寻儿时的梦,却很难找到以前那种感觉了。那时的杭州混合着一种嘈杂、朴实、温暖的味道,空气中飘散爆米花的香味和小贩们的吆喝。事过境迁,世界越来越小,杭州和美国相似的地方越来越多,书店、电影院都已经非常美国化了。餐馆尽管有了更多的美食,但和旧时的记忆却是完全不同了。而那口石井,我一直都没机会再回那个墙门看看,不知道那口井是否还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